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污泥的特性及其农业利用现状 被引量:58
1
作者 谭启玲 胡承孝 +2 位作者 赵斌 陈黎 吴礼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87-592,共6页
城市污泥是一种富含有机质、高氮、高磷而低钾的有机肥 ,污泥的农田利用由于既能为作物提供营养成分、改良和培肥土壤 ,又能大量处理污泥 ,所以已逐渐成为一种世界趋势。但其存在的重金属是限制其农业利用的主要因素之一。武汉市目前污... 城市污泥是一种富含有机质、高氮、高磷而低钾的有机肥 ,污泥的农田利用由于既能为作物提供营养成分、改良和培肥土壤 ,又能大量处理污泥 ,所以已逐渐成为一种世界趋势。但其存在的重金属是限制其农业利用的主要因素之一。武汉市目前污泥的生产量不大 ,但随着污水排放量的增加及污水处理率的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泥 特性 农业利用 现状 武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云金杆菌制剂生物测定标准鞘翅目昆虫的筛选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宏宇 喻子牛 邓望喜 《湖北农业科学》 1998年第2期40-42,共3页
以对鞘翅目昆虫敏感的拟步行甲亚种(H8ab)筛选鞘翅目的标准生物测定昆虫。结果表明在被筛选的12种鞘翅目昆虫中,叶甲科的小猿叶甲和柳兰叶甲较敏感,其LC50分别为449428μg/ml和205848μg/ml。其... 以对鞘翅目昆虫敏感的拟步行甲亚种(H8ab)筛选鞘翅目的标准生物测定昆虫。结果表明在被筛选的12种鞘翅目昆虫中,叶甲科的小猿叶甲和柳兰叶甲较敏感,其LC50分别为449428μg/ml和205848μg/ml。其中小猿叶甲因室内终年可繁殖,室内饲养容易而适宜作为苏云金杆菌制剂的标准测定昆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杆菌 鞘翅目 生物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假单胞菌Pf.X16L2与丛枝状小麦根圈内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10
3
作者 龙伟文 王平 +1 位作者 冯新梅 李阜棣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10-418,共9页
运用发光酶基因标记及其发光强度检测、SDH酶活染色等技术,在根盒-土壤微宇宙及塑料盆栽系统中,研究了发光酶基因(luxAB)标记的荧光假单孢菌菌株Pf.X16L2与丛枝状菌根真菌摩西球孢囊霉Glomus mossea... 运用发光酶基因标记及其发光强度检测、SDH酶活染色等技术,在根盒-土壤微宇宙及塑料盆栽系统中,研究了发光酶基因(luxAB)标记的荧光假单孢菌菌株Pf.X16L2与丛枝状菌根真菌摩西球孢囊霉Glomus mosseae两者在小麦根圈的相互关系。 Gl.mosseae对Pf.X16L2的种群密度和生理活性都有着抑制作用,因而能降低小麦根圈对Pf.X16L2的富集作用,而Pf.X16L2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Gl.mosseae的菌根感染率,但会降低菌丝中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两者可共同促进小麦中后期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假单胞菌 丛枝状菌根真菌 小麦根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根圈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的发光酶基因标记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平 胡正嘉 李阜棣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20-225,共6页
采用2亲本杂交的方法将Tn5-luxAB标记基因系统成功地转入了分离自小麦根圈的PGPR菌株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Xl6菌株中。与亲本菌株相比,携有发光酶基因luxAB的标记菌株... 采用2亲本杂交的方法将Tn5-luxAB标记基因系统成功地转入了分离自小麦根圈的PGPR菌株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Xl6菌株中。与亲本菌株相比,携有发光酶基因luxAB的标记菌株Xl6L2生理生化特征的变化很小,而且仍保留有在小麦根圈的定殖能力。Tn5-luxAB片段在Xl6L2中的稳定性很强,在没有卡那霉素选择压力的情况下,luxAB也能稳定表达。即使在40℃温度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假单胞菌 PGPR 发光酶基因标记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光酶基因标记荧光假单胞菌X16L2的发光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平 王绩 +1 位作者 胡正嘉 李阜棣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45-552,共8页
通过发光光度仪和AMPN法定量测定荧光假单胞菌X16LZ(PseudomonasfluorescensX16L2,简称X16L2)在液培和土壤中的发光情况及其数量,发现X16L2在液培和土壤中的发光动力学曲线相似,达到稳定发光强度的时间均在加入反应底物癸醛后约7... 通过发光光度仪和AMPN法定量测定荧光假单胞菌X16LZ(PseudomonasfluorescensX16L2,简称X16L2)在液培和土壤中的发光情况及其数量,发现X16L2在液培和土壤中的发光动力学曲线相似,达到稳定发光强度的时间均在加入反应底物癸醛后约7分钟。X16L2在液培中的发光强度与生物量呈正相关。土壤中X16L2的发光量既与活菌数有关,也与土壤条件有关。土著微生物对X16L2的发光量、发光潜势和存活性有很大影响。本项研究表明,在一般情况下发光强度定量法既可对样品中标记微生物的生理活性进行原位快速测定,又可对其群体数量进行间接定量。这种方法具有选择性强、灵敏度高、稳定而又经济的优点,对于跟踪和回收释放至环境中的靶细菌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假单胞菌 发光检测 液体培养 土壤微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耳孢子单核菌株培养性状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何培新 申进文 +1 位作者 罗信昌 杨绳桃 《食用菌学报》 2003年第2期1-4,共4页
研究了 38个木耳孢子单核菌株的菌丝生长势、菌丝生长速度多态性与其交配型的关系。结果表明 ,供试的木耳孢子单核菌株在菌丝生长速度和菌丝生长势等培养性状方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多态性。在测定的 38个孢子单核菌株中 ,交配型A有 2 1... 研究了 38个木耳孢子单核菌株的菌丝生长势、菌丝生长速度多态性与其交配型的关系。结果表明 ,供试的木耳孢子单核菌株在菌丝生长速度和菌丝生长势等培养性状方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多态性。在测定的 38个孢子单核菌株中 ,交配型A有 2 1个菌株 ,交配型a有 17个菌株 ,A∶a =2 1∶17。经X2 检验 ,两种交配型未出现 1∶1严重偏离。这表明 ,木耳孢子单核菌株的菌丝生长势和菌丝生长速度与其交配型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耳 孢子单核菌株 菌丝生长势 菌丝生长速度 多态性 交配型 杂交育种 亲本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入额外拷贝nifA基因对费氏中华根瘤菌HN0 1NL根圈定殖与竞争结瘤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友国 周俊初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98-203,共6页
本文研究了导入额外拷贝的肺炎克氏杆菌 (Klebsiellapneumoniae)nifA基因对受体费氏中华根瘤菌 (Sinorhizobiumfredii)HN0 1在大豆根圈的定殖和竞争结瘤的影响。将HN0 1分别与带有标记基因luxAB的参照菌株HN0 1L和带有nifA基因和标记基... 本文研究了导入额外拷贝的肺炎克氏杆菌 (Klebsiellapneumoniae)nifA基因对受体费氏中华根瘤菌 (Sinorhizobiumfredii)HN0 1在大豆根圈的定殖和竞争结瘤的影响。将HN0 1分别与带有标记基因luxAB的参照菌株HN0 1L和带有nifA基因和标记基因luxAB的重组菌株HN0 1NL按照 1∶1等量比例接种于大豆黑龙 3 3种子表面 ,在灭菌土和非灭菌土中研究其定殖动态。每一供试菌株在根圈中的比例依次于播种后第 3天、第 7天、第 1 0天、第 1 2天、第 1 4天、第 1 6天、第 2 1天和第 3 6天进行测定 ,占瘤率在播种后第 4 0天进行比较测定。盆栽实验结果表明 :导入了额外拷贝nifA基因的重组菌HN0 1NL与受体菌HN0 1和参照菌HN0 1L相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氏中华根瘤菌 NIFA 根圈定殖 占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苏云金芽胞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抗虫植物的研究进展与商品化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宏宇 李中奎 喻子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3-15,共3页
本文综述了转ICPs基因植物从ICPs在植物中低表达,具杀虫效应到高表达而进行田间应用试验的研究进展及转ICPs抗虫植物的商品化现状。
关键词 苏云金芽胞杆菌杀虫晶体蛋白 研究进展 商品化 转基因抗虫植物
全文增补中
木耳孢子单核菌株遗传性状多态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1
9
作者 何培新 罗信昌 +1 位作者 杨绳桃 张长铠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8-122,共5页
研究了38个木耳孢子单核菌株的菌丝生长势、菌丝生长速度和其交配型,14个单核菌株的酯酶同工酶以及10个单核菌株的羧甲基纤维素(CMC)酶相对活性,分析了菌丝生长势和菌丝生长速度与交配型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的木耳孢子单核菌株之间在... 研究了38个木耳孢子单核菌株的菌丝生长势、菌丝生长速度和其交配型,14个单核菌株的酯酶同工酶以及10个单核菌株的羧甲基纤维素(CMC)酶相对活性,分析了菌丝生长势和菌丝生长速度与交配型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的木耳孢子单核菌株之间在研究的各遗传性状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多态性。在测定的38个孢子单核菌株中,交配型A有21个菌株,交配型a有17个菌株,A:a=21:17。经x2检验,两种交配型未出现1:1严重偏离。木耳孢子单核菌株菌丝生长势和菌丝生长速度与其交配型没有明显相关性。在14个单核菌株中,检测到10种具有不同迁移率的酯酶同工酶标记谱带。与亲本双核菌株相比,出现了5条新的谱带。10个木耳孢子单核菌株的CMC酶相对活性呈不规律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耳 孢子单核菌株 遗传多样性 菌丝生长势 菌丝生长速度 交配型 酯酶同工酶 羧甲基纤维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