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子化学的最新进展
1
作者 韩哲文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193-194,共2页
关键词 聚合物 大分子化合物 高分子化学 活性聚合 共聚 PMMA 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大分子单体 齐聚物 低聚物 聚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固化DAIP树脂体系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倪礼忠 周权 +2 位作者 顾澄中 贾寅峰 赵玉庭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62-466,共5页
对室温固化DAIP树脂体系的加工性能、树脂浇铸体的力学性能、介电性能、耐热性能以及耐水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室温固化DAIP树脂体系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关键词 树脂 室温固化 DAIP 加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MA/MCS共混体系的结构与性能
3
作者 郭卫红 李盾 +2 位作者 苏诚伟 唐颂超 徐种德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34-537,共4页
通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 M M A)及 M C S树脂共混,改善了 P M M A 树脂的力学性能,特别是抗冲击性能,得到了综合性能优良的高分子合金材料。
关键词 PMMA MCS 改性 共混体系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醋液抗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常雅宁 赵素芬 +1 位作者 倪炜 沃袅平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0-643,共4页
通过色质联用方法分析了竹醋液的成分,用连苯三酚法测定了加入竹醋液前后猪油过氧化值的变化,研究了竹醋液的抗氧化性能。实验表明竹醋液由80多种成分组成,具有良好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竹醋液作为抗氧化剂在猪油中的最佳添... 通过色质联用方法分析了竹醋液的成分,用连苯三酚法测定了加入竹醋液前后猪油过氧化值的变化,研究了竹醋液的抗氧化性能。实验表明竹醋液由80多种成分组成,具有良好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竹醋液作为抗氧化剂在猪油中的最佳添加量为每公斤猪油加入5g竹醋液;按每公斤猪油分别加入4g竹醋液与4g茶多酚进行抗氧化能力比较,发现两者具有相似的抗氧化能力。由此得出竹醋液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醋液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抗氧化 过氧化值 茶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缩聚法制备聚芳酯复合纳滤膜的研究 Ⅰ.基膜的制备 被引量:15
5
作者 梁雪梅 陆晓峰 +2 位作者 刘光全 王彬芳 许汝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97-301,共5页
分别以聚醚砜(PES),磺化聚砜(SPSF)和PES合金膜为基膜,分析了相容性对膜性能以及不同种类基膜对界面缩聚的影响。用电镜分别观察PES单组分膜和合金膜的断面形貌。结果表明:用小孔径的合金膜为基膜得到的复合膜具有... 分别以聚醚砜(PES),磺化聚砜(SPSF)和PES合金膜为基膜,分析了相容性对膜性能以及不同种类基膜对界面缩聚的影响。用电镜分别观察PES单组分膜和合金膜的断面形貌。结果表明:用小孔径的合金膜为基膜得到的复合膜具有较好的脱盐能力,对Na2SO4的脱除率达到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膜 复合纳滤膜 聚芳酯 界面缩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灰石晶须增强高温硫化硅橡胶发泡工艺 被引量:9
6
作者 付善菊 韩哲文 吴平平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5-168,共4页
采用硅灰石晶须增强硅橡胶 ,研究了用化学发泡的方法制备发泡硅橡胶时 ,影响发泡硅橡胶的孔隙率及孔径大小的因素。结果表明 ,在 1 2 0°C预发泡时 ,预发泡时间在 3~ 6min内、二次发泡温度在 1 80°C、发泡剂 H和助发泡剂明矾... 采用硅灰石晶须增强硅橡胶 ,研究了用化学发泡的方法制备发泡硅橡胶时 ,影响发泡硅橡胶的孔隙率及孔径大小的因素。结果表明 ,在 1 2 0°C预发泡时 ,预发泡时间在 3~ 6min内、二次发泡温度在 1 80°C、发泡剂 H和助发泡剂明矾的用量均为硅橡胶用量的 5%、硅灰石晶须的用量控制在硅橡胶用量的 2倍内时发泡效果较好。增大发泡压力有利于减小泡孔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灰石 发泡硅像胶 孔隙率 孔径 化泡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碳酸酯/聚乙烯相容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唐颂超 郭卫红 张志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50-152,155,共4页
考察了聚碳酸酯与聚乙烯 (PC/ PE)及聚碳酸酯与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 (PC/ PE- g- MAH)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 ,研究了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研究表明 ,PE的加入有效地提高了 PC的抗冲击性能 ,而 PC/ PE- g- MAH体系的力学性能及混溶性优于 PC/... 考察了聚碳酸酯与聚乙烯 (PC/ PE)及聚碳酸酯与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 (PC/ PE- g- MAH)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 ,研究了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研究表明 ,PE的加入有效地提高了 PC的抗冲击性能 ,而 PC/ PE- g- MAH体系的力学性能及混溶性优于 PC/ PE体系。红外光谱表明 ,接枝 PE与 PC共混时 ,发生酯交换反应。冲击断口及样条截面的扫描电镜发现 ,PC/ PE- g- MAH的相态分布均匀 ,两相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 DSC测试进一步证实了 PC/PE-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聚乙烯 接枝 共混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碳酸酯增韧改性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 被引量:7
8
作者 王耀先 赵玉庭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3-67,共5页
采用共混的方法,将聚碳酸酯对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进行增韧改性,并以DSC、SEM、FT-IR和力学测试为手段,对共混物的微观形态、结构与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MAA/PC是部分相容体系,存在着氢键的相互作用。... 采用共混的方法,将聚碳酸酯对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进行增韧改性,并以DSC、SEM、FT-IR和力学测试为手段,对共混物的微观形态、结构与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MAA/PC是部分相容体系,存在着氢键的相互作用。控制共混率在一定范围内,颗粒分散均匀且粒径小,冲击韧性有较大改善,增韧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 共聚物 增韧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IP树脂的增韧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倪礼忠 柴孟贤 +1 位作者 黄涛 赵玉庭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99-704,共6页
研究了增韧剂对DAIP树脂力学性能、耐热性能、耐水性能以及固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树指的固化条件,增韧剂与树脂之间形成了互穿网络(IPN)结构,具有较好的增韧效果。
关键词 增韧 互穿网络 热固性树脂 DAIP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缩聚法制备聚芳酯复合纳滤膜的研究 I.界面缩聚对复合膜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雪梅 陆晓峰 +3 位作者 梁国明 刘忠英 王彬芳 许汝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94-397,共4页
以双酚A(BPA)和间苯二甲酰氯(IC)作为反应体系,采用界面缩聚的方法得到了NF-1(Nanofiltrationmembrane)复合纳滤膜。系统探索了界面缩聚条件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双酚A 酰氯 界面缩聚 复合纳滤膜 聚芳酯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A和MMA共聚合参数的测定与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哲文 陆琛 +2 位作者 吴玉芳 吴平平 朱清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29-34,共6页
用敏感点法设计实验,通过核磁共振方法测定甲基丙烯酸丁酯(BMA,M1)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M2)共聚物的组成,用Error-in-VariableMethod(EVM)计算方法求得在60、80、100、120和... 用敏感点法设计实验,通过核磁共振方法测定甲基丙烯酸丁酯(BMA,M1)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M2)共聚物的组成,用Error-in-VariableMethod(EVM)计算方法求得在60、80、100、120和140℃时自由基本体聚合时体系的竞聚率,分别为(r1=1.0198,r2=0.9946)、(1.000.1.038)、(1.0614,0.9927)、(1.0088,1.0017)、(1.0962,1.0208)。以及温度对竞聚率的影响,由竞聚率的结果表明,这一对单体从共聚合角度看,其结构非常相似,共聚合反应接近于理想共聚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丁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 共聚合反应 竞聚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S树脂的合成与结构性能表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盾 郭卫红 +1 位作者 唐颂超 徐种德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84-587,共4页
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和氯化聚乙烯(CPE)进行悬浮接枝聚合,制得了MCS树脂,考察了接枝产物的化学结构和组成及其相结构,研究了各种因素对反应的接枝度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并对其结构形态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MCS树脂 接枝共聚 苯乙烯 相结构 MMA C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基亲和层析介质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I.基质的合成及孔结构 被引量:1
13
作者 宁方红 刘坐镇 +3 位作者 诸蓓艳 刘勤凤 邬行彦 王彬芳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20-525,共6页
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原料,合成了大孔树脂,并研究了交联度、混合致孔剂用量和配比对其孔结构的影响。该树脂与间氨基苯硼酸偶联,制得硼基-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价亲和层析介质,介质的硼基偶联量可... 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原料,合成了大孔树脂,并研究了交联度、混合致孔剂用量和配比对其孔结构的影响。该树脂与间氨基苯硼酸偶联,制得硼基-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价亲和层析介质,介质的硼基偶联量可达1.036mmo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树脂 GMA 硼基 亲和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型丙烯酸酯粘合剂及其压敏胶带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施美英 陶婉蓉 《化学世界》 CAS CSCD 1998年第7期366-370,共5页
用丙烯酸酯与带有活性官能团的不饱和化合物共聚,选用二种不同交联剂(含羟基或异氰酸酯的高分子化合物),用轻度交联的方法来调节内聚力和粘结力,形成既具有优良的粘结性,又具有良好的内聚力的三向网状结构高聚物,并研究了各种因... 用丙烯酸酯与带有活性官能团的不饱和化合物共聚,选用二种不同交联剂(含羟基或异氰酸酯的高分子化合物),用轻度交联的方法来调节内聚力和粘结力,形成既具有优良的粘结性,又具有良好的内聚力的三向网状结构高聚物,并研究了各种因素(如溶剂等)对压敏胶的合成与胶带制造工艺的影响,从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酯 压敏胶带 合成 胶粘剂 交联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耀先 赵玉庭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5年第6期702-707,共6页
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SMAA),得率为92%左右。由Kelen-Tudos法求得苯乙烯(St)与甲基丙烯酸(MAA)在80℃进行共聚反应的竞聚率为γ_(St)=0.305,γ_(MAA)=0... 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SMAA),得率为92%左右。由Kelen-Tudos法求得苯乙烯(St)与甲基丙烯酸(MAA)在80℃进行共聚反应的竞聚率为γ_(St)=0.305,γ_(MAA)=0.600。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配方。经FT-IR、DSC、元素分析、化学滴定、GPC等表征,证实了所合成的产物为透明的苯乙烯-甲基丙烯酸无规共聚物。研究表明,SMAA的耐热性比PS好得多,其玻璃化温度随共聚物中MAA含量增加而增大,活化能为166.3kJ/mol。共聚物的加工性能良好,力学性能比PS有了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物 悬浮聚合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机在聚砜树脂缩聚终点控制中的应用
16
作者 郭卫红 陈涛 +2 位作者 沈学宁 王彬芳 许汝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702-707,77-79,共6页
研究了聚砜树脂的缩聚终点控制模型。通过在缩聚过程中取样分析,利用微机进行数据处理,研究了缩合反应中反应温度及搅拌功率与树脂的比浓粘度的关系。该模型为聚砜生产的在线控制提供了依据,通过控制聚砜树脂的比浓粘度,可达到控制... 研究了聚砜树脂的缩聚终点控制模型。通过在缩聚过程中取样分析,利用微机进行数据处理,研究了缩合反应中反应温度及搅拌功率与树脂的比浓粘度的关系。该模型为聚砜生产的在线控制提供了依据,通过控制聚砜树脂的比浓粘度,可达到控制树脂相对分子质量,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聚砜 缩聚 微机 终点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光谱法测定St-BMA的竞聚率 被引量:2
17
作者 陆志豹 陈憬 +1 位作者 韩哲文 吴平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0期1473-1475,共3页
对于共聚合反应中同一对单体的竞聚率,由于采用的实验方法、计算方法不同,可能有几对、甚至上百对不同的数据。在实际生产中已逐渐趋向于在较高温度下进行共聚合,而文献的竞聚率一般均在较低温度下获得,因此缺乏实用意义。本文用FTIR方... 对于共聚合反应中同一对单体的竞聚率,由于采用的实验方法、计算方法不同,可能有几对、甚至上百对不同的数据。在实际生产中已逐渐趋向于在较高温度下进行共聚合,而文献的竞聚率一般均在较低温度下获得,因此缺乏实用意义。本文用FTIR方法测定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正丁酯(BMA)共聚竞聚率参数r<sub>1</sub>和r<sub>2</sub>,讨论了温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聚率 红外光谱 苯乙烯 B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H—NMR法测定丙烯酸β羟乙酯和丙烯酸正丁酯竞聚率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漫里 韩哲文 +1 位作者 黄凌云 吴平平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10-214,共5页
以丙烯酸β羟乙酯(HEA)-丙烯酸正丁酯(BA)共聚体系为研究对象,在共聚单体组成敏感点附近做重复实验,进行了60°C,80°C,100°C,120°C,140°C下的共聚合,用1H-NMR方法测... 以丙烯酸β羟乙酯(HEA)-丙烯酸正丁酯(BA)共聚体系为研究对象,在共聚单体组成敏感点附近做重复实验,进行了60°C,80°C,100°C,120°C,140°C下的共聚合,用1H-NMR方法测定共聚物的组成,用Mayo-Lewis微分组成方程的误差变量法计算竞聚率,同时给出竞聚率的95%置信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β羟乙酯 丙烯酸正丁酯 共聚 竞聚率 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辐射聚合的甲基丙烯酸三丁基锡酯链结构的研究
19
作者 黎松 韩哲文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1年第7期10-13,共4页
测定了-45.6~60℃范围内由^(60)Coγ射线引发聚合的甲基丙烯酸三丁基锡酯的等规度。与引发剂引发聚合相比,低温辐射聚合更有利于间规立构聚合物的生成。随着聚合温度的降低,聚合物分子链结构间规成分增多。通过计算控制等规度的活化能... 测定了-45.6~60℃范围内由^(60)Coγ射线引发聚合的甲基丙烯酸三丁基锡酯的等规度。与引发剂引发聚合相比,低温辐射聚合更有利于间规立构聚合物的生成。随着聚合温度的降低,聚合物分子链结构间规成分增多。通过计算控制等规度的活化能参数,认为单体的锡氧配位是影响聚合物等规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 γ射线 低温辐射聚合 等规度 聚甲基丙烯酸三丁基锡酸 ^13C-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