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校园文化特性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实践途径探析——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魏友伯 杨冬凯 彭光芒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19-123,共5页
通过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现状的调查,发现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发展主流良好,大部分大学生政治信仰坚定,政治责任感强,愿意融入政治生活,但也存在政治观念偏颇,信仰危机潜伏;政治参与热情不高,效能感不强;政治认知肤浅,评价功利化等问题,并... 通过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现状的调查,发现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发展主流良好,大部分大学生政治信仰坚定,政治责任感强,愿意融入政治生活,但也存在政治观念偏颇,信仰危机潜伏;政治参与热情不高,效能感不强;政治认知肤浅,评价功利化等问题,并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特性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4条途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先进性,提升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导向功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体系的开放性,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观念更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内容的丰富性,优化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素质结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功能的辐射性,明确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角色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文化 大学生 政治社会化 政治信仰 政治参与 实践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人教育目标下的风景园林专业“情·境育人”培养体系——华中农业大学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5
2
作者 高翅 杜雁 +1 位作者 吴雪飞 张斌 《风景园林》 2018年第A01期9-12,共4页
以全人教育为目标,依据人与环境对立统一的哲学原理,提出将认知与情感、专业与情操、教育与文化综合地贯穿于教育教学全程的"情·境育人"风景园林教育思想,构建了思想情操培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知、情、景、境&qu... 以全人教育为目标,依据人与环境对立统一的哲学原理,提出将认知与情感、专业与情操、教育与文化综合地贯穿于教育教学全程的"情·境育人"风景园林教育思想,构建了思想情操培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知、情、景、境"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以"生境·画境·意境"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和梯度上升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注重体悟和动手能力的实践教学方法和多层次的情境创设。通过改革基层教学单位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将思想情操培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探索实践与教书育人、思想情感教育与专业教育、成人与成才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全人教育 华中农业大学 本科教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育人视域下高校学生社区建设机制探析
3
作者 彭小川 张贵礼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9-92,共4页
以学生共同生活区域为基础、以服务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的成长成才为目标、以共同价值观念为联结的学生教育生活成长共同体是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重要方向。文化育人在高校学生社区建设中具有重大的政治价值、丰富的育人价值、... 以学生共同生活区域为基础、以服务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的成长成才为目标、以共同价值观念为联结的学生教育生活成长共同体是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重要方向。文化育人在高校学生社区建设中具有重大的政治价值、丰富的育人价值、厚重的文化价值。在厘清文化育人视域下高校学生社区建设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基础上,建立由“自上而下”向“上下联动”转变的运行机制、由“单向输出”向“双向融合”转变的交流机制、由“各自为阵”向“破壁联结”转变的保障机制、由“圈层封闭”向“自在开放”转变的共享机制,深化高校学生社区建设,构建更人文、更开放、更自在的育人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育人 高校学生社区 建设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政府+企业”:大学生西部农村支教志愿服务新模式探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程华东 张贵礼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107-113,共7页
大学生西部农村支教志愿服务对西部贫困边远农村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政府、支教学校"三位一体的大学生西部支教志愿服务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政府监管缺位、社会资助分散欠规范、志愿服务活力不... 大学生西部农村支教志愿服务对西部贫困边远农村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政府、支教学校"三位一体的大学生西部支教志愿服务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政府监管缺位、社会资助分散欠规范、志愿服务活力不足、没有形成品牌等突出问题。结合华中农业大学的支教实践,探索在大学生西部农村支教志愿服务中引入爱心企业,形成合作开放的"大学+政府+企业"大学生西部农村支教志愿服务新模式,阐释了这一新模式的内涵、运行机制,从大学、政府、企业、支教学校四个层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大学生西部农村支教志愿服务模式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农村教育 大学生支教志愿服务 模式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成才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兼论从“成才资源”到“成才资本”的转化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洪波 李金发 +3 位作者 曹飞 鄢万春 向异之 张超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2004年第12期67-80,共14页
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武汉地区部分高校学生成才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认为,大学生成才的关键是使“成才资源”内化为“成才资本”。大学生成才过程就是一个个体预期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本人的素质... 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武汉地区部分高校学生成才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认为,大学生成才的关键是使“成才资源”内化为“成才资本”。大学生成才过程就是一个个体预期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本人的素质、成才动机和学校成才资源的现状及对学生成才的教育管理是两个决定因素。因此,促进大学生成才资源的开发利用,学生和学校必须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成才 学校 教育管理 高校学生 内化 过程 人的素质 资本 资源开发利用 预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视角下的大学生学风建设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王昭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2-93,96,共3页
大学生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加强学风建设是高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笔者基于对某高校学生和学生管理者的实证调查,探究大学生学风建设的现状和困境,提出协同视角下的制度协同、主体协... 大学生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加强学风建设是高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笔者基于对某高校学生和学生管理者的实证调查,探究大学生学风建设的现状和困境,提出协同视角下的制度协同、主体协同、环境协同和手段协同"四位一体"的大学生学风建设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 大学生 学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迪逊威斯康星大学战略控制的特点与启示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新忠 李忠云 《大学教育科学》 2007年第3期92-95,共4页
战略控制的优劣是战略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麦迪逊威斯康星大学20世纪80年代末为解决办学资金短缺、管理效率低下、竞争能力不强等问题,相继出台三部战略规划,以鲜明的目标系统、缜密的组织系统、多维的评估系统、完善的规划系统、精致... 战略控制的优劣是战略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麦迪逊威斯康星大学20世纪80年代末为解决办学资金短缺、管理效率低下、竞争能力不强等问题,相继出台三部战略规划,以鲜明的目标系统、缜密的组织系统、多维的评估系统、完善的规划系统、精致的信息系统为特色在控制中强力实施,有效保障了战略目标的实现,一跃跻身于美国研究型大学前列。麦迪逊威斯康星大学战略控制的经验值得高校尤其研究型大学研究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战略规划 战略管理 战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三类群体对大学生党员发展的认知及其启示--基于武汉地区8所高校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甘霖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3-35,共3页
对于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考察涉及学生党员、非党员学生和党务工作者三类群体。文章在武汉地区8所高校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比较的分析方法,探寻三类群体在学生党员入党动机、党员标准、党员质量等五个方面认知和评价的相似性及差异性... 对于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考察涉及学生党员、非党员学生和党务工作者三类群体。文章在武汉地区8所高校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比较的分析方法,探寻三类群体在学生党员入党动机、党员标准、党员质量等五个方面认知和评价的相似性及差异性,指出应发挥党务工作者的主导作用、学生党员的主体作用、非党员学生的监督作用,共同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党员发展 三类群体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农业教育服务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要求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从严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22,共7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和本质要求进行了详细阐释,... 党的二十大报告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和本质要求进行了详细阐释,就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行了战略部署。加快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和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高等农业教育 农业农村现代化 庄严宣告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战略部署 全面建成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域理论视域下高校学生社区思政功能的实现路径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贵礼 彭小川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6-79,共4页
激活并发挥高校学生社区的思政功能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应然选择和实然路径。在布尔迪厄场域理论视域下从理论性、时代性、功能性、校本性深化对高校学生社区场域的认知,遵循政治逻辑、育人逻辑、生活逻辑、文化逻辑完善对高校学生社区场... 激活并发挥高校学生社区的思政功能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应然选择和实然路径。在布尔迪厄场域理论视域下从理论性、时代性、功能性、校本性深化对高校学生社区场域的认知,遵循政治逻辑、育人逻辑、生活逻辑、文化逻辑完善对高校学生社区场域的构建,打造“大思政”社区课堂、开展“大融乐”社区活动、做好“大协同”社区服务、进行“大下沉”社区管理强化对高校学生社区场域的运用,能够推动高校学生社区思政功能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域理论 高校学生社区 思政功能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党组织育人质效提升探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凯博 李向东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2-84,共3页
新时代新征程,提升高校党组织育人质效,是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三全育人”理念是高校党组织育人提质增效的重要指南,面对高校党组织育人协同、融合、创新意识不强等问题,高... 新时代新征程,提升高校党组织育人质效,是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三全育人”理念是高校党组织育人提质增效的重要指南,面对高校党组织育人协同、融合、创新意识不强等问题,高校可从育人向度、力度、效度三个维度优化高校党组织育人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育人 高校 党组织 育人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三个基本问题 被引量:103
12
作者 陈新忠 李忠云 胡瑞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13,共4页
认为"评什么"、"谁来评"和"怎样评"是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首先面临的三个基本问题,涉及研究生教育和研究生成长的方方面面。评价内容的确定是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基点,评价主体的确立是研究生创新能力评... 认为"评什么"、"谁来评"和"怎样评"是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首先面临的三个基本问题,涉及研究生教育和研究生成长的方方面面。评价内容的确定是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基点,评价主体的确立是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关键,科学评价原则的制订是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保障。厘清这三个基本问题不但有利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对于高等教育整体改革和国家未来竞争力的提升也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创新能力 评价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林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 被引量:60
13
作者 漆勇政 孙倩茹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6-48,共3页
农林高校作为培养“三农”人才的重要基地,应以新农科建设为契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培养更多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创新型人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贡献。农林高校应寓传递“真善美”于人... 农林高校作为培养“三农”人才的重要基地,应以新农科建设为契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培养更多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创新型人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贡献。农林高校应寓传递“真善美”于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交叉融合式”课程体系,实施耕读教育,开展“师生同耕读”,从而探索出一套具有学科特色与时代气息的课程思政建设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农林高校 课程思政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师助理制度:破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难题的新探索 被引量:10
14
作者 胡守强 李伟 +1 位作者 李洪亮 邓俊涛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53,共3页
导师助理是导师和辅导员开展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得力助手。通过对华中农业大学实施导师助理制度的实践总结,分析了建立导师助理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明了该制度的运行机制及优势,认为导师助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关键要抓好导师助理的选拔... 导师助理是导师和辅导员开展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得力助手。通过对华中农业大学实施导师助理制度的实践总结,分析了建立导师助理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明了该制度的运行机制及优势,认为导师助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关键要抓好导师助理的选拔、培训、管理和考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师助理 研究生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高校两个群体党员先进性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守强 孙骥 +1 位作者 向晋文 向异之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7-18,共2页
文章通过对高校教工党员和学生党员先进性状况的调查,分析了两个群体党员在先进性表现方面的差异及原因,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党员先进性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 高校 党员 先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共青团工作创新论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唐永木 李金发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2-64,共3页
新媒体改变了人与人的互动模式,影响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动摇了组织与成员传统的话语模式,对高校团组织与团学青年之间的关系影响深刻。全面创新高校共青团工作,要挖掘新媒体的精神内核,重塑团组织与团员的关系;借鉴新媒体的创新思维,... 新媒体改变了人与人的互动模式,影响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动摇了组织与成员传统的话语模式,对高校团组织与团学青年之间的关系影响深刻。全面创新高校共青团工作,要挖掘新媒体的精神内核,重塑团组织与团员的关系;借鉴新媒体的创新思维,改进团组织的工作思路;发挥新媒体的技术优势,提升团组织与团员的互动质量;消减新媒体的负面效应,确保共青团工作正确的创新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高校共青团 工作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导师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人 被引量:41
17
作者 胡守强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8-52,共5页
梳理了"导师负有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这一提法的由来,分析了导师作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首要责任人"的必然性,阐述了对"首要责任人"内涵的理解,并对如何帮助和促进导师发挥"首要... 梳理了"导师负有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这一提法的由来,分析了导师作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首要责任人"的必然性,阐述了对"首要责任人"内涵的理解,并对如何帮助和促进导师发挥"首要责任人"作用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师 研究生 思想政治教育 首要责任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武汉市政规划中的“公园”——早期公园系统的本土化及启示 被引量:4
18
作者 夏欣 阴帅可 高翅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6-51,共6页
"公园"是伴随着19世纪西方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化进程加剧而产生的一种典型的现代城市公共空间,并逐步发展成为区域尺度的公园系统。梳理了近代重要都会武汉的早期市政规划成果中有关公园的具体内容。从市政建设视角,考察中国... "公园"是伴随着19世纪西方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化进程加剧而产生的一种典型的现代城市公共空间,并逐步发展成为区域尺度的公园系统。梳理了近代重要都会武汉的早期市政规划成果中有关公园的具体内容。从市政建设视角,考察中国早期公园系统规划的变迁历程和内在特质,展现近代精英阶层理性吸收西方先进经验、深刻联系本土现实、以民族主义的市政规划等物质空间改造进行社会改良的积极尝试;揭示了"公园"产生与"城市化"之间的深层逻辑关联,以及本土特色的公园系统规划的生成机制和深远影响;尝试从溯源角度解析其对当前我国公园城市建设的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近代公园 市政规划 公园系统 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适应性与韧性城市视角下的滨水绿地设计——以美国哈德逊市南湾公园设计研究为例 被引量:22
19
作者 朱黎青 彭菲 高翅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46,共6页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以及极端气候事件对城市有灾难性的影响。如何建设韧性城市使之具有气候适应性与降低洪水对城市的潜在威胁?基于韧性城市理论与气候适应性设计理念,讨论工程韧性与生态韧性差别及...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以及极端气候事件对城市有灾难性的影响。如何建设韧性城市使之具有气候适应性与降低洪水对城市的潜在威胁?基于韧性城市理论与气候适应性设计理念,讨论工程韧性与生态韧性差别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以建设面向未来的城市滨水绿地;案例为美国哈德逊市南湾公园,作为城市气候韧性的研究性设计,以期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及类似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气候适应性 城市韧性 工程韧性 生态韧性 滨水绿地 南湾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办学特色及启示 被引量:8
20
作者 樊鹏 李忠云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1-23,共3页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以科学为其唯一的主题,以培养教育、管理和工业发展之急需的科学家或工程师为目标,凭借"小而精、引领时代前沿的学科建设、为特色学科的发展创立支撑学科、注重学生基础学科的学习、重视本...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以科学为其唯一的主题,以培养教育、管理和工业发展之急需的科学家或工程师为目标,凭借"小而精、引领时代前沿的学科建设、为特色学科的发展创立支撑学科、注重学生基础学科的学习、重视本科生参与科研工作"等办学特色,取得了卓越非凡的成绩,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之列。文章介绍了加州理工学院的办学历史、理念形成以及办学特色,总结了其对我国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几点启示:准确定位、汲取精华、出类拔萃、和谐互融、拔尖创新,以期为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而精办学特色 学科交叉研究型大学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