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化灰渣的理化性质及其对石油焦/CO_2气化反应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平雅敏 黄胜 +2 位作者 吴诗勇 吴幼青 高晋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16,52,共6页
采用XRF、XRD和SEM/EDS等分析手段对神华煤气化灰渣的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气化灰渣对金山石油焦/CO2气化反应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炉底灰渣和炉顶飞灰的灰分质量分数分别为78.39%和62.71%;炉底灰渣中Ca和Fe的质量分数较炉顶... 采用XRF、XRD和SEM/EDS等分析手段对神华煤气化灰渣的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气化灰渣对金山石油焦/CO2气化反应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炉底灰渣和炉顶飞灰的灰分质量分数分别为78.39%和62.71%;炉底灰渣中Ca和Fe的质量分数较炉顶飞灰高,而炉顶飞灰中Si和Al的质量分数则比炉底灰渣高;气化灰渣中的矿物质主要以对气化反应无催化活性的惰性物质形态存在,炉底灰渣中对含碳物料气化反应有催化作用的主要是少量的硫酸钙、氧化铁和钾芒硝(K3Na(SO4)2),而炉顶飞灰中则是少量的硫酸钙;随着气化灰渣添加量的增加,石油焦催化气化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值时所对应的转化率逐渐减小。当气化灰渣的添加量为5%~30%时,石油焦的气化活性提高了2~7倍,其中炉底灰渣的催化活性稍优于炉顶飞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焦 气化灰渣 理化性质 催化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催化的石油焦/水蒸气气化反应活性及产氢特性 被引量:4
2
作者 黄胜 吴诗勇 +1 位作者 吴幼青 高晋生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12-918,共7页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钾盐对金山石油焦/水蒸气气化反应活性和产氢特性的影响,并与石油焦/水蒸气非催化气化反应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钾盐不仅能有效降低气化反应温度、改善石油焦的气化反应活性,而且能够促进气化反应...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钾盐对金山石油焦/水蒸气气化反应活性和产氢特性的影响,并与石油焦/水蒸气非催化气化反应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钾盐不仅能有效降低气化反应温度、改善石油焦的气化反应活性,而且能够促进气化反应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反应(碳/水反应、水煤气变换和甲烷/水蒸气重整反应)。随着气化温度的升高,非催化气化的产物气中H2的含量逐渐增加,而催化气化的产物气中H2的含量则有所降低,这是由于非催化和催化气化条件下水煤气变换反应处于不同的状态。与非催化气化相比,催化气化条件下单位质量石油焦完全气化生成的产物气中H2不仅产率高,而且含量也高(非催化和催化气化条件下H2的含量分别为47.2%~54.1%和55.0%~60.4%)。各种钾盐对石油焦/水蒸气气化反应的催化活性顺序为:K2CO3>KAc>KNO3>K2SO4>KCl,但不同的钾盐对气体产物分布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焦 钾盐 气化活性 产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气相炭化焦的物理结构及CO2气化活性 被引量:4
3
作者 黄胜 吴幼青 +3 位作者 吴诗勇 高晋生 向军 张军营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6-31,共6页
以石油醚和蒽油为原料,在炭化温度为1 000-1 300°C的条件下制备了两种气相炭化焦,主要考察了这两种高温气相炭化焦的物理结构和CO2气化活性,并与液相炭化焦和煤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石油醚气相炭化以裂解和缩聚反应并存,而蒽... 以石油醚和蒽油为原料,在炭化温度为1 000-1 300°C的条件下制备了两种气相炭化焦,主要考察了这两种高温气相炭化焦的物理结构和CO2气化活性,并与液相炭化焦和煤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石油醚气相炭化以裂解和缩聚反应并存,而蒽油气相炭化以缩聚反应为主;两种气相炭化焦的颗粒均为均匀的球形颗粒(粒径为0.1-0.5μm),且随炭化温度增加,颗粒粒径减小,焦块结构趋于致密化;炭化温度增加有利于气相炭化焦的碳微晶结构向有序化方向发展,在相同炭化温度下,气相炭化焦最具石墨化倾向,液相炭化焦次之,煤焦最小;炭的气化活性不是仅由碳微晶结构唯一决定的,不同炭化过程所形成焦的气化活性顺序为:煤焦〉气相炭化焦〉液相炭化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炭化焦 物理结构 碳微晶 气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下神府煤焦/CO_2气化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绍锋 吴诗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70-675,共6页
在950~1400℃,以神府煤为原料制备了各种慢速和快速热解焦,并对各种热解焦的CO2气化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范围内,修正体积模型对神府煤焦/CO2气化反应的模拟明显优于收缩未反应芯模型和随机孔模型;神府煤焦气化... 在950~1400℃,以神府煤为原料制备了各种慢速和快速热解焦,并对各种热解焦的CO2气化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范围内,修正体积模型对神府煤焦/CO2气化反应的模拟明显优于收缩未反应芯模型和随机孔模型;神府煤焦气化反应动力学从低温到高温存在一个偏折点,即低温区(950~1150℃)属化学动力学控制,高温区(1150~1400℃)属扩散动力学控制。在950~1150℃,神府慢速和快速热解煤焦的表观活化能范围分别为109.21~205.30kJ/mol和86.88~116.90kJ/mol;在1150~1400℃,分别为16.58~52.16kJ/mol和14.00~32.91kJ/mol;神府煤焦/CO2气化反应过程也存在动力学补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 高温气化 反应动力学 补偿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撞击流气化炉内颗粒停留时间分布的随机模拟 被引量:3
5
作者 倪建军 郭庆华 +2 位作者 梁钦锋 于遵宏 于广锁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67-573,共7页
根据多喷嘴对置式气化炉流场测试,将气化炉划分为若干区域,运用时间离散、状态离散的马尔可夫链随机模型,模拟了气化炉内颗粒相的停留时间分布(RTD)。当颗粒在撞击区和射流区间的回流比为0.5,向下撞击流股区和管流区为平推流模型,其他... 根据多喷嘴对置式气化炉流场测试,将气化炉划分为若干区域,运用时间离散、状态离散的马尔可夫链随机模型,模拟了气化炉内颗粒相的停留时间分布(RTD)。当颗粒在撞击区和射流区间的回流比为0.5,向下撞击流股区和管流区为平推流模型,其他区域按全混流模型处理时,模拟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随着进料流量的增大,平均停留时间减小,量纲1方差减小;随着回流比的增加,平均停留时间增大;气固两相平均停留时间接近,但RTD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留时间分布 颗粒流 马尔可夫链 气化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煤浆气化炉耐火砖损蚀量的灰色预测 被引量:1
6
作者 廖胡 梁钦锋 +2 位作者 周志杰 代正华 于广锁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7-69,74,共4页
针对水煤浆气化炉中耐火砖存在损蚀的特点,采用灰色预测理论建立了耐火砖损蚀量的不等时距GM(1,1)预测模型,并提出了模型的优化方法。通过预测值与实际值比较得出,GM(1,1)模型用于水煤浆气化炉中耐火砖损蚀量的预测是可行的;优化后的预... 针对水煤浆气化炉中耐火砖存在损蚀的特点,采用灰色预测理论建立了耐火砖损蚀量的不等时距GM(1,1)预测模型,并提出了模型的优化方法。通过预测值与实际值比较得出,GM(1,1)模型用于水煤浆气化炉中耐火砖损蚀量的预测是可行的;优化后的预测模型与实际值吻合较好。在模型优化过程中还发现,模型优化后平均相对误差由4.41%降为3.73%,最大相对误差也由14.36%降到9.09%,验证了优化方法的有效性。预测结果可为水煤浆气化炉耐火砖的研制及检修提供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煤浆气化炉 耐火砖损蚀量 灰色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喷嘴对置撞击流驻点偏移规律 被引量:22
7
作者 李伟锋 孙志刚 +2 位作者 刘海峰 王辅臣 于遵宏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6-52,共7页
运用烟线法和热线风速仪对两喷嘴撞击流流场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不同喷嘴间距、不同气速比下撞击面的稳定性和撞击面驻点的偏移规律。结果发现,当2D≤L≤4D(L为喷嘴间距,D为喷嘴直径)时,若两喷嘴气速相等,撞击面不稳定,在轴线上发生振... 运用烟线法和热线风速仪对两喷嘴撞击流流场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不同喷嘴间距、不同气速比下撞击面的稳定性和撞击面驻点的偏移规律。结果发现,当2D≤L≤4D(L为喷嘴间距,D为喷嘴直径)时,若两喷嘴气速相等,撞击面不稳定,在轴线上发生振荡;当两喷嘴气速有小的差异时,撞击面驻点将发生大幅度的偏移,此时流场变得相对比较稳定。当2D≤L≤8D时,撞击面驻点位置对气速比变化很敏感;当L<2D和L>8D时,撞击面驻点位置对两喷嘴气速比的变化逐渐变得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撞击流 驻点偏移 稳定性 烟线法 热线风速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下煤焦的碳微晶及孔结构的演变行为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绍锋 吴诗勇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3-517,共5页
以贵州煤为原料,在热解温度950℃-1400℃制备了各种慢速和快速热解焦,主要对高温热解过程中煤焦的碳微晶和孔结构的演变行为进行了研究,同时也研究了高温气化过程中煤焦的孔结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慢速热解焦和快速热解焦的C和H含量明... 以贵州煤为原料,在热解温度950℃-1400℃制备了各种慢速和快速热解焦,主要对高温热解过程中煤焦的碳微晶和孔结构的演变行为进行了研究,同时也研究了高温气化过程中煤焦的孔结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慢速热解焦和快速热解焦的C和H含量明显不同;随热解温度的升高,煤焦的碳微晶结构向有序化方向发展,但慢速热解煤焦比快速热解煤焦的"石墨化"程度大;快速热解煤焦的微孔比表面积和微孔容积明显高于慢速热解煤焦,即快速热解煤焦的孔隙结构明显比慢速热解煤焦发达;在气化反应初期,煤焦的微孔比表面积下降,微中孔比表面积增加,反应后期煤焦的总比表面积快速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 高温热解 碳微晶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污泥水热液化过程及产物特征 被引量:5
9
作者 张逸秋 吴诗勇 +2 位作者 吴幼青 黄胜 高晋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4-242,共9页
以城市污泥为原料,考察反应温度对城市污泥水热液化过程及液化产物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70℃时生物粗油产率和沥青烯产率分别达到最大值26.82%和27.73%,水回收率及体积减量度也分别达到最大值94.81%和80.16%,说明城市污泥经水热液... 以城市污泥为原料,考察反应温度对城市污泥水热液化过程及液化产物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70℃时生物粗油产率和沥青烯产率分别达到最大值26.82%和27.73%,水回收率及体积减量度也分别达到最大值94.81%和80.16%,说明城市污泥经水热液化处理后能取得良好的减量化效果;生物粗油主要含有脂肪酸类、胺类和脂肪烃类,且脂肪酸类碳链长度主要集中在C16~C18;水相有机质则主要由羧酸类、酯类、胺类和酚类组成;液体燃料热值回收率在53.23%~98.20%之间,说明水热液化处理在城市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方面具有良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泥 水热液化 生物粗油 水相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热转化炉停留时间分布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玉琴 代正华 +3 位作者 程宏 许建良 周华辉 王辅臣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41,54,共5页
以氢气作为示踪剂,运用脉冲法测定自热转化炉内停留时间的分布。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催化剂床层的增高,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变窄,平均停留时间和量纲一方差均减小;当进口气量增大时,平均停留时间减小,量纲一方差增大。应用N个全混流反应... 以氢气作为示踪剂,运用脉冲法测定自热转化炉内停留时间的分布。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催化剂床层的增高,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变窄,平均停留时间和量纲一方差均减小;当进口气量增大时,平均停留时间减小,量纲一方差增大。应用N个全混流反应器(CSTR)、轴向混合模型和平推流模型串联建立自热转化炉停留时间分布模型,由Laplace变换法和阻尼最小二乘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估算,模型估计停留时间曲线与实验测量曲线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热转化炉 停留时间 LAPLACE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