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甘蓝型黄籽油菜的遗传研究 |
刘后利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2 |
57
|
|
2
|
甘蓝型油菜含油量的遗传研究 |
韩继祥
|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
1990 |
31
|
|
3
|
甘蓝型油菜芥酸含量的遗传研究 |
吴江生
|
《湖北农业科学》
|
1989 |
6
|
|
4
|
感染大斑病菌后玉米抗感近等基因系丁布含量变化的比较研究 |
朱友林
何嵘
刘纪麟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4 |
15
|
|
5
|
甘蓝型油菜粒色与种子有关性状间的关系研究 |
王汉中
刘后利
|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
1989 |
22
|
|
6
|
玉米3种单基因对大班病菌的抗性比较研究 |
朱友林
刘纪麟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9
|
|
7
|
甘蓝型油菜复果性状的再次发现与研究 |
吴江生
刘后利
舒征兵
石淑稳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4
|
|
8
|
芥菜型油菜芥酸和廿碳烯酸的遗传 |
刘定富
刘后利
|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89 |
10
|
|
9
|
油菜菌核病致病机理的研究 Ⅶ.抗(耐)病性的组织病理学 |
吴纯仁
刘后利
|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
1991 |
13
|
|
10
|
甘蓝型油菜轮回选择研究 Ⅱ.基础群体的合成和选择效果的初步评价 |
周永明
吴江生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8
|
|
11
|
甘蓝型油菜裙边叶形的遗传 |
周永明
刘后利
|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
1989 |
7
|
|
12
|
油菜菌核病致病机理的研究——Ⅵ.罹病组织内叶绿素丧失及叶绿体显微结构变化 |
吴纯仁
刘后利
|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
1990 |
6
|
|
13
|
甘蓝型油菜轮回选择研究 Ⅰ.向不同细胞质来源的基因型中导入显性核不育基因 |
周永明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3 |
12
|
|
14
|
甘蓝型油菜华双一号的选育与品质育种策略的探讨 |
吴江生
刘后利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1 |
1
|
|
15
|
甘蓝型油菜复果性状的遗传分析 |
吴江生
魏志中
|
《湖北农业科学》
|
1995 |
2
|
|
16
|
甘蓝型油菜种子中硫代葡萄糖甙总量的遗传分析 |
牟同敏
刘后利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0 |
10
|
|
17
|
甘蓝型、白菜型油菜和白花芥蓝的同工酶比较研究 |
程必芳
陈宝元
|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
1991 |
3
|
|
18
|
中国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概况 |
傅延栋
|
《作物研究》
|
1990 |
42
|
|
19
|
甘蓝型油菜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及低硫甙种质新开发的理论探讨 |
胡中立
刘后利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89 |
25
|
|
20
|
甘蓝型油菜与诸葛菜杂交时花粉与柱头的识别反应 |
瞿波
傅丽霞
刘后利
李再云
|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