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芥菜型油菜多室角果的解剖特征及遗传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吕泽文 徐平 +6 位作者 张向向 文静 易斌 马朝芝 涂金星 傅廷栋 沈金雄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1-466,共6页
采用石蜡切片、杂交和回交技术研究了芥菜型油菜多室材料J163角果的形态特征、单株产量性状构成和遗传控制机制。结果表明,J163的角果由4心皮发育而来,4个果瓣包围种子,2个假隔膜平行,将角果分隔成3个腔室;假隔膜发育稳定,无假隔膜发育... 采用石蜡切片、杂交和回交技术研究了芥菜型油菜多室材料J163角果的形态特征、单株产量性状构成和遗传控制机制。结果表明,J163的角果由4心皮发育而来,4个果瓣包围种子,2个假隔膜平行,将角果分隔成3个腔室;假隔膜发育稳定,无假隔膜发育障碍或中途退化而形成多室与两室角果嵌合现象;尽管多室材料的千粒重和单株有效角果数均小于两室材料,但多室材料每角粒数和单株产量显著提高,说明多室性状(每角粒数多)有利于提高油菜产量;J163多室性状受隐性核基因控制,无细胞质效应,J163和两室材料J248间在多室位点上存在2对基因差异,但J163的多室性状基因是否为2对独立隐性基因还需进一步研究。上述结果也说明J163是新型芥菜型油菜多室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型油菜 多室性状 角果形态 遗传 假隔膜 心皮 每角粒数 产量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棒状”突变体的发现及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沈金雄 漆丽萍 +5 位作者 杨军 文静 易斌 涂金星 马朝芝 傅廷栋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0-382,共3页
新近,傅廷栋院士在5148-2与黄籽DH系YN90-1016的杂交F1经小孢子培养获得的DH系群体中,发现了一个"棒状"突变体。其表现为矮杆、株型紧凑、主花序及分枝短小簇生、角果不易炸裂、花期集中,非常适合高密度种植和机械化收获。利... 新近,傅廷栋院士在5148-2与黄籽DH系YN90-1016的杂交F1经小孢子培养获得的DH系群体中,发现了一个"棒状"突变体。其表现为矮杆、株型紧凑、主花序及分枝短小簇生、角果不易炸裂、花期集中,非常适合高密度种植和机械化收获。利用SSR技术,对其进行了分子鉴定,并对其遗传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棒状 突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多主花序性状的表型特点与遗传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陆红臣 仵汉飞 +5 位作者 文静 易斌 马朝芝 涂金星 傅廷栋 沈金雄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50-857,共8页
为改良油菜株型以提高产量和适应机械化,分析多主花序油菜的表型特点和遗传规律,利用1个甘蓝型油菜多主花序突变体和1个单主花序普通材料,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甘蓝型油菜多主花序材料顶端分生组织发育过程,认为多主花序性状的形成与顶端分... 为改良油菜株型以提高产量和适应机械化,分析多主花序油菜的表型特点和遗传规律,利用1个甘蓝型油菜多主花序突变体和1个单主花序普通材料,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甘蓝型油菜多主花序材料顶端分生组织发育过程,认为多主花序性状的形成与顶端分生组织的异常发育有关。对F1、RF1以及分离群体做表型鉴定,结果表明:多主花序性状在两个供试亲本材料间存在1对显性基因的差异,无细胞质效应。利用油菜60K SNP芯片结合分子标记技术,初步构建多主花序基因MI的遗传连锁图谱,两侧最近标记L04-2和L06-14与目标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4.4 cM和9.3 cM,物理距离为2.5 M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多主花序性状 顶端分生组织 分子标记 遗传连锁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miRNA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4
作者 陈丽 鲁海琴 +2 位作者 李日慧 傅廷栋 沈金雄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64-673,共10页
MicroRNA(miRNA)是一类在真核生物体内广泛存在,长度为20~24 nt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通过介导靶基因的剪切或翻译抑制,实现转录后基因表达调控,对多种生命活动起重要作用。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植物miRNA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MicroRNA(miRNA)是一类在真核生物体内广泛存在,长度为20~24 nt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通过介导靶基因的剪切或翻译抑制,实现转录后基因表达调控,对多种生命活动起重要作用。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植物miRNA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油菜是重要的油料作物,目前已挖掘出大量油菜miRNA和靶基因。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油菜miRNA参与杂种优势、种子发育、多倍化以及逆境胁迫等调控的研究概况,并对miRNA在油菜中的研究进行展望,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MIRNA 杂种优势 种子发育 多倍化 逆境胁迫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9编辑芥菜型多心皮油菜BjROP10基因的研究
5
作者 徐珂 李爽 +6 位作者 赵歌 孙振宇 李海源 李珂欣 王效华 徐平 沈金雄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70-779,共10页
油菜多心皮性状可显著增加油菜的每角果粒数,在油菜高产育种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前期研究发现,芥菜型多心皮油菜J163-4可形成稳定的四心皮性状,且小G蛋白基因BjROP10可能参与调控其多心皮的形成,但其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利用CRISP... 油菜多心皮性状可显著增加油菜的每角果粒数,在油菜高产育种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前期研究发现,芥菜型多心皮油菜J163-4可形成稳定的四心皮性状,且小G蛋白基因BjROP10可能参与调控其多心皮的形成,但其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了BjROP10的双靶点载体,并遗传转化芥菜型多心皮油菜J163-4。在T_(0)代,通过筛选鉴定获得了20株阳性苗,其中13株心皮数目发生改变。通过测序分析了7株心皮数发生变化的转基因阳性植株的BjROP10序列突变情况,结果显示其目标基因序列发生变异,导致无法编码形成正常的BjROP10蛋白。本研究对进一步解析BjROP10基因响应CLV信号调控油菜心皮数发育的功能提供了材料基础,也为研究油菜多心皮性状发育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型油菜 BjROP10 CRISPR/Cas9 多心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甘蓝型冬油菜BnYUCCA8基因差异表达及内源生长素含量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呼芳娣 刘丽君 +11 位作者 马骊 牛早霞 孙柏林 徐佳 杨雯昕 刘博 蒲媛媛 武军艳 方彦 李学才 沈金雄 孙万仓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0,共10页
甘蓝型冬油菜下胚轴长短与其抗寒性强弱呈负相关关系。为研究下胚轴伸长相关的BnYUCCA8基因对低温胁迫的响应,采用同源克隆技术从甘蓝型冬油菜中克隆了BnYUCCA8基因,其CDS全长1281 bp,编码426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BnYUCCA8蛋... 甘蓝型冬油菜下胚轴长短与其抗寒性强弱呈负相关关系。为研究下胚轴伸长相关的BnYUCCA8基因对低温胁迫的响应,采用同源克隆技术从甘蓝型冬油菜中克隆了BnYUCCA8基因,其CDS全长1281 bp,编码426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BnYUCCA8蛋白是一个不稳定的疏水性蛋白,与埃塞俄比亚芥和甘蓝中YUCCA8蛋白的亲缘关系最近。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BnYUCCA8在叶和根中表达量最高,花和角果中表达量相对较低,且苗期表达量高于花期。随低温胁迫加剧,BnYUCCA8表达量总体呈降低趋势,且‘天油2288’(下胚轴伸长较长的弱抗寒品种)较‘16VHNTS158’(下胚轴伸长较短的强抗寒品种)基因表达量高。内源IAA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在低温处理24 h时,‘16VHNTS158’中IAA含量在4℃、0℃、-4℃较常温(22℃)分别降低68%、92%、97%,‘天油2288’中分别降低了77%、89%、94%,且‘16VHNTS158’较‘天油2288’IAA含量在常温、4℃、0℃、-4℃分别低19%、14%、40%、39%。对BnYUCCA8相对表达量、内源IAA含量和下胚轴长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6VHNTS158’和‘天油2288’的BnYUCCA8相对表达量和生长素含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82和0.812,存在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下胚轴长度与基因相对表达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4和0.41,与生长素含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27和0.591,为正相关关系。由此说明甘蓝型冬油菜BnYUCCA8可能在下胚轴长度和内源IAA含量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冬油菜 BnYUCCA8基因 差异表达 低温胁迫 内源IAA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