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NA指纹技术及其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1
作者 管峰 杨利国 曹少先 《中国草食动物》 2003年第4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DNA指纹技术 动物 遗传育种 应用 技术原理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碱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马立保 何瑞国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32-33,共2页
肉碱作为肉碱基转移酶的辅酶在长链脂肪酸的氧化代谢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新型的饲料添加剂,它具有促进幼年动物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胴体品质等优点。本文综述了肉碱的生理功能及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列出了猪和鸡饲料中... 肉碱作为肉碱基转移酶的辅酶在长链脂肪酸的氧化代谢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新型的饲料添加剂,它具有促进幼年动物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胴体品质等优点。本文综述了肉碱的生理功能及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列出了猪和鸡饲料中的推荐添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碱 生理功能 添加量 饲料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在SPF实验动物饲料灭菌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杨红军 时建忠 +1 位作者 顾宪红 王君华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16,18,共4页
本试验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L(934),就微波处理前饲料的水分含量、微波功率、处理时间和料层厚度对饲料灭菌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大肠杆菌、霉菌和酵母对微波比较敏感,经过3min的微波处理,都未检出。2)饲料水分含量... 本试验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L(934),就微波处理前饲料的水分含量、微波功率、处理时间和料层厚度对饲料灭菌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大肠杆菌、霉菌和酵母对微波比较敏感,经过3min的微波处理,都未检出。2)饲料水分含量、微波加热时间、微波功率和料层厚度对饲料中菌落总数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影响程度为:微波加热时间>料层厚度>微波功率>饲料水分含量。3)最优工艺组合为饲料含水34%、微波加热9min、功率为700W、料层厚度为12mm,可以考虑适当减少微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SPF动物 饲料 灭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营养与免疫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挺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4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动物营养 免疫系统 免疫应答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的卫生质量鉴定指标及其控制措施 被引量:4
5
作者 于炎湖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29-34,共6页
本文从理化性质、化学污染物和微生物污染三个方面论述了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的卫生质量鉴定指标。文章对各项主要鉴定指标的意义、限量标准和控制措施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动物源性饲料产品 卫生质量鉴定 指标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性食品中己烯雌酚残留量检测方法评定 被引量:17
6
作者 沈美芳 杨利国 丁炜东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4年第5期24-26,共3页
用于检测动物性食品中己烯雌酚残留量的常用方法有放射免疫测定(RIA)、酶免疫测定(EIA)、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薄层色谱(TLC)。比较这几种方法,认为RIA法测定的灵敏度较高,测定肝脏中DES的最低检出限可达0.3μg/kg,但对... 用于检测动物性食品中己烯雌酚残留量的常用方法有放射免疫测定(RIA)、酶免疫测定(EIA)、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薄层色谱(TLC)。比较这几种方法,认为RIA法测定的灵敏度较高,测定肝脏中DES的最低检出限可达0.3μg/kg,但对放射防护的要求较高,只能在专门实验室进行。GC法需增加衍生化步骤,检出限为2~10μg/kg。HPLC法用电化学检测器的最低检出限是0.1~0.2μg/kg。TLC法用硅胶作铺板,其最低检出限是0.1μg/kg。EIA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测定中华鳖肌肉中DES的最低检出限0.02μg/kg,是目前用于检测大量样品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性食品 己烯雌酚 残留量 检测方法 放射免疫测定 酶免疫测定 气相色谱法 高压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霉菌毒素对动物免疫机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但堂胜 《中国饲料》 1996年第22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动物 免疫机能 饲料 霉菌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农业院校大学生求职安全的策略
8
作者 张翅 王瑞斌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8-49,共2页
在全社会就业形势较严峻、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有限的背景下,农业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倍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农业院校大学生表现的急切和焦虑的求职心理也给他们的求职安全带来了重大隐患。... 在全社会就业形势较严峻、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有限的背景下,农业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倍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农业院校大学生表现的急切和焦虑的求职心理也给他们的求职安全带来了重大隐患。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通过思考和分析农业院校大学生求职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了加强农业院校大学生求职安全的策略,希望能为加强农业院校大学生求职安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院校 大学生 求职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的动物检疫工作
9
作者 于炎湖 《世界农业》 1986年第8期45-47,共3页
1984—1985年,我在日本大学农兽医学部兽医卫生学研究室进修期间,考察了农林水产省动物检疫所及其业务活动情况。现简要介绍如下。 一、动物检疫所的历史及组织机构 日本的动物检疫工作始于1871年(明治4年),当时为了防止西北利亚地区正... 1984—1985年,我在日本大学农兽医学部兽医卫生学研究室进修期间,考察了农林水产省动物检疫所及其业务活动情况。现简要介绍如下。 一、动物检疫所的历史及组织机构 日本的动物检疫工作始于1871年(明治4年),当时为了防止西北利亚地区正在流行的牛瘟侵入日本,公布了太政官布告。1896年(明治29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检疫工作 动物检疫所 家畜传染病 畜产品检疫 狂犬病预防 预防法 日本大学 病理组织学 精密检查 兽医卫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免疫与动物生殖 被引量:1
10
作者 龙翔 杨利国 +1 位作者 余荣 邰秀林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4年第12期39-40,共2页
基因免疫核心是将外源基因组装到含有必要表达调控元件的真核质粒表达载体上,然后将重组的质粒导入动物体内,使外源基因在体内表达,从而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引发免疫反应的,是90年代初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基因疫苗因为制备简单... 基因免疫核心是将外源基因组装到含有必要表达调控元件的真核质粒表达载体上,然后将重组的质粒导入动物体内,使外源基因在体内表达,从而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引发免疫反应的,是90年代初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基因疫苗因为制备简单以及良好持久的免疫反应性,便于保存等优点而受到普遍重视,目前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本文对基因免疫的的作用机制、方法和基因免疫对动物的生殖影响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免疫 动物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菌群组对动物健康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庞惠文(译) 邵建忠(审) +2 位作者 何闪(制图) benny van haandel 龚炎长(校)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6年第12期1-4,共4页
人们低估了肠道微生物菌群及其遗传学对动物健康和生长性能的影响。饲料和抗生素仅是少数能改变动物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的物质。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菌群 丁酸盐 妊娠母猪 怀孕母猪 动物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技术检测猪伪狂犬病毒及其潜伏感染部位的研究 被引量:40
12
作者 周复春 陈焕春 +3 位作者 李学伍 方六荣 吴斌怀 济森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1997年第2期22-25,共4页
本研究合成了伪狂犬病毒糖蛋白gp50基因引物,该引物能够扩增糖蛋白gp50基因中434~651之间的217bpDNA片段,该片段含SalⅠ酶切位点,应用引物对几种不同的伪狂犬病毒株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结果全为... 本研究合成了伪狂犬病毒糖蛋白gp50基因引物,该引物能够扩增糖蛋白gp50基因中434~651之间的217bpDNA片段,该片段含SalⅠ酶切位点,应用引物对几种不同的伪狂犬病毒株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结果全为阳性。对自然发病猪、潜伏感染猪、伪狂犬病毒引起的死胎等46头猪161个样品进行了PCR扩增,其中46头猪71个样品PCR扩增结果为阳性。羊口疮病毒(ORFV)、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 检测 伪狂犬病毒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猪业科学》2012年第1期感言
13
作者 喻传洲 《猪业科学》 2012年第2期13-13,共1页
为了一心一意做好猪文章,杂志名称几经演变,从最初的《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猪业在线》到现如今的《猪业科学》。事实上,养猪业本身就是一门系统科学,从《猪业科学》的板块设计,诸如“猪业资讯”板块中报道“行业动态”、“行... 为了一心一意做好猪文章,杂志名称几经演变,从最初的《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猪业在线》到现如今的《猪业科学》。事实上,养猪业本身就是一门系统科学,从《猪业科学》的板块设计,诸如“猪业资讯”板块中报道“行业动态”、“行业采风”、“政府要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科学 养猪业 板块设计 行业动态 动物医学 系统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毛颜色及其客观测试技术进展
14
作者 魏文华 宗贤爝 《国外畜牧学(草食家畜)》 1991年第3期6-8,44,共4页
在当今世界的羊毛生产、贮存和交易过程中,羊毛的颜色引起了各方面广泛的重视。早在1953年,Hayman研究羊毛的腐毛(Fleece-rot)问题时,就提出了羊毛变色的概念。他发现,在野外放牧条件下,部分绵羊背线毛丛中靠近皮肤处,常出现块状的异色... 在当今世界的羊毛生产、贮存和交易过程中,羊毛的颜色引起了各方面广泛的重视。早在1953年,Hayman研究羊毛的腐毛(Fleece-rot)问题时,就提出了羊毛变色的概念。他发现,在野外放牧条件下,部分绵羊背线毛丛中靠近皮肤处,常出现块状的异色毛区,一般为黄色、棕色或绿色,有时也表现为红色、橙色、紫色或蓝色。Hay-man认为这是长时间降雨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 毅色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活体测膘技术
15
作者 范春国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1987年第5期25-18,共2页
猪的活体背膘厚度与胴体瘦肉率呈高度遗传相关(r_A=-0.5~-0.6),且具较高的遗传力(h^2=0.5)。因此,选择瘦肉型猪种都把活体背膘厚作为主选性状,以期将瘦肉率较高的个体留作种用,从而提高整个猪群的瘦肉率。同时,活体背膘厚度亦是活体估... 猪的活体背膘厚度与胴体瘦肉率呈高度遗传相关(r_A=-0.5~-0.6),且具较高的遗传力(h^2=0.5)。因此,选择瘦肉型猪种都把活体背膘厚作为主选性状,以期将瘦肉率较高的个体留作种用,从而提高整个猪群的瘦肉率。同时,活体背膘厚度亦是活体估测瘦肉率(量)的重要自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膘厚度 活体 产肉性能 背中线 瘦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表皮生长因子在乳酸乳球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16
作者 周鑫鑫 郭莹莹 +4 位作者 肖运才 王金硕 周祖涛 刘华珍 石德时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23-2836,共14页
【目的】构建表达猪表皮生长因子(pEGF)的乳酸乳球菌原核表达系统,并探究其对断奶仔猪腹泻的影响。【方法】以pUC57-SP45-LEISSTCDA-pEGF序列为模板,利用PCR扩增获得缺失LEISSTCDA片段的融合产物,将其与酶切pNZ8149表达载体连接后电转... 【目的】构建表达猪表皮生长因子(pEGF)的乳酸乳球菌原核表达系统,并探究其对断奶仔猪腹泻的影响。【方法】以pUC57-SP45-LEISSTCDA-pEGF序列为模板,利用PCR扩增获得缺失LEISSTCDA片段的融合产物,将其与酶切pNZ8149表达载体连接后电转至乳酸乳球菌NZ3900,以LacF为筛选标记获得重组菌pEGF-NZ。用nisin诱导重组菌pEGF-NZ表达重组蛋白pEGF,并通过Tricine-SDS-PAGE检测其表达情况。改良实验室及工业发酵条件以提高pEGF表达量。利用猪回肠上皮细胞(IPEC-J2)增殖试验体外验证表达的pEGF生物活性。通过动物试验验证重组蛋白pEGF对小鼠及断奶仔猪腹泻的影响。【结果】试验成功构建重组菌pEGF-NZ,并分泌表达pEGF蛋白。体外试验结果显示,pEGF蛋白能促进细胞增殖。pEGF-NZ重组菌及其表达的pEGF蛋白能延缓小鼠腹泻发生时间,降低腹泻率,保护小鼠肠绒毛的完整性。与对照组相比,pEGF-NZ重组菌处理后,小鼠结肠中乳酸菌数显著增加(P<0.05),大肠杆菌数、肠球菌数显著降低(P<0.05),白细胞介素-1α(IL-1α)、IL-1β含量显著降低(P<0.05),IL-13含量显著升高(P<0.05)。饲粮中添加pEGF-NZ重组菌后,断奶仔猪腹泻情况明显缓解,平均日增重有升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pEGF-NZ重组菌及其分泌表达的pEGF能够修复肠道屏障,抑制病原菌黏附,调控肠道菌群,其主要通过下调部分促炎因子、上调抑炎因子表达发挥抑炎效果,从而保护断奶仔猪肠道健康,有效缓解腹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乳球菌 pEGF-NZ重组菌 猪表皮生长因子(p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石及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_1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齐德生 刘凡 +2 位作者 于炎湖 何万领 涂华荣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20-622,共3页
分别研究了在pH2 06及pH8 01条件下及有无赖氨酸存在时蒙脱石及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的吸附和解吸规律。结果表明,蒙脱石和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均有较强的吸附性,吸附量随黄曲霉毒素B1含量增加而增加,两者呈直线相关。当吸附... 分别研究了在pH2 06及pH8 01条件下及有无赖氨酸存在时蒙脱石及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的吸附和解吸规律。结果表明,蒙脱石和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均有较强的吸附性,吸附量随黄曲霉毒素B1含量增加而增加,两者呈直线相关。当吸附反应体系中赖氨酸含量为0 2%、0 4%时,不影响蒙脱石及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的吸附。蒙脱石和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的吸附量大小相近,但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的吸附量不受边面封闭剂的影响,且改性蒙脱石吸附黄曲霉毒素B1后,黄曲霉毒素B1的解吸率较蒙脱石低,表明有机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有更高的吸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 黄曲霉毒素B1 吸附 改性蒙脱石 pH2.06 PH8.01 饲料 霉变 铝硅酸盐类霉菌毒素吸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粗纤维对朗德鹅生产性能和血清参数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2
18
作者 刘祥友 何瑞国 +2 位作者 周世霞 王程 赵娜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8-183,共6页
本试验用190只体重2.4kg左右的朗德鹅为试验动物,以稻壳粉为主要粗纤维源,根据公母各半的原则,试验前随机抽取10只进行屠宰试验,其余180只随机分成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每组60 只,每组三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进行4周的饲养试验... 本试验用190只体重2.4kg左右的朗德鹅为试验动物,以稻壳粉为主要粗纤维源,根据公母各半的原则,试验前随机抽取10只进行屠宰试验,其余180只随机分成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每组60 只,每组三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进行4周的饲养试验。研究日粮在等能量等蛋白水平下,不同粗纤维水平 (4%、8%、12%)对朗德鹅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日粮粗纤维含量为8%时,可以获得理想的生产性能,差异显著(P<0.05);(2)随着日粮粗纤维水平升高,除对尿酸(UA)、尿素(UR)、葡萄糖(GLU)、总蛋白(TP)没有产生显著影响(P>0.05)外,显著地影响(P<0.05)了血浆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载脂蛋白B(ApoB)、高密度脂蛋白 (HDL)、碱性磷酸酶(AKP)、淀粉酶(AL)、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水平(P<0.05)。同时, 也显著地影响了屠宰性能指标(P<0.05);(3)从胴体品质看,高粗纤维日粮水平有较低的腹脂沉积,VLDL可能是朗德鹅脂肪合成的一个限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纤维 朗德鹅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血清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美双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胫骨软骨发育不良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田文霞 李家奎 +2 位作者 毕丁仁 张艳红 覃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33-738,共6页
用160羽1日龄健康AA肉鸡进行试验,研究福美双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胫骨软骨发育不良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将试验肉鸡预饲1周后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以基础日粮;试验组饲以基础日粮添加福美双100mg/kg饲料,4 d后继续饲以基础日粮。试验期2... 用160羽1日龄健康AA肉鸡进行试验,研究福美双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胫骨软骨发育不良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将试验肉鸡预饲1周后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以基础日粮;试验组饲以基础日粮添加福美双100mg/kg饲料,4 d后继续饲以基础日粮。试验期23 d。在试验的第4、9、16、23天,计算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胫骨软骨发育不良(TD)评分,计算TD发病率,观察病理变化;并进行发病不同阶段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第4天试验组肉鸡TD发病率达到94.44%,料重比增加;第4和第9天肉鸡体增重显著下降,病理剖检症状典型。不同阶段组织病理学观察表明,福美双可促进软骨细胞极剧增殖,引起细胞大量死亡,挤压血管以致血管坏死,基质合成受阻,延缓软骨钙化,最终导致前肥大细胞大量聚集形成软骨栓。因此,对肉鸡短期饲喂福美双100mg/kg可显著影响AA肉鸡生长性能,提高TD发病率,引起与自然发生TD相同的形态学和组织病理学变化,是一个较为理想的研究TD发生发展、筛选各种微营养素预防TD的试验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福美双 胫骨软骨发育不良 生长性能 组织病理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饲料添加剂——葡萄糖氧化酶 被引量:43
20
作者 吕进宏 黄涛 马立保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饲料添加剂 葡萄糖氧化酶 理化性质 促生长机理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