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61
篇文章
<
1
2
…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
5
1
作者
刘建忠
李宁
+1 位作者
熊远著
朱庆鸿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8-21,共4页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成功表明动物体细胞的分化是可逆的,这是近年来人类在细胞生物学及发育生物学领域取得的最伟大的成就之一。1997年首例体细胞核移植绵羊在世界上诞生,之后不久出现了体细胞核移植小鼠及牛,并通过体细胞核移植...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成功表明动物体细胞的分化是可逆的,这是近年来人类在细胞生物学及发育生物学领域取得的最伟大的成就之一。1997年首例体细胞核移植绵羊在世界上诞生,之后不久出现了体细胞核移植小鼠及牛,并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制作了转基因动物。成就是不言而喻的,但其中也暴露出一些需克服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围绕世界上首例体细胞克隆羊诞生的背景、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目前的研究状况、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的核质互作、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在制作转基因动物上的应用等方面,扼要介绍了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在最近两年内取得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细胞核移植
细胞周期
动物转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DNA指纹技术及其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2
作者
管峰
杨利国
曹少先
《中国草食动物》
2003年第4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DNA指纹技术
动物
遗传育种
应用
技术原理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前沿组学技术创新助力畜禽生物育种
3
作者
李晨莹
孔大帅
+4 位作者
李若楠
张玉波
阎萍
李奎
孔思远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86,共16页
全球人口的增长导致对畜禽产品的需求增加,同时气候变化和环境压力对畜禽生存和生产构成挑战,国内自主选育的核心畜禽品种较为缺乏,“生物育种”成为了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国家战略”。因此,需要培育出性状优良及适应性强的畜禽新品种。...
全球人口的增长导致对畜禽产品的需求增加,同时气候变化和环境压力对畜禽生存和生产构成挑战,国内自主选育的核心畜禽品种较为缺乏,“生物育种”成为了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国家战略”。因此,需要培育出性状优良及适应性强的畜禽新品种。组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表观遗传学、三维基因组学、宏基因组学以及单细胞等多组学技术手段的开发和改良,并成功结合应用到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标记辅助选择、全基因组选择等畜禽生物育种方法中。随着前沿组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畜禽生物性状功能发生的潜在分子遗传机制也实现了解析。为了更好地利用基因组-多组学育种技术和理念助力畜禽生物育种,本文对主要的畜禽生物性状形成和分子育种相关组学技术的内容和特点进行总结,阐述了经典组学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主要涉及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等。同时也指出这些技术的局限性,由此介绍了一系列新型组学技术,包括三维基因组学技术和肠道微生物组学技术以及单细胞组学技术。并归纳了“基因组-多组学”育种理念在畜禽重要经济性状解析和分子生物育种研究中的应用,同时概述了这些组学技术的应用场景及存在的挑战。最后,探讨了多组学技术的综合应用,并对未来组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本文旨在为畜禽重要性状的研究及育种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参考,推动畜禽育种向更精准、更高效、更经济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
性状
组学技术
基因组
三维基因组
宏基因组
生物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脲酶抑制剂在反刍动物饲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
7
4
作者
于炎湖
詹志春
+1 位作者
胡昌彬
齐德生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5,共2页
关键词
脲酶抑制剂
反刍动物
饲养
应用
尿素
脲酶
作用机理
氧肟酸类化合物
饲料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谷氨酰胺及其二肽与动物肠道营养免疫
被引量:
5
5
作者
周荣艳
彭健
《饲料研究》
CAS
2005年第7期53-56,共4页
关键词
谷氨酰胺
营养免疫
动物肠道
二肽
淋巴细胞增殖
游离氨基酸
肠上皮细胞
动物体内
能量来源
增殖细胞
免疫功能
GLN
哺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波在SPF实验动物饲料灭菌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6
作者
杨红军
时建忠
+1 位作者
顾宪红
王君华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16,18,共4页
本试验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L(934),就微波处理前饲料的水分含量、微波功率、处理时间和料层厚度对饲料灭菌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大肠杆菌、霉菌和酵母对微波比较敏感,经过3min的微波处理,都未检出。2)饲料水分含量...
本试验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L(934),就微波处理前饲料的水分含量、微波功率、处理时间和料层厚度对饲料灭菌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大肠杆菌、霉菌和酵母对微波比较敏感,经过3min的微波处理,都未检出。2)饲料水分含量、微波加热时间、微波功率和料层厚度对饲料中菌落总数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影响程度为:微波加热时间>料层厚度>微波功率>饲料水分含量。3)最优工艺组合为饲料含水34%、微波加热9min、功率为700W、料层厚度为12mm,可以考虑适当减少微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SPF动物
饲料
灭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动物营养与免疫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5
7
作者
张挺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4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动物营养
免疫系统
免疫应答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的卫生质量鉴定指标及其控制措施
被引量:
4
8
作者
于炎湖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29-34,共6页
本文从理化性质、化学污染物和微生物污染三个方面论述了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的卫生质量鉴定指标。文章对各项主要鉴定指标的意义、限量标准和控制措施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动物源性饲料产品
卫生质量鉴定
指标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动物性食品中己烯雌酚残留量检测方法评定
被引量:
17
9
作者
沈美芳
杨利国
丁炜东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4年第5期24-26,共3页
用于检测动物性食品中己烯雌酚残留量的常用方法有放射免疫测定(RIA)、酶免疫测定(EIA)、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薄层色谱(TLC)。比较这几种方法,认为RIA法测定的灵敏度较高,测定肝脏中DES的最低检出限可达0.3μg/kg,但对...
用于检测动物性食品中己烯雌酚残留量的常用方法有放射免疫测定(RIA)、酶免疫测定(EIA)、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薄层色谱(TLC)。比较这几种方法,认为RIA法测定的灵敏度较高,测定肝脏中DES的最低检出限可达0.3μg/kg,但对放射防护的要求较高,只能在专门实验室进行。GC法需增加衍生化步骤,检出限为2~10μg/kg。HPLC法用电化学检测器的最低检出限是0.1~0.2μg/kg。TLC法用硅胶作铺板,其最低检出限是0.1μg/kg。EIA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测定中华鳖肌肉中DES的最低检出限0.02μg/kg,是目前用于检测大量样品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性食品
己烯雌酚
残留量
检测方法
放射免疫测定
酶免疫测定
气相色谱法
高压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的安全卫生及其监督管理的有关问题
被引量:
6
10
作者
于炎湖
《饲料工业》
2005年第4期1-5,共5页
论述了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的种类、特点以及常用的动物源性饲料产品所存在的安全卫生问题,对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监督管理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对严格控制和审批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的设立、生产管理及对制定动物源性饲料产品...
论述了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的种类、特点以及常用的动物源性饲料产品所存在的安全卫生问题,对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监督管理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对严格控制和审批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的设立、生产管理及对制定动物源性饲料产品标准的安全卫生指标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源性饲料产品
安全与
卫生
监督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饲料中霉菌毒素对动物免疫机能的影响
被引量:
4
11
作者
但堂胜
《中国饲料》
1996年第22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动物
免疫机能
饲料
霉菌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加强农业院校大学生求职安全的策略
12
作者
张翅
王瑞斌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8-49,共2页
在全社会就业形势较严峻、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有限的背景下,农业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倍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农业院校大学生表现的急切和焦虑的求职心理也给他们的求职安全带来了重大隐患。...
在全社会就业形势较严峻、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有限的背景下,农业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倍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农业院校大学生表现的急切和焦虑的求职心理也给他们的求职安全带来了重大隐患。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通过思考和分析农业院校大学生求职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了加强农业院校大学生求职安全的策略,希望能为加强农业院校大学生求职安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院校
大学生
求职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生命科学发展趋势与农业科技创新(一)
13
作者
许兴
陈世林
《宁夏农林科技》
2002年第1期1-2,共2页
关键词
生命科学
发展趋势
生物技术
农业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褪黑素对动物机体免疫调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14
作者
吕品一
刘国世
+1 位作者
胡艳欣
李翔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8-94,共7页
褪黑素作为一种重要的动物内源性胺类激素,主要由松果体产生,具有调节昼夜节律、抗肿瘤和抗氧化等诸多生理功能。褪黑素通过影响免疫器官的发育,调控免疫细胞的活性、功能、增殖和分化,调控细胞因子和炎症小体产生等方式,对动物机体免...
褪黑素作为一种重要的动物内源性胺类激素,主要由松果体产生,具有调节昼夜节律、抗肿瘤和抗氧化等诸多生理功能。褪黑素通过影响免疫器官的发育,调控免疫细胞的活性、功能、增殖和分化,调控细胞因子和炎症小体产生等方式,对动物机体免疫系统进行调节。因此,近年来褪黑素在免疫方面的作用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对褪黑素介导的动物机体免疫调节功能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疾病防治和免疫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考和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细胞因子
炎症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声测定动物骨质密度在兽医临床上应用
15
作者
熊道焕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
1993年第2期33-35,共3页
佝偻病、骨软症和纤维性骨营养不良是动物的三种主要骨骼营养不良性疾病,均与钙磷供应不足或比例不当,导致钙磷代谢障碍,从而引起骨质密度不同程度变化。牛、马、猪、羊、犬等均能引起发病,尤以乳牛、猪和赛马发生较多,且多为群发,造成...
佝偻病、骨软症和纤维性骨营养不良是动物的三种主要骨骼营养不良性疾病,均与钙磷供应不足或比例不当,导致钙磷代谢障碍,从而引起骨质密度不同程度变化。牛、马、猪、羊、犬等均能引起发病,尤以乳牛、猪和赛马发生较多,且多为群发,造成畜牧生产重大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测定
骨质密度
钙磷代谢障碍
骨软症
营养不良性
超声诊断
畜牧生产
超声传播
速度降低
技术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因免疫与动物生殖
被引量:
1
16
作者
龙翔
杨利国
+1 位作者
余荣
邰秀林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4年第12期39-40,共2页
基因免疫核心是将外源基因组装到含有必要表达调控元件的真核质粒表达载体上,然后将重组的质粒导入动物体内,使外源基因在体内表达,从而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引发免疫反应的,是90年代初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基因疫苗因为制备简单...
基因免疫核心是将外源基因组装到含有必要表达调控元件的真核质粒表达载体上,然后将重组的质粒导入动物体内,使外源基因在体内表达,从而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引发免疫反应的,是90年代初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基因疫苗因为制备简单以及良好持久的免疫反应性,便于保存等优点而受到普遍重视,目前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本文对基因免疫的的作用机制、方法和基因免疫对动物的生殖影响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免疫
动物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肠道微生物菌群组对动物健康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2
17
作者
庞惠文(译)
邵建忠(审)
+2 位作者
何闪(制图)
benny van haandel
龚炎长(校)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6年第12期1-4,共4页
人们低估了肠道微生物菌群及其遗传学对动物健康和生长性能的影响。饲料和抗生素仅是少数能改变动物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的物质。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菌群
丁酸盐
妊娠母猪
怀孕母猪
动物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菌糠饲料开发及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8
18
作者
王宇
李晗
+2 位作者
高景
高思
齐智利
《中国奶牛》
2019年第8期5-9,共5页
本文综述了菌糠饲料的分类、营养价值和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综合利用现状,从生产性能、瘤胃发酵和免疫功能三个方面分析了菌糠饲料对反刍动物生产的影响,为菌糠饲料在反刍动物饲养实践中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菌糠饲料
反刍动物
生产性能
瘤胃发酵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猪精液冻融技术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19
作者
范振港
刘鑫
+1 位作者
苗义良
张霞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7-166,共10页
养猪业是我国畜牧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生猪养殖主要采用自繁自养模式,配种所使用的精液多采用鲜精或常温稀释保存精液,而精液冻融技术可实现猪精液的长期保存,但与牛、小鼠等物种相比较,猪精液冻融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改善。为...
养猪业是我国畜牧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生猪养殖主要采用自繁自养模式,配种所使用的精液多采用鲜精或常温稀释保存精液,而精液冻融技术可实现猪精液的长期保存,但与牛、小鼠等物种相比较,猪精液冻融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改善。为进一步改进猪精液冷冻技术并实现在生产上大规模应用,本文主要综述了猪精液冻融技术发展概况、主要技术流程,影响猪精液冻融后精子活力的关键因素,包括精液的采集、冷冻前降温平衡、冷冻保护剂添加和冷冻方法等,以及精子冻融过程中的理化性质变化,包括物理结构损伤、功能性损伤、精子抗冻机制等,最后总结、展望了能够提高猪精液冻融效果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
精液冻融
冷冻保护剂
冻精解冻剂
精液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常见动物乳与人乳的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被引量:
8
20
作者
温佩佩
肖彬彬
+3 位作者
褚楚
王东薇
邓秋媛
张淑君
《中国乳业》
2023年第1期96-102,共7页
乳中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对机体的生长发育及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除牛乳外,水牛乳、马乳、骆驼乳、山羊乳、驴乳、牦牛乳等特色乳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同时人乳是婴儿最天然的理想食品,是婴儿早期主要的营养物质来源,含...
乳中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对机体的生长发育及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除牛乳外,水牛乳、马乳、骆驼乳、山羊乳、驴乳、牦牛乳等特色乳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同时人乳是婴儿最天然的理想食品,是婴儿早期主要的营养物质来源,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及生物活性成分。为了更好的比较7种常见动物乳及人乳的差异性和优势性,本文总结了其在乳糖、乳脂、乳蛋白、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成分方面的差异,发现牦牛乳的蛋白质含量最高,氨基酸种类丰富;马乳的乳糖含量最高;而骆驼乳的乳脂肪含量则较高,水溶性维生素含量也最高;驴乳相比于其他几种常见乳,则具有低脂高糖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乳
人乳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
5
1
作者
刘建忠
李宁
熊远著
朱庆鸿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
畜牧兽
医学院
出处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8-21,共4页
文摘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成功表明动物体细胞的分化是可逆的,这是近年来人类在细胞生物学及发育生物学领域取得的最伟大的成就之一。1997年首例体细胞核移植绵羊在世界上诞生,之后不久出现了体细胞核移植小鼠及牛,并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制作了转基因动物。成就是不言而喻的,但其中也暴露出一些需克服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围绕世界上首例体细胞克隆羊诞生的背景、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目前的研究状况、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的核质互作、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在制作转基因动物上的应用等方面,扼要介绍了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在最近两年内取得的进展。
关键词
体细胞核移植
细胞周期
动物转基因
Keywords
Nuclear Transfer of Somatic Cell
Cell Cycle
Animal Transgenic Making
分类号
Q78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Q953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DNA指纹技术及其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2
作者
管峰
杨利国
曹少先
机构
南京
农业
大学
动物
繁育研究所
华中农业大学
动物
科技
学院
出处
《中国草食动物》
2003年第4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DNA指纹技术
动物
遗传育种
应用
技术原理
分子生物学
分类号
S813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前沿组学技术创新助力畜禽生物育种
3
作者
李晨莹
孔大帅
李若楠
张玉波
阎萍
李奎
孔思远
机构
青岛
农业
大学
动物
科学技术
学院
岭南现代
农业
科学
与
技术
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
农业
农村部畜禽生物组学重点实验室、中国
农业
科学
院深圳
农业
基因组研究所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
农业
农村部青藏高原畜禽育种重点实验室、中国
农业
科学
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出处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86,共16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BX2021367)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1M703543)
+3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2202653)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2A1515010766)
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可持续发展专项(KCXFZ20201221173205015)
畜禽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24SKLAB6-112)。
文摘
全球人口的增长导致对畜禽产品的需求增加,同时气候变化和环境压力对畜禽生存和生产构成挑战,国内自主选育的核心畜禽品种较为缺乏,“生物育种”成为了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国家战略”。因此,需要培育出性状优良及适应性强的畜禽新品种。组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表观遗传学、三维基因组学、宏基因组学以及单细胞等多组学技术手段的开发和改良,并成功结合应用到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标记辅助选择、全基因组选择等畜禽生物育种方法中。随着前沿组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畜禽生物性状功能发生的潜在分子遗传机制也实现了解析。为了更好地利用基因组-多组学育种技术和理念助力畜禽生物育种,本文对主要的畜禽生物性状形成和分子育种相关组学技术的内容和特点进行总结,阐述了经典组学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主要涉及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等。同时也指出这些技术的局限性,由此介绍了一系列新型组学技术,包括三维基因组学技术和肠道微生物组学技术以及单细胞组学技术。并归纳了“基因组-多组学”育种理念在畜禽重要经济性状解析和分子生物育种研究中的应用,同时概述了这些组学技术的应用场景及存在的挑战。最后,探讨了多组学技术的综合应用,并对未来组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本文旨在为畜禽重要性状的研究及育种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参考,推动畜禽育种向更精准、更高效、更经济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畜禽
性状
组学技术
基因组
三维基因组
宏基因组
生物育种
Keywords
livestock and poultry
traits
omics technologies
genomes
three-dimensional genomes
metagenomes
biotechnological breeding
分类号
S813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脲酶抑制剂在反刍动物饲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
7
4
作者
于炎湖
詹志春
胡昌彬
齐德生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
动物
科技
学院
武汉新华扬生物有限公司
出处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5,共2页
关键词
脲酶抑制剂
反刍动物
饲养
应用
尿素
脲酶
作用机理
氧肟酸类化合物
饲料添加剂
分类号
S823.5 [农业科学—畜牧学]
S816.7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谷氨酰胺及其二肽与动物肠道营养免疫
被引量:
5
5
作者
周荣艳
彭健
机构
河北
农业
大学
动物
科学技术
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
动物
科学技术
学院
出处
《饲料研究》
CAS
2005年第7期53-56,共4页
关键词
谷氨酰胺
营养免疫
动物肠道
二肽
淋巴细胞增殖
游离氨基酸
肠上皮细胞
动物体内
能量来源
增殖细胞
免疫功能
GLN
哺乳
分类号
S852.4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Q517 [生物学—生物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波在SPF实验动物饲料灭菌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6
作者
杨红军
时建忠
顾宪红
王君华
机构
中国
农业
科学
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华中农业大学
动物
科技
学院
出处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16,18,共4页
文摘
本试验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L(934),就微波处理前饲料的水分含量、微波功率、处理时间和料层厚度对饲料灭菌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大肠杆菌、霉菌和酵母对微波比较敏感,经过3min的微波处理,都未检出。2)饲料水分含量、微波加热时间、微波功率和料层厚度对饲料中菌落总数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影响程度为:微波加热时间>料层厚度>微波功率>饲料水分含量。3)最优工艺组合为饲料含水34%、微波加热9min、功率为700W、料层厚度为12mm,可以考虑适当减少微波时间。
关键词
微波
SPF动物
饲料
灭菌
Keywords
microwaves
SPF animal
feed
sterilization
分类号
S816.3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动物营养与免疫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5
7
作者
张挺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
畜牧兽
医学院
出处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4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动物营养
免疫系统
免疫应答
免疫功能
分类号
S852.2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S852.4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的卫生质量鉴定指标及其控制措施
被引量:
4
8
作者
于炎湖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
动物
科技
学院
出处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29-34,共6页
文摘
本文从理化性质、化学污染物和微生物污染三个方面论述了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的卫生质量鉴定指标。文章对各项主要鉴定指标的意义、限量标准和控制措施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动物源性饲料产品
卫生质量鉴定
指标
控制措施
Keywords
feed products from animal sources
evaluation of hygiene quality
index
control measure
分类号
S816.1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动物性食品中己烯雌酚残留量检测方法评定
被引量:
17
9
作者
沈美芳
杨利国
丁炜东
机构
南京
农业
大学
江苏省水产质量检测中心
华中农业大学
动物
科技
学院
江苏省水产质量检测中心
出处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4年第5期24-26,共3页
基金
江苏省"十五"科技攻关资助项目(BE2001385)。
文摘
用于检测动物性食品中己烯雌酚残留量的常用方法有放射免疫测定(RIA)、酶免疫测定(EIA)、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薄层色谱(TLC)。比较这几种方法,认为RIA法测定的灵敏度较高,测定肝脏中DES的最低检出限可达0.3μg/kg,但对放射防护的要求较高,只能在专门实验室进行。GC法需增加衍生化步骤,检出限为2~10μg/kg。HPLC法用电化学检测器的最低检出限是0.1~0.2μg/kg。TLC法用硅胶作铺板,其最低检出限是0.1μg/kg。EIA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测定中华鳖肌肉中DES的最低检出限0.02μg/kg,是目前用于检测大量样品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
动物性食品
己烯雌酚
残留量
检测方法
放射免疫测定
酶免疫测定
气相色谱法
高压液相色谱法
Keywords
diethylstilbestrol (DES)
RIA
EIA
GC
HPLC
分类号
S859.84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的安全卫生及其监督管理的有关问题
被引量:
6
10
作者
于炎湖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
动物
科技
学院
出处
《饲料工业》
2005年第4期1-5,共5页
文摘
论述了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的种类、特点以及常用的动物源性饲料产品所存在的安全卫生问题,对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监督管理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对严格控制和审批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的设立、生产管理及对制定动物源性饲料产品标准的安全卫生指标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动物源性饲料产品
安全与
卫生
监督管理
Keywords
feed products from animal sources
safety and hygiene
supervised and administrate
分类号
S872 [农业科学—畜牧兽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饲料中霉菌毒素对动物免疫机能的影响
被引量:
4
11
作者
但堂胜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
畜牧兽
医学院
出处
《中国饲料》
1996年第22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动物
免疫机能
饲料
霉菌毒素
分类号
S852.4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加强农业院校大学生求职安全的策略
12
作者
张翅
王瑞斌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
动科动
医学院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8-49,共2页
基金
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
文摘
在全社会就业形势较严峻、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有限的背景下,农业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倍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农业院校大学生表现的急切和焦虑的求职心理也给他们的求职安全带来了重大隐患。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通过思考和分析农业院校大学生求职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了加强农业院校大学生求职安全的策略,希望能为加强农业院校大学生求职安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农业院校
大学生
求职安全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生命科学发展趋势与农业科技创新(一)
13
作者
许兴
陈世林
机构
宁夏农林
科学
院
华中农业大学
畜牧兽
医学院
出处
《宁夏农林科技》
2002年第1期1-2,共2页
关键词
生命科学
发展趋势
生物技术
农业科技创新
分类号
Q1-0 [生物学—普通生物学]
Q81 [生物学—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褪黑素对动物机体免疫调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14
作者
吕品一
刘国世
胡艳欣
李翔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
中国
农业
大学
动物
科技
学院
中国
农业
大学
动物
医学院
出处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8-94,共7页
文摘
褪黑素作为一种重要的动物内源性胺类激素,主要由松果体产生,具有调节昼夜节律、抗肿瘤和抗氧化等诸多生理功能。褪黑素通过影响免疫器官的发育,调控免疫细胞的活性、功能、增殖和分化,调控细胞因子和炎症小体产生等方式,对动物机体免疫系统进行调节。因此,近年来褪黑素在免疫方面的作用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对褪黑素介导的动物机体免疫调节功能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疾病防治和免疫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考和见解。
关键词
褪黑素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细胞因子
炎症小体
Keywords
melatonin
immune organ
immune cell
cytokine
inflammasome
分类号
S852.4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声测定动物骨质密度在兽医临床上应用
15
作者
熊道焕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
牧医系
出处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
1993年第2期33-35,共3页
文摘
佝偻病、骨软症和纤维性骨营养不良是动物的三种主要骨骼营养不良性疾病,均与钙磷供应不足或比例不当,导致钙磷代谢障碍,从而引起骨质密度不同程度变化。牛、马、猪、羊、犬等均能引起发病,尤以乳牛、猪和赛马发生较多,且多为群发,造成畜牧生产重大损失。
关键词
超声测定
骨质密度
钙磷代谢障碍
骨软症
营养不良性
超声诊断
畜牧生产
超声传播
速度降低
技术诊断
分类号
S8 [农业科学—畜牧兽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因免疫与动物生殖
被引量:
1
16
作者
龙翔
杨利国
余荣
邰秀林
机构
南京
农业
大学
动物
繁育研究所
西南
农业
大学
动物
科技
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
动物
科技
学院
西南
农业
大学
动物
科技
学院
出处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4年第12期39-40,共2页
文摘
基因免疫核心是将外源基因组装到含有必要表达调控元件的真核质粒表达载体上,然后将重组的质粒导入动物体内,使外源基因在体内表达,从而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引发免疫反应的,是90年代初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基因疫苗因为制备简单以及良好持久的免疫反应性,便于保存等优点而受到普遍重视,目前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本文对基因免疫的的作用机制、方法和基因免疫对动物的生殖影响作一综述。
关键词
基因免疫
动物
繁殖
分类号
S814 [农业科学—畜牧学]
S852.4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肠道微生物菌群组对动物健康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2
17
作者
庞惠文(译)
邵建忠(审)
何闪(制图)
benny van haandel
龚炎长(校)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
动物
科学技术
学院
e-barn solutions genetic consultancy公司
不详
出处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6年第12期1-4,共4页
文摘
人们低估了肠道微生物菌群及其遗传学对动物健康和生长性能的影响。饲料和抗生素仅是少数能改变动物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的物质。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菌群
丁酸盐
妊娠母猪
怀孕母猪
动物健康
分类号
S811.6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菌糠饲料开发及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8
18
作者
王宇
李晗
高景
高思
齐智利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
动物
科技
学院
出处
《中国奶牛》
2019年第8期5-9,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500507,2018YFD0501605)
大北农青年学者提升专项(2017DBN003)
+1 种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662018PY079)
武汉市农科院开放性课题项目
文摘
本文综述了菌糠饲料的分类、营养价值和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综合利用现状,从生产性能、瘤胃发酵和免疫功能三个方面分析了菌糠饲料对反刍动物生产的影响,为菌糠饲料在反刍动物饲养实践中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菌糠饲料
反刍动物
生产性能
瘤胃发酵
免疫功能
Keywords
Mushroom bran feed
Ruminant
Production performance
Rumen fermentation
Immune function
分类号
S823.4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猪精液冻融技术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19
作者
范振港
刘鑫
苗义良
张霞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
/
农业
动物
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动物
育种与健康养殖教育部前沿
科学
中心
出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7-166,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41006)。
文摘
养猪业是我国畜牧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生猪养殖主要采用自繁自养模式,配种所使用的精液多采用鲜精或常温稀释保存精液,而精液冻融技术可实现猪精液的长期保存,但与牛、小鼠等物种相比较,猪精液冻融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改善。为进一步改进猪精液冷冻技术并实现在生产上大规模应用,本文主要综述了猪精液冻融技术发展概况、主要技术流程,影响猪精液冻融后精子活力的关键因素,包括精液的采集、冷冻前降温平衡、冷冻保护剂添加和冷冻方法等,以及精子冻融过程中的理化性质变化,包括物理结构损伤、功能性损伤、精子抗冻机制等,最后总结、展望了能够提高猪精液冻融效果的新方法。
关键词
猪
精液冻融
冷冻保护剂
冻精解冻剂
精液理化性质
Keywords
pig
frozen semen thawing
cryoprotectant
thawing extender additiv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perm
分类号
S828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常见动物乳与人乳的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被引量:
8
20
作者
温佩佩
肖彬彬
褚楚
王东薇
邓秋媛
张淑君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
武汉
大学
人民医院
出处
《中国乳业》
2023年第1期96-102,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2021YFE0115500)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项目(No.2022-科研攻关-3)。
文摘
乳中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对机体的生长发育及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除牛乳外,水牛乳、马乳、骆驼乳、山羊乳、驴乳、牦牛乳等特色乳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同时人乳是婴儿最天然的理想食品,是婴儿早期主要的营养物质来源,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及生物活性成分。为了更好的比较7种常见动物乳及人乳的差异性和优势性,本文总结了其在乳糖、乳脂、乳蛋白、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成分方面的差异,发现牦牛乳的蛋白质含量最高,氨基酸种类丰富;马乳的乳糖含量最高;而骆驼乳的乳脂肪含量则较高,水溶性维生素含量也最高;驴乳相比于其他几种常见乳,则具有低脂高糖等特点。
关键词
动物乳
人乳
营养成分
Keywords
animal milk
human milk
nutritional composition
分类号
TS252.1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研究现状
刘建忠
李宁
熊远著
朱庆鸿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DNA指纹技术及其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管峰
杨利国
曹少先
《中国草食动物》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前沿组学技术创新助力畜禽生物育种
李晨莹
孔大帅
李若楠
张玉波
阎萍
李奎
孔思远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脲酶抑制剂在反刍动物饲养中的应用
于炎湖
詹志春
胡昌彬
齐德生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0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谷氨酰胺及其二肽与动物肠道营养免疫
周荣艳
彭健
《饲料研究》
CAS
200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微波在SPF实验动物饲料灭菌中的应用
杨红军
时建忠
顾宪红
王君华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动物营养与免疫的关系研究
张挺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的卫生质量鉴定指标及其控制措施
于炎湖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动物性食品中己烯雌酚残留量检测方法评定
沈美芳
杨利国
丁炜东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4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的安全卫生及其监督管理的有关问题
于炎湖
《饲料工业》
200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饲料中霉菌毒素对动物免疫机能的影响
但堂胜
《中国饲料》
199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加强农业院校大学生求职安全的策略
张翅
王瑞斌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现代生命科学发展趋势与农业科技创新(一)
许兴
陈世林
《宁夏农林科技》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褪黑素对动物机体免疫调节的研究进展
吕品一
刘国世
胡艳欣
李翔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超声测定动物骨质密度在兽医临床上应用
熊道焕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基因免疫与动物生殖
龙翔
杨利国
余荣
邰秀林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肠道微生物菌群组对动物健康和生长的影响
庞惠文(译)
邵建忠(审)
何闪(制图)
benny van haandel
龚炎长(校)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菌糠饲料开发及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王宇
李晗
高景
高思
齐智利
《中国奶牛》
201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猪精液冻融技术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范振港
刘鑫
苗义良
张霞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常见动物乳与人乳的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温佩佩
肖彬彬
褚楚
王东薇
邓秋媛
张淑君
《中国乳业》
202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24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