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伪狂犬病病毒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徐黎晖 彭忠 +3 位作者 赵婷婷 徐守兴 陈焕春 吴斌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93-997,共5页
为建立一种快速、敏感、准确的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DFM),本研究通过制备并纯化PRV gE蛋白单克隆抗体(MAb),将其标记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后对荧光抗体的最佳工作条件进行摸索;并对荧光抗体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 为建立一种快速、敏感、准确的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DFM),本研究通过制备并纯化PRV gE蛋白单克隆抗体(MAb),将其标记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后对荧光抗体的最佳工作条件进行摸索;并对荧光抗体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和稳定性进行测定;应用DFM对从临床收集的83份疑似病料进行检测,同时用PCR检测作为对照,计算符合率。结果显示,本研究制备FITC标记抗体的F/P比值为2.578±0.012,符合标准;荧光抗体的最佳工作条件为:使用固定剂(60%丙酮+40%乙醇)于-20℃固定20 min,抗体工作浓度为15μg/mL,抗体孵育时间为1 h;荧光抗体能在10~7病毒稀释度(1×TCID50)检出阳性信号,与PCV2、PPV、PRRSV、CSFV、PRV Bartha-K61均无交叉反应;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良好,-20℃保存5个月染色后荧光强度仍稳定;83份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DFM与PCR的符合率为74.7%,其中淋巴结和扁桃体的符合率较高,分别为85.7%和93.3%。本研究建立的PRV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为临床PRV检测和复合诊断奠定基础,适用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病毒 单克隆抗体 荧光抗体 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