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替硝唑口腔贴膜对实验性大鼠牙周炎的治疗作用及其对口腔粘膜刺激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琳辉 季晖 +2 位作者 任萍 李东霞 魏东芝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 :观察替硝唑口腔贴膜 (TM)对实验性大鼠牙周炎的治疗作用及其对大鼠口腔粘膜的刺激性。方法 :用丝线缝扎大鼠上颌右侧第一磨牙、肌注醋酸强的松龙以及饲喂高糖水软饲料的方法造成实验性大鼠牙周炎模型 ,将TM贴敷于病变牙周部位 ,... 目的 :观察替硝唑口腔贴膜 (TM)对实验性大鼠牙周炎的治疗作用及其对大鼠口腔粘膜的刺激性。方法 :用丝线缝扎大鼠上颌右侧第一磨牙、肌注醋酸强的松龙以及饲喂高糖水软饲料的方法造成实验性大鼠牙周炎模型 ,将TM贴敷于病变牙周部位 ,观察其对实验性牙周炎的治疗作用 (TM 0 .0 75、0 .175、0 .375mg 只 ,每日 1次 ,连续 7d) ,观察TM对正常大鼠口腔粘膜的刺激性。每次给予TM1.5mg·cm-2 (0 .5cm× 0 .5cm ) ,每日 1次 ,连续7d。结果 :TM 0 .0 75、0 .175mg 只对大鼠的口腔牙周软组织炎症有改善作用 ,其疗效与阳性组 (灌胃给药替硝唑 10 0mg·kg-1)相似 ,TM 0 .375mg 只可使牙周软组织炎症明显减轻 ,其疗效优于阳性组。对于牙周袋的形成及牙槽骨的破坏 ,TM均无明显改善作用。对大鼠口腔粘膜无明显刺激作用。结论 :替硝唑口腔贴膜对实验性大鼠牙周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硝唑 口腔贴膜 大鼠 实验性牙周炎 治疗作用 黏膜刺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脱氢酶不对称还原制备手性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谌容 王秋岩 +2 位作者 殷晓浦 魏东芝 谢恬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62-1569,共8页
从醇脱氢酶在不对称还原制备手性醇化合物的应用出发,进行3个重要方面综述:酶分子——作为优质高效的生物催化剂,对红球菌属、乳酸菌属、赖氏菌属及嗜热微生物来源的天然或重组醇脱氢酶的催化作用进行探讨;辅酶的再生方法及优缺点分析... 从醇脱氢酶在不对称还原制备手性醇化合物的应用出发,进行3个重要方面综述:酶分子——作为优质高效的生物催化剂,对红球菌属、乳酸菌属、赖氏菌属及嗜热微生物来源的天然或重组醇脱氢酶的催化作用进行探讨;辅酶的再生方法及优缺点分析——探索适合于特定催化反应的再生方法,以解决大规模应用时添加昂贵的辅酶带来的成本问题;体外进化技术——对目的酶活性、立体选择性与稳定性的提高。最终为酶催化制备医药及精细化工品中间体建立一条绿色高效经济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脱氢酶 手性中间体 辅酶再生 体外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抑素增强胆囊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济宇 全志伟 +1 位作者 张强 刘建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71-173,共3页
目的 :探讨在生长抑素预先作用下 ,胆囊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变化。方法 :运用生长抑素预先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胆囊癌细胞株 ,2 4h后加入梯度浓度的化疗药物阿霉素 ,观察癌细胞的生长曲线 ,并与单独使用化疗药物的癌细胞生长曲线相比较。... 目的 :探讨在生长抑素预先作用下 ,胆囊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变化。方法 :运用生长抑素预先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胆囊癌细胞株 ,2 4h后加入梯度浓度的化疗药物阿霉素 ,观察癌细胞的生长曲线 ,并与单独使用化疗药物的癌细胞生长曲线相比较。结果 :阿霉素能够明显抑制胆囊癌细胞的生长 ,其作用呈现效应 -浓度依赖性 (P <0 .0 5)。生长抑素能够诱导离体胆囊癌细胞生长停滞于DNA合成期 (S期)。经生长抑素预处理后 ,阿霉素对癌细胞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单独用药为佳 (P <0 .0 1 )。结论 :生长抑素可增强胆囊癌细胞对化疗药物阿霉素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阿霉素 化疗敏感性 胆囊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甾体化合物绿色生物制造:从生物转化到微生物从头合成 被引量:7
4
作者 熊亮斌 宋璐 +4 位作者 赵云秋 刘坤 刘勇军 王风清 魏东芝 《合成生物学》 CSCD 2021年第6期942-963,共22页
甾体化合物(简称甾体)分布广泛、功能卓越,在机体生长、物种繁育以及代谢调控等方面,发挥着难以取代的生理功能。因此,天然甾体及其衍生物被广泛用于生殖健康、内分泌调控等领域,是器官移植、重症感染等许多危重疾病的“刚需药”和“救... 甾体化合物(简称甾体)分布广泛、功能卓越,在机体生长、物种繁育以及代谢调控等方面,发挥着难以取代的生理功能。因此,天然甾体及其衍生物被广泛用于生殖健康、内分泌调控等领域,是器官移植、重症感染等许多危重疾病的“刚需药”和“救命药”。甾体结构复杂、构型精巧,很难通过化学全合成来生产,当前主要以天然甾体皂素或甾醇为原料,通过化学与生物转化相结合的半合成法获得。然而,甾体药物的生产路线长、工艺复杂、收率低,涉及大量有毒有害试剂和重金属催化剂的使用,污水废渣排放量大、处理难度高,总体成本居高不下。为改变此局面,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大力开发绿色生物制造技术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大势所趋。当前,甾体制药工业正处于以生物催化转化取代化学合成的产业升级阶段,随着高效酶和细胞转化的成功应用,传统的甾体生产模式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在此基础上,若能进一步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创建可高效从头合成甾体的微生物细胞工厂,则将彻底改变甾体制药的工业模式,切实实现甾体药物的绿色制造。近年来,已有利用微生物从头合成部分甾体化合物的报道,然而由于甾体的天然合成机制异常复杂,如何实现细胞工厂的高效生产,仍是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本文从甾体药物生产方式的演变出发,系统综述了甾体生物催化转化和从头合成的最新进展,重点阐述了甾体生物催化转化酶的挖掘及改造、微生物代谢转化甾醇机制的解析及转化细胞工厂的开发、微生物从头合成甾体人工路线的创建三部分内容,以期对甾体药物绿色生物制造的现状和趋势做出合理的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甾体化合物 绿色生物制造 生物催化转化 从头生物合成 微生物细胞工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臭豆腐卤液的乳酸菌发酵菌种研究及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邓思敬 杜磊 +1 位作者 谢静莉 魏东芝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107-113,118,共8页
运用筛选所得的实验室乳酸菌菌株发酵制得一种新型臭豆腐卤液,借助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其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分析比较。以实验室前期从自然发酵臭豆腐卤液中分离得到的13株乳酸菌作为发酵菌株... 运用筛选所得的实验室乳酸菌菌株发酵制得一种新型臭豆腐卤液,借助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其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分析比较。以实验室前期从自然发酵臭豆腐卤液中分离得到的13株乳酸菌作为发酵菌株来源,通过分析单菌株的蛋白水解能力、抑菌能力及发酵能力,筛选出8株活性优良的乳酸菌,以初始总菌浓为104 CFU/mL的浓度接种于对传统工艺进行改良后的新型的生产配方中,37℃发酵20 h制得臭豆腐发酵卤液。采用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对卤液中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萃取,通过GC-MS分析鉴定得到61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其中烯烃类19种、醇类12种、酯类8种、酸类5种、醛类3种、酮类4种、其他(包括胺类、硫醚类、吲哚、酚类等)10种。通过归类分析,最终鉴定出臭豆腐发酵卤液的主体香气成分为2-蒈烯、芳樟醇、乙酸丁酯、柠檬醛、3-辛酮等12种;典型香气成分为二甲基二硫醚、二甲基三硫醚、二甲基四硫醚和吲哚。比对相关文献可知,其香气特征与市售臭豆腐发酵卤液相仿,表明采用来源明确的乳酸菌复配用于臭豆腐卤液生产具有生产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豆腐卤液 乳酸菌 蛋白水解度 抑菌 特征香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质沙雷氏菌中乙偶姻合成途径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及表达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燎原 孙建安 +1 位作者 魏东芝 沈亚领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87-992,共6页
运用生物信息学和PCR方法,鉴定了粘质沙雷氏菌乙偶姻生物合成途径中编码α-乙酰乳酸脱羧酶(α-ALDC)和α-乙酰乳酸合成酶(α-ALS)的基因(aceA和aceB)序列。经测序和序列分析显示aceA和aceB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780 bp和1 686 bp... 运用生物信息学和PCR方法,鉴定了粘质沙雷氏菌乙偶姻生物合成途径中编码α-乙酰乳酸脱羧酶(α-ALDC)和α-乙酰乳酸合成酶(α-ALS)的基因(aceA和aceB)序列。经测序和序列分析显示aceA和aceB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780 bp和1 686 bp,编码259和561个氨基酸,编码蛋白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28.96 kD和5.48,60.70 kD和5.88,属酸性蛋白。将两基因分别克隆至pET28a(+)表达载体中,并转化E.coli BL21(DE3)进行IPTG诱导表达,SDS-PAGE结果表明在大约29 kD和60 kD的位置出现特异性蛋白条带,表明aceA和aceB基因在E.coli BL21(DE3)中获得了高效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质沙雷氏菌 乙偶姻 克隆 序列分析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质沙雷氏菌中乙偶姻合成途径调控基因的鉴定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燎原 徐泉明 +2 位作者 孙建安 魏东芝 沈亚领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06-711,共6页
粘质沙雷氏菌H30中控制乙偶姻合成的调控因子budR被克隆和鉴定。序列分析表明调控因子budR与液化沙雷氏菌MG1中乙偶姻合成调控因子slaR同源性达80%,属lysR型调控因子。调控因子budR突变可导致粘质沙雷氏菌无法合成乙偶姻,引起培养液pH... 粘质沙雷氏菌H30中控制乙偶姻合成的调控因子budR被克隆和鉴定。序列分析表明调控因子budR与液化沙雷氏菌MG1中乙偶姻合成调控因子slaR同源性达80%,属lysR型调控因子。调控因子budR突变可导致粘质沙雷氏菌无法合成乙偶姻,引起培养液pH快速下降和菌体生长缓慢,而在培养过程中维持pH7.0,突变菌的生长可获得恢复,暗示budR的功能为调控粘质沙雷氏菌发酵过程中性产物乙偶姻的合成,以阻止发酵液过度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质沙雷氏菌 乙偶姻 调控基因 序列分析 功能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立体选择催化2-甲基-1,3-丙二醇合成(R)-β-羟基异丁酸 被引量:2
8
作者 魏国栋 魏东芝 林金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16,共5页
β-羟基异丁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医药产品,主要用于合成降压药卡托普利和其它的光学活性物质。试验利用氧化葡萄糖酸杆菌不对称氧化2-甲基-1,3-丙二醇合成了光学纯的(R)-β-羟基异丁酸,研究表明:在28℃和pH值5.5、底物浓度5 g/L、湿细胞... β-羟基异丁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医药产品,主要用于合成降压药卡托普利和其它的光学活性物质。试验利用氧化葡萄糖酸杆菌不对称氧化2-甲基-1,3-丙二醇合成了光学纯的(R)-β-羟基异丁酸,研究表明:在28℃和pH值5.5、底物浓度5 g/L、湿细胞浓度20 g/L的情况下,经过10 h的反应,(R)-β-羟基异丁酸的浓度达到20.5 g/L,转化率和光学纯度分别达到88.6%和95.3%。在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0.1%)的1,2-丙二醇和乙二醇对菌体生长、立体选择性和催化活性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流加2-甲基-1,3-丙二醇使其在反应体系中的浓度维持在5 g/L以下,以消除过高的底物浓度对细胞活性的抑制,在3.7 L反应器中经过24 h的反应,(R)-β-羟基异丁酸的浓度提高到50.2 g/L,摩尔转化率和光学纯度分别达到90.5%和9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葡萄糖酸杆菌 生物转化 2-甲基-1 3-丙二醇 (R)-β-羟基异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柠檬酸工业Aspergillus niger菌株转化体系构建及衣康酸发酵 被引量:1
9
作者 谢慧 马钦元 +1 位作者 魏东芝 王风清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0-50,共11页
柠檬酸高产菌株Aspergillus niger YX-1217无法成功建立遗传转化体系,极大地限制了其代谢机制和分子机制的研究。对该菌株进行遗传改造,最终建立了一种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农杆菌AGL-1作为介导菌株、A.... 柠檬酸高产菌株Aspergillus niger YX-1217无法成功建立遗传转化体系,极大地限制了其代谢机制和分子机制的研究。对该菌株进行遗传改造,最终建立了一种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农杆菌AGL-1作为介导菌株、A.niger YX-1217孢子密度为1×107m L-1、孢子与农杆菌的体积比为1∶9、乙酰丁香酮浓度为300μmol/L。在最佳转化体系下获得25±1个转化子(以107个分生孢子计)。基于上述遗传转化技术,对A.niger YX-1217产柠檬酸的应用进行拓展,通过引入乌头酸脱羧酶cad A基因构建衣康酸的合成途径,基于搅拌转速三阶段控制利用补料分批发酵生产衣康酸,质量浓度最高达到4. 21 g/L,最大产率为0. 040 g/(L·h),从而延伸原有柠檬酸的代谢通路来实现衣康酸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 A.niger 农杆菌介导转化 衣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工艺对重组人生长激素修饰变体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蒋靖欣 王学东 张建国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0年第2期29-33,共5页
针对困扰产品纯度和活性的重组蛋白的稳定性问题,通过对发酵过程的控制,优化工艺保持细胞平稳生长。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工艺对rhgh的修饰突变影响显著,可以使rhgh突变体的含量降低到10%以下,降低了后续纯化工序的难度,提高了纯化收率。
关键词 rhgh修饰突变体 发酵工艺 细胞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产碱杆菌来源的青霉素G酰化酶拆分制备(S)-2-氨基-4-苯基丁氨酸
11
作者 许伟钦 林金萍 魏东芝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8-543,共6页
粪产碱杆菌来源的青霉素G酰化酶(A lcaligenes faecalispenicillin G acylase,A-fPGA)可以对映选择性地水解N-苯乙酰苯基丁氨酸制备(S)-2-氨基-4-苯基丁氨酸。反应体系的pH及温度对酶的对映选择性影响不显著。研究表明,水饱和的乙酸乙... 粪产碱杆菌来源的青霉素G酰化酶(A lcaligenes faecalispenicillin G acylase,A-fPGA)可以对映选择性地水解N-苯乙酰苯基丁氨酸制备(S)-2-氨基-4-苯基丁氨酸。反应体系的pH及温度对酶的对映选择性影响不显著。研究表明,水饱和的乙酸乙酯体系要优于传统的水相体系,该体系显著提高了底物N-苯乙酰化苯基丁氨酸的溶解度,并可简化产物的分离过程。当底物的转化率为48.6%时,(S)-2-氨基-4-苯基丁氨酸的光学纯度(e.e.值)为9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G酰化酶 (S)-2-氨基-4-苯基丁氨酸 光学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