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句容盆地的遥感地质特征和油气综合勘探
被引量:
2
1
作者
杨金根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07-214,共8页
遥感图像反映,句容、宁镇山区曾解释为推覆的“叠瓦构造”的地震剖面实际为一系列北西向张扭性断裂线性体的误解。遥感 v-环-色模式反映,油气色调晕圈主要分布在句容重力高东侧,是油气圈闭的地面指示标志。对中、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复...
遥感图像反映,句容、宁镇山区曾解释为推覆的“叠瓦构造”的地震剖面实际为一系列北西向张扭性断裂线性体的误解。遥感 v-环-色模式反映,油气色调晕圈主要分布在句容重力高东侧,是油气圈闭的地面指示标志。对中、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复杂构造区的油气勘探,应加强遥感、化探、放射性测量等非地震方法的综合评价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
包容盆地
断层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地电磁测深在下扬子及邻区的应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徐师文
《海相油气地质》
1997年第4期43-52,共10页
全面分析、对比了下扬子及邻区电性层与电性特征。下扬子盆地与周边构造单元的边界及接触关系的研究表明,下扬子盆地基本上为东西对冲结构,东与西均以推覆带形式相接触。建立了下扬子地区岩石圈的层块结构,其特点是各层系间在横向上为隆...
全面分析、对比了下扬子及邻区电性层与电性特征。下扬子盆地与周边构造单元的边界及接触关系的研究表明,下扬子盆地基本上为东西对冲结构,东与西均以推覆带形式相接触。建立了下扬子地区岩石圈的层块结构,其特点是各层系间在横向上为隆(薄块)坳(厚块)相间,纵向上为隆坳交替。发现了四条岩石圈级深大断裂,特别是大别—舟山断裂与滨海—桐庐隐伏深断裂是近期研究所得。首次编制出海相中—古生界残留厚度图,并发现了变质岩推覆带下海相中—古生界新领域及火山岩覆盖下海相中—古生界新领域,这些成果为下扬子地区寻找海相油气藏开辟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沉积
大地电磁勘探
区域勘探
电磁测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方位表层结构调查方法在松南长岭凹陷腰英台工区的应用
被引量:
5
3
作者
蒋爱农
宋国良
杨子健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4年第1期67-71,共5页
表层结构调查实际上就是对工区的表层速度和岩性等进行测定的一种方法 ,是地震采集前必须要做的工作 ,目前主要是为静校正服务。随着地震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 ,勘探区块越来越复杂 ,获取高品质地震资料难度在不断增加 ,因此 ,对表层结构...
表层结构调查实际上就是对工区的表层速度和岩性等进行测定的一种方法 ,是地震采集前必须要做的工作 ,目前主要是为静校正服务。随着地震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 ,勘探区块越来越复杂 ,获取高品质地震资料难度在不断增加 ,因此 ,对表层结构调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松南长岭凹陷腰英台南三维工区 ,应用全方位表层结构调查方法 ,为地震施工前的地震试验和事前井位设计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基础资料 ,为该区取得高品质的地震资料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折射
微测井技术
表层结构调查
地震勘探
静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下扬子北部地区电性参数分析
被引量:
12
4
作者
杨子建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4-122,共9页
本文对下扬子北部地区直流电测井、露头大地电磁测深资料和大地电磁井旁测深、露头测定等资料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并对苏北盆地具有代表性的钻井,进行了系统分析,特别是对所做的井旁测深成果作了对比。根据这些资料所显示的各电性层的...
本文对下扬子北部地区直流电测井、露头大地电磁测深资料和大地电磁井旁测深、露头测定等资料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并对苏北盆地具有代表性的钻井,进行了系统分析,特别是对所做的井旁测深成果作了对比。根据这些资料所显示的各电性层的岩性特征及电阻率数值的变化情况,对下扬子北部地区电性特征做了归纳分层,从新生界到太古界划分出十大电性层,阐述了印支侵蚀面电性变化特征,以及浅变质基底、壳内高导层等的电性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
井旁测深
高导层
视电阻率
电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南华褶皱系东西部磁性显著差异的认识
5
作者
杨阿焕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17-121,共5页
本文从岩石物性、地质及航磁△T磁场等特征出发,分析证实了南华褶皱系东西部存在显著差异,综合分析了造成这种差异的三种地质因素,推测东西部岩浆并非同源,对本区今后物探工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磁法勘探
磁性层
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气圈闭遥感影像模式在××地区油气勘查中的应用
6
作者
杨金根
郁锦新
+1 位作者
温祥泉
孙树森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1994年第3期55-62,共8页
按照油气微渗漏理论,利用TM数据同已知油气田进行相关分析,优选波段变量组合,进行图像处理,可以获得和建立反映油气水分布主趋势的色调异常影像模式。这些色调异常的形成,除了与油气圈闭相伴的油田水类型及总矿化度有关外,同时...
按照油气微渗漏理论,利用TM数据同已知油气田进行相关分析,优选波段变量组合,进行图像处理,可以获得和建立反映油气水分布主趋势的色调异常影像模式。这些色调异常的形成,除了与油气圈闭相伴的油田水类型及总矿化度有关外,同时还受地貌和地表、地下水排泄条件、第四条沉积、植被等因素影响和干扰。在相同含油气条件下的不同地物具有相同的色调显示,在不同含油气条件下的相同地物却具有不同色调特征,因此,遥感图像上的色调异常必然具有一定的多解性。为了减少单一色调异常的多解性,必须同时利用遥感图像中的线性体和环形构造信息,建立油气圈闭的线性体-环形构造-色调异常影像模式进行油气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
油气圈闭
遥感影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句容盆地的遥感地质特征和油气综合勘探
被引量:
2
1
作者
杨金根
机构
华东石油地质局第六物探大队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07-214,共8页
文摘
遥感图像反映,句容、宁镇山区曾解释为推覆的“叠瓦构造”的地震剖面实际为一系列北西向张扭性断裂线性体的误解。遥感 v-环-色模式反映,油气色调晕圈主要分布在句容重力高东侧,是油气圈闭的地面指示标志。对中、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复杂构造区的油气勘探,应加强遥感、化探、放射性测量等非地震方法的综合评价研究。
关键词
油气勘探
包容盆地
断层
遥感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地电磁测深在下扬子及邻区的应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徐师文
机构
地质
矿产部
华东石油地质局第六物探大队
出处
《海相油气地质》
1997年第4期43-52,共10页
文摘
全面分析、对比了下扬子及邻区电性层与电性特征。下扬子盆地与周边构造单元的边界及接触关系的研究表明,下扬子盆地基本上为东西对冲结构,东与西均以推覆带形式相接触。建立了下扬子地区岩石圈的层块结构,其特点是各层系间在横向上为隆(薄块)坳(厚块)相间,纵向上为隆坳交替。发现了四条岩石圈级深大断裂,特别是大别—舟山断裂与滨海—桐庐隐伏深断裂是近期研究所得。首次编制出海相中—古生界残留厚度图,并发现了变质岩推覆带下海相中—古生界新领域及火山岩覆盖下海相中—古生界新领域,这些成果为下扬子地区寻找海相油气藏开辟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
陆相沉积
大地电磁勘探
区域勘探
电磁测深
Keywords
Continental deposit
Marine deposit
Regional exploration
MT
Sounding
Application
Lower Yangzi
分类号
P631.322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P631.325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方位表层结构调查方法在松南长岭凹陷腰英台工区的应用
被引量:
5
3
作者
蒋爱农
宋国良
杨子健
机构
中国石化新星
石油
公司
华东石油地质局第六物探大队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4年第1期67-71,共5页
文摘
表层结构调查实际上就是对工区的表层速度和岩性等进行测定的一种方法 ,是地震采集前必须要做的工作 ,目前主要是为静校正服务。随着地震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 ,勘探区块越来越复杂 ,获取高品质地震资料难度在不断增加 ,因此 ,对表层结构调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松南长岭凹陷腰英台南三维工区 ,应用全方位表层结构调查方法 ,为地震施工前的地震试验和事前井位设计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基础资料 ,为该区取得高品质的地震资料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关键词
小折射
微测井技术
表层结构调查
地震勘探
静校正
Keywords
small-refraction, micro-logging, comprehensive near surface investigation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下扬子北部地区电性参数分析
被引量:
12
4
作者
杨子建
机构
华东石油地质局第六物探大队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4-122,共9页
文摘
本文对下扬子北部地区直流电测井、露头大地电磁测深资料和大地电磁井旁测深、露头测定等资料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并对苏北盆地具有代表性的钻井,进行了系统分析,特别是对所做的井旁测深成果作了对比。根据这些资料所显示的各电性层的岩性特征及电阻率数值的变化情况,对下扬子北部地区电性特征做了归纳分层,从新生界到太古界划分出十大电性层,阐述了印支侵蚀面电性变化特征,以及浅变质基底、壳内高导层等的电性结构特征。
关键词
大地电磁
井旁测深
高导层
视电阻率
电测井
Keywords
Telluric Electromagnetic, Near-Well Sounding, High Conductivity Formation,Apparent Resistivity,Lithosphere,Asthenosphere
分类号
P631.81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南华褶皱系东西部磁性显著差异的认识
5
作者
杨阿焕
机构
华东石油地质局第六物探大队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17-121,共5页
文摘
本文从岩石物性、地质及航磁△T磁场等特征出发,分析证实了南华褶皱系东西部存在显著差异,综合分析了造成这种差异的三种地质因素,推测东西部岩浆并非同源,对本区今后物探工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磁法勘探
磁性层
异常
Keywords
Magnetic Prospecting,Magnetosphere, Anomaly
分类号
P631.2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气圈闭遥感影像模式在××地区油气勘查中的应用
6
作者
杨金根
郁锦新
温祥泉
孙树森
机构
华东石油地质局第六物探大队
出处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1994年第3期55-62,共8页
文摘
按照油气微渗漏理论,利用TM数据同已知油气田进行相关分析,优选波段变量组合,进行图像处理,可以获得和建立反映油气水分布主趋势的色调异常影像模式。这些色调异常的形成,除了与油气圈闭相伴的油田水类型及总矿化度有关外,同时还受地貌和地表、地下水排泄条件、第四条沉积、植被等因素影响和干扰。在相同含油气条件下的不同地物具有相同的色调显示,在不同含油气条件下的相同地物却具有不同色调特征,因此,遥感图像上的色调异常必然具有一定的多解性。为了减少单一色调异常的多解性,必须同时利用遥感图像中的线性体和环形构造信息,建立油气圈闭的线性体-环形构造-色调异常影像模式进行油气预测。
关键词
油气勘探
油气圈闭
遥感影像模式
分类号
P618.130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句容盆地的遥感地质特征和油气综合勘探
杨金根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地电磁测深在下扬子及邻区的应用
徐师文
《海相油气地质》
199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全方位表层结构调查方法在松南长岭凹陷腰英台工区的应用
蒋爱农
宋国良
杨子健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下扬子北部地区电性参数分析
杨子建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对南华褶皱系东西部磁性显著差异的认识
杨阿焕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油气圈闭遥感影像模式在××地区油气勘查中的应用
杨金根
郁锦新
温祥泉
孙树森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