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绵羊PRNP遗传多样性与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管峰 潘磊 +2 位作者 石国庆 刘守仁 杨利国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7-141,共5页
朊蛋白(Prionprotein,PrP)是近年来被确认的引起人畜共患病的新型病原体,也是目前证明的具有自我复制和传播能力的蛋白质。PrP在多种动物体内表达并具有重要生理作用,其空间结构改变被认为是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 朊蛋白(Prionprotein,PrP)是近年来被确认的引起人畜共患病的新型病原体,也是目前证明的具有自我复制和传播能力的蛋白质。PrP在多种动物体内表达并具有重要生理作用,其空间结构改变被认为是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TSEs)的根源,研究发现朊蛋白编码基因(PRNP)遗传多样性与绵羊对瘙痒病的抗病性具有显著相关性。文章主要介绍了绵羊PRNP遗传多样性与痒病抗病性的关系以及PRNP遗传多样性对繁殖力和其他主要生产性能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旨在为绵羊抗病育种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PRNP 遗传多样性 抗病性 繁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羊6号染色体微卫星标记多样性与产羔数的关系 被引量:17
2
作者 管峰 石国庆 +2 位作者 艾君涛 刘守仁 杨利国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30-1236,共7页
选择位于绵羊6号染色体上FecB基因紧密连锁的6个微卫星标记,即LSCV043、BMS2508、GC101、300U、Bulge5和471U,分析其在湖羊中的遗传多样性以及和产羔数的关系。结果表明,6个微卫星位点均属多态性位点,共检测到34个等位基因、53种基因型... 选择位于绵羊6号染色体上FecB基因紧密连锁的6个微卫星标记,即LSCV043、BMS2508、GC101、300U、Bulge5和471U,分析其在湖羊中的遗传多样性以及和产羔数的关系。结果表明,6个微卫星位点均属多态性位点,共检测到34个等位基因、53种基因型。LSCV043、BMS2508和300U属高度多态位点,其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6674、0.6035和0.5615。对不同基因型群体的产羔率进行统计分析,LSCV043基因型为107 bp/123 bp所对应的总体产羔数明显高于110 bp/123 bp基因型群体所对应的产羔数(P<0.05);BMS2508基因型为154 bp/154 bp、154 bp/170 bp和154 bp/200 bp所对应的群体第一胎产羔数明显高于170 bp/170 bp所对应的产羔数(P<0.05),基因型170 bp/170 bp的群体总体产羔数均低于该位点的其他基因型(P<0.05);其他位点各基因型之间产羔数均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羊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产羔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尔山羊微卫星标记多态性与生长性能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姚红卫 杨利国 +4 位作者 沈忠 张春艳 徐云翔 滑国华 陈世林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12-1319,共8页
根据山羊遗传连锁图谱和相关文献资料,选择2号和5号染色体上的8个微卫星座位作为分子标记,选用250头纯种波尔山羊作为实验群体,通过对该群体这8个微卫星座位的检测分析表明:BMS1248、BMS1898、IL-STS034、LSCV22、LSCV37、OarFCB011I、D... 根据山羊遗传连锁图谱和相关文献资料,选择2号和5号染色体上的8个微卫星座位作为分子标记,选用250头纯种波尔山羊作为实验群体,通过对该群体这8个微卫星座位的检测分析表明:BMS1248、BMS1898、IL-STS034、LSCV22、LSCV37、OarFCB011I、DVGA64和INRA040在波尔山羊群体中的有效等位基因数、遗传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10.057 6、0.900 6、0.892 0,6.831 5、0.853 6、0.839 6,8.101 8、0.876 6、0.864 0,7.067 5、0.858 5、0.841 7,7.730 7、0.870 6、0.857 3,5.912 5、0.830 9、0.810 1,6.134 7、0.837 2、0.817 2,5.957 8、0.832 2、0.812 2。8个微卫星座位与生长性状的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微卫星座位BMS1248的162/140基因型对出生体重、出生体长、出生体高、出生胸围具有正效应;微卫星座位BMS1898的119/101基因型对出生体重、出生体长、出生体高具有正效应,111/111基因型对出生胸围具有正效应;微卫星座位ILSTS034的193/167基因型对出生体重有正效应,193/167和199/167基因型对出生胸围有正效应;微卫星座位LSCV37的161/147和159/143基因型对出生体重具有负效应,161/147对出生体长和出生体高具有负效应;微卫星座位IDVGA64的281/243基因型对出生体高和出生体长具有负效应;微卫星座位INRA040的246/216基因型对出生体重和出生胸围具有正效应,246/216和238/238基因型对体高具有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尔山羊 生长性状 微卫星座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诱导黄颡鱼三倍体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宋立民 杨毅 +2 位作者 王卫民 刘肖莲 袁利来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52-355,共4页
以正交试验设计,采用热休克法研究了诱导三倍体黄颡鱼的适宜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卵受精后2 min,40℃持续处理2 min,三倍化率可达57.5%,原肠期相对存活率43.0%,孵化期相对存活率38.5%。分析了热休克处理的参数与三倍体出现率和胚胎相... 以正交试验设计,采用热休克法研究了诱导三倍体黄颡鱼的适宜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卵受精后2 min,40℃持续处理2 min,三倍化率可达57.5%,原肠期相对存活率43.0%,孵化期相对存活率38.5%。分析了热休克处理的参数与三倍体出现率和胚胎相对存活率的关系,诱导参数中处理温度和诱导时机为重要因素,其次为持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热休克 三倍体 正交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尔山羊9个微卫星标记与产羔性状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徐云翔 陈世林 +5 位作者 闻群英 沈忠 张春艳 姚红卫 滑国华 杨利国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85-1392,共8页
选择与绵羊高繁殖力主效基因FecB和FecX紧密连锁的5个微卫星标记BM1329,BM143,OarHH55,TGLA68和LSCV043,和其他4个微卫星标记ETH225,INRA063,BM1225和MAF0214,分析研究其与波尔山羊产羔数的关联。结果表明:所研究的9个波尔山羊微卫星基... 选择与绵羊高繁殖力主效基因FecB和FecX紧密连锁的5个微卫星标记BM1329,BM143,OarHH55,TGLA68和LSCV043,和其他4个微卫星标记ETH225,INRA063,BM1225和MAF0214,分析研究其与波尔山羊产羔数的关联。结果表明:所研究的9个波尔山羊微卫星基因座均为高度多态性基因座(PIC>0.5)。找到与波尔山羊产羔性状显著相关的等位基因计12个。其中与波尔山羊第一胎产羔数有显著正效应的等位基因3个:BM143的120bp和108bp,ETH225的183bp;与波尔山羊第一胎产羔数有显著负效应的等位基因8个:BM1329的216bp、BM143的110bp、BM1225的255bp和239bp、INRA063的175bp、177bp和189bp,ETH225的163bp。与波尔山羊第二胎产羔数有显著正效应的等位基因1个:TGLA68的115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尔山羊 微卫星 产羔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尔山羊2号和8号染色体微卫星标记与产羔性状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徐云翔 陈世林 +5 位作者 闻群英 沈忠 张春艳 姚红卫 滑国华 杨利国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19-1024,共6页
根据山羊2号和8号染色体遗传连锁图谱,选取8个微卫星标记INRA040、LSCV22、LSCV37I、DVGA64、FCB011I、NRA129、SRCRSP10和CSSM47,分析它们与波尔山羊产羔性状的关联。结果表明:所研究的8个波尔山羊微卫星基因座均为高度多态性基因座(PI... 根据山羊2号和8号染色体遗传连锁图谱,选取8个微卫星标记INRA040、LSCV22、LSCV37I、DVGA64、FCB011I、NRA129、SRCRSP10和CSSM47,分析它们与波尔山羊产羔性状的关联。结果表明:所研究的8个波尔山羊微卫星基因座均为高度多态性基因座(PIC>0.5)。与波尔山羊产羔性状有显著效应的等位基因10个。其中与波尔山羊第1胎产羔数有显著正效应的等位基因1个:LSCV22的189 bp;与波尔山羊第1胎产羔数有显著负效应的等位基因4个:LSCV22的179和191 bp,SRCRSP10的273和303 bp;与波尔山羊第2胎产羔数有显著正效应的等位基因6个:LSCV22的189 bp、IDVGA64的281、283和245 bp、FCB011的143和165 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尔山羊 微卫星标记 产羔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及乳制品中朊蛋白及其安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管峰 石国庆 +1 位作者 赵进 杨利国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77-1180,共4页
朊蛋白(prion proteins,PrP)是近年来确认的引起人畜共患病的新型蛋白质类传染源,其在乳及乳制品中的存在直接关系到乳产品安全和人类健康。本文对朊蛋白生物学特点、乳及乳制品中朊蛋白的来源和含量以及安全性进行了综述,以便为乳制品... 朊蛋白(prion proteins,PrP)是近年来确认的引起人畜共患病的新型蛋白质类传染源,其在乳及乳制品中的存在直接关系到乳产品安全和人类健康。本文对朊蛋白生物学特点、乳及乳制品中朊蛋白的来源和含量以及安全性进行了综述,以便为乳制品加工和安全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朊蛋白 乳制品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