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芯片法快速测定食品中氯霉素和磺胺二甲嘧啶残留 被引量:26
1
作者 左鹏 叶邦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4-258,共5页
人们对食品中药物残留检测方法提出了快速检测、准确定量的要求。本文研究了蛋白芯片法快速定量检测食品中氯霉素和磺胺二甲嘧啶残留。芯片上固定氯霉素和磺胺二甲嘧啶人工抗原,芯片反应区内加入氯霉素和磺胺二甲嘧啶单克隆抗体和其标... 人们对食品中药物残留检测方法提出了快速检测、准确定量的要求。本文研究了蛋白芯片法快速定量检测食品中氯霉素和磺胺二甲嘧啶残留。芯片上固定氯霉素和磺胺二甲嘧啶人工抗原,芯片反应区内加入氯霉素和磺胺二甲嘧啶单克隆抗体和其标准品或待测样品混合物,待抗原抗体完全反应后加入荧光标记二抗示踪。不同浓度的竞争标准品与检测荧光强度作标准曲线,然后通过标准曲线对待检试样中氯霉素和磺胺二甲嘧啶残留量进行定量分析,并同现行的免疫学测定方法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芯片 兽药残留 氯霉素 磺胺二甲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双水相体系分离血红蛋白(HB) 被引量:9
2
作者 谢云飞 常雅宁 +1 位作者 谢志镭 俞建瑛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85-689,共5页
利用聚乙二醇(PEG)/硫酸铵双水相系统分离纯化盐析得到了血红蛋白(HB)样品,考察了PEG相对分子质量、PEG质量分数、(NH4)2SO4质量分数、pH、温度等因素对HB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PEG双水相系统的最佳分离条件为:wPEG400=20%,w(NH4)2SO4=20... 利用聚乙二醇(PEG)/硫酸铵双水相系统分离纯化盐析得到了血红蛋白(HB)样品,考察了PEG相对分子质量、PEG质量分数、(NH4)2SO4质量分数、pH、温度等因素对HB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PEG双水相系统的最佳分离条件为:wPEG400=20%,w(NH4)2SO4=20%,pH=7,温度为30℃。在此条件下HB分配系数可达到65,回收率可以达到89.5%,纯度达到8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相体系 聚乙二醇/硫酸铵 分离 血红蛋白(H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油菜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被引量:6
3
作者 彭秉玉 胡延萍 +5 位作者 巩爱岐 王焕强 王莉 包天忠 李瑞欣 李毅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6-581,共6页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影响ISSR-PCR反应的Mg2+、dNTP、引物和Taq DNA聚合酶4个因素进行优化试验,以期建立其最佳反应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对DNA模板浓度和ISSR-PCR反应程序中的退火温度进行梯度筛选。结果表明:杂交油菜20μL ISSR-...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影响ISSR-PCR反应的Mg2+、dNTP、引物和Taq DNA聚合酶4个因素进行优化试验,以期建立其最佳反应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对DNA模板浓度和ISSR-PCR反应程序中的退火温度进行梯度筛选。结果表明:杂交油菜20μL 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包括1.50 mmol.L-1Mg2+、0.125 mmol.L-1dNTP、2.00μmol.L-1primer、0.50 UTaqDNA聚合酶、2.5μL10×buffer和40 ng DNA模板;引物UBC891适宜的退火温度为54.2℃。该体系在青杂3号及其父本不同个体中能够扩增出条带清晰、稳定性好的条带。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为利用分子标记技术研究杂交油菜品种纯度和真实性鉴定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油菜 ISSR—PCR 反应体系 正交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蛋白耦合异源共架技术对大米蛋白水溶性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黄馨禾 王长艳 +1 位作者 范龙彬 常雅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4-141,共8页
为了通过燕麦蛋白耦合异源共架技术提升大米蛋白在水中的溶解特性,本研究以不同比例的大米蛋白和燕麦蛋白为原料,将两种蛋白在pH12的环境下混合,再恢复至中性进行共架。测定蛋白的溶解性并通过分析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为了通过燕麦蛋白耦合异源共架技术提升大米蛋白在水中的溶解特性,本研究以不同比例的大米蛋白和燕麦蛋白为原料,将两种蛋白在pH12的环境下混合,再恢复至中性进行共架。测定蛋白的溶解性并通过分析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粒径、微观形态、乳化特性、起泡特性、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探究其作用机理。结果显示,大米-燕麦蛋白的溶解度显著高于大米蛋白(8.49%±1.53%)(P<0.05),两者比例为1:0.6时达到最大值93.07%±2.15%。经过异源共架处理的大米-燕麦蛋白复合物粒径为0.1μm左右,同时结构更加松散,大米蛋白和燕麦蛋白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和氢键也发生了变化,使得大米蛋白的溶解度增加,进一步提升乳化特性和起泡特性。综上,燕麦蛋白耦合异源共架技术是一种可以解决大米蛋白水溶性差的可靠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蛋白 燕麦蛋白 功能特性 异源共架 蛋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乳清中β-淀粉酶的超滤提取技术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陈超琴 赵黎明 +1 位作者 蒋丽华 夏泉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240-243,共4页
大豆乳清废水中含有丰富的β-淀粉酶。通过超滤技术对乳清废水中的β-淀粉酶进行浓缩回收,研究了膜截留分子量(MWCO)、操作温度、料液pH对超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MWCO3ku的膜,在跨膜压差2bar、温度(25±3)℃、pH7的操作条件... 大豆乳清废水中含有丰富的β-淀粉酶。通过超滤技术对乳清废水中的β-淀粉酶进行浓缩回收,研究了膜截留分子量(MWCO)、操作温度、料液pH对超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MWCO3ku的膜,在跨膜压差2bar、温度(25±3)℃、pH7的操作条件下,膜通量由初始的44L/(m2·h)衰减至23L/(m2·h),平均通量达到35L/(m2·h);β-淀粉酶的酶活力可达到101U/mL,料液的浓缩倍数为10倍,酶活浓缩倍数约为9倍,总酶活的回收率为92%,浓缩液较高的β-淀粉酶酶活力为下一阶段的分离纯化奠定了基础,为大豆深加工废水综合利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酶 大豆乳清废水 超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挤压膨化犬粮加工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吕宝龙 陈如琪 +2 位作者 赵爽 卢艳花 刘少伟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9-13,共5页
以犬粮配方研究中所确定的最佳配方为基础,以糊化度作为挤压膨化犬粮核心品质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对螺杆转速、物料水分、喂料速率和套筒温度等双螺杆挤压机的主要操作参数与犬粮糊化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糊化度与4... 以犬粮配方研究中所确定的最佳配方为基础,以糊化度作为挤压膨化犬粮核心品质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对螺杆转速、物料水分、喂料速率和套筒温度等双螺杆挤压机的主要操作参数与犬粮糊化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糊化度与4个因素变化的二次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物料水分为25%,螺杆转速为30 Hz(1 Hz=5 r/min),套筒温度为160℃,喂料速率为24 Hz(1 Hz=1.7 r/min)的条件下,犬粮的糊化度达到8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粮 双螺杆挤压机 响应面分析 糊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剂的筛选及其对搅拌型酸奶理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冯大伟 周家春 黄龙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26,共5页
通过调查单菌株发酵特性、球菌/杆菌比例的选择、菌株复配后的性能,得到了4组优化的发酵剂配方。在不添加任何增稠剂的条件下,其发酵的酸奶在28d货架期内质构、后酸化程度表现优异且稳定。此外,为了预测酸奶货架期后酸化程度的强弱,比较... 通过调查单菌株发酵特性、球菌/杆菌比例的选择、菌株复配后的性能,得到了4组优化的发酵剂配方。在不添加任何增稠剂的条件下,其发酵的酸奶在28d货架期内质构、后酸化程度表现优异且稳定。此外,为了预测酸奶货架期后酸化程度的强弱,比较了15组28d储存期实验与加速实验中所得的pH值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加速试验中趋于定值时的pH值可以作为判断后酸化程度强弱的先行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剂 酸奶 货架期 后酸化 质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乳凝胶作为脂肪替代物对鸡肉肠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周士琪 刘雪 +4 位作者 刘少伟 吕学泽 刘静 周定鹏 汤晓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14,共8页
本实验将海带水提多糖以0%、0.25%、0.5%、0.75%、1.00%、1.25%的浓度添加到复乳凝胶中,以改善其持水性和热稳定性。并将1.00%多糖复乳凝胶以0%、15%、30%、45%、60%、75%替代度替代猪背脂,分析其对鸡肉肠持水持油性、乳化稳定性、质构... 本实验将海带水提多糖以0%、0.25%、0.5%、0.75%、1.00%、1.25%的浓度添加到复乳凝胶中,以改善其持水性和热稳定性。并将1.00%多糖复乳凝胶以0%、15%、30%、45%、60%、75%替代度替代猪背脂,分析其对鸡肉肠持水持油性、乳化稳定性、质构与感官的影响。随着海带多糖浓度的增加,复乳凝胶的持水性和热稳定性增加(P<0.05),当添加量大于1.00%时,硬度、粘聚性、咀嚼性显著降低(P<0.05)。随着复乳凝胶替代猪背脂比例增大,鸡肉肠的持油性、乳化稳定性、硬度和咀嚼性显著提高(P<0.05),L^*值、b^*值逐渐增大,a^*值逐渐降低(P<0.05),当替代度为30%时,脂肪含量为9.29%;替代度为75%时,脂肪含量仅2.68%。感官评定结果显示,当替代度达到60%时,感官评分与对照组相似。由以上结果说明,复乳凝胶可替代鸡肉肠中60%的猪背脂,且保证了产品性质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肉肠 复乳凝胶 海带多糖 脂肪替代 乳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苡仁酸奶的流变性及工艺条件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朱旭君 黄杰 +2 位作者 王妍 顾欣辰 刘少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94-297,共4页
实验用复原乳制备薏苡仁酸奶,研究其流变学性质。结果显示,与生鲜乳相比,复原乳酸奶粘度显著提高,但感官性质(口感、色泽、滋味等)下降,持水力也降低。通过均质处理可以提高酸奶的品质,最佳均质压力为20MPa,且当白砂糖的添加量为6%~8%... 实验用复原乳制备薏苡仁酸奶,研究其流变学性质。结果显示,与生鲜乳相比,复原乳酸奶粘度显著提高,但感官性质(口感、色泽、滋味等)下降,持水力也降低。通过均质处理可以提高酸奶的品质,最佳均质压力为20MPa,且当白砂糖的添加量为6%~8%,薏苡仁提取液添加量为4%时,薏苡仁酸奶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仁 复原乳 酸奶 均质 流变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苏中花色素的提取及储藏稳定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苑玉莉 常雅宁 +1 位作者 俞建瑛 徐炎鹏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6-160,共5页
利用水、酸化水、乙醇的水溶液、酸化水和乙醇的混合物等提取剂从新鲜的紫苏叶片中提取花色素苷,经XAD-7树脂柱浓缩得到色素样品,并考察色素在黑暗或光照,空气或氮气,冷藏或冷冻及室温下的储藏稳定性。结果表明:在乙酸-乙醇水溶液(V(CH3... 利用水、酸化水、乙醇的水溶液、酸化水和乙醇的混合物等提取剂从新鲜的紫苏叶片中提取花色素苷,经XAD-7树脂柱浓缩得到色素样品,并考察色素在黑暗或光照,空气或氮气,冷藏或冷冻及室温下的储藏稳定性。结果表明:在乙酸-乙醇水溶液(V(CH3COOH)∶V(C2H5OH)∶V(H2O)=6∶40∶54)中提取6h可获得最佳提取效果,花色素苷质量浓度为175.0mg/L,色度为54.03,色调角为26.63°。在-18℃条件下避光隔绝空气保存,紫苏色素的降解速度最慢,储藏稳定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提取 花色素苷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逻辑模型优化海藻鸡肉膏工艺条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馨宁 刘雪 +3 位作者 刘少伟 施晓予 宋皓瑜 金鑫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5-49,65,共6页
为研究海藻鸡肉膏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海藻酶解液、木糖、半胱氨酸添加量和反应温度对海藻鸡肉膏感官品质的影响,并利用模糊逻辑模型对感官评价结果进行验证优化。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海藻酶解液... 为研究海藻鸡肉膏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海藻酶解液、木糖、半胱氨酸添加量和反应温度对海藻鸡肉膏感官品质的影响,并利用模糊逻辑模型对感官评价结果进行验证优化。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海藻酶解液添加量20%,木糖添加量6.0%,半胱氨酸添加量0.2%,反应温度100℃时制得的海藻鸡肉膏感官分数最高,鸡肉香味浓郁、风味突出、口感醇厚。试验结果可为模糊逻辑模型应用于食品配方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鸡肉膏 感官评价 配方优化 正交试验 模糊逻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数学模型在豌豆素食鸡排感官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苏复工 刘少伟 娜音图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5-109,共5页
该研究利用模糊数学模型结合响应面的方法优化豌豆素食鸡排的配方。以回归模型优化得到最佳配方:甲基纤维素的添加量为0.85%,结冷胶的添加量为0.78%,香精的添加量为0.95%,其中对豌豆素食鸡排的感官评分影响最大的是甲基纤维素,其次是结... 该研究利用模糊数学模型结合响应面的方法优化豌豆素食鸡排的配方。以回归模型优化得到最佳配方:甲基纤维素的添加量为0.85%,结冷胶的添加量为0.78%,香精的添加量为0.95%,其中对豌豆素食鸡排的感官评分影响最大的是甲基纤维素,其次是结冷胶及香精。此条件下生产的豌豆素食鸡排表面无龟裂现象,咀嚼感强烈,有嚼劲,风味和组织口感都比较好,感官评分为85.86,可为豌豆蛋白及植物肉的开发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数学 食品加工 素食鸡排 豌豆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热处理对绿豆蛋白-高酰基结冷胶乳液凝胶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娜音图 刘少伟 +1 位作者 杨清馨 韩莉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3-90,共8页
本实验将绿豆蛋白在40、55、70、85、100℃的条件下热处理15、30、45、60、120 min,制备绿豆蛋白-高酰基结冷胶乳液凝胶,分析了凝胶的硬度、持水性、色度、溶解度、蛋白质二级结构及凝胶微观结构,以探究绿豆蛋白热变性对其形成乳液凝胶... 本实验将绿豆蛋白在40、55、70、85、100℃的条件下热处理15、30、45、60、120 min,制备绿豆蛋白-高酰基结冷胶乳液凝胶,分析了凝胶的硬度、持水性、色度、溶解度、蛋白质二级结构及凝胶微观结构,以探究绿豆蛋白热变性对其形成乳液凝胶的性质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提高,热处理时间延长,凝胶硬度、持水性先增大后减小,在85℃、30 min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403.91±12.05 N、99.715%±0.022%。热处理显著降低了凝胶亮度L*(P<0.05),提高了红度值a*。凝胶溶解度结果表明,形成此凝胶的主要分子间作用力为疏水键及氢键。当热处理温度升高,热处理时间延长,形成凝胶的键先增多后减少,在85℃、30 min时达到最大值,其疏水键及氢键浓度分别为10.87±0.02 mg/g、4.03±0.02 mg/g。凝胶二级结构相对含量结果显示:热处理会导致凝胶二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P<0.05)。凝胶微观结构证明:持水性及硬度高的凝胶具有更致密的网络结构。综合来看,85℃、30 min的热处理条件改善凝胶特性的效果最好。本研究为提高绿豆蛋白-高酰基结冷胶乳液凝胶的性能改善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蛋白 热处理 乳液凝胶 凝胶性质 蛋白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酶改性小球藻蛋白工艺优化及其乳化特性的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清馨 刘少伟 韩莉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19-227,共9页
本文以小球藻蛋白为研究对象,探究了超声辅助酶改性条件优化及改性后乳化特性的变化。选择超声时间、超声功率、酶添加量、酶反应时间为考察因素,使用层次分析法对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和乳析指数分别赋予权重,并以综合加权得分为响应值... 本文以小球藻蛋白为研究对象,探究了超声辅助酶改性条件优化及改性后乳化特性的变化。选择超声时间、超声功率、酶添加量、酶反应时间为考察因素,使用层次分析法对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和乳析指数分别赋予权重,并以综合加权得分为响应值,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法探究超声辅助酶改性小球藻蛋白乳化特性的最佳改性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改性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31 min、超声功率209 W、酶添加量3.1%、酶反应时间3 h。在此优化条件下,乳化性能的最佳评分可以达到98.99,与预测值接近。同时,改性小球藻蛋白的溶解性和起泡性与原蛋白相比分别提高了68.30%和49.44%,但持水性和持油性的改善效果并不明显。综上,该研究为小球藻蛋白在食品乳化体系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蛋白 乳化特性 超声改性 酶改性 响应面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