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蚕业研究中的应用
1
作者 王加连 王国基 《中国蚕业》 2003年第4期18-20,共3页
1953年Watson和Crick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奠定了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生物学研究得以从本质上去探讨生命活动的规律,也使分子生物学成为当代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前沿,开辟了现代生物学的全新局面;1973年重组DNA获得成功,开创了基因工程... 1953年Watson和Crick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奠定了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生物学研究得以从本质上去探讨生命活动的规律,也使分子生物学成为当代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前沿,开辟了现代生物学的全新局面;1973年重组DNA获得成功,开创了基因工程,以此为基础,生物技术作为前途远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兴起;最近,克隆动物的不断成功更是举世瞩目,生物工程必将在本世纪成为现代化的大工业,并极大地推动着医学和农业科学的实践.在这些领域中,现代生物学的发展正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必将又一次引起人类社会和经济生活的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技术 蚕业研究 应用 分子杂交技术 DNA序列分析 RAPD 品种鉴定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转基因 结构基因组 功能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动物制作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蚕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国基 王加连 《中国蚕业》 2004年第2期90-93,共4页
转基因动物是指用实验导入的方法将外源基因在染色体基因内稳定整合并能稳定表达的一类动物.它的研究是建立在经典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结构遗传学和DNA重组技术的基础上,为当前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关键词 转基因动物 蚕学 DNA显微注射 精子载体法 胚胎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NPV-ZJ iap1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其对哺乳动物细胞NF-κB的调节作用研究(英文)
3
作者 吴金美 Robert WLim +2 位作者 吴祥甫 Grace Y Sun 吕鸿声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59-364,共6页
利用PCR法克隆得到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镇江株 (BmNPV ZJ)的iap 1基因。序列同源分析表明 :BmNPV ZJ的iap 1全长为 85 8bp ,与BmNPV T3株的碱基同源性为 96 % ,与BmNPV T3株相比少了一段编码 7个氨基酸的区域 ,该缺失区域的两侧有着独特... 利用PCR法克隆得到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镇江株 (BmNPV ZJ)的iap 1基因。序列同源分析表明 :BmNPV ZJ的iap 1全长为 85 8bp ,与BmNPV T3株的碱基同源性为 96 % ,与BmNPV T3株相比少了一段编码 7个氨基酸的区域 ,该缺失区域的两侧有着独特的结构 :缺失区的 5′侧为连续编码 7个天冬氨酸的序列 ;缺失区的 3′侧为连续编码3个天冬氨酸的序列。NCBI的DART(DomainArchitectureRetrievalTool)功能域搜索表明 ;BmNPV ZJ的iap1含有 2个杆状病毒BIR功能域 ,但不含RING区域。BmNPV的iap是否具有抗凋亡作用迄今尚未见报道。利用以NF κB为探针的凝胶阻滞分析表明 ,BmNPV ZJ的iap1转染鼠的pc12细胞 ,可逆转肿瘤坏死因子TNFα处理pc12细胞引起的核因子 κB(NF κB)的激活。BmNPV ZJ的iap1对NF κB的作用途径及作用方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NPV—ZJiap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哺乳动物细胞 NF-ΚB 调节作用 PCR 家蚕 核型多角体病毒镇江株 碱基同源性 凝胶阻滞分析 pcl2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