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资本论》的空间范畴及其社会关系向度
- 1
-
-
作者
胡博成
-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华东理工大学华东社会发展研究所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8,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资本观研究”(24CKS026)。
-
文摘
空间是人类生存发展进程中隐而不显的重要范畴。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空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为理解和把握《资本论》的空间范畴提供了科学立场和方法。《资本论》中不仅有承载生产生活的广延空间和聚合特定社会关系的空间,而且有孕育主体发展的希望空间,这为人类解放提供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指导理论。资本为生产和占有剩余劳动而形成的城市、国家和世界市场的空间样式及实质,是洞悉资本主义空间体系压制和剥削主体的社会历史基础。资本主义空间体系以隐蔽形式支配和占有劳动,是马克思空间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点和前提。《资本论》的空间范畴及其社会关系向度,澄清了空间批判的资本逻辑前提,言明了资本空间界限的历史结局,引出了实现主体解放发展的希望空间,为探索解决21世纪空间问题提供了有益的理论资源。
-
关键词
资本论
资本逻辑
空间
社会关系
主体解放
-
Keywords
Das Kapita
capital logic spatial category
social relationship
subject emancipation
-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