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8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化环境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教学质量方法探索 被引量:12
1
作者 丁雷 曹礼梅 孙贤波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27-229,共3页
环境工程专业认识实习实践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和职业认可度。结合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多年来认识实习实践教学开展现状,从实习基地甄选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强化环境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教学质量的多重方法,重点强调了以"闭卷考试&... 环境工程专业认识实习实践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和职业认可度。结合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多年来认识实习实践教学开展现状,从实习基地甄选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强化环境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教学质量的多重方法,重点强调了以"闭卷考试"为核心的多元化考核模式在认识实习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杜绝了实践教学流于"参观而非学习"的不良现象,提升了认识实习实践教学质量,促进了我校"环境工程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该方法对于各兄弟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乃至其他工科专业的实践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认识实习 教学质量 实习基地 企业导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环境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 被引量:7
2
作者 石晶 修光利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19,共5页
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从生源结构、导师队伍建设及论文质量等方面对环境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培养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环境工程 全日制工程硕士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流床煤气化细渣燃烧特性及其工程化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庆云 高春雷 +6 位作者 刘夏青 马利 方鹏程 李芳 白永辉 吕鹏 于广锁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25,共14页
随着我国能源需求增长与环保要求提高,煤气化细渣的高效清洁处置已成为制约煤化工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问题。气流床气化技术虽具有高效转化优势,但其产生的细渣因含水率、灰分及残碳含量高等特性,难以直接资源化利用。综述了煤气化细渣... 随着我国能源需求增长与环保要求提高,煤气化细渣的高效清洁处置已成为制约煤化工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问题。气流床气化技术虽具有高效转化优势,但其产生的细渣因含水率、灰分及残碳含量高等特性,难以直接资源化利用。综述了煤气化细渣的形成机制、组成结构及燃烧特性,重点分析了碳的石墨化程度、灰分包裹效应及孔隙结构对燃烧活性的制约机理。针对煤气化细渣燃烧性能差的问题,现有研究提出了两种主要路径:一是通过预热、氧化或流态化熔融燃烧等改性手段强化煤气化细渣单独燃烧活性;二是通过与煤、生物质等高反应性燃料掺混燃烧,利用协同效应提升整体燃烧效率。在工程化应用研究方面,循环流化床焚烧炉、高温预热脱碳装备及掺烧工艺已取得显著进展,可有效降低残碳含量并实现能源回收,但仍面临设备磨损与腐蚀、残碳燃尽困难、二次污染风险及掺烧比例受限等问题。总结了当前技术挑战,并展望了煤气化细渣资源化与减量化的发展方向,可为推进煤炭清洁利用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床气化 煤气化细渣 细渣形成路径 理化特性 燃烧特性 工程化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虚拟现实共享实践平台探索
4
作者 丁思佳 孙贤波 +1 位作者 蔡正清 徐宏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4-208,共5页
为提高跨学科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优质工程实践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探索建设了环境虚拟现实共享实践平台。该平台面向全校非环境专业学生开设了2门实践课程,通过调整策略新增了“三强化,三弱化”的教学内容,并实施了共享课程的教学实... 为提高跨学科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优质工程实践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探索建设了环境虚拟现实共享实践平台。该平台面向全校非环境专业学生开设了2门实践课程,通过调整策略新增了“三强化,三弱化”的教学内容,并实施了共享课程的教学实践。实践表明,该平台有效提升了虚拟现实教学资源50%的利用率,提高了共享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强化了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促进了跨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该研究的实践与探索为跨学科融合提供了新路径,对培养交叉复合型人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虚拟现实 实践教学 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力发展腐蚀与防护技术推进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被引量:6
5
作者 陆柱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81-183,共3页
关键词 资源节约 腐蚀与防护 环境友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企政合作共建大学生校外工程实习基地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34
6
作者 刘程琳 范先国 +3 位作者 曾小林 邓伯松 李平 于建国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28-231,236,共5页
工程实习基地建设事关大学生工程能力训练,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以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为案例,通过分析当前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难题,探究校企合作下实践基地建设与管理的新模式。新的校外实... 工程实习基地建设事关大学生工程能力训练,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以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为案例,通过分析当前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难题,探究校企合作下实践基地建设与管理的新模式。新的校外实践建设理念要求坚持校企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开展科研项目合作、师资交流等多渠道的校企深度合作,创新实习实践内容,建立良性反馈机制,实现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促进、互利共赢,从而提高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与运行。经过近3年的实践,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高等工程教育 校外实习基地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地区某市重点行业优控环境激素的筛选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4
7
作者 侯爽 隋倩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40-1145,共6页
为筛选华东地区某市重点行业优先控制环境激素,基于美国"内分泌干扰物筛选计划"、欧盟"内分泌干扰物共同体战略"等研究,本文整理得到重点关注环境激素名单,并对其在该市重点行业企业的生产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结... 为筛选华东地区某市重点行业优先控制环境激素,基于美国"内分泌干扰物筛选计划"、欧盟"内分泌干扰物共同体战略"等研究,本文整理得到重点关注环境激素名单,并对其在该市重点行业企业的生产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壬基酚、双酚、乙草胺等51种重点关注环境激素中,13种在重点行业企业的生产和使用中被涉及。根据上述13种环境激素的生产、使用量和涉及企业数等,进一步筛选得到4种建议区域优先控制环境激素,分别为苯乙烯、双酚A、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从地区分布上看,4种建议区域优先控制环境激素的生产和使用主要集中在工业聚集区,主要涉及的行业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研究结果为筛选优先控制环境激素、进一步识别其风险、重点突出地加强对其的管理和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激素 优先控制 地区分布 行业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与抗性基因在畜禽养殖中的环境影响及生态风险 被引量:2
8
作者 胡雯桉 沈城 +2 位作者 孙慧伦 王强 刘敏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1-160,共10页
对畜禽养殖环境中抗生素与抗性基因的影响与潜在的生态风险进行了综述,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调研总结了不同地区畜禽养殖业中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研究发现,畜禽粪便及粪肥还田后土壤中抗生素与抗性基因残留浓度水平因粪肥种类、地区、... 对畜禽养殖环境中抗生素与抗性基因的影响与潜在的生态风险进行了综述,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调研总结了不同地区畜禽养殖业中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研究发现,畜禽粪便及粪肥还田后土壤中抗生素与抗性基因残留浓度水平因粪肥种类、地区、养殖场规模和管理措施等因素而存在差异;同时,抗生素和抗性基因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受土壤类型及施肥方式的影响.此外,本研究特别探讨了抗性基因在土壤中通过水平基因扩散等机制传播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系统阐述了抗生素与抗性基因的生态风险.最后,结合畜禽粪肥还田的污染现状,对未来减少环境中抗生素及抗性基因积累和扩散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期望为全面了解抗生素及抗性基因在畜禽养殖中的环境影响和生态风险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抗性基因 畜禽粪便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SO-BPNN模型在滨海环境中铁质材料腐蚀速率预测中的应用
9
作者 杨彪 肖佳 +2 位作者 欧阳晨 朱金晨 闫莹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2-79,共8页
针对滨海复杂环境中铁质材料腐蚀速率预测的问题,利用自适应粒子群优化(APSO)算法对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中的权重和阈值进行优化,构建了一种APSO-BPNN模型,以提高铁质材料在滨海环境中腐蚀速率预测的准确性。基于暴露试验数据,对比了... 针对滨海复杂环境中铁质材料腐蚀速率预测的问题,利用自适应粒子群优化(APSO)算法对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中的权重和阈值进行优化,构建了一种APSO-BPNN模型,以提高铁质材料在滨海环境中腐蚀速率预测的准确性。基于暴露试验数据,对比了APSO-BPNN模型与传统BPNN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APSO-BPNN模型在训练集上的决定系数R_(2)提高了23.65%,其在测试集上的R2达到0.9258,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下降至11.55、22.26%和14.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质材料 自适应粒子群优化(APSO)算法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 腐蚀速率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床加氢尾油气化炭黑的理化性质
10
作者 王亦飞 黄悬悬 +3 位作者 唐冬萍 王辰 于广锁 王辅臣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2-742,共11页
为了研究悬浮床加氢尾油气化炭黑的物理化学性质,利用元素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荧光光谱(XRF)等方法对悬浮床加氢尾油气化炭黑进行了系统性... 为了研究悬浮床加氢尾油气化炭黑的物理化学性质,利用元素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荧光光谱(XRF)等方法对悬浮床加氢尾油气化炭黑进行了系统性的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炭黑的固定碳、挥发分和灰分的含量分别为43.73%、19.63%和36.64%;C/H比为3.93,属于不成熟炭黑;炭黑表面存在坍塌、表面粗糙且随机分布着不规则小孔,此外,大多数炭黑出现较多的“中空”结构;炭黑灰分以聚集体形态存在,主要成分V_(2)O_(5)、MoO_(3)、NiO占比分别为53.33%、27.13%、12.83%,因此炭黑可视为钒镍钼资源回收对象;炭黑表面吸附着可溶性有机物质,存在一定量的C—O、—OH等官能团;炭黑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分别仅为42.05m^(2)·g^(-1)和0.13cm^(3)·g^(-1);炭黑表现出了较低的燃烧反应性(S=69×10^(-12)min^(-2)·℃^(-3)),这可能是其内部结构特点,导致氧气分子在其表面的扩散和吸附过程受阻,进而影响了燃烧反应的速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黑 悬浮床加氢 气化 形貌 氧化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热解蔗渣制备生物质基碳纳米管
11
作者 廖丽芳 魏一麟 +4 位作者 毛闯 许庆利 彭麟 郑业川 颜涌捷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697-5702,共6页
以蔗渣为原料,采用硝酸铁、二茂铁、草酸钴对蔗渣进行预处理,制备蔗渣-催化剂前体。在微波场中,700W功率下对蔗渣-催化剂前体进行裂解制备生物质基碳纳米管(CNTs),并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等多种表征方法分析碳纳米... 以蔗渣为原料,采用硝酸铁、二茂铁、草酸钴对蔗渣进行预处理,制备蔗渣-催化剂前体。在微波场中,700W功率下对蔗渣-催化剂前体进行裂解制备生物质基碳纳米管(CNTs),并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等多种表征方法分析碳纳米管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通过金属催化剂预处理后,MCN-2和MCN-3产品管壁上可以观察到完整且光滑的CNTs。拉曼光谱中I_(D)与I_(G)的比值远低于1.0,表明制备的CNTs石墨化程度较高。与生物质炭相比,CNTs的结晶度、结构有序性和热稳定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生物质炭 碳纳米管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化企业泄漏检测与修复作业人体健康风险研究
12
作者 张钢锋 卜梦雅 修光利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116,I0006,I0007,共8页
随着国家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管控的日益重视,设备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对LDAR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的健康风险却关注甚少。研究聚焦某石化企业汽油加氢、加氢汽油抽提和芳烃抽提等3套生产装置的LDAR现场作... 随着国家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管控的日益重视,设备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对LDAR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的健康风险却关注甚少。研究聚焦某石化企业汽油加氢、加氢汽油抽提和芳烃抽提等3套生产装置的LDAR现场作业,模拟泄漏检测人员工作状态,开展了人体健康长时间暴露和短时间暴露实验,定量分析了LDAR从业者工作过程中潜在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在长时间暴露风险方面,汽油加氢装置和加氢汽油抽提装置的苯系物致癌风险值分别为1.26×10^(-4)和3.07×10^(-4),存在潜在致癌风险;加氢汽油抽提装置中苯系物的累积风险指数值为1.3306,存在潜在非致癌风险。在短时间暴露风险方面,加氢汽油抽提和芳烃抽提装置泄漏点附近的苯浓度分别为苯的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限值(PC-STEL)的21.2倍和1.1倍,存在短时间暴露风险。建议相关作业人员在石化企业装置区域开展LDAR作业时,应做好健康防护措施,同时对于高风险密封点,考虑采用在线监控技术手段代替手工检测,减少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健康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企业 挥发性有机物 泄漏检测与修复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技术在碳基材料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又鸣 王焦飞 +6 位作者 张玉洁 白永辉 宋旭东 苏暐光 吕鹏 王薇 于广锁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52,共12页
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强的吸附能力、丰富的表面官能团等理化性质,在催化、吸附、电化学等领域广泛应用.氮掺杂可以增强碳材料表面极性、提高表面润湿性、降低离子吸脱附时的能垒、修饰碳原子表面电子结构等,是改善碳材料理化... 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强的吸附能力、丰富的表面官能团等理化性质,在催化、吸附、电化学等领域广泛应用.氮掺杂可以增强碳材料表面极性、提高表面润湿性、降低离子吸脱附时的能垒、修饰碳原子表面电子结构等,是改善碳材料理化性能的有效手段.目前,已有较多文献对氮掺杂碳材料在催化、电化学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广泛综述,但均是针对某一具体领域的应用,而针对氮掺杂技术尤其是多原子共掺杂在碳基材料中各个领域应用的整体性综述还较少.因此,本文从N原子和多原子共掺杂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性能出发,对其在催化、吸附、电化学等领域的作用机理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并对未来可能开展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和分析,以期为氮掺杂碳材料的新型制备和工业化发展提供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碳材料 共掺杂 催化 吸附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O/HZSM-5复合催化剂调控水稻秸秆和PVC共热解产物的协同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彩云 王焦飞 +6 位作者 张玉洁 柯梅容 宋旭东 苏暐光 白永辉 吕鹏 于广锁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5,共14页
生物质与废旧塑料共热解是实现两者资源化利用的潜在技术之一,不仅能制备高附加值的富烃生物油,还可实现废弃物的洁净资源化利用,减轻环境污染。然而,产物的复杂性限制了共热解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本研究以农作废弃物水稻秸秆(RS)和聚氯... 生物质与废旧塑料共热解是实现两者资源化利用的潜在技术之一,不仅能制备高附加值的富烃生物油,还可实现废弃物的洁净资源化利用,减轻环境污染。然而,产物的复杂性限制了共热解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本研究以农作废弃物水稻秸秆(RS)和聚氯乙烯塑料(PVC)为研究对象,采用热重-质谱联用仪(TG-MS)和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Py-GC/MS)研究两者单独及共热解特性,并考察CaO和HZSM-5复合催化剂对热解产物的协同调控规律。结果表明,PVC和RS在共热解过程中具有相互作用,促进了芳烃化合物的产生。生物油中烃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高达66.78%。其中,芳烃的相对含量达到64.17%。相较于RS单独热解,共热解焦油组分中含氧化合物的含量下降62.05%,有效提高了生物油的氧化稳定性。CaO/HZSM-5复合催化剂相较于CaO、HZSM-5单独催化剂,热解产物油中C_(4)−C_(10)烃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分别增加2.81%、5.06%,表现出更好的轻质芳烃选择性。在CaO/HZSM-5复合催化剂协同作用下,生物油中单环芳烃的相对含量为34.34%,大于理论计算值33.03%。而多环芳烃的相对含量为28.21%,小于理论计算值31.22%,表现出较好的单环芳烃选择性。此外,CaO/HZSM-5复合催化剂促进大量氯元素以CaCl_(2)等氯化物的形式固定在半焦中,显著降低了Cl元素的气相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PVC 热解 CaO/HZSM-5复合催化剂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氨甲烷火焰自由基化学发光燃烧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文举 宋旭东 +4 位作者 吴润民 景园园 张俊先 白永辉 于广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26-1837,I0018,共13页
NH_(3)与CH_(4)的混合可有效改善NH_(3)的燃烧性能,通过模拟计算,可以更好地理解NH_(3)掺加对火焰行为的影响。该文使用ANSYS进行模拟研究,对不同掺NH_(3)比及不同当量比的NH_(3)/CH_(4)/O2燃烧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掺入NH_(3)导致... NH_(3)与CH_(4)的混合可有效改善NH_(3)的燃烧性能,通过模拟计算,可以更好地理解NH_(3)掺加对火焰行为的影响。该文使用ANSYS进行模拟研究,对不同掺NH_(3)比及不同当量比的NH_(3)/CH_(4)/O2燃烧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掺入NH_(3)导致火焰温度降低,温度核心分布区域随掺NH_(3)比增加而向火焰下游移动,随当量比增大而向火焰根部移动;当掺NH_(3)比增大时,OH^(*)与CH^(*)峰值含量下降,OH^(*)峰值位置向火焰下游移动,CH^(*)峰值位置则不发生变化,但CH^(*)径向位置呈现多峰分布;当当量比增大时,OH^(*)与CH^(*)峰值含量上升,OH^(*)分布区域面积增加,峰值位置向靠近火焰根部方向移动,CH^(*)分布区域则趋于集中并向远离火焰根部处移动,径向位置仍呈现多峰分布;此外,化学动力学分析表明,掺入NH_(3)导致OH^(*)生成路径发生改变,OH^(*)产率随掺NH_(3)比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3/CH4燃烧 掺NH3比 当量比 化学发光 反应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交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评估系统研究——上海案例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莉 陈长虹 +4 位作者 戴懿 黄成 景启国 潘汉生 黄海英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118-122,共5页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将社会发展概念从单纯经济增长拓展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城市发展新模式。交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整个发展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针对目前大城市普遍面临的交通环境压力和经济、交通与环境系统的复杂性,...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将社会发展概念从单纯经济增长拓展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城市发展新模式。交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整个发展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针对目前大城市普遍面临的交通环境压力和经济、交通与环境系统的复杂性,通过构建经济-交通-环境间的压力与响应关系,建立了可用于“回顾过去、解析现状、瞻望未来”的城市交通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采用隶属函数对单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对交通环境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的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采用Visual Basic 6.0及Of-fice的Access 2000,开发了交通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评估系统,并以上海市为案例进行了研究。本系统的开发可为城市交通环境可持续状况评价及发展对策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管理学 交通环境 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隶属度 权重 综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风化土壤中重金属的环境效应研究 被引量:54
17
作者 刘玉荣 党志 尚爱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4-66,共3页
对贵州水城矿务局周围煤矸石风化后形成的土壤进行了重金属含量、形态及分布特征以及重金属的植物可利用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煤矸石风化形成的土壤中重金属Zn、Pb、Cd、Cu有明显积累,积累强度顺序为Cu>Cd>Zn>Pb,已经受到一定... 对贵州水城矿务局周围煤矸石风化后形成的土壤进行了重金属含量、形态及分布特征以及重金属的植物可利用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煤矸石风化形成的土壤中重金属Zn、Pb、Cd、Cu有明显积累,积累强度顺序为Cu>Cd>Zn>Pb,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可交换态、碳酸盐态和有机态含量较低,多以铁锰氧化物和残渣态存在,受雨季影响,形态分布的季节变化也比较明显;植物可利用性高,实验植物吸收的重金属特别是Zn、Cd的量均已远远超过国家卫生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风化土壤 环境效应 重金属污染 植物可利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FCC催化剂的形态、成分分析及环境风险评价 被引量:14
18
作者 刘腾 邱兆富 +3 位作者 杨骥 梅雪冰 曹礼梅 张巍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1-74,共4页
为了解中国废FCC催化剂的形态、成分以及其中重金属的潜在危害,以2个炼油厂的3种废FCC催化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形态特征和元素组成,并对其做了环境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较新鲜催化剂,废FCC催化剂形态特征以及元素组成均发生了变化,XRD... 为了解中国废FCC催化剂的形态、成分以及其中重金属的潜在危害,以2个炼油厂的3种废FCC催化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形态特征和元素组成,并对其做了环境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较新鲜催化剂,废FCC催化剂形态特征以及元素组成均发生了变化,XRD谱图呈无定型态,比表面积明显减小,组分中新增了Ni、Cu、Zn、Pb、V、Ba、As等重金属,其中Ni含量达到10^(-3)级。环境风险评价表明,废FCC催化剂试样不属于危险固体废弃物,但是若对其进行直接填埋,其中的Ni、Zn、Ba、As等重金属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FCC催化剂 重金属 固体废弃物 环境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废催化剂污染特征及资源化途径 被引量:9
19
作者 曹礼梅 邱兆富 +1 位作者 张巍 杨骥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293-5301,共9页
全世界化工行业每年会置换出大量的废催化剂,如处置不当,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浪费了资源。本文对化工行业废催化剂的现状进行了初步调查分析,综述了其来源、类别及特点。基于废催化剂中有价金属的含量远远高于矿藏中所含有的相应组分的特... 全世界化工行业每年会置换出大量的废催化剂,如处置不当,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浪费了资源。本文对化工行业废催化剂的现状进行了初步调查分析,综述了其来源、类别及特点。基于废催化剂中有价金属的含量远远高于矿藏中所含有的相应组分的特点,建议将其作为二次资源进行利用;分析了化工废催化剂潜在的环境风险并提出了开展环境风险评价的流程,建议建立废催化剂环境风险信息数据库;概括论述了废催化剂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等的控制手段及存在的问题。文中提出:对于化工废催化剂的处理处置应从清洁生产的角度考虑,不局限于单纯的末端污染控制;建议开展废催化剂减量化、资源化及无害化处理的绿色新技术,达到减少污染、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行业 废催化剂 污染特征 资源化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ton氧化工艺在某化工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曹国民 孙霄 +2 位作者 盛梅 沈晓强 金磊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09-613,共5页
针对江苏省某化工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出水COD和TP高于DB32/939—2006《江苏省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排放限值的情况,采用Fenton氧化工艺对该污水处理厂装置进行升级改造。小试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污水pH 3.0~3.5,H_2O... 针对江苏省某化工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出水COD和TP高于DB32/939—2006《江苏省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排放限值的情况,采用Fenton氧化工艺对该污水处理厂装置进行升级改造。小试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污水pH 3.0~3.5,H_2O_2(质量分数30%)加入量0.8 m L/L,FeSO_4·H_2O加入量0.8 g/L,反应时间120min,Fenton氧化反应结束后中和反应的适宜pH约为7.0。升级改造工程包括2套并联运行的处理能力各为10 km^3/d的Fenton氧化系统,装置稳定运行后最终控制H_2O_2加入量为150 L/h,FeSO_4·7H_2O溶液加入量为700 L/h,相应的处理后出水COD和TP分别稳定在60 mg/L和0.4 mg/L以下,可达标排放。每吨污水的处理药剂成本约为0.9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顿氧化 化工园区 集中式污水处理厂 硫酸亚铁 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