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中农业大学校园被子植物叶片离子组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梓良 王雅洁 石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8-146,共9页
为明确被子植物的离子组及其与植物种类的关系,以及不同科被子植物叶片离子组组成的差异与联系,本研究对《狮山兰芷》中收录的华中农业大学校园种植的被子植物进行系统分类,从中筛选出102种被子植物,测定叶片中氮(N)、磷(P)、钾(K)、钙(... 为明确被子植物的离子组及其与植物种类的关系,以及不同科被子植物叶片离子组组成的差异与联系,本研究对《狮山兰芷》中收录的华中农业大学校园种植的被子植物进行系统分类,从中筛选出102种被子植物,测定叶片中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锰(Mn)、铜(Cu)、锌(Zn)、硼(B)、钼(Mo)和镍(Ni)等13种矿质元素的浓度,建立这些植物离子组指纹图谱并分析这些植物的离子组成分及其与植物种类的关系。结果显示,叶片中N、K和Ca 3种元素含量最高,P、Mg和S其次,微量元素含量最低。其中,豆目植物叶片N含量较高,石竹目植物叶片中P和K含量较高,7种微量元素含量在这102种被子植物叶片中也表现出较显著的差异。相关性分析显示,每种元素都至少与其他4种矿质营养元素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Ca分别与Mg和B,N、P和K三者之间都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Zn与Ca、Mg,P和Mn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主成分分析显示,同一科植物的叶片离子组相似,不同科植物叶片离子组不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Ca、N、K、S、Mg、P这6种矿质元素在不同科植物离子组的变异中具有较大的贡献率。以上结果表明,被子植物的系统发育与叶片离子组相互关联,同一科的植物叶片离子组表现出高度的相似性,我们或许能通过植物叶片离子组对植物进行种类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子植物 离子组 系统分类 狮子山 华中农业大学校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11根肿病抗性和除草剂抗性的遗传改良
2
作者 杨静 王朝阳 +5 位作者 张晓晖 徐义 王鹏飞 宋易先 洪登峰 杨光圣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2-310,共9页
根肿病和草害严重威胁油菜的产量和品质。为选育抗根肿病(clubroot-resistant,CR)和抗除草剂(herbicide-resistant,HR)的油菜品种,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育种策略将抗根肿病位点CRb和PbBa8.1、抗除草剂位点ALS1R和ALS3R导入油菜常规... 根肿病和草害严重威胁油菜的产量和品质。为选育抗根肿病(clubroot-resistant,CR)和抗除草剂(herbicide-resistant,HR)的油菜品种,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育种策略将抗根肿病位点CRb和PbBa8.1、抗除草剂位点ALS1R和ALS3R导入油菜常规品种中双11(ZS11)中,获得3个改良株系ZS11CR(CRb+PbBa8.1)、ZS11HR(ALS1R+ALS3R)和ZS11CHR(CRb+PbBa8.1+ALS1R+ALS3R)。利用根肿菌4号生理小种(湖北枝江)和噻吩磺隆除草剂(45 g a.i.ha^(-1))对ZS11CR、ZS11HR和ZS11CHR的抗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ZS11CR、ZS11CHR对4号生理小种抗性达到免疫水平,ZS11HR、ZS11CHR对噻吩磺隆除草剂抗性显著。田间农艺性状调查结果表明,ZS11CR、ZS11HR和ZS11CHR的株高较ZS11一定程度增加,而在开花期、分枝数、主花序角果数、角果长、每角果粒数、千粒重等性状上没有显著差异。本研究获得了3个改良株系,其中ZS11CR具有根肿病抗性、ZS11HR具有除草剂抗性、ZS11CHR兼具根肿病抗性和除草剂抗性,这些改良株系不仅目标性状得到了改良,同时维持了ZS11的优良农艺性状,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中双11 根肿病抗性 除草剂抗性 噻吩磺隆 聚合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表型机器人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3
作者 宋鹏 李正达 +4 位作者 杨蒙 崔家乐 冯慧 翟瑞芳 杨万能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共17页
随着生物技术迅猛发展,作物育种科研对表型数据的需求日益增长,数据驱动的智能育种正成为育种研究的重要方向。高通量表型检测技术装备能够高效获取作物全生命周期表型数据,已成为制约作物规模化高效育种研究的瓶颈。作物表型机器人凭... 随着生物技术迅猛发展,作物育种科研对表型数据的需求日益增长,数据驱动的智能育种正成为育种研究的重要方向。高通量表型检测技术装备能够高效获取作物全生命周期表型数据,已成为制约作物规模化高效育种研究的瓶颈。作物表型机器人凭借移动灵活、作业不受时空限制,扩展性强、可挂载多种类传感器,近地多视角采集数据分辨率高,以及无人或少人操作、智能化程度高等诸多优势,是未来作物表型检测的关键发展方向。本文首先系统总结国内外作物表型机器人研究现状,阐述表型机器人整体架构,梳理其系统控制及主要导航方法,并深入介绍基于机器人的表型性状获取与解析方法,最后讨论了表型机器人在农业生产和作物育种中的应用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指出表型机器人未来发展趋势为:机器人多样性创新将推动高通量表型检测向规模化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将重构表型解析的深度学习方法体系,而新一代表型机器人将依托多模态传感器融合技术,引领表型组学研究范式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表型 农业机器人 智能育种 表型获取与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无基因型限制遗传转化体系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杨雅文 朱东杰 +10 位作者 潘弘 张云涛 夏梦吟 韩宝柱 金敏亮 李梦娇 董鲁朋 杨宁 周英 许洁婷 严建兵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674-2683,共10页
农杆菌介导的玉米自交系遗传转化具有基因型依赖性。形态发生基因Baby boom(Bbm)和Wuschel2(Wus2)显著提高了转化效率,拓宽了可转化自交系的范围。然而,多数玉米自交系仍然难以得到转基因苗,且潜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发现,目标载体与... 农杆菌介导的玉米自交系遗传转化具有基因型依赖性。形态发生基因Baby boom(Bbm)和Wuschel2(Wus2)显著提高了转化效率,拓宽了可转化自交系的范围。然而,多数玉米自交系仍然难以得到转基因苗,且潜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发现,目标载体与Bbm和Wus2的辅助载体按10∶1比例混合能使大部分自交系产生体细胞胚。瞬时侵染效率和筛选是影响体细胞胚形成和成苗的关键因素。通过利用Bbm和Wus2混转以及优化侵染和延迟筛选的方式,建立了一个快速、不受基因型限制的玉米遗传转化体系。利用该技术体系对131个自交系进行遗传转化,其中104个自交系获得阳性转基因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遗传转化 形态发生基因 侵染效率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流法预处理和StrongSORT的水稻稻穗追踪计数及穗长提取
5
作者 黄成龙 石宇璇 +2 位作者 王子瑞 苏其贺 杨万能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46-155,共10页
为改进传统人工水稻产量检测方法存在接触损伤、主观低效和重复性差等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光流法预处理和StrongSORT的水稻稻穗追踪计数及穗长提取方法。首先,设计试验获取水稻旋转视频数据集,其次,利用Gunnar Farneback光流算法... 为改进传统人工水稻产量检测方法存在接触损伤、主观低效和重复性差等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光流法预处理和StrongSORT的水稻稻穗追踪计数及穗长提取方法。首先,设计试验获取水稻旋转视频数据集,其次,利用Gunnar Farneback光流算法对视频进行预处理以减小遮挡影响,利用卷积模块注意力机制改进YOLOv8-seg网络并对稻穗进行目标检测与分割;最后,基于StrongSORT算法实现稻穗多目标追踪计数,建立运动先验模型增加稻穗目标追踪的匹配次数,改善ID(identity document)跳变问题,同时通过Zhang-Suen骨架提取算法获取稻穗长度。结果表明,在目标检测上,改进的YOLOv8-seg模型平均精度均值为81.1%,相较于原始YOLOv8-seg模型提高了8.7个百分点;经过光流法预处理后的模型平均精度均值为95.0%,与未经过光流法预处理的模型相比提高了13.9个百分点;在稻穗多目标追踪上,光流法预处理+改进的YOLOv8-seg+StrongSORT模型的多目标追踪准确度为85.58%,高阶跟踪精度为64.06%,与YOLOv8-seg+StrongSORT相比,分别提升了11.83和9.53个百分点,ID跳变由891降低至275,降低了69.2%;在计数上,光流法预处理+改进的YOLOv8-seg+StrongSORT模型计数结果与真实值相比,回归性分析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9696,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2.15%,均方根误差为1.87;在穗长提取上,光流法预处理+改进的YOLOv8-seg+StrongSORT模型提取结果与真实值相比,回归性分析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9408,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4.07%,均方根误差为0.47。本研究可以降低各个重叠稻穗间的干扰,提高检测准确度和多目标追踪精度,减少了大部分ID跳变问题,为稻穗追踪计数和长度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目标追踪计数 光流法 StrongSORT 稻穗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BnaSLY1基因进化分析及功能研究
6
作者 李嘉欣 黄莹莹 +7 位作者 吴潞梅 赵伦 易斌 马朝芝 涂金星 沈金雄 傅廷栋 文静 《作物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7,共14页
赤霉素调控植物表皮细胞增长、茎叶伸长以及株型建成。拟南芥SLY1属于F-box蛋白,它通过靶向泛素化赤霉素信号转导路径的负向调控因子——DELLA蛋白来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然而油菜中BnaSLY1的基因功能尚未揭示。本研究对BnaSLY1进行了表达... 赤霉素调控植物表皮细胞增长、茎叶伸长以及株型建成。拟南芥SLY1属于F-box蛋白,它通过靶向泛素化赤霉素信号转导路径的负向调控因子——DELLA蛋白来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然而油菜中BnaSLY1的基因功能尚未揭示。本研究对BnaSLY1进行了表达特征和进化树分析,利用CRISPR/Cas9技术创制了BnaSLY1不同拷贝数的突变体,结合RNA-Seq技术对BnaSLY1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Westar中有2个SLY1同源拷贝BnaA01.SLY1和BnaA06.SLY1,它们表达模式基本相同,为组成型表达基因,其蛋白定位在细胞核,且在不同的油菜品种及十字花科植物间序列保守。与对照相比,单突bnaa01sly1和bnaa06sly1开花时间推迟,株高显著降低,而双突bnasly1还表现出深绿色光叶表型,叶片厚度增加,开花期比单突进一步推迟,株高也进一步降低。RNA-Seq结果显示,双突与Westar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在生长素信号转导路径以及蜡质合成通路,多个开花时间相关基因表达也发生显著变化。本研究表明, BnaSLY1除影响植物株高和开花时间等生长发育进程,还影响表皮蜡质合成,为探索赤霉素信号转导路径在甘蓝型油菜生长发育中的重要作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BnaSLY1 赤霉素 株型 蜡质合成 开花时间 RNA-SE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BnaC3.CCD4转基因白花株系白天花色变化的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锦婷 孙雪雨 +2 位作者 胡文竞 杨谦 刘超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9,共15页
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发现,BnaC3.CCD4编码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该基因的突变导致甘蓝型油菜花色由白色转变为黄色。本研究发现BnaC3.CCD4转基因白花株系的花色在上午为浅黄色,下午才呈现为纯白色,其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降低。为探究其花... 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发现,BnaC3.CCD4编码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该基因的突变导致甘蓝型油菜花色由白色转变为黄色。本研究发现BnaC3.CCD4转基因白花株系的花色在上午为浅黄色,下午才呈现为纯白色,其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降低。为探究其花色变化的相关机制,对其分别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GO和KEGG结果显示,其差异基因显著富集到光信号、昼夜节律、刺激响应以及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等相关通路。进一步通过分析差异倍数前50的差异基因,发现光信号变化可能是BnaC3.CCD4转基因株系白天花色变化的关键因素。因此推测光信号因子可能通过与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通路上关键基因的光响应元件结合,调控了它们的表达量从而影响了花瓣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进而导致白天油菜花色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花色 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 光信号 昼夜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60K功能位点基因芯片的制备及应用
8
作者 王亚雯 戚正阳 +6 位作者 尤佳琦 聂新辉 曹娟 杨细燕 涂礼莉 张献龙 王茂军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78-1188,共11页
棉花是最重要的天然纺织纤维来源,同时是重要的油料来源。功能位点基因芯片作为一种可以提高育种值评估准确性和育种效率的工具,在棉花中应用较少。本研究制备了一款棉花60K功能位点基因芯片。该芯片制备基于已获得的棉花不同品种的Assa... 棉花是最重要的天然纺织纤维来源,同时是重要的油料来源。功能位点基因芯片作为一种可以提高育种值评估准确性和育种效率的工具,在棉花中应用较少。本研究制备了一款棉花60K功能位点基因芯片。该芯片制备基于已获得的棉花不同品种的Assay for Transposase Accessible Chromatin with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ATAC-seq)、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sequencing (ChIP-seq)、High-throughput Chromosome Conformation Capture (Hi-C)等组学数据,相较棉花领域已有的基因芯片,包含了更多经过多维组学数据注释的功能遗传变异的位点,所携带的有效功能信息更多。本研究将该芯片应用于棉花群体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中,鉴定到40个与棉花纤维品质性状相关的显著SNP位点,其中与纤维伸长率(FE)相关的显著位点共25个,与马克隆值(FM)相关的显著位点共5个,与纤维强度(FS)相关的显著位点共2个,与纤维长度(FL)相关的显著位点共4个,与纤维整齐度(FU)相关的显著位点共4个。本研究中棉花60K功能位点基因芯片可应用于棉花种质资源评价、遗传定位及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等方面,助力棉花基因组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育种 基因芯片 棉花60K功能位点基因芯片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驯化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响应碱胁迫的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9
作者 赵慧霞 郭彦丽 +9 位作者 郑渝泠 何棱 陈锐 王珊珊 曾长立 邹珺 沈金雄 傅廷栋 刘小云 万何平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105-3118,共14页
为了研究碱胁迫条件下不同油菜材料的差异表达基因,为耐碱油菜品种选育和耐碱胁迫的分子机制探究提供参考,本研究选取耐碱油菜华油杂62(H62)和不耐碱油菜中双11改良系(ZS11)为试验材料,设置对照和0.10%Na_(2)CO_(3)胁迫处理,利用RNA-Se... 为了研究碱胁迫条件下不同油菜材料的差异表达基因,为耐碱油菜品种选育和耐碱胁迫的分子机制探究提供参考,本研究选取耐碱油菜华油杂62(H62)和不耐碱油菜中双11改良系(ZS11)为试验材料,设置对照和0.10%Na_(2)CO_(3)胁迫处理,利用RNA-Seq技术对萌发期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基因表达进行分析,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差异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和代谢途径进行研究,筛选可能参与碱胁迫调控的基因,了解油菜萌发期响应碱胁迫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0.10%Na_(2)CO_(3)胁迫下H62和ZS11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均显著受到抑制。转录组分析显示,在0.10%Na_(2)CO_(3)胁迫处理下,H62和ZS11地下部分别筛选出1860个和6358个上调表达基因,以及952个和6747个下调表达基因;H62和ZS11地上部分别筛选出3776个和5385个上调表达基因,以及1336个和3051个下调表达基因。ZS11的地上部与地下部差异表达基因(de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数量均显著多于H62,尤其是地下部差异更大。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2个品种中的DEGs显著富集于不同的GO功能与KEGG通路,表明其响应机制存在差异。H62主要通过谷胱甘肽代谢、醛固酮代谢、丙酮酸盐代谢、三羧酸循环和类黄酮合成等通路响应碱胁迫。ZS11碱胁迫后,离子通路、钾离子跨膜转运、ABC转运因子、DNA复制和蛋白酶体等通路发生显著变化。本研究通过建立耐碱/敏感油菜品种(系)的特异性转录调控图谱,揭示油菜萌发期耐碱胁迫的核心代谢通路及品种(系)特异性调控机制,为耐碱种质创制提供了关键候选基因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碱胁迫 转录组分析 差异表达基因 谷胱甘肽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半体外授粉方法的建立以及应用
10
作者 张琴 梁晓梅 +2 位作者 赵雪梅 戴成 马朝芝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5-583,共9页
为研究自交亲和性,快速挖掘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的调控因子,改进拟南芥以及白菜中的花粉体外萌发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研究出适于甘蓝型油菜半体外授粉的培养基及最适花粉萌发条件,建立适于甘蓝型油菜的半体外授粉方法。结果表明,在温度... 为研究自交亲和性,快速挖掘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的调控因子,改进拟南芥以及白菜中的花粉体外萌发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研究出适于甘蓝型油菜半体外授粉的培养基及最适花粉萌发条件,建立适于甘蓝型油菜的半体外授粉方法。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2~23℃,湿度为48%~53%的条件下,半体外授亲和花粉后4 h,可见成束的花粉管,授不亲和花粉几乎没有花粉可以萌发,表明该半体外授粉系统可以用于油菜自交(不)亲和性的研究;在培养基中添加自交(不)亲和关键识别基因BnaSRK和BnaEXO70A1的反义寡核苷酸,半体外授不亲和花粉后4 h,分别有55.7%和27.4%油菜花粉可以粘附并且萌发,表明抑制这两个关键基因的表达可以影响自交(不)亲和;在培养基中添加10 mmol/L乙烯利,半体外授粉结果中约有77.4%油菜花粉可以萌发,表明乙烯可以打破油菜的自交不亲和性。利用该半体外授粉方法,将有利于挖掘和验证与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性相关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自交不亲和 半体外授粉 S位点受体激酶SRK基因 EXO70A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减数分裂进程鉴定体系构建及其对高温胁迫的响应分析
11
作者 李亚玮 徐盈盈 +5 位作者 左春阳 刘若男 梁亚军 孔杰 张献龙 闵玲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570-2580,共11页
高温胁迫加剧是导致棉花减数分裂异常及产量下降的核心问题,本研究以棉花遗传转化受体材料‘Jin 668’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花蕾盐酸酸解、酶解和乙酸酸解体系的摸索,系统构建棉花减数分裂进程鉴定技术体系,并对其响应高温胁迫进行分析。... 高温胁迫加剧是导致棉花减数分裂异常及产量下降的核心问题,本研究以棉花遗传转化受体材料‘Jin 668’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花蕾盐酸酸解、酶解和乙酸酸解体系的摸索,系统构建棉花减数分裂进程鉴定技术体系,并对其响应高温胁迫进行分析。通过观察不同长度花蕾的小孢子母细胞和染色体形态,确定棉花减数分裂进程与花蕾长度的关系,并详细描述了减数分裂前期Ⅰ、中期Ⅰ、后期Ⅰ、末期Ⅰ、中期Ⅱ、后期Ⅱ和末期Ⅱ各个时期的细胞和染色体特征。研究发现,高温胁迫会对棉花减数分裂前期Ⅰ的各个阶段产生显著影响,导致染色体凝集异常、配对失败、交叉互换受阻等,最终导致小孢子形成受阻或发育异常。本研究建立的棉花减数分裂鉴定技术体系,有效降低了制片过程中杂质的干扰,为深入研究棉花减数分裂进程及高温胁迫响应机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为棉花耐高温育种和遗传改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高温胁迫 减数分裂 染色体行为 制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素响应报告基因转化甘蓝型油菜及各组织GUS动态信号分析
12
作者 张琴 戴成 马朝芝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7-675,共9页
为探究甘蓝型油菜中生长素在不同组织中的动态分布情况,构建了以DR5::GUS为报告基因的生长素响应表达载体,将其转化到甘蓝型油菜中,获得了稳定表达GUS基因的转基因株系。GUS染色发现,在油菜苗期,子叶和下胚轴中都有比较强的GUS信号,并且... 为探究甘蓝型油菜中生长素在不同组织中的动态分布情况,构建了以DR5::GUS为报告基因的生长素响应表达载体,将其转化到甘蓝型油菜中,获得了稳定表达GUS基因的转基因株系。GUS染色发现,在油菜苗期,子叶和下胚轴中都有比较强的GUS信号,并且DR5启动子受生长素类似物NAA诱导,而真叶和根部的GUS信号比较弱,证明子叶中生长素含量比较高;在油菜花蕾期,花药以及萼片中有比较强的GUS信号,而柱头中GUS信号比较弱,说明生长素可能对花药的发育有比较重要的作用;生长素在授粉后不同发育时期的种子以及角果中均表现出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表明生长素可能在种子发育中发挥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DR5::GUS生长素报告系统对甘蓝型油菜中的生长素进行可视化,为进一步揭示生长素在油菜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生长素 DR5 生长素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养模式下华墨香5号黑米的营养组分比较
13
作者 赵小驰 任超 陈浩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5,共9页
为研究华墨香5号在不同种养模式下营养品质的差异,对水稻单作(monoculture,CK)模式以及稻-虾种植(rice-crayfish coculture,RX)、稻-鸭-虾单元格投放(rice-duck-crayfish unit release model,CRXD)、稻-鸭-虾“游牧鸭”(rice-duck-crayf... 为研究华墨香5号在不同种养模式下营养品质的差异,对水稻单作(monoculture,CK)模式以及稻-虾种植(rice-crayfish coculture,RX)、稻-鸭-虾单元格投放(rice-duck-crayfish unit release model,CRXD)、稻-鸭-虾“游牧鸭”(rice-duck-crayfish“nomadic duck”model,NRXD)、稻-鸭-虾大田块(rice-duck-crayfish large field block model,BRXD)等综合种养模式下水稻的主要营养组分、矿质元素和维生素、花青苷等生物活性物质含量进行测定,通过比较分析,探究不同种养模式对华墨香各类营养组分的影响。结果显示,华墨香5号全谷黑米的营养组分较为丰富,营养价值显著优于其加工后的精米;综合比较得出,不同种养模式各具特色,单作模式在维持主要营养组分稳定性方面表现较优;而综合种养模式提升了稻米的食味品质和某些营养组分的含量;相较于水稻单作,综合种养模式显著降低了蛋白质含量9.17%~13.82%(P<0.05),同时显著提高了脂肪酸含量2.71%~5.30%(P<0.05),有利于其食味品质的改善。此外,综合种养模式的全谷黑米还明显提高了B族维生素(B115.23%~60.58%、B21.13%~16.66%、B327.28%~49.74%、B61.75%~18.21%、B920.17%~48.17%)、谷维素(3.41%~7.27%)、γ~氨基丁酸(9.91%~39.87%)以及大部分可溶性酚酸(比如香草酸29.77%~48.88%、原儿茶酸17.58%~41.54%、阿魏酸6.07%~16.04%、对香豆酸14.58%~33.65%、丁香酸21.52%~27.67%)含量,有利于提升稻米的营养价值。因此,综合种养模式能够提高稻米的食味品质,但降低了部分营养组分如维生素E、花青苷、类胡萝卜素等的含量,但是下降的绝对值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鸭-虾种养模式 稻田综合种养 稻米营养组分 黑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FM+光学校正的小麦根系三维重建与表型提取方法
14
作者 段凌凤 王新轶 +2 位作者 魏函志 王旭升 杨万能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6,共9页
小麦根系作为关键的水分和养分吸收器官,其表型特征对了解小麦生长状况及土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根系地下生长的特性使得其观测面临挑战。本研究设计了一套小麦水生培养装置、基于虹吸原理的柔性换液装置及根系图像采集系统,并针... 小麦根系作为关键的水分和养分吸收器官,其表型特征对了解小麦生长状况及土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根系地下生长的特性使得其观测面临挑战。本研究设计了一套小麦水生培养装置、基于虹吸原理的柔性换液装置及根系图像采集系统,并针对该系统开发了图像光学折射校正方法,通过SFM算法构建了根系的三维点云模型,并提取了相关表型特征。试验表明,柔性换液装置使换液前后根系图像结构相似度提高至0.98;折射校正方法使图像误差减少62%。采用提出的装置及方法对小麦根系生长发育受氮环境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氮条件下,小麦根系展现出更深、分布更密集的生长趋势。另外,相比于氮高效品种,氮低效品种对氮环境变化更敏感。本文提出的装置及方法有助于高通量植物根系三维表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根系 三维重建 折射校正 图像处理 表型提取 SF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刺激素ZNC对油菜产量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15
作者 张晓英 靳雨婷 +2 位作者 苏俊丽 张兵兵 石磊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9-177,共9页
油菜是我国最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分别在油菜苗期、薹期、苗期和薹期浇灌不同浓度宛氏拟青霉提取物(ZNC),探究ZNC对油菜生长发育、籽粒产量及矿质营养元素的影响,为ZNC在油菜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显示:(1... 油菜是我国最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分别在油菜苗期、薹期、苗期和薹期浇灌不同浓度宛氏拟青霉提取物(ZNC),探究ZNC对油菜生长发育、籽粒产量及矿质营养元素的影响,为ZNC在油菜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显示:(1)ZNC显著促进油菜幼苗根系发生发育和地上部生长,其中,与对照(CK,不施用ZNC)比较,15μg/L浓度ZNC灌根油菜根系干重、总根长、根系总表面积、根冠比和地上部干重均显著增加。(2)ZNC处理油菜幼苗地上部和根系大量、中量及微量元素含量显著增加。ZNC对氮的分配影响不显著,但促进磷、钾、钙、镁和硫元素向油菜根中分配。此外,ZNC促进铁、锰、锌、铜、硼元素向油菜根系分配,15μg/L ZNC灌根处理钼、镍、钴元素向油菜地上部分配增加,5、10μg/L浓度ZNC灌根处理向油菜根系分配增加。(3)油菜籽粒产量与籽粒中矿质元素含量密切相关,ZNC可能通过影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来影响油菜籽粒产量。(4)盆栽试验苗期和薹期均施用15μg/L ZNC显著促进油菜增产,田间小区试验油菜苗期和薹期均施用20μg/L ZNC提高了油菜角果数、每角果粒数,进而增加了油菜籽粒产量,较CK增加了16.81%。因此,ZNC可以通过影响油菜苗期根系和茎叶中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及分配特性,提高油菜养分吸收利用,促进油菜生长发育及籽粒产量增加,其中油菜苗期和薹期均施用20μg/L ZNC增产效果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宛氏拟青霉提取物 油菜 生长发育 产量 矿质营养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雄核发育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孙思敏 夏林杰 +2 位作者 王彦芹 杨细燕 张献龙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植物雄核发育是植物体的花药或小孢子在离体培养过程中,小孢子离开原来的配子体发育途径进入胚胎发育途径,形成小孢子胚进而形成单倍体的过程,是产生双单倍体的重要过程。在作物育种过程中可以利用雄核发育再生植株进行加倍,有效缩短育... 植物雄核发育是植物体的花药或小孢子在离体培养过程中,小孢子离开原来的配子体发育途径进入胚胎发育途径,形成小孢子胚进而形成单倍体的过程,是产生双单倍体的重要过程。在作物育种过程中可以利用雄核发育再生植株进行加倍,有效缩短育种周期,提高目标基因型的选择效率,快速获得稳定的纯系植株。植物雄核发育的阶段可分为小孢子胚性能力的获得、小孢子分裂形成多细胞结构、小孢子胚胎形成时期,这些过程受植物基因型、供体植株生长条件和生理状态以及诱导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与体胚发生类似,植物雄核发育是一系列基因在时空顺序上表达调控的结果,包括胚胎能力获得相关调节基因、响应胁迫相关基因、抑制配子体途径基因。本研究主要从雄核发育的各个阶段、影响因素以及不同阶段的基因表达调控这三个方面,对植物雄核发育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展望,为植物单倍体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核发育 小孢子 胚胎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BY辅助的水稻高效CRISPR基因编辑
17
作者 邓美壁 严浪 +2 位作者 詹志田 朱敏 和玉兵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5-73,共9页
【目的】开发一种RUBY辅助的可视化筛选转基因植株并有效指示基因编辑发生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GCR。【方法】将RUBY与Cas9/g RNA的表达盒偶联到一起得到GCR载体,使用水稻的OsAGO2、OsAGO3、OsAGO7为靶基因,分别构建多基因编辑载体... 【目的】开发一种RUBY辅助的可视化筛选转基因植株并有效指示基因编辑发生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GCR。【方法】将RUBY与Cas9/g RNA的表达盒偶联到一起得到GCR载体,使用水稻的OsAGO2、OsAGO3、OsAGO7为靶基因,分别构建多基因编辑载体GCR-237-1和多基因编辑载体GCR-237-2,以水稻ZH11(Zhonghua 11)为受体材料进行农杆菌介导水稻遗传转化获得基因编辑植株。【结果】GCR-237-1和GCR-237-2转化入水稻愈伤后,RUBY标记可以有效指示转基因阳性事件,并且稳定转化得到的红色植株的靶基因被高效编辑。【结论】利用基因编辑载体GCR可有效编辑水稻基因且通过肉眼直观观察即可有效指示转基因乃至基因编辑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转化 基因编辑 CRISPR RUBY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头驯化:作物品种设计与培育的新方向 被引量:6
18
作者 简六梅 肖英杰 严建兵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41-753,共13页
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挑战。在农业投入减少的前提下如何保障粮食生产持续稳步增长,满足人们吃饱、吃好的需求是亟需考虑的问题。培育高产、稳产、绿色、营养的新型作物品种仍然是解决该挑战的有效措施之一。作物新品种的... 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挑战。在农业投入减少的前提下如何保障粮食生产持续稳步增长,满足人们吃饱、吃好的需求是亟需考虑的问题。培育高产、稳产、绿色、营养的新型作物品种仍然是解决该挑战的有效措施之一。作物新品种的培育高度依赖育种材料遗传多样性的拓宽和育种技术的创新。从头驯化是一种作物品种创新的全新育种策略,以具有某些优异性状的未驯化、半驯化植物作为底盘物种,通过农艺性状重新设计和驯化基因导入实现野生植物快速驯化,从而满足人类多样化需求。本文回顾了作物驯化、遗传改良历程,阐明了丰富作物多样性的必要性,强调野生植物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对于拓展作物重新设计空间的重要价值,提出育种策略革新是加速作物育种的关键,探讨了通过从头驯化快速培育新型作物品种的可行性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头驯化 野生资源 作物多样性 新型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盐胁迫响应基因表达谱分析及共表达网络的构建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闯 王玲 +5 位作者 全成滔 余良倩 戴成 郭亮 傅廷栋 马朝芝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7-250,共14页
甘蓝型油菜是重要的油料作物,而盐胁迫是影响油菜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条件之一,可能会造成油菜减产、品质下降甚至死亡。本研究利用半冬性油菜ZS11作为试验材料,对盐胁迫处理0、0.25、0.5、1、3、6、12和24h的叶片和根系组织进行转录组测... 甘蓝型油菜是重要的油料作物,而盐胁迫是影响油菜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条件之一,可能会造成油菜减产、品质下降甚至死亡。本研究利用半冬性油菜ZS11作为试验材料,对盐胁迫处理0、0.25、0.5、1、3、6、12和24h的叶片和根系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测得的90份RNA-seq数据,获得了油菜响应盐胁迫的高分辨率时间动态转录表达谱。相关性分析发现,样本在盐胁迫处理1 h前后具有明显的早期响应与后期响应的聚类差异。利用DESeq2进行差异基因分析,鉴定出根系以及叶片组织响应差异基因分别为20,462个和29,334个,表明油菜叶片组织的响应程度整体上比根系更剧烈。进一步利用WGCNA分别构建根系以及叶片组织响应盐胁迫的基因共表达网络,从中筛选出与盐胁迫早期响应阶段显著相关的tan和yellow模块,以及与盐胁迫后期响应阶段显著相关的green和red模块,对其进行GO富集分析,并从中分别筛选出早期以及后期响应盐胁迫的核心转录因子41个和26个。功能注释显示4个模块中均存在已知的拟南芥同源基因参与不同阶段的盐胁迫响应,还发现BnWRKY46和BnWRKY57等核心基因在505份盐胁迫处理的油菜群体变异数据中具有丰富的SNPs变异和单倍体类型,表明这些核心转录因子可能是油菜响应盐胁迫的关键候选基因。本研究可为甘蓝型油菜耐盐性改良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和候选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RNA-SEQ 盐胁迫 WGCNA 基因共表达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CLE基因家族的鉴定及GhCLE13参与调控棉花抗旱性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戎宇轩 惠留洋 +4 位作者 王沛琦 孙思敏 张献龙 袁道军 杨细燕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25-2939,共15页
CLAVATA3/Embryo surrounding region-related(CLE)小肽家族是植物中最大的小肽激素家族,在植物中广泛存在,且参与植物多个重要的生命活动。本研究对陆地棉CLE基因家族进行了鉴定,并对GhCLE基因家族成员进行基因结构、启动子顺式作用元... CLAVATA3/Embryo surrounding region-related(CLE)小肽家族是植物中最大的小肽激素家族,在植物中广泛存在,且参与植物多个重要的生命活动。本研究对陆地棉CLE基因家族进行了鉴定,并对GhCLE基因家族成员进行基因结构、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蛋白质理化性质、系统发育的分析;通过RNA-seq数据构建了GhCLE基因家族成员在陆地棉各组织的表达谱及干旱处理下的表达模式,并筛选在棉花根系特异表达且受干旱诱导的CLE基因;最后通过VIGS技术对筛选出的GhCLE基因进行了抗旱功能的验证。结果显示,在陆地棉全基因组共鉴定出40个GhCLE基因,GhCLE基因结构较为简单,32个GhCLE基因没有内含子,所有基因编码的蛋白序列均包含12 aa的CLE结构域;GhCLE基因启动子区域包含多种光诱导响应、胁迫响应、激素响应和发育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GhCLE基因在陆地棉多个组织均有表达,筛选出了1个根系特异表达且受干旱诱导的GhCLE13-D-2基因。通过VIGS技术和MDA含量的测定和比较验证了GhCLE13-D-2基因提高棉花的抗旱性的功能。本研究为CLE小肽在植物抗逆方面的深入研究以及棉花种质创新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CLE小肽基因家族 根系特异表达 抗旱 GhCLE13-D-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