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晶型TiO_2薄膜的低温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3
1
作者 燕姗姗 吴连弟 +1 位作者 陈锋 张金龙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4-418,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低温制备了具有锐钛矿、板钛矿双晶型的TiO2薄膜.分别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UV-Vis透光率曲线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手段对所得TiO2溶胶和薄膜进行了性能表征.采用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水溶液评价TiO2... 采用溶胶-凝胶法低温制备了具有锐钛矿、板钛矿双晶型的TiO2薄膜.分别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UV-Vis透光率曲线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手段对所得TiO2溶胶和薄膜进行了性能表征.采用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水溶液评价TiO2薄膜的光催化活性.结果发现,所得TiO2薄膜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和光催化活性.同时,考察了溶胶回流温度对所制备TiO2薄膜性能的影响,发现升高溶胶回流温度可以完善薄膜的晶型,增大薄膜的粗糙度,从而提高薄膜的光催化活性.溶胶回流温度为100℃时所制备的TiO2薄膜具有最高的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薄膜 低温制备 双晶型 平均粗糙度 光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茚修饰的蒽类荧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保卫 张志云 邹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67-71,共5页
合成了一种茚修饰的蒽类衍生物(INAN)——9,10-二[4-(1,1-二甲基-3-苯基-1H-茚)苯基]蒽,经核磁共振氢谱、碳谱以及高分辨质谱等手段表征了其结构。应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循环伏安法和热重分析研究了其光物理、电化学和热稳... 合成了一种茚修饰的蒽类衍生物(INAN)——9,10-二[4-(1,1-二甲基-3-苯基-1H-茚)苯基]蒽,经核磁共振氢谱、碳谱以及高分辨质谱等手段表征了其结构。应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循环伏安法和热重分析研究了其光物理、电化学和热稳定性能,计算了其HOMO、LUMO能级和电化学能隙。并将其与工业应用的9,10-二(4-(2,2-二苯乙烯基)苯)蒽进行性能比对,发现该材料的荧光发生蓝移,同时在热稳定性和发光量子产率上均有改善。该类化合物可作为高效的蓝光荧光材料,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生物显像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茚蒽 荧光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诱导发光(VIE)分子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豆伟涛 贺晓鹏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85-696,共12页
二氢二苯并吩嗪类衍生物具有独特的振动诱导发光机制,该分子可在单波长激发的情况下呈现不同比率形式的红色与蓝色荧光,该荧光双发射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多领域研究,如有机光电材料、比率式荧光探针及超分子凝胶等。本文对振动诱导发光... 二氢二苯并吩嗪类衍生物具有独特的振动诱导发光机制,该分子可在单波长激发的情况下呈现不同比率形式的红色与蓝色荧光,该荧光双发射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多领域研究,如有机光电材料、比率式荧光探针及超分子凝胶等。本文对振动诱导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二氢二苯并吩嗪类衍生物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潜力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二苯并吩嗪 振动诱导发光 比率式荧光 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条件对甲醇电氧化催化剂PtRu/CAs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邹阅超 李霞 +1 位作者 黄永民 刘洪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0-154,共5页
利用液相浸渍还原的方法,以炭气凝胶(CAs)为载体制备了担载型Pt-Ru催化剂,其中Pt质量分数为15%,Pt和Ru的原子比为2∶1.研究了金属前驱体于不同介质(CH3COOH,H2O及CH3COONa)中浸渍所制备的催化剂在组成、结构以及对甲醇催化活性方面的区... 利用液相浸渍还原的方法,以炭气凝胶(CAs)为载体制备了担载型Pt-Ru催化剂,其中Pt质量分数为15%,Pt和Ru的原子比为2∶1.研究了金属前驱体于不同介质(CH3COOH,H2O及CH3COONa)中浸渍所制备的催化剂在组成、结构以及对甲醇催化活性方面的区别.催化剂的物化性质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以及能谱仪(EDS)表征,并采用循环伏安法测试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以CAs为载体,均匀分散于异丙醇与水混合溶液后,先加入CH3COOH使金属前驱体在酸性介质中浸渍,再用NaOH调节pH值至碱性,同时生成CH3COONa作为稳定剂,最后用NaBH4还原所制得的催化剂具有更高的电催化活性,其峰电流密度达到38.24 mA/cm2,远高于其它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Ru/CAs催化剂 甲醇氧化 电催化剂 炭气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硫化钼复合材料的构建与对Aβ的灵敏检测
5
作者 程雅文 豆伟涛 陈国荣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59-766,共8页
为解决传统检测阿兹海默症标志物Aβ的荧光方法普遍存在灵敏度低、背景干扰大以及操作过程繁琐的缺点,通过超分子自组装的方法将3种不同波长的荧光探针(白藜芦醇(Res)、硫磺素T(ThT)和4-(二氰基亚甲基)-2-甲基-4H-吡喃衍生物(DCM-OH))... 为解决传统检测阿兹海默症标志物Aβ的荧光方法普遍存在灵敏度低、背景干扰大以及操作过程繁琐的缺点,通过超分子自组装的方法将3种不同波长的荧光探针(白藜芦醇(Res)、硫磺素T(ThT)和4-(二氰基亚甲基)-2-甲基-4H-吡喃衍生物(DCM-OH))与二硫化钼进行复合,通过高分辨质谱和高效液相色谱表征了3种化合物的结构以及纯度,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并对两种不同分子量的肽段片段Aβ(1~40)和Aβ(1~42)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复合材料结构规整均一,3种体系均能实现对Aβ(1~40)和Aβ(1~42)的灵敏检测;通过合成得到的DCM-OH与MoS2的复合体系粒径分布均一,生物相容度好,对Aβ(1~42)有更低的检测下限(6.8nmol/L),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二硫化钼 淀粉样蛋白 灵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响应MSNs@polymer(FITC/FA)核-壳结构双重药物载体
6
作者 昌慧 郝伟举 +1 位作者 刘洪来 徐首红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48-555,共8页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在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MSNs)表面接枝具有pH响应的聚2-(二异丙基氨基)甲基丙烯酸乙酯(PDPA),点击化学修饰聚乙二醇(PEG)、叶酸(FA)及荧光基团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制备无机/有机复合材料的核-壳结构纳...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在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MSNs)表面接枝具有pH响应的聚2-(二异丙基氨基)甲基丙烯酸乙酯(PDPA),点击化学修饰聚乙二醇(PEG)、叶酸(FA)及荧光基团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制备无机/有机复合材料的核-壳结构纳米颗粒(MSNs@polymer(FITC/FA)).通过细胞实验证明了所合成的纳米颗粒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对于肿瘤细胞的靶向性和示踪性,结果表明该纳米颗粒可以同时在核层和壳层分别包载抗肿瘤药物紫杉醇(PTX)和多药耐药逆转剂他克莫司(FK506),其释药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在生理环境pH 7.4的条件下仅有约20%的药物泄漏,在pH 5.0的条件下存在24 h后超过80%的药物可以被释放.实验证明通过使药物分别分布在核层和壳层,可实现药物的分阶段释放.MSNs@polymer(FITC/FA)有望解决临床上抗肿瘤药物的多药耐药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PH敏感 靶向运输 核-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mini表面活性剂(12-6-12)和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万霞 何云飞 +1 位作者 尚亚卓 刘洪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6-162,共7页
应用紫外光谱、荧光探针、zeta电位、动态光散射和凝胶电泳等方法探讨了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C12H25N+(CH3)2―(CH2)6―(CH3)2N+C12H25·2Br- (12-6-12)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 与传统表面活性剂相比, 偶联表面活性... 应用紫外光谱、荧光探针、zeta电位、动态光散射和凝胶电泳等方法探讨了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C12H25N+(CH3)2―(CH2)6―(CH3)2N+C12H25·2Br- (12-6-12)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 与传统表面活性剂相比, 偶联表面活性剂特殊的分子结构使其与DNA的作用更强烈. DNA引导表面活性剂在其链周围形成类胶束结构, 开始形成类胶束时对应的表面活性剂临界聚集浓度(CAC)比纯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CMC)低两个数量级. CAC与DNA的浓度无关, 而与表面活性剂之间的疏水作用以及表面活性剂与DNA之间的静电吸引作用密切相关. Zeta电位和凝胶电泳结果显示了DNA链所带负电荷逐渐被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和的过程. 借助原子力显微镜(AFM)成功观察到了松散的线团状DNA, 球状体随机地分散在DNA链上形成类似于串珠的结构、尺寸较大的球形复合物以及其由于吸附多余的表面活性剂重新带正电而被溶解得到的较小DNA/12-6-12聚集体. 圆二色(CD)光谱结果显示, 12-6-12可以诱导DNA的构象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MINI表面活性剂 DNA 相互作用 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Ag/α-Al_2O_3催化丙烯气相环氧化反应 被引量:4
8
作者 姚炜 郭杨龙 +4 位作者 卢冠忠 郭耘 王艳芹 张志刚 何丹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79-1584,共6页
制备了以分子氧为氧化剂,对丙烯气相环氧化具有较好催化性能的改性负载银催化剂,并利用氧气程序升温脱附(O2-TPD)技术研究了氧在其表面上的脱附行为.实验结果表明:Ag/α-Al2O3催化剂只能使丙烯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当该催化剂用K2O... 制备了以分子氧为氧化剂,对丙烯气相环氧化具有较好催化性能的改性负载银催化剂,并利用氧气程序升温脱附(O2-TPD)技术研究了氧在其表面上的脱附行为.实验结果表明:Ag/α-Al2O3催化剂只能使丙烯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当该催化剂用K2O改性后,可获得少量的环氧丙烷;Y2O3改性的Ag/α-Al2O3催化剂,可获得极少量的丙醛和丙酮;将0.1%(w)Y2O3添加到Ag-K2O/α-Al2O3后,可以显著提高催化剂的丙烯环氧化性能.在0.1MPa、245℃、20%C3H6/8%O2/72%N2和气体空速2000h-1的反应条件下,通过20%(w)Ag-0.1%Y2O3-0.1%K2O/α-Al2O3催化剂时,丙烯转化率为4.0%,环氧丙烷的选择性为46.8%.O2-TPD研究表明,少量的Y2O3、K2O或Y2O3-K2O作为助剂添加到20%Ag/α-Al2O3催化剂中时,减少了高温区与丙烯完全氧化有关的吸附氧物种的量,低温区余下的吸附氧物种量不变,有利于丙烯环氧化反应,提高了环氧丙烷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α-Al2O3催化剂 丙烯环氧化 环氧丙烷 氧气程序升温脱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金属-壳聚糖催化苯乙酮不对称转移加氢反应 被引量:3
9
作者 孙延喜 吴小华 +2 位作者 郭耘 孟宪乐 卢冠忠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3-317,共5页
将天然手性高分子聚合物壳聚糖(CS)负载到S iO2上后,再络合M(Pd、P t、Pu和Ph)金属,制得了多相手性加氢催化剂M-CS-S iO2。在空气氛围下,以异丙醇为氢源,考察了M-CS-S iO2对苯乙酮不对称催化氢转移加氢反应的催化活性。研究了活性金属(P... 将天然手性高分子聚合物壳聚糖(CS)负载到S iO2上后,再络合M(Pd、P t、Pu和Ph)金属,制得了多相手性加氢催化剂M-CS-S iO2。在空气氛围下,以异丙醇为氢源,考察了M-CS-S iO2对苯乙酮不对称催化氢转移加氢反应的催化活性。研究了活性金属(Pd、P t、Rh和Ru)、载体(ZSM-5、β、M CM-41、S iO2),及钯的前驱物对多相手性加氢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d-CS-S iO2对苯乙酮不对称转移加氢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加氢性能和对R-1-苯乙醇的对映选择性;Pd的前驱物对Pd-CS-S iO2的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的影响较小;载体对Pd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的影响很大;在苯乙酮不对称转移加氢反应中,Pd-CS-β分子筛对R-1-苯乙醇的对映体过量值可达到6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酮 多相 手性 氢转移 并丙醇 壳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酸催化合成4-羟基苯基-1′-O-D-吡喃葡萄糖苷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朝霞 闫静 +2 位作者 唐燕辉 翁小闽 陈国荣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74-777,共4页
报道了一种简便易行的绿色合成4-羟基苯基-1′-O-D-吡喃葡萄糖苷(即熊果苷及其端基异构体)新方法,采用固体酸蒙脱石K-10或4A分子筛为催化剂,将四苄基保护的葡萄糖(2)或α-三氯乙酰亚胺酯糖给体(3)与氢醌直接进行糖基化反应,最高以86%的... 报道了一种简便易行的绿色合成4-羟基苯基-1′-O-D-吡喃葡萄糖苷(即熊果苷及其端基异构体)新方法,采用固体酸蒙脱石K-10或4A分子筛为催化剂,将四苄基保护的葡萄糖(2)或α-三氯乙酰亚胺酯糖给体(3)与氢醌直接进行糖基化反应,最高以86%的产率获得4-羟基苯基-2,′3,′4,′6′-四-O-苄基-1′-O-D-吡喃葡萄糖苷(4),进而脱除苄基保护,定量获得熊果苷及其端基异构体(1)。中间体(4)的结构经IR、MS、1H NMR及元素分析等测试技术进行了确认,化合物(1)的理化数据与文献值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酸 熊果苷 4A分子筛 蒙脱石K-10 糖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碳糖苷类熊果苷类似物的合成及其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活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朱晨江 石焱 +2 位作者 吕遐 唐燕辉 陈国荣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3-256,共4页
合成了一系列稳定高效的新型碳糖苷类熊果苷类似物,其中10个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化合物结构通过核磁及质谱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具有良好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13、14、15、16、19的活性接近或优于天然... 合成了一系列稳定高效的新型碳糖苷类熊果苷类似物,其中10个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化合物结构通过核磁及质谱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具有良好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13、14、15、16、19的活性接近或优于天然熊果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苷 碳糖苷 合成 酪氨酸酶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界面上的Gemini表面活性剂/DNA复合膜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蓉 陈启斌 刘洪来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9-404,414,共7页
用Langmuir-Blodgett(LB)膜技术和原子力显微镜探讨平衡时间、盐浓度和连接基团长度对气-液界面上阳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C18H37(CH3)2N+-(CH2)s-N+(CH3)2C18H37]·2Br-,简写成18-s-18,s=3、4、6、8、10、12)与DNA分子之间相互... 用Langmuir-Blodgett(LB)膜技术和原子力显微镜探讨平衡时间、盐浓度和连接基团长度对气-液界面上阳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C18H37(CH3)2N+-(CH2)s-N+(CH3)2C18H37]·2Br-,简写成18-s-18,s=3、4、6、8、10、12)与DNA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与DNA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达到平衡时需较长时间;随着盐浓度的增加,盐的屏蔽作用增大,致使表面活性剂与DNA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当连接基团为刚性(s=3、4)时,分子间的空间位阻较小,Gemini表面活性剂/DNA复合膜主要形成纤维结构;而当连接基团为柔性(s≥8)时,分子间的位阻效应增大,则主要形成片状聚集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MINI表面活性剂 DNA LB膜 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奎宁修饰型Pt/Al_2O_3催化丙酮酸乙酯的不对称加氢反应
13
作者 陶国忠 卢冠忠 +2 位作者 郭耘 王艳芹 郭杨龙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2-87,共6页
在常压下以乙酸为溶剂,采用奎宁修饰型Pt/Al2O3为加氢催化剂,考察了修饰剂浓度及氢化温度对丙酮酸乙酯不对称加氢反应对映选择性和反应速率的影响,并于优化条件下研究了修饰型催化剂的稳定性、循环使用及再生。结果表明:修饰剂浓度有一... 在常压下以乙酸为溶剂,采用奎宁修饰型Pt/Al2O3为加氢催化剂,考察了修饰剂浓度及氢化温度对丙酮酸乙酯不对称加氢反应对映选择性和反应速率的影响,并于优化条件下研究了修饰型催化剂的稳定性、循环使用及再生。结果表明:修饰剂浓度有一适宜值,低温有利于不对称加氢反应;反应体系中底物丙酮酸乙酯的存在对修饰剂奎宁的深度加氢具有抑制作用;催化剂的一次再生使催化反应的不对称性增强,经二次再生后则降低产物的对映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加氢 氧化铝 丙酮酸乙酯 奎宁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E麦芽糖碳糖苷类似物的合成
14
作者 朱晨江 李军廷 +2 位作者 石焱 唐燕辉 陈国荣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5-90,共6页
1,2,3,6,2′,3′,4′,6′-八-O-乙酰基-β-麦芽糖与二甲基对甲氧基苯通过Friedel-Craft烷基化反应形成稳定的碳糖苷,经硝酸铈氨(CAN)氧化、低亚硫酸钠还原、无水氯化锌催化分子内醚化反应,合成了两类结构稳定且保留抗氧活性基团的新型V... 1,2,3,6,2′,3′,4′,6′-八-O-乙酰基-β-麦芽糖与二甲基对甲氧基苯通过Friedel-Craft烷基化反应形成稳定的碳糖苷,经硝酸铈氨(CAN)氧化、低亚硫酸钠还原、无水氯化锌催化分子内醚化反应,合成了两类结构稳定且保留抗氧活性基团的新型VE麦芽糖碳糖苷类似物——包括-εVE类的8-(2,′3,′6,′2,″3,″4,″6″-七-O-乙酰基-β-麦芽糖基)-6-羟基-2,2,5,7-四甲基苯并二氢吡喃(10)和8-(2,′3,′6,′2,″3,″4,″6″-七-O-乙酰基-β-麦芽糖基)--εVE(11),-γVE类的5-(2,′3′,6,′2,″3,″4,″6″-七-O-乙酰基-β-麦芽糖基)-6-羟基-2,2,7,8-四甲基苯并二氢吡喃(12)、5-(2′,3,′6,′2,″3,″4,″6″-七-O-乙酰基-β-麦芽糖基)--γVE(13)以及5-(β-麦芽糖基)-6-羟基-2,2,7,8-四甲基苯并二氢吡喃(14)。反应中间体及目标产物由1H-NMR和MS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 麦芽糖 碳糖苷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轭二烯型C-糖苷合成新方法
15
作者 王朝霞 宋绍兴 +2 位作者 施小新 陈国荣 PRALY Jean-Piarre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0-482,共3页
首先应用三甲基烯丙基硅合成中间体2,3,4,6-四-O-乙酰基-1-烯丙基-α-D-吡喃糖苷(3),然后在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CCl4体系中将溴引入烯丙基位,采用1,8-二氮杂环[5,4,0]-十一烯-7(DBU)在超声波作用下发生声消除反应,一步合成2,3,4,6-四... 首先应用三甲基烯丙基硅合成中间体2,3,4,6-四-O-乙酰基-1-烯丙基-α-D-吡喃糖苷(3),然后在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CCl4体系中将溴引入烯丙基位,采用1,8-二氮杂环[5,4,0]-十一烯-7(DBU)在超声波作用下发生声消除反应,一步合成2,3,4,6-四-O-乙酰基-1-丙二烯基-β-D-吡喃糖苷(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喃糖苷 三甲基烯丙基硅 消除反应 绿色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醌分子伏安响应的多电子转移辨析
16
作者 周浩 龙亿涛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33-537,共5页
电化学反应中,一个基元电子转移反应仅对应一个电子交换,实际上多电子转移反应也涉及对应数目的单电子转移步骤,分离、辨析每个电子基元反应的氧化还原峰电位十分重要.本文以辅酶Q0(Co Q0)、亚甲基桥连双辅酶Q0(Bis-Co Q0)为模型,采用... 电化学反应中,一个基元电子转移反应仅对应一个电子交换,实际上多电子转移反应也涉及对应数目的单电子转移步骤,分离、辨析每个电子基元反应的氧化还原峰电位十分重要.本文以辅酶Q0(Co Q0)、亚甲基桥连双辅酶Q0(Bis-Co Q0)为模型,采用循环伏安和方波伏安技术研究其电化学特性,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多电子转移体系、分析单个电子转移电位的方法.实验表明,Co Q0经历两步单电子还原反应.Bis-Co Q0中两个醌单元发生强电子相互作用,电极过程为4电子多步转移.对于表观上的4电子"三步"转移反应,拟用Lorentzian-Gaussian分峰拟合Co Q0和Bis-Co Q0体系方波伏安响应曲线,分别获取每个电子转移步骤的电位,进一步证明Bis-Co Q0经历四分步单电子转移反应,为热力学研究提供更多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酶Q0 电子相互作用 方波伏安法 多电子转移 分峰 单电子响应辨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质和乙醇对DNA与Gemini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小芳 何云飞 +2 位作者 尚亚卓 韩霞 刘洪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53-858,共6页
应用荧光探针和zeta电位方法研究了电解质NaBr、NaCl、KCl和有机溶剂乙醇对DNA与Gemini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影响.DNA诱导的表面活性剂类胶束在较低浓度即可生成,这一浓度称为临界聚集浓度(CAC).Gemini表面活性剂比具有相同烷烃链长的... 应用荧光探针和zeta电位方法研究了电解质NaBr、NaCl、KCl和有机溶剂乙醇对DNA与Gemini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影响.DNA诱导的表面活性剂类胶束在较低浓度即可生成,这一浓度称为临界聚集浓度(CAC).Gemini表面活性剂比具有相同烷烃链长的单体表面活性剂更易聚集,对应的CAC较低.实验结果表明,盐(NaBr)浓度对DNA/表面活性剂体系的CAC影响不大,阴、阳离子的种类则对该体系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阴离子(Br-、Cl-)对体系的CAC有显著的影响,但阳离子(Na+、K+)的差异对CAC影响不大.极性溶剂乙醇对DNA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影响比较复杂.乙醇浓度较低时有利于表面活性剂的聚集,使得CAC减小;而浓度较高时,则不利于表面活性剂聚集,从而使CAC变大.乙醇可显著改变DNA/表面活性剂复合物的zeta电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GEMINI表面活性剂 相互作用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mini表面活性剂与DNA在气/液界面上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康雪丽 陈启斌 +1 位作者 尚亚卓 刘洪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67-1473,共7页
在气/液界面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通过静电作用与阴离子型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形成复合膜,并压缩沉积得到LB(Langmuir-Blodget)膜.利用表面压-表面积(π-A)曲线、原子力显微镜(AFM)和石英晶体18-微s-天18平,s=(Q3,C4M,6),研8,究1... 在气/液界面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通过静电作用与阴离子型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形成复合膜,并压缩沉积得到LB(Langmuir-Blodget)膜.利用表面压-表面积(π-A)曲线、原子力显微镜(AFM)和石英晶体18-微s-天18平,s=(Q3,C4M,6),研8,究10了,1阳2)离与子DNGAe(m双in链i表DN面A(活ds性DN剂A()[,C单18H链37D(CNHA3)(2sNsD+-N(CAH))2之)s-N间+的(C相H3互)2C作18用H3,7]·并2对Br1-8,-简s-1写8为在不同下相表面的分子面积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连接基团和下相的DNA对Gemini表面活性剂在气/液界面上的性质有很大影响.此外,Gemini表面活性剂在界面上对DNA的吸附能力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MINI表面活性剂 脱氧核糖核酸 π-A等温线 原子力显微镜 石英晶体微天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性胍类离子液体萃取水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 被引量:4
19
作者 车佳宁 刘飞 +3 位作者 彭昌军 刘洪来 杨强 汪华林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82-787,共6页
合成了疏水性胍类离子液体,考察室温下离子液体对水溶液中金属离子(Fe^(3+)、Cu^(2+)、Co^(2+)、Ni^(2+)、Zn^(2+))的萃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离子液体对Fe^(3+)萃取具有高选择性,萃取率为90%;对其他金属离子萃取率仅为40%左右。为了... 合成了疏水性胍类离子液体,考察室温下离子液体对水溶液中金属离子(Fe^(3+)、Cu^(2+)、Co^(2+)、Ni^(2+)、Zn^(2+))的萃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离子液体对Fe^(3+)萃取具有高选择性,萃取率为90%;对其他金属离子萃取率仅为40%左右。为了进一步研究离子液体对Fe3+的萃取性能,分别从两相体积比、萃取时间、金属离子起始浓度及溶液pH等因素研究了其对Fe^(3+)的捕集效果。结果表明:室温下,0.2mL离子液体与5mL的FeCl_3溶液超声混合5min后,溶液中Fe^(3+)萃取率为90%;且溶液中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对萃取效果影响较小,但溶液pH对其影响较大。通过实验与理论计算发现,离子液体对Fe^(3+)的萃取过程存在阳离子交换与离子对的共同作用机制,但离子对作用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性 胍类离子液体 萃取 金属离子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位取代卟啉及其锌卟啉的电子吸收光谱(英文) 被引量:2
20
作者 曹振锋 陈启斌 +2 位作者 卢运祥 刘洪来 胡英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85-1093,共9页
取代的卟啉类衍生物在气敏传感器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了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研究了四种不同取代基的卟啉衍生物(meso位四硝基苯基/四氨基苯基卟啉(NO2PP,NH2PP)及其相应的锌金属卟啉衍生物(NO2ZnPP... 取代的卟啉类衍生物在气敏传感器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了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研究了四种不同取代基的卟啉衍生物(meso位四硝基苯基/四氨基苯基卟啉(NO2PP,NH2PP)及其相应的锌金属卟啉衍生物(NO2ZnPP,NH2ZnPP))的紫外和近紫外光谱特征.利用两种不同的交换相关泛函(广义梯度近似泛函(PBE)和杂化密度泛函(B3LYP))优化了上述四种物质的结构,并应用TD-DFT计算了相应的电子激发能量和振动强度.结果表明,取代卟啉的吸收光谱与大量的电子跃迁有关;与B3LYP泛函预测的光谱相比,PBE泛函所得B带以及Q带的波长位置与实验值更为接近.另外,计算所得硝基取代基卟啉的B带相对于氨基取代基卟啉的B带发生了红移,这与实验现象也保持一致.由于卟啉衍生物的三重激发态在电子转移中有很重要的应用,因此在PBE/6-31G(d)水平上计算了四种物质的最低三重激发态能量,分别为1.426、1.469、1.608和1.581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吸收光谱 电子跃迁 红移 三重激发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