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乳腺体层合成鉴别乳腺放射状病变良恶性的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光慧 黄海峡 +4 位作者 左翔 黄吟华 罗杨 徐国厚 王丁要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7-242,共6页
目的探讨数字乳腺体层合成(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鉴别乳腺放射状病变良恶性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2年1月华东疗养院67例行数字乳腺X射线摄影(digital mammography,DM)和DB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乳腺放射... 目的探讨数字乳腺体层合成(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鉴别乳腺放射状病变良恶性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2年1月华东疗养院67例行数字乳腺X射线摄影(digital mammography,DM)和DB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乳腺放射状病变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基线资料;对比DM和DBT对乳腺放射状病变的诊断效能并分析DBT图像上两组病变中心密度、微钙化、病灶中心的大小、病灶整体的大小及毛刺长度方面的差异。结果67例患者中良性病变38例、恶性病变29例,两组患者年龄与是否绝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DBT对乳腺放射状病变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1.94%(41/67)、100%(67/67)vs.65.85%(27/41)、74.63%(50/67)],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存在显著差异(P<0.001),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M和DBT对恶性放射状病变诊断的灵敏度[65.38%(17/26)vs.82.76%(24/29)]、特异度[66.67%(10/15)vs.68.42%(26/38)]、误诊率[33.34%(5/15)vs.31.58%(12/38)]以及漏诊率[34.62%(9/26)vs.17.24%(5/2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和恶性组在DBT图像上病灶中心大小[(3.30±0.63)mm vs.(4.12±0.65)mm]、病灶整体大小[(24.64±5.28)mm vs.(30.22±7.29)mm]及毛刺长度[(11.32±3.38)mm vs.(13.24±2.23)mm]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中心密度及微钙化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BT对乳腺放射状病变的诊断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扭曲 放射状病变 数字乳腺X射线摄影(DM) 数字乳腺体层合成(DB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辩证理性地对待健康体检时的放射学检查
2
作者 薛祖平 薛晨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5年第5期689-691,共3页
人们对健康体检时放射影像学检查存在下列认识上的误区:检查设备越先进的结果越准确,越能早期发现病灶;低剂量胸部CT扫描对人体的损伤很小;有的体检单位把发现肺部早期肿瘤的多少作为考核放射科医务人员业绩的主要依据,导致医生诊断微... 人们对健康体检时放射影像学检查存在下列认识上的误区:检查设备越先进的结果越准确,越能早期发现病灶;低剂量胸部CT扫描对人体的损伤很小;有的体检单位把发现肺部早期肿瘤的多少作为考核放射科医务人员业绩的主要依据,导致医生诊断微小结节时违反肿瘤的流行病学规律;受检者对X线给人体所致损伤的认识偏差:把接受X线检查后机体的恢复理解成类似于一般体力活动疲劳后的恢复;发现的病灶一定要搞清楚,病灶即使很小也要标出精确数据,前后两次比较有增大就是恶性征象;对肿瘤生物学特征认识上有偏差。这样就导致一些受检者接受了过量的放射线照射,以及过度诊断甚至过度治疗。对此,应辩证理性地对待健康体检时的放射影像学检查,对受检者展开放射影像学和肿瘤生物学基本知识的宣教,力求做到放射线检查的正当化和合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体检 放射摄影术 医患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消融治疗肺部亚实性结节专家共识(2021年版) 被引量:63
3
作者 叶欣 范卫君 +54 位作者 王忠敏 王俊杰 王徽 王俊 王春堂 牛立志 方勇 古善智 田辉 刘宝东 仲楼 庄一平 池嘉昌 孙锡超 阳诺 危志刚 李肖 李晓光 李玉亮 李春海 李岩 杨霞 杨武威 杨坡 杨正强 肖越勇 宋晓明 张开贤 陈仕林 陈炜生 林征宇 林殿杰 孟志强 赵晓菁 胡凯文 柳晨 柳澄 顾春东 徐栋 黄勇 黄广慧 彭忠民 董亮 蒋磊 韩玥 曾庆师 靳勇 雷光焰 翟博 黎海亮 潘杰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专家组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肿瘤消融专业委员会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消融治疗专业委员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消融专家委员会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05-322,共18页
局部热消融技术在肺部结节治疗领域正处在起步与发展阶段,为了肺结节热消融治疗的临床实践和规范发展,由"中国医师协会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专家组""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肿瘤消融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 局部热消融技术在肺部结节治疗领域正处在起步与发展阶段,为了肺结节热消融治疗的临床实践和规范发展,由"中国医师协会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专家组""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肿瘤消融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消融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消融专家委员会"组织多学科国内有关专家,讨论制定了"热消融治疗肺部亚实性结节专家共识(2021年版)"。主要内容包括:(1)肺部亚实性结节的临床评估;(2)热消融治疗肺部亚实性结节技术操作规程、适应证、禁忌证、疗效评价和相关并发症;(3)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筛查 肺亚实性结节 肺磨玻璃结节 热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系膜上动脉疾病的MSCT诊断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海峡 左翔 +5 位作者 薛祖平 蒋磊 黄吟华 陈斌 吴建彬 汪洋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3-105,共3页
目的:总结肠系膜上动脉(SMA)疾病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特征,以进一步提高对SMA疾病影像学特征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3年3月期间31例SMA疾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总结MSCT影像学特征。结果:31例患者中,SAM夹层1... 目的:总结肠系膜上动脉(SMA)疾病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特征,以进一步提高对SMA疾病影像学特征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3年3月期间31例SMA疾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总结MSCT影像学特征。结果:31例患者中,SAM夹层15例,SAM栓塞12例,SAM狭窄4例。本组15例SAM夹层患者的MSCT均清楚地显示SMA夹层,增强扫描动脉期横断位显示SMA内真假腔变细,甚至闭塞,假腔呈“月牙形”低密度影。12例SMA栓塞患者,平扫:显示栓子及血栓形成部位,CT值为40~60 HU,平均50 HU,较正常血管36 HU高;增强扫描:4例见SMA主干部分充盈缺损,缺损对侧见点状或椭圆形增强影,为SMA不全栓塞。8例患者见SMA主干截断,见增强的SMA主干突然变为低密度,为SMA完全性栓塞。4例SMA狭窄患者,MSCT平扫见SMA动脉壁内多发钙化斑块,增强扫描可见SMA狭窄部位管腔明显缩小。结论:MSCT能够清晰显示SMA的形态及管腔内充盈情况,可快速。无创。准确地诊断SMA疾病,同时对病变肠道管壁。管腔。肠系膜及腹水的表现也能充分显示,为SMA疾病的病情评估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 夹层 栓塞 狭窄 MS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体检中心23695例体检者首次胸部低剂量CT筛查结果及肺结节相关易感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67
5
作者 徐国厚 黄海峡 +5 位作者 陈斌 罗杨 王丁要 吴建彬 左翔 瞿明月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54-659,668,共7页
目的通过对体检者胸部低剂量CT(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LDCT)筛查的结果及肺结节的相关易感因素进行分析,为早期肺癌筛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搜集体检中心23695例体检者首次进行LDCT筛查的资料,对疑似肺癌的随访结果以及相... 目的通过对体检者胸部低剂量CT(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LDCT)筛查的结果及肺结节的相关易感因素进行分析,为早期肺癌筛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搜集体检中心23695例体检者首次进行LDCT筛查的资料,对疑似肺癌的随访结果以及相关年龄、性别、生活史、既往史、家族史及部分检查状况进行整理统计。结果本次筛查肺结节检出率79.79%,其中实性结节为71.43%,亚实性结节为22.98%;其他方面以心血管和肝脏疾病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1.42%和24.49%。另外,疑似肺癌病例315例,随访确诊肺癌84例,其中Ⅰ期占比最高(69.05%,58例)、其次是Ⅱ期(20.24%,17例),早期诊断率为89.29%。肺结节的恶性病变检出率为0.44%,肺癌检出率为0.35%。其中部分实性结节的恶性病变率及确诊肺癌检出率较实性结节偏高。性别、年龄、吸烟、高血压病史是肺结节发生的独立易感因素(OR=0.969、0.790、0.922、0.863,均P<0.05)。结论LDCT适合对人群进行大规模肺癌筛查,有助于及早发现肺内及其他部位可疑病变。在临床筛查过程中,更应重视对男性、年龄≥55岁、有吸烟史及高血压史等易感人群的肺癌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CT(LDCT) 肺结节 肺癌 检出率 易感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与数字化X线摄影检出肺部小结节的ROC曲线评价 被引量:13
6
作者 蒋磊 陈福康 +5 位作者 吴建彬 黄海峡 潘祖军 黄吟华 吴科峰 陈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29-731,共3页
目的对比传统和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对肺部小结节(≤2 cm)检出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证实的肺部非钙化结节和无肺部结节的健康体检病例各90例,分别摄取正位传统胸片和数字化胸片,由高低年资医生分别进行观察评分,结果用ROC曲线法分析.结... 目的对比传统和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对肺部小结节(≤2 cm)检出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证实的肺部非钙化结节和无肺部结节的健康体检病例各90例,分别摄取正位传统胸片和数字化胸片,由高低年资医生分别进行观察评分,结果用ROC曲线法分析.结果总体数字化胸片组ROC曲线下面积(Az值)显著大于传统胸片组(t=2.726,P=0.034).隐蔽部位肺结节显示数字化胸片组Az值显著大于传统胸片组(t=3.606,P=0.011).6组不同大小病灶均显示数字化胸片组Az值大于传统胸片组,其中前三组(3~5 mm,6~8 mm,9~11 mm)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数字化胸片在发现肺部小结节病灶,尤其在检出肺隐蔽部位结节和肺微小结节方面,明显优于传统胸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数字化摄影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例具有局限性磨玻璃样密度影表现的肺癌X线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蒋磊 陈福康 +4 位作者 吴建彬 黄海峡 潘祖军 黄吟华 吴科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z2期43-45,共3页
目的 通过对表现为局限性磨玻璃密度影肺癌的X线表现的认识 ,提高其初诊正确率 ,减少漏误诊。方法 收集我院通过健康体检发现并经病理证实的 11例具有局限性磨玻璃样密度影的肺癌病例 ,回顾分析病人的数字化体层片 ,对肺癌瘤体的大小... 目的 通过对表现为局限性磨玻璃密度影肺癌的X线表现的认识 ,提高其初诊正确率 ,减少漏误诊。方法 收集我院通过健康体检发现并经病理证实的 11例具有局限性磨玻璃样密度影的肺癌病例 ,回顾分析病人的数字化体层片 ,对肺癌瘤体的大小、形态、密度、边缘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 病理类型 :细支气管肺泡癌 (6/11) ,肺腺癌 (5 /11)。体层片上瘤体密度形态表现 :①完全磨玻璃样密度结节 (4 /11) :病变密度低而均匀 ,其内可见血管影穿过。边缘较模糊 ,但尚可指示范围。 1例见浅分叶及切迹 ,其余均未见分叶征毛刺征等。②混有磨玻璃密度影的结节 (7/11) :病变密度不均匀 ,在磨玻璃密度结节中混有局灶性的高密度实性成分 ,显示结节征 (7/7) ,小泡征 (5 /7) ,毛刺征 (5 /7) ,分叶征 (5 /7) ,胸膜凹陷征 (3 /7) ,支气管气相 (2 /7)。肺癌瘤体在正侧位胸片中的显示率低 ,为 18% (2 /11)。结论 磨玻璃样密度结节可以是早期细支气管肺泡癌及肺腺癌的一个X线征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磨玻璃密度影 电视透视 数字化 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输尿管囊肿 被引量:2
8
作者 昝星有 周卫平 +4 位作者 程澍洁 李照喜 杨波 师明莉 闵贤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0-211,共2页
输尿管囊肿是一种先天性输尿管末端发育异常性疾病,多见于小儿,偶见于成年人。本文回顾性分析14例成人输尿管囊肿的超声图像及常见漏诊误诊原因。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输尿管疝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