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技术在载药系统及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王勇 胡坪 +2 位作者 刘清飞 罗国安 王义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2-117,共6页
关键词 纳米技术 载药系统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化扩张床技术及其在中药提取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敏 胡坪 +4 位作者 梁琼麟 杨辉华 刘清飞 王义明 罗国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6-109,共4页
关键词 中药提取分离 过程集成化 扩张床 在线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床技术在生物制品领域的应用及其在中药纯化分离中的应用前景展望 被引量:2
3
作者 褚琳娜 杨辉华 +3 位作者 张敏 梁琼麟 王义明 罗国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70-1775,共6页
膨胀床技术凭借操作简便、成本低及易于集成化的特点,在中药分离纯化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其应用研究发展还较为缓慢。尤其是膨胀床的流体动力学特性和吸附性能的研究,一直缺乏较为合理的,可以对实际操作进行有效指导的数学模... 膨胀床技术凭借操作简便、成本低及易于集成化的特点,在中药分离纯化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其应用研究发展还较为缓慢。尤其是膨胀床的流体动力学特性和吸附性能的研究,一直缺乏较为合理的,可以对实际操作进行有效指导的数学模型,这也限制了膨胀床技术的工程放大研究。本文将从这个角度出发,结合膨胀床技术在较成熟的生物制品领域的最新发展水平和方向,论述膨胀床在中药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膨胀床 流体动力学 吸附性能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骨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吐温-80协同超声提取 被引量:4
4
作者 韩伟 金凌洁 孙晓海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5-109,共5页
采用表面活性剂协同超声法提取地骨皮中的总黄酮。研究表面活性剂种类和浓度、超声功率和时间、提取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地骨皮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优化的工艺条件为:吐温-80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 采用表面活性剂协同超声法提取地骨皮中的总黄酮。研究表面活性剂种类和浓度、超声功率和时间、提取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地骨皮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优化的工艺条件为:吐温-80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为2 g/L,液固比20 mL/g,在140 W下超声20 min,然后在85℃恒温槽中提取45min,地骨皮总黄酮的得率为2.70%。与其他提取方法相比,该方法在提取效率和得率上都有较大优势,具有得率高、省时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超声提取 地骨皮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中丹酚酸B的提取分离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孙金兰 韩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年第1期49-53,共5页
系统综述了提取、纯化、分析丹参中治疗心脑血管病的有效成分丹酚酸B的方法,并对微波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大孔树脂吸附技术与传统技术上作了比较和论述。
关键词 丹参 丹酚酸B提取 纯化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针菇中总多酚含量测定方法的优选 被引量:9
6
作者 汪佳丹 徐婷 韩伟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3-120,共8页
为优选金针菇中总多酚含量测定的方法和条件,以方法学验证结果等作为评价指标,考察福林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及普鲁士蓝法测定金针菇多酚含量的适用性,选择最佳测定方法;再以吸光度为响应值,对优选方法显色条件进行单因素考察,在此基础... 为优选金针菇中总多酚含量测定的方法和条件,以方法学验证结果等作为评价指标,考察福林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及普鲁士蓝法测定金针菇多酚含量的适用性,选择最佳测定方法;再以吸光度为响应值,对优选方法显色条件进行单因素考察,在此基础上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综合比较3种方法干扰性、灵敏度及稳定性等,福林酚法更适用于金针菇总多酚含量的测定;条件优化后最佳显色参数为福林酚显色剂2 mL,15%Na_2CO_3溶液2.4 mL,时间70 min,温度45℃,且该方法条件优化结果拟合度高,稳定可靠,可大大提高测定金针菇总多酚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多酚 含量测定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水溶性成分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敏 胡坪 +1 位作者 罗国安 王义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28-630,共3页
目的:建立当归水溶性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方法:采用梯度洗脱法,对当归水溶性成分进行HPLC测定,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250 mm×4.6 mm ID,5μm)色谱柱,以水(0.1%甲酸)-乙腈作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 nm,洗脱流速0.5 mL/min,记... 目的:建立当归水溶性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方法:采用梯度洗脱法,对当归水溶性成分进行HPLC测定,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250 mm×4.6 mm ID,5μm)色谱柱,以水(0.1%甲酸)-乙腈作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 nm,洗脱流速0.5 mL/min,记录时间65 min。结果:对指纹图谱方法学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考察中特征峰相对峰面积、相对保留时间的RSD均小于5%。本试验把HPLC指纹图谱结合相似度分析和聚类分析用于当归药材的质量评价,较好地表达了产地和用药部位信息。结论:本试验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可作为当归药材水溶性成分的质量控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树花子实体多糖的微波提取及絮凝纯化工艺 被引量:9
8
作者 满宁 孙盼 韩伟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9-104,共6页
以得率为指标,去离子水为溶剂,微波提取灰树花多糖,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粒径840~2 000μm,液固比30 mL/g,微波提取210 s,溶剂pH=6;以脱蛋白率和多糖保留率为指标,壳聚糖为絮凝剂纯化灰树花多糖提取液,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壳聚糖10... 以得率为指标,去离子水为溶剂,微波提取灰树花多糖,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粒径840~2 000μm,液固比30 mL/g,微波提取210 s,溶剂pH=6;以脱蛋白率和多糖保留率为指标,壳聚糖为絮凝剂纯化灰树花多糖提取液,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壳聚糖10 mL/g,絮凝1 h,液药比40 mL/g,药液pH=6,温度控制在45℃。与其他工艺相比,本文采用的微波提取及絮凝纯化方法操作高效,能有效提高灰树花多糖的得率和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树花 多糖 微波 絮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酚酸B水提取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周永传 戴洁婷 韩伟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106-110,共5页
论述了丹参中丹参酚酸B水提取过程的动力学因素,着重分析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药材粒度等因素对丹参酚酸提取过程的影响,并借助现有模型来进行描述.
关键词 丹参酚酸B 传质动力学 扩散模型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酶解预处理-微波法提取积雪草总苷 被引量:3
10
作者 樊亮 王承潇 +1 位作者 陈惠丹 韩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91-595,共5页
采用酶解预处理-微波法提取积雪草中的积雪草总苷。对酶解预处理温度、酶解时间、液固比、微波辐射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考察。根据考察结果选择酶解预处理温度、液固比、微波辐射时间3个因子进行二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酶... 采用酶解预处理-微波法提取积雪草中的积雪草总苷。对酶解预处理温度、酶解时间、液固比、微波辐射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考察。根据考察结果选择酶解预处理温度、液固比、微波辐射时间3个因子进行二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酶解预处理-微波提取积雪草总苷的最佳工艺条件,建立了具有良好预测性能的提取模型。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积雪草总苷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45℃,液固比36,酶解时间30 min,微波辐射110 s。在此条件下积雪草总苷的得率为27.10%。该方法与传统提取法比较,具有提取速率快、目标成分得率高的特点,是较为理想的一种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草总苷 酶解法 微波提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絮凝剂纯化猴头菇总多糖工艺的对比 被引量:8
11
作者 豆欣欣 韩伟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4-68,共5页
采用单因素分组法,以脱蛋白率和多糖保留率为评价指标,研究并比较壳聚糖和ZTC1+1Ⅱ型絮凝剂对猴头菇总多糖提取液的纯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系统考察絮凝剂用量、絮凝温度、作用时间对纯化工艺的影响,确定了两种絮凝剂纯化的最佳工艺... 采用单因素分组法,以脱蛋白率和多糖保留率为评价指标,研究并比较壳聚糖和ZTC1+1Ⅱ型絮凝剂对猴头菇总多糖提取液的纯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系统考察絮凝剂用量、絮凝温度、作用时间对纯化工艺的影响,确定了两种絮凝剂纯化的最佳工艺参数,最后还对比了两种絮凝剂纯化的猴头菇总多糖溶液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壳聚糖絮凝效果优于ZTC1+1Ⅱ型絮凝剂,当絮凝温度为50℃、壳聚糖用量为0.8 m L/g、絮凝时间为2.0 h时,脱蛋白率为38.52%,多糖保留率为94.65%,并且壳聚糖絮凝纯化后的提取液清除DPPH·的能力优于ZTC1+1Ⅱ型絮凝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头菇 多糖 壳聚糖 ZTC型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验设计优化金针菇多酚提取工艺 被引量:2
12
作者 汪佳丹 彭茹洁 韩伟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9-67,共9页
以提取量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和响应面设计两种方法优化金针菇多酚的提取工艺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正交试验与响应面设计对各因素影响程度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液固比、微波... 以提取量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和响应面设计两种方法优化金针菇多酚的提取工艺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正交试验与响应面设计对各因素影响程度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液固比、微波时间、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质量浓度;正交试验法最佳工艺下的提取量为7.144 3 mg/g,响应面设计法的优化结果为7.241 2 mg/g,较正交试验法高1.4%。正交设计试验次数少,工作量小,而响应面优化结果更精确,所得数据信息更详细,两者各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多酚 正交试验 响应面设计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