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蚯蚓分离技术与设备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
-
-
作者
袁巧霞
刘胜
罗帅
李骏
曹红亮
王洪昌
-
机构
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
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碳中和工程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
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
-
出处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10期1-6,共6页
-
基金
湖北省技术创新计划项目(重点研发专项)(2023BCB113)。
-
文摘
蚯蚓堆肥广泛应用于处理城市废弃物、畜禽粪便。蚯蚓分离采收是蚯蚓养殖后期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蚯蚓活体、蚯蚓茧、蚯蚓粪、养殖基料的分离工作效率低、成本高,制约了蚯蚓养殖产业的发展。综述了目前国内外蚯蚓分离常用的主动分离和被动分离方法以及相关分离设备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目前蚯蚓分离技术和设备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未来蚯蚓分离设备的研发方向,以期为我国蚯蚓分离采收工艺技术的改进与设备的研发提供思路参考。
-
关键词
蚯蚓
分离技术与设备
研究现状
-
Keywords
earthworms
separation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research status
-
分类号
S899.8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
题名燃煤烟气CO_(2)吸附剂造粒成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 2
-
-
作者
于戈
付瑞诚
李敏
赵瀛
胡迎超
-
机构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碳中和工程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
-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6-106,共11页
-
基金
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2373712D)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06263)。
-
文摘
燃煤烟气排放的碳源被认为是全球CO_(2)浓度快速上升的主要因素之一,为应对以CO_(2)为主的温室气体大量排放所带来的气候环境问题,世界各国纷纷将低碳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高温CO_(2)捕集技术一直是碳减排领域的研究重点,CaO基和Li_(4)SiO_(4)基固体吸附剂是目前2种最常见也是最具应用前景的高温CO_(2)吸附剂,吸附剂粉末造粒成型是其工业循环流化使用的必要前提。对CaO基和Li_(4)SiO_(4)基吸附剂的造粒成型技术进行了分析综述,主要通过造粒成型方式对CaO基和Li_(4)SiO_(4)基吸附剂进行分类总结和讨论,并对吸附剂颗粒化学吸附性能和机械强度方面的差异进行了分析。通过综述总结认为:机械成型法制备的CaO吸附剂颗粒通常具备更高的机械强度,但机械成型过程通常会对吸附剂原本的结构有一定的破坏,会造成吸附剂微观结构的密实化,从而影响CO_(2)的化学吸附性能,而注模成型法制备的吸附剂颗粒其化学吸附性能较好,但由于没有机械力挤压的过程,其机械强度有待增强。针对Li_(4) SiO_(4)基高温吸附剂,由于可以避免直接成型过程造成的吸附剂颗粒破碎,间接成型法展现出了更大的造粒成型优势和应用前景。还对CaO基和Li_(4) SiO_(4)基吸附剂造粒成型的未来研究思路进行了探讨,以期对高温CO_(2)固体吸附剂的发展和工业化应用提供助力。
-
关键词
碳减排
燃煤烟气
高温CO_(2)捕集
固体吸附剂
造粒成型
-
Keywords
carbon emissions reduction
coal-fired flue gas
high temperature CO_(2)capture
solid sorbents
granulation
-
分类号
X70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两步水热法处理不同模式病死猪制备的生物油特性研究
- 3
-
-
作者
周檀
张鑫
杨龙元
樊晨昕
袁巧霞
-
机构
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碳中和工程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
湖北理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7-95,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72400)。
-
文摘
为实现病死畜禽多目标产物高值转化,研究了微波-常规两步水热法处理不同模式病死猪模型化合物制备生物油及其相关特性。结果显示:蛋白质(P)、脂质(L)和碳水化合物(C)比例为5∶20∶1以及20∶5∶1时模型化合物试验组的生物油产率随着终端常规水热温度的升高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L∶C为12∶12∶1时模型化合物试验组的生物油产率随着常规水热温度的升高而持续地升高。在相同反应条件下脂质含量较高的模式病死猪模型化合物制备的生物油热值相对较高,三组分对生物油热值的交互作用不仅与组分比例有关也与反应温度有关。3种模式病死猪模型化合物制备的生物油总氮转化率均在260℃时达到最大值,水相产物总氮转化率均在280℃时达到最大值,调控N元素的迁移提高生物油的品质具有可行性。P∶L∶C为5∶20∶1的模型化合物试验组仅经微波水热处理制备的生物油有最佳的综合燃烧性能,其最大的综合燃烧特性指数为8.22×10^(-7) K^(-3)/min,脂质含量的增加可以提高病死猪水热生物油的综合燃烧性能。
-
关键词
水热处理
生物油
病死猪
模型化合物
高值转化
无害化处理
-
Keywords
hydrothermal treatment
bio-oil
sick and dead pig
model compound
high-value transformation
harmless treatment
-
分类号
S216.2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X70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猪场沼液本土微生物富集的氮磷回收特性
被引量:2
- 4
-
-
作者
郭佳豪
胡宝娥
肖雅
李攀
彭靖靖
艾平
-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
湖北省汉川市农业农村局
湖北省宜昌市农村能源办公室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碳中和工程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
-
出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9-86,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0606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662019PY064)。
-
文摘
为提高规模化养殖场的沼气工程中沼液增值化利用水平,本研究对低碳氮比(C/N)沼液采用葡萄糖碳源添加进行沼液本土微生物富集培养,以实现沼液废水处理和养分回收增值化利用。对初始C/N为1.5的猪场沼液分别添加2、4、6、8和10 g/L的葡萄糖碳源,碳源添加后OD_(600)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且在第2~3天达到最大值,葡萄糖碳源添加量为6 g/L时总蛋白增长率(145.8%)为各组最高。综合经济性,选取最佳沼液本土微生物富集培养条件为葡萄糖添加量6 g/L、处理时间2 d,此时沼液的总氮和总磷去除率分别为66.1%、77.5%,同时通过沼液本土微生物富集增加生产了2.44 g/L的生物干质量和0.72 g/L的总蛋白,回收了29.0%的总氮和59.7%的总磷。研究结果表明,沼液本土微生物富集培养可有效用于沼液氮磷养分回收,获得微生物干质量和蛋白增长,同时可作为沼液深度处理的预处理手段。
-
关键词
沼液
本土微生物
氮磷回收
总蛋白
无害化处理
-
Keywords
biogas slurry
indigenous microflora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covery
total protein
harmless treatment
-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