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苗勒管激素及其在动物繁殖中的应用
1
作者 程英 于雪 +2 位作者 韩丽 杨利国 熊家军 《中国奶牛》 2015年第6期18-20,共3页
抗苗勒管激素主要由性成熟前睾丸足细胞和性成熟后卵巢颗粒细胞分泌,是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的成员,通过自/旁分泌调节作用参与体内众多的生殖生理活动。随着对抗苗勒管激素调控过程的深入了解,发现这种蛋白在动物生殖周期中发挥... 抗苗勒管激素主要由性成熟前睾丸足细胞和性成熟后卵巢颗粒细胞分泌,是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的成员,通过自/旁分泌调节作用参与体内众多的生殖生理活动。随着对抗苗勒管激素调控过程的深入了解,发现这种蛋白在动物生殖周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抗苗勒管激素的研究进展,包括结构特征、信号传导的调节、生理作用机制,在动物生殖生理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相关繁殖研究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管激素 卵巢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乳中脂肪蛋白质比和尿素氮含量与繁殖性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廖想想 陈丹 +6 位作者 张美荣 蔡志勇 杨章平 杨利国 刘坤 陈亮 毛永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67-674,共8页
本试验旨在探索奶牛配种前1周内乳中脂肪蛋白质比(milk fat to protein ratio,FPR)和尿素氮(milk urea nitrogen,MUN)含量对繁殖性能的影响。选择产犊时间接近的第1胎荷斯坦牛1 460头,于配种前1周采集乳样,测定日产奶量、乳成分和MUN含... 本试验旨在探索奶牛配种前1周内乳中脂肪蛋白质比(milk fat to protein ratio,FPR)和尿素氮(milk urea nitrogen,MUN)含量对繁殖性能的影响。选择产犊时间接近的第1胎荷斯坦牛1 460头,于配种前1周采集乳样,测定日产奶量、乳成分和MUN含量,并测定试验牛只第1次发情配种泌乳天数、配种情期数、妊娠率、妊娠泌乳天数等繁殖性能指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以及相关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FPR和M UN含量与繁殖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试验牛只配种前1周内FPR和MUN含量分别为(1.35±0.28)和(10.61±2.68)mg/dL。FPR对第1次发情配种泌乳天数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对其他繁殖性能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MUN含量对第1次发情配种泌乳天数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对配种情期数、妊娠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对妊娠泌乳天数无显著影响(P>0.05)。FPR与第1次发情配种泌乳天数和妊娠泌乳天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M UN含量与第1次发情配种泌乳天数及妊娠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MUN含量对第1次配种以及在前2个发情周期内配种是否妊娠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配种前1周内MUN含量对头胎奶牛配种情期数和第1次发情配种泌乳天数有显著影响,因此,对MUN含量的测定和分析可以作为奶牛繁殖性能的预测和繁殖管理的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中尿素氮 乳中脂肪蛋白质比 奶牛 繁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系进口荷斯坦牛IL8基因遗传多态性与体细胞评分及泌乳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美荣 陈丹 +6 位作者 廖想想 毛永江 刘坤 陈亮 王杏龙 杨章平 杨利国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90-696,共7页
以海丰奶牛场来自72个公牛家系588头胎澳系进口荷斯坦牛为试验材料,分析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基因2个突变位点对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305d产奶量、305d乳脂量、305d乳蛋白量及体细胞评分(SCS)7个性状的影响,寻找可用于生... 以海丰奶牛场来自72个公牛家系588头胎澳系进口荷斯坦牛为试验材料,分析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基因2个突变位点对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305d产奶量、305d乳脂量、305d乳蛋白量及体细胞评分(SCS)7个性状的影响,寻找可用于生产应用的分子标记。用PCR-SSCP技术对IL8基因的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采用最小二乘模型分析多态位点与各泌乳性状及SCS的相关性。结果表明,IL8基因5′侧翼区序列-180位点发生了G→A的突变,检测到GG、GA和AA 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26、0.476和0.298,等位基因G和A的频率分别为0.464和0.536;该位点突变对305d脂肪产量有显著影响,而对其它泌乳性状及SCS均无显著影响。GG基因型305d脂肪产量显著高于GA基因型(P<0.01),而AA基因型305d脂肪产量与GG、GA基因型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IL8基因2 789发生A→G的突变,共检测到GG、GA和AA 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97、0.506和0.197,等位基因G和A的频率分别为0.550和0.450;该突变位点对测定日乳脂率、乳蛋白率、305d校正奶量和SCS有显著影响(P<0.05)。AA基因型乳脂率极显著高于GA、GG基因型(P<0.01);AA基因型乳蛋白率极显著高于GA基因型(P<0.01);GG基因型的体细胞评分(SCS)极显著高于GA、AA基因型(P<0.01);对于305d校正奶量而言,GA基因型显著高于AA基因型(P<0.05)。IL8基因遗传突变对澳系进口荷斯坦牛泌乳性状和乳房炎抗性有较大的遗传效应,可用于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系进口荷斯坦牛 IL8基因 泌乳性状 遗传多态性 S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系进口荷斯坦牛初配月龄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坤 陈亮 +3 位作者 毛永江 杨章平 王杏龙 杨利国 《中国奶牛》 2011年第24期30-33,共4页
本研究利用海丰奶牛场有限公司2009年引进的5 059头澳系进口荷斯坦牛初配月龄及其繁殖性能的数据,分析了不同初配月龄对第二胎受胎情期数、产后第一次配种时间、产犊到受胎时间间隔的影响。结果表明,初配月龄显著影响受胎情期数(0.01<... 本研究利用海丰奶牛场有限公司2009年引进的5 059头澳系进口荷斯坦牛初配月龄及其繁殖性能的数据,分析了不同初配月龄对第二胎受胎情期数、产后第一次配种时间、产犊到受胎时间间隔的影响。结果表明,初配月龄显著影响受胎情期数(0.01<P<0.05),对产后第一次配种时间和产犊到受胎时间间隔有极显著影响(P<0.01)。随着初配月龄的不断推迟,奶牛产后第一次配种时间和产犊到受胎时间间隔有逐渐缩短的趋势。综合各方面情况,认为该场澳系进口荷斯坦牛初配月龄为14~15月龄时最佳,此时繁殖力最高。该结果对同类地区引进澳系进口荷斯坦牛繁殖管理有一定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系进口荷斯坦牛 初配月龄 繁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预测牛奶脂肪酸含量及其遗传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陈焱森 阮健 +5 位作者 陈绍祜 滑国华 王贵强 熊家军 杨利国 张淑君 《中国奶牛》 2018年第9期60-64,共5页
牛奶脂肪含量是决定牛奶价格的因素之一,并且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中红外光谱(MIR)是一种高效且经济的工具,可用于群体水平上检测,十几年来,国外科研人员一直在对利用MIR预测牛奶脂肪酸含量及其遗传力进行探究,但我国相关研究较少... 牛奶脂肪含量是决定牛奶价格的因素之一,并且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中红外光谱(MIR)是一种高效且经济的工具,可用于群体水平上检测,十几年来,国外科研人员一直在对利用MIR预测牛奶脂肪酸含量及其遗传力进行探究,但我国相关研究较少。本文对国外基于MIR预测上述性状的研究,从预测方程的建立、影响预测方程准确性的因素和预测方程应用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我国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 MIR 脂肪酸 遗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周龄“武禽10”肉鸭饲粮适宜代谢能、粗蛋白质、钙和有效磷水平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余婕 杨宇 +5 位作者 王丽霞 叶胜强 龚萍 麻燕明 周源 王定发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1-150,共10页
通过研究不同营养水平饲粮对1~4周龄“武禽10”肉鸭生长性能、体尺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和养分表观利用率的影响,确定1~4周龄“武禽10”肉鸭饲粮适宜代谢能(ME)、粗蛋白质(CP)、钙(Ca)和有效磷(AP)水平。选用1日龄“武禽10”肉鸭576只,随... 通过研究不同营养水平饲粮对1~4周龄“武禽10”肉鸭生长性能、体尺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和养分表观利用率的影响,确定1~4周龄“武禽10”肉鸭饲粮适宜代谢能(ME)、粗蛋白质(CP)、钙(Ca)和有效磷(AP)水平。选用1日龄“武禽10”肉鸭576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实验鸭。采用4因素3水平L_(9)(3^(4))正交实验设计,设3个ME水平(11.7、12.1、12.5 MJ/kg)、3个CP水平(质量分数分别为18.5%、20.0%、21.5%)、3个Ca水平(质量分数分别为0.6%、0.8%、1.0%)和3个AP水平(质量分数分别为0.3%、0.4%、0.5%),共配制9种实验饲粮,开展饲养实验和代谢实验,实验期28 d。结果表明:1)随饲粮ME水平升高,1~4周龄肉鸭平均日增重(ADG)显著增加,料重比(F/G)显著降低(P<0.05);随CP水平升高,1~4周龄肉鸭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ADG和F/G均显著增加(P<0.05)。2)饲粮ME和CP水平均显著影响1~4周龄肉鸭的龙骨长、胸宽、半潜水长(P<0.05);饲粮Ca、AP水平均显著影响1~4周龄肉鸭的胫围(P<0.05)。3)饲粮ME和CP水平均显著影响1~4周龄肉鸭血清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P<0.05);饲粮Ca水平显著影响1~4周龄肉鸭血清TP、Ca、尿酸(UA)、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含量(P<0.05);饲粮AP水平显著影响1~4周龄肉鸭血清Ca和P含量(P<0.05)。4)饲粮ME水平显著影响1~4周龄肉鸭对能量、CP、Ca和P的表观利用率(P<0.05);饲粮CP水平显著影响1~4周龄肉鸭对能量和CP的表观利用率(P<0.05);饲粮Ca水平显著影响1~4周龄肉鸭对能量和Ca的表观利用率(P<0.05);饲粮AP水平显著影响1~4周龄肉鸭对能量、CP和Ca的表观利用率(P<0.05)。在本实验条件下,综合考虑生长性能、体尺指标、血液生化指标等结果,1~4周龄“武禽10”肉鸭饲粮适宜ME、CP、Ca、AP水平分别为12.10 MJ/kg、20%、0.8%和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鸭 代谢能 粗蛋白质 有效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方法银染的AFLP片段再扩增效果比较及改进 被引量:9
7
作者 刘耘 熊家军 杨利国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2-185,共4页
Bassam银染法和Sanguinetti银染法是AFLP标记最常用的检测方法。本研究比较这2种方法银染的AFLP条带再扩增效果的差异,发现Bassam法银染的AFLP片段再扩增效率达到100%,而用同样的PCR条件,Sanguinetti法银染的AFLP片段不能被扩增,限制了S... Bassam银染法和Sanguinetti银染法是AFLP标记最常用的检测方法。本研究比较这2种方法银染的AFLP条带再扩增效果的差异,发现Bassam法银染的AFLP片段再扩增效率达到100%,而用同样的PCR条件,Sanguinetti法银染的AFLP片段不能被扩增,限制了Sanguinetti法在AFLP标记分析中的应用。为提高Sanguinetti法银染的AFLP片段再扩增效率,对Sanguinetti法银染的AFLP片段回收和再扩增条件进行了改进。通过增加Sanguinetti法显色后的胶板漂洗次数、延长漂洗时间、改变AFLP条带浸泡溶液、增加浸泡液体积和增加PCR循环次数,成功地将Sanguinetti法银染的AFLP条带的再扩增效率提高到100%,从而解决了San-guinetti银染法应用的限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LP 银染 Bassam法 Sanguinetti法 再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RBP2和CRABP2基因的定位、组织表达谱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及其关联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公维华 唐中林 +2 位作者 杨述林 崔文涛 李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81-887,共7页
利用法国农业科学院-明尼苏达大学的辐射杂种克隆板(IMpRH),将猪细胞视黄醇结合蛋白基因2(RBP2)和细胞视黄酸结合蛋白基因2(CRABP2)分别定位在猪13、4号染色体上。利用RT-PCR方法,克隆到了CRABP2的CDS全长。利用半定量的RT-PCR方法,对R... 利用法国农业科学院-明尼苏达大学的辐射杂种克隆板(IMpRH),将猪细胞视黄醇结合蛋白基因2(RBP2)和细胞视黄酸结合蛋白基因2(CRABP2)分别定位在猪13、4号染色体上。利用RT-PCR方法,克隆到了CRABP2的CDS全长。利用半定量的RT-PCR方法,对RBP2和CRABP2基因在成年五指山猪12种不同组织(肺、骨骼肌、脾、心脏、胃、大肠、淋巴结、小肠、肝、大脑、肾、脂肪)中的组织表达谱进行了研究。在这两个基因中共检测到了4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在RBP2-C117T多态位点,利用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其在莱芜黑猪、五指山小型猪、贵州小型猪、广西巴马小型猪和通城猪群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在通城猪群中,进行了不同基因型与性状间的关联分析,发现其不同的基因型与肌肉大理石纹评分、肌肉嫩度高度相关。在猪的生产和育种中,这一多态位点可能会成为有用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黄醇结合蛋白 基因型 单核苷酸多态 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MHCⅡα融合蛋白表达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舒婕 邓干臻 +4 位作者 龚炎长 俸艳萍 杨庆磊 高俊伟 彭秀丽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74,共4页
构建了鸭MHCⅡα的融合表达载体PET-28a,对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SDS-PAGE分析表明,诱导温度22℃,时间3 h,IPTG浓度0.05 mmol/L,OD600 nm值0.45,通气量90%和pH 7.2时MHCⅡα融合蛋白的表达量最高,占菌体总... 构建了鸭MHCⅡα的融合表达载体PET-28a,对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SDS-PAGE分析表明,诱导温度22℃,时间3 h,IPTG浓度0.05 mmol/L,OD600 nm值0.45,通气量90%和pH 7.2时MHCⅡα融合蛋白的表达量最高,占菌体总蛋白的23.4%,比优化前提高了16.7%。蛋白经纯化后纯度可达90%。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该蛋白可被鼠抗鸭MHCⅡα阳性血清识别,具有较好的免疫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CⅡα 融合蛋白 表达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MHCⅡβ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舒婕 龚炎长 +5 位作者 俸艳萍 李世军 杨庆磊 胡福利 杨桓 彭秀丽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612-1615,共4页
据NCBI上已发表的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从北京鸭脾脏的总RNA中扩增得到MHCⅡβ基因,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上,经酶切分析及测序鉴定后,进一步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KG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蛋白纯化后,免疫昆明小鼠制... 据NCBI上已发表的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从北京鸭脾脏的总RNA中扩增得到MHCⅡβ基因,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上,经酶切分析及测序鉴定后,进一步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KG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蛋白纯化后,免疫昆明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经1∶100倍稀释后用于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克隆得到了鸭MHCⅡβ链基因,大小为798 bp,经核苷酸测序与已登录的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2%;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融合蛋白得到了高效表达且纯化后纯度达95%。制备的鼠抗鸭MHCⅡβ多克隆抗体,经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与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证实抗体的效价高、特异性强,为深入研究鸭MHCⅡ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CⅡβ基因 克隆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犊季节、胎次及牛场对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11
作者 张美荣 廖想想 +7 位作者 陈丹 许兆君 毛永江 刘坤 陈亮 王杏龙 杨章平 杨利国 《中国牛业科学》 2012年第4期6-9,共4页
[目的]研究产犊季节、胎次及不同牛场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情况,以期为提高奶牛的泌乳性能及牛奶质量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3个千头以上奶牛场共8 872次相关信息,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产犊季节、胎次和牛场对泌乳天数、305d... [目的]研究产犊季节、胎次及不同牛场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情况,以期为提高奶牛的泌乳性能及牛奶质量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3个千头以上奶牛场共8 872次相关信息,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产犊季节、胎次和牛场对泌乳天数、305d校正奶量、305d脂肪产量、305d蛋白产量和全泌乳期产奶量5个泌乳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不同产犊季节、胎次和牛场都极显著影响奶牛的5项泌乳性能(P<0.01)。夏季和秋季产犊奶牛的泌乳性能较为理想。夏季产犊奶牛的泌乳天数和全泌乳期产奶量最高,其他三个泌乳性能都位居第二;秋季产犊奶牛的305d校正奶量、脂肪产量和蛋白产量都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季节(P<0.05),泌乳天数和全泌乳期产奶量也仅次于夏季。头胎牛的各项泌乳性能都显著高于其他胎次的奶牛(P<0.05),其次为2胎产犊奶牛。随着胎次的增加,泌乳性能的各项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除了泌乳天数之外,A牛场的各项泌乳性能都最佳,且显著高于B、C两个奶牛场(P<0.05)。[结论]在饲养条件良好的情况下,本研究中三个牛场的奶牛适宜在夏、秋两个季节产犊,此时泌乳性能较好;此外,头胎产犊奶牛的泌乳性能在各胎次中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犊季节 胎次 牛场 泌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k2ap1在不同性别鸡胚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宇 俸艳萍 +4 位作者 龚萍 黄潘 李世军 彭秀丽 龚炎长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36-940,共5页
为研究通过抑制消减杂交筛选出的cdk2ap1基因在鸡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设计cdk2ap1引物并通过RT-PCR扩增cdk2ap1基因片段,构建cdk2ap1/pGEM-T重组质粒。以构建的重组质粒为模板,使用Sp6和T7RNA聚合酶合成地高辛(dig)标记的正、反义RNA... 为研究通过抑制消减杂交筛选出的cdk2ap1基因在鸡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设计cdk2ap1引物并通过RT-PCR扩增cdk2ap1基因片段,构建cdk2ap1/pGEM-T重组质粒。以构建的重组质粒为模板,使用Sp6和T7RNA聚合酶合成地高辛(dig)标记的正、反义RNA探针,借助胚胎整体原位杂交技术研究了cdk2ap1在雌雄鸡胚中的表达。结果表明cdk2ap1基因在4.0d两性胚胎的脑间质、菱脑、听囊、脊神经管、前肢等部位均有表达,且在雄性鸡胚中的表达量高于雌性;在雄性鸡胚的生殖脊、后肢部位中该基因有表达但在雌性胚胎对应部位却基本没有表达。鉴于该基因在雌雄鸡胚中的差异表达,推测cdk2ap1基因在鸡胚性别分化及性腺发育过程中起一定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k2ap1 基因克隆 整体原位杂交 鸡胚 性腺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利猪和大监猪五个基因的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文举 何年华 +11 位作者 左本武 刘洪彬 陈胜波 黄长梅 龚晓玲 范明霞 胡薛英 柳玉珍 刘辉 童勤 吴俊静 张淑君 《养猪》 2008年第3期25-29,共5页
试验采用PCR-RFLP技术测定了49头监利猪和36头大监猪PRLR(催乳素受体基因)、ESR(雌激素受体基因)、FSHβ(促卵泡激素β亚基基因)、RYR1(兰尼定受体基因,氟烷基因)、FUT1(α-1,2岩藻糖转移酶基因)5个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并与国内外其它猪... 试验采用PCR-RFLP技术测定了49头监利猪和36头大监猪PRLR(催乳素受体基因)、ESR(雌激素受体基因)、FSHβ(促卵泡激素β亚基基因)、RYR1(兰尼定受体基因,氟烷基因)、FUT1(α-1,2岩藻糖转移酶基因)5个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并与国内外其它猪种相应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做了对比分析,旨在探讨监利猪和大监猪(大白×监利)繁殖性能和抗病性能的潜力,为监利猪的保种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监利猪PRLR、ESR、FSHβ3个繁殖性状主效基因的优势基因型分别为BB、AB、AA;大监猪PRLR、FSHβ两个基因的优势基因型均为AB,ESR基因只检测到AB和BB基因型且二者频率相等;监利猪和大监猪ESR基因的优势基因为有利于产仔数提高的等位基因B。监利猪和大监猪RYR1、FUT1基因型只有一种BB型,均没有检测到突变,具有国内品种抗应激的特性以及对大肠杆菌敏感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利猪 大监猪 PRLR ESR FSHΒ RYR1 FUT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犊季节对荷斯坦牛第一胎泌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廖想想 张美荣 +7 位作者 许兆君 陈丹 毛永江 刘坤 陈亮 王杏龙 杨章平 杨利国 《中国牛业科学》 2012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产犊季节对荷斯坦奶牛第一胎泌乳性能的影响,以便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荷斯坦奶牛合理安排配种时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海丰奶牛场有限公司2009年引进2480头澳系进口荷斯坦牛产犊季节及其第一胎泌乳性能的数据,分析...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产犊季节对荷斯坦奶牛第一胎泌乳性能的影响,以便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荷斯坦奶牛合理安排配种时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海丰奶牛场有限公司2009年引进2480头澳系进口荷斯坦牛产犊季节及其第一胎泌乳性能的数据,分析不同产犊季节对第一胎泌乳天数、全泌乳期实际产奶量、305d校正奶量、305d脂肪产量和305d蛋白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产犊季节对第一胎泌乳天数和全泌乳期产奶量影响极显著(P<0.01),显著影响305天脂肪产量(0.01<P<0.05),春季产犊的奶牛泌乳天数最长(358±10d),而冬季产犊的奶牛泌乳天数最短(299±18d),春季与夏季产犊奶牛的全泌乳期产奶量显著高于秋季、冬季产犊奶牛(P<0.05),夏季产犊奶牛305d脂肪产量最高。[结论]综合各产犊季节样本量及相应泌乳性能,认为该场澳系进口荷斯坦牛最适宜产犊季节为夏末秋初,此时泌乳性能最好。该结果对同类地区引进澳系进口荷斯坦牛繁殖与生产管理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系进口荷斯坦牛 产犊季节 泌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癌基因c-fos在塔里木马鹿茸组织中表达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春梅 李世军 +5 位作者 唐继伟 马万才 任科 李杰 武延凤 高庆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6-231,共6页
为探讨原癌基因c-fos对鹿茸生长的调控作用,采用3头成年塔里木马鹿Cervus elaphus生长期为30、60d的新鲜鹿茸,剖分成茸皮层、间充质细胞层、成软骨细胞层和软骨细胞层。首先用2种免疫组化的方法进行基因表达定位,然后通过荧光定量PCR技... 为探讨原癌基因c-fos对鹿茸生长的调控作用,采用3头成年塔里木马鹿Cervus elaphus生长期为30、60d的新鲜鹿茸,剖分成茸皮层、间充质细胞层、成软骨细胞层和软骨细胞层。首先用2种免疫组化的方法进行基因表达定位,然后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不同组织基因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免疫组化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在茸皮的毛囊内根鞘和毛母质及皮脂腺、动脉血管的环形平滑肌处呈阳性反应;真皮乳头层与表皮基部连接的基底层呈阳性反应。在静脉血管、神经和其他附属器反应均未观察到阳性细胞。在间充质细胞层、成软骨层和软骨层2种方法均没有观察到c-fos的阳性表达细胞。定量分析发现,c-fos基因在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组织层均有表达,且在茸皮的表达量显著的高于间充质细胞层,成软骨层和软骨层(P<0.05)。在同一生长期间充质细胞层、成软骨层和软骨层c-fos的表达量很低;生长30与60d比较,c-fos在间充质细胞层和成软骨层变化不大,在茸皮层和软骨层表现为下调表达。本研究表明c-fos基因在鹿茸快速生长期参与了茸皮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并对成骨细胞的分化起着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马鹿 鹿茸 原癌基因 C-F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犊季节、胎次及牛场对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美荣 廖想想 +7 位作者 陈丹 许兆君 毛永江 刘坤 陈亮 王杏龙 杨章平 杨利国 《中国奶牛》 2012年第21期27-30,共4页
本研究收集了3个千头以上奶牛场共8 872条相关信息,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了不同产犊季节、胎次和牛场对泌乳天数、305d校正奶量、305d脂肪产量、305d蛋白产量和全泌乳期产奶量5个泌乳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产犊季节、胎次... 本研究收集了3个千头以上奶牛场共8 872条相关信息,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了不同产犊季节、胎次和牛场对泌乳天数、305d校正奶量、305d脂肪产量、305d蛋白产量和全泌乳期产奶量5个泌乳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产犊季节、胎次和牛场都极显著影响奶牛的该5项泌乳性能(P<0.01)。夏季和秋季产犊奶牛的泌乳性能较为理想。夏季产犊奶牛的泌乳天数和全泌乳期产奶量最高,其他三个泌乳性能指标都位居第二;秋季产犊奶牛的305d校正奶量、脂肪产量和蛋白产量都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季节(P<0.05),泌乳天数和全泌乳期产奶量也仅次于夏季。头胎牛的各项泌乳性能都显著高于其他胎次的奶牛(P<0.05),其次为2胎产犊奶牛。随着胎次的增加,泌乳性能的各项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不同的牛场极显著地影响奶牛的泌乳性能(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犊季节 胎次 牛场 泌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早期胚胎性别鉴定的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木清 刘辉 +10 位作者 李邦佑 杨利国 周世同 胡修忠 吴世清 金尔光 杨翔 童勤 王春芳 韩艳云 张淑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7-70,共4页
根据牛SRY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2对嵌套式引物作为公牛特异性引物,同时根据牛β珠蛋白基因(HBB)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作为内参照引物,建立了巢式PCR反应体系。对50头母牛和30头公牛DNA样品的检测表明,母牛只能扩增出558 bp的HBB基因片段,而... 根据牛SRY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2对嵌套式引物作为公牛特异性引物,同时根据牛β珠蛋白基因(HBB)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作为内参照引物,建立了巢式PCR反应体系。对50头母牛和30头公牛DNA样品的检测表明,母牛只能扩增出558 bp的HBB基因片段,而公牛则可以扩增出558 bp的HBB基因片段和219 bp的SRY基因片段,其鉴定结果与实际性别一致。同时,以微量的卵母细胞和精子细胞为模板对该反应体系的灵敏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反应体系可对10个细胞水平进行准确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鉴定 巢式PCR 卵母细胞 精子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膜蛋白66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突变体转基因小鼠构建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新云 王趁芳 +5 位作者 任红艳 赵书红 杨述林 崔文涛 牟玉莲 李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3-38,共6页
跨膜蛋白66(TMEM66)是与细胞凋亡以及癌症发生密切相关的重要功能基因,为了在个体水平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我们进行了TMEM66基因突变体(TMEM66V)转基因小鼠的构建。本研究通过原核注射法进行转基因操作,将获得的312个受精卵移植到13只代... 跨膜蛋白66(TMEM66)是与细胞凋亡以及癌症发生密切相关的重要功能基因,为了在个体水平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我们进行了TMEM66基因突变体(TMEM66V)转基因小鼠的构建。本研究通过原核注射法进行转基因操作,将获得的312个受精卵移植到13只代孕母鼠中,运用PCR、Southern blotting对出生的小鼠进行转基因鉴定,对于转基因阳性小鼠通过传代试验研究外源基因是否稳定整合,并通过反向PCR方法研究外源基因的整合方式。结果显示在出生的55只小鼠中有6只为转基因阳性,其中3只转基因小鼠可以稳定传代,表明这些小鼠中外源基因发生了稳定整合。反向PCR检测结果发现外源片段是以串联重复的方式整合到转基因小鼠的基因组中。本研究成功构建了TMEM66基因突变体转基因小鼠,为进一步研究TMEM66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EM66基因 跨膜蛋白 转基因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颡鱼生长激素cDNA序列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玉华 谢从新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13,共4页
采用RT-PCR方法,首次从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脑垂体总RNA中克隆出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cDNA的开放阅读框ORF(open reading frame)序列,长603nt,推导的GH前体由200个氨基酸组成。以生长激素氨基酸序列为分子标记,比较... 采用RT-PCR方法,首次从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脑垂体总RNA中克隆出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cDNA的开放阅读框ORF(open reading frame)序列,长603nt,推导的GH前体由200个氨基酸组成。以生长激素氨基酸序列为分子标记,比较了包括黄颡鱼在内的鲇形目6科9种鱼类的生长激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并用PHYLIP软件构建了鲇形目6科9种鱼类的系统发育树,可识别3个大的单系类群,即类群Ⅰ:鲇科Siluridae;类群Ⅱ:芒鲇科Pangasiidae+(鱼尝科Bagridae+异囊鲇科Heteropneustidae);类群Ⅲ:鱼回科Ictaluridae+胡子鲇科Clariid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颖鱼 鲇形目 生长激素eDNA 开放阅读框OR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类ES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艳 高其双 +2 位作者 黄海军 邓兵 蒋思文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87-1192,共6页
旨在优化并建立有利于山羊类ES细胞生长的饲养层细胞、培养基、细胞因子和传代方法。本研究选择武汉市本地白山羊配种6~7 d后的胚胎,通过全胚培养法、酶消化与机械分离结合法分离山羊类ES细胞,并在不同的细胞饲养层中饲养、在培养基中... 旨在优化并建立有利于山羊类ES细胞生长的饲养层细胞、培养基、细胞因子和传代方法。本研究选择武汉市本地白山羊配种6~7 d后的胚胎,通过全胚培养法、酶消化与机械分离结合法分离山羊类ES细胞,并在不同的细胞饲养层中饲养、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的生长因子、采用不同的传代方法,比较不同培养条件对山羊类ES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法鉴定ES细胞特异生物标记AKT、SSEA-1和Oct-4的表达,并将得到的山羊类ES细胞进行体外分化。结果表明,与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MEF)和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Goat embryonic fibroblast,GEF)相比,C2C12更有利于细胞的贴壁,但差异不显著(P>0.05);细胞传代时,在高浓度细胞因子LIF(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和SCF(Stemcell factor)中处理ICM(Inner cell mass),更有利于细胞传代(传至第8代);培养基中添加LIF和SCF的同时,添加肝素和胰岛素,更有利于细胞的传代(传至第9代);山羊类ES细胞中SSEA-1(Stage-specific embryonic antigens-1)和Oct-4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在体外培养时可以分化为上皮样细胞、空泡样细胞和跳动的类心肌细胞。成功分离得到能自然分化成不同类型细胞的山羊类ES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内细胞团 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