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注意事项 被引量:12
1
作者 朱眉华 吴世友 Mimi V.Chapman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1-7,16,共8页
影像发声(Photovoice)作为参与式行动研究的新方法,通过组织参与者拍摄照片并进行讨论的方式来激发个人和社区的改变。在社会工作介入和研究中,同样可以运用此方法来进行社区需求的评估和开展以增能为目标的介入实践。本文结合上海... 影像发声(Photovoice)作为参与式行动研究的新方法,通过组织参与者拍摄照片并进行讨论的方式来激发个人和社区的改变。在社会工作介入和研究中,同样可以运用此方法来进行社区需求的评估和开展以增能为目标的介入实践。本文结合上海市T村外来务工家庭的母亲形象项目,介绍了影像发声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基本程序,并探讨了运用影像发声法的优点与局限性。希望影像发声这一新的方法能为我国社会工作研究和实务工作者提供更多的有用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发声 社会工作介入 参与式行动研究 质性研究方法 社区需求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抑或“超越”: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的历史-当代关系辨析 被引量:26
2
作者 赵环 徐选国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6-140,共5页
通过对历史的纵深考察,不难发现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之间具有内在契合性,体现出较明显的同源互构特征。然而,从当代实践来看,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的发展呈现出理论分殊与现实分野的结构性张力,并引发了一系列关于二者关系的论争。本文认为... 通过对历史的纵深考察,不难发现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之间具有内在契合性,体现出较明显的同源互构特征。然而,从当代实践来看,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的发展呈现出理论分殊与现实分野的结构性张力,并引发了一系列关于二者关系的论争。本文认为,公益慈善应该更注重专业性、社会性以及道德属性的回归,而社会工作需要重拾其社会与公共属性以及倡导一种本土智识引领下的创新的、科学的公益慈善。因此,本文试图通过重构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的融合关系,并将公益慈善与社会工作置于中国当代社会建设的宏大叙事之中,以实现对其自身的超越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公益慈善 历史进路 现实分野 融合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教会大学与社会工作 被引量:5
3
作者 孙志丽 张昱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2期30-39,60,共11页
鸦片战争中,西方教会在华获得了传教权,其为传教而在中国创办了教会大学。教会大学的创办直接促成了社会工作教育在中国的出现,而社会工作教育又间接促进了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方法在中国的传播与本土化。
关键词 中国近代 教会大学 社会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能力建设的路径研究——基于上海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中社会工作实践的反思 被引量:13
4
作者 费梅苹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8-16,共9页
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强调本土化、处境化以及回应地区及服务对象之特色和需求。衡量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核心能力的重要指标,在于其能否不断回应社会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点及需要,不断探索本土化、处境化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促进社会工作专业... 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强调本土化、处境化以及回应地区及服务对象之特色和需求。衡量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核心能力的重要指标,在于其能否不断回应社会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点及需要,不断探索本土化、处境化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促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能力提升的途径和机制在于是否构建起了社会工作服务的制度环境、是否形成了能力建设的组织管理机制、是否激发了社会工作者提升其专业能力的动机和热情,是否促进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本文以上海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中社会工作服务的实践发展为背景,通过对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阶段,以及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发展轨迹的归纳分析,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能力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着重分析了影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能力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促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能力建设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专业能力 社会工作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灾后社会关系恢复与重建的路径探索——基于Q安置社区社会工作介入的实践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昱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1-6,共6页
安置社区是为了解决灾难发生后受灾群众的居住及生活问题由政府采取的一种安置措施。具有过渡性、环境退化、居民的异质性和疏离性、灾情文化、问题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基础性、原有组织体系破坏、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在此情况下,通过社... 安置社区是为了解决灾难发生后受灾群众的居住及生活问题由政府采取的一种安置措施。具有过渡性、环境退化、居民的异质性和疏离性、灾情文化、问题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基础性、原有组织体系破坏、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在此情况下,通过社会关系的恢复和重建,为受灾群众充能和增能,形成受灾群众的互助体系和社会支持体系,达到预防社会问题(特别是社会冲突)的产生、构建和谐社区的目的,应是社会工作介入的最佳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置社区 社会关系恢复与重建 社会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展关系为本社会工作的理论视野:中国关系研究的贡献 被引量:4
6
作者 黄锐 孙斐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22,共10页
当前,多位学者倡导让关系重返社会工作的中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关系为本社会工作。然而,现有的关系为本社会工作较为微观,难以从宏观上回应新自由主义和新公共管理主义的影响。本文试图从中国关系研究中寻找新的可能性,以扩展关系为本... 当前,多位学者倡导让关系重返社会工作的中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关系为本社会工作。然而,现有的关系为本社会工作较为微观,难以从宏观上回应新自由主义和新公共管理主义的影响。本文试图从中国关系研究中寻找新的可能性,以扩展关系为本社会工作的理论视野,认为推动关系为本社会工作与儒家关系研究、关系实践研究的对话和对接,是发展与建构关系为本社会工作理论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为本 社会工作理论 儒家关系 关系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灾后重建社会工作助人关系之定位与反思 被引量:1
7
作者 范志海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24-25,共2页
灾后重建工作包括物质体重建、心理重建、生计重建、社会关系重建等多个层面,社会工作者强调社会关系重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灾后重建中社会工作助人关系的性质与定位,并从价值观、助人者特质等方面做了反思。
关键词 灾后重建 社会工作 助人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一个批判性回顾 被引量:13
8
作者 曾守锤 黄锐 李筱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6期45-52,共8页
采用系统文献回顾的方法,对社会工作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的37项研究进行了批判性回顾。结果发现,目前的研究一致表明,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低,但关于其是否存在就业困难(就业率低)却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此外,该领域的研究者主... 采用系统文献回顾的方法,对社会工作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的37项研究进行了批判性回顾。结果发现,目前的研究一致表明,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低,但关于其是否存在就业困难(就业率低)却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此外,该领域的研究者主要从社会、学校和个体三个层面来讨论该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成因和对策。由于方法论存在局限,对就业属性的认识存在偏颇,研究视角过于狭窄等问题,现有的研究既没有将社会工作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与中国大学生群体的就业问题关联起来,也没有提供关于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的专业对口率的总体图景,更没有为该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成因找到合理的解释,这是该领域的研究者需要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问题 就业率 就业的专业对口率 社会工作本科毕业生 批判性回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路径研究: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24
9
作者 李伟 张昱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4-139,共6页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路径问题,其实就是如何看待和处理原有行政性社会工作与外来专业性社会工作之间关系的问题。"嵌入说"主张专业社会工作嵌入当前的行政体制谋求发展;"转型说"既包括行政社会工作向专业方向的转变,...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路径问题,其实就是如何看待和处理原有行政性社会工作与外来专业性社会工作之间关系的问题。"嵌入说"主张专业社会工作嵌入当前的行政体制谋求发展;"转型说"既包括行政社会工作向专业方向的转变,也包括专业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分立说"认为两类社会工作在价值理念、方法技术等方面存在本质差异,二者难以协调。几种观点各有利弊,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来验证其可行性。随着两类社会工作的长期碰撞、交流,二者会相互学习和建构,最终走向共融共存。具体而言,这种融合的趋势包括理论融合、价值融合、方法融合,其最终的目标是构建兼具本土特色和专业理念的社会工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发展路径 嵌入说 转型说 分立说 融合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社会工作的本土模式、实践限度与可能价值——以南通循证矫正为例 被引量:31
10
作者 彭少峰 张昱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9-106,共8页
西方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经历了从"权威实践"到"循证实践"的继替式演进,这为正在寻找科学性与合法性、谋求专业化与职业化的中国社会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照系。本文首先检视了循证社会工作的历史脉络与概念逻辑,然... 西方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经历了从"权威实践"到"循证实践"的继替式演进,这为正在寻找科学性与合法性、谋求专业化与职业化的中国社会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照系。本文首先检视了循证社会工作的历史脉络与概念逻辑,然后基于一个南通循证矫正案例,探讨了循证社会工作作为一种西方新兴实践模式之于中国情景的限度与价值。研究发现,循证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推进,还是一个行政主导而非专业主导、形式循证而非实质循证、模式探索而非模式应用的过程,这是它的实践限度所在;而它的可能价值则在于调适或重构了专业与行政、服务与需求、实践与研究这三对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社会工作 循证实践 证据为本 权威为本 社区矫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西方社会工作的十大发展趋势 被引量:27
11
作者 何雪松 陈蓓丽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9-25,共7页
当代西方社会工作在理论、实践和体制等不同层面呈现十大发展趋势:(1)实践方法的嬗变;(2)认识论的多元化;(3)介入取向的持续论争;(4)证据为本的实践的兴起;(5)介入聚焦的转移;(6)专业关系的重构;(7)短期治疗和折衷模式的盛行;(8)研究的... 当代西方社会工作在理论、实践和体制等不同层面呈现十大发展趋势:(1)实践方法的嬗变;(2)认识论的多元化;(3)介入取向的持续论争;(4)证据为本的实践的兴起;(5)介入聚焦的转移;(6)专业关系的重构;(7)短期治疗和折衷模式的盛行;(8)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现;(9)社会服务机构的新管理主义取向;(10)社会工作教育的不断革新。在熟知国际前沿的基础上确立遵循国际规范的专业制度对于中国社会工作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社会工作 实践方法 介入 个案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社区发展、社会工作介入与整合性治理——兼论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的范式转向 被引量:36
12
作者 徐选国 杨絮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5期8-17,共10页
社会工作日益成为农村社区治理创新的一个重要命题。检视我国农村社会工作实践和研究的主要经验,发现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区治理正在呈现出三重转向:在服务领域上,体现为从聚焦单一对象到关注农村社区整体性发展的转向;在介入机制上,体... 社会工作日益成为农村社区治理创新的一个重要命题。检视我国农村社会工作实践和研究的主要经验,发现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区治理正在呈现出三重转向:在服务领域上,体现为从聚焦单一对象到关注农村社区整体性发展的转向;在介入机制上,体现了从单向植入到双重嵌入的机制演变;在实践动力上,体现出从扶贫脱贫向共享发展的转变。农村社会工作实践与研究体现出的上述转向,是当前社会结构深刻转型的必然产物,体现出一种"结构—行动"的二元化逻辑,导致不同转向内部普遍存在着断裂现象。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从主体整合、机制整合以及行动实践整合"三位一体"构建一种新型的整合性治理框架,以作为纵深推进农村社会工作发展的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农村社区治理 范式转向 整合性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享发展:宏观社会工作的当代取向 被引量:18
13
作者 何雪松 杨超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6-49,175,共4页
共享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基于对西方发展理论的反思并根植于中国历史政治脉络和现实需要而提出的。当代社会工作的宏观使命是关注社会问题、坚持分配正义并反思新自由主义带来的负面社会结果,这与共享发展理念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共享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基于对西方发展理论的反思并根植于中国历史政治脉络和现实需要而提出的。当代社会工作的宏观使命是关注社会问题、坚持分配正义并反思新自由主义带来的负面社会结果,这与共享发展理念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因此,共享发展可以作为中国宏观社会工作的时代取向,目标是建构一个共享发展型社会。共享发展型社会的组成要素是共建共享共富的价值观、包容性经济增长、发展型社会政策和泛利性治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发展 宏观社会工作 共享发展型社会 “泛利性治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人才的三维能力模型——基于社工机构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28
14
作者 蔡屹 何雪松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17-26,53,共11页
本文通过对上海18个社会工作机构的21位负责人的访谈发现,三种类型的社工机构基于岗位的不同对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要求有一定的差别。在此基础之上,本论文建构一个社会工作人才的三维能力模型,这一模型对于社会工作教育、培训和社会工作... 本文通过对上海18个社会工作机构的21位负责人的访谈发现,三种类型的社工机构基于岗位的不同对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要求有一定的差别。在此基础之上,本论文建构一个社会工作人才的三维能力模型,这一模型对于社会工作教育、培训和社会工作人才的使用、评价和激励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能力 社工机构 社工岗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社会工作的合法性困境及其路径重构 被引量:31
15
作者 王杰 徐选国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1-49,共9页
近十余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然而,在实践中社会工作合法性依然频遭质疑,这折射出社会工作合法性具有多维理论意涵及实践特征。基于对既有理论与实践的批判性反思,文章从规制合法性、认同合法性、实效合法性三个维度建构... 近十余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然而,在实践中社会工作合法性依然频遭质疑,这折射出社会工作合法性具有多维理论意涵及实践特征。基于对既有理论与实践的批判性反思,文章从规制合法性、认同合法性、实效合法性三个维度建构了社会工作的合法性框架。高校、政府、社会工作者通过由外而内的知识引入、自上而下的制度建设、从无到有的职业实践初步建构了社会工作合法性。然而,社会工作合法性依然存在非均衡性与非系统性、认同缺失与文化隔阂、脱离民众与成效不足等问题,导致其形成"悬浮"式实践逻辑。这就需要助推社会工作合法性从"悬浮"迈向"扎根",通过以社会建设为导向,优化社会工作制度生态;增进文化与社会认同,促进社会工作本土适应;扎根日常生活实践,切实发挥社会工作的服务功能,以重构社会工作合法性,实现社会工作助力共享发展型社会建设的当代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合法性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的社会工作实践学习:模式、运作与启示 被引量:10
16
作者 何雪松 赵环 程慧菁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4,11,共5页
实践学习是社会工作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文献查阅、机构探视和实地访问,对英国社会工作教育中实践学习的模式和运作进行了初步介绍和评述,以期对中国当代社会工作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实践学习 英国 社会工作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向共享发展:改革开放40年我国社会工作实践的结构转向 被引量:12
17
作者 徐选国 赵阳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22,共8页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工作作为现代化进程和社会保护的一股重要力量,深度镶嵌到改革开放整体结构脉络之中。以历史变迁为经、以社会工作功能为纬,对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工作的宏观发展脉络及其逻辑转向进行总体检视,可以看出,我...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工作作为现代化进程和社会保护的一股重要力量,深度镶嵌到改革开放整体结构脉络之中。以历史变迁为经、以社会工作功能为纬,对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工作的宏观发展脉络及其逻辑转向进行总体检视,可以看出,我国社会工作发展总体上呈现出从依附式嵌入、有限自主性探寻再到共享发展的宏观结构转向,展现了社会工作与国家治理演进之间的复杂纠葛图景。进入新时代,在社会日趋朝向生活化、日益凸显日常生活世界重要性前提下,社会工作应该进一步具备整合基层党建等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能力,通过借助党组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行动逻辑,让社会工作回归普通大众姿态,助推社会工作深耕于基层社会和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世界之中,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嵌入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依附式嵌入 有限自主性 共享发展 结构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位: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策略研究——以上海为例 被引量:15
18
作者 蔡屹 张昱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5期30-38,共9页
2009年国家新医改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本文以文献法为研究方法,运用核心期刊、实习资料和新闻报道等三类文献资料为主要分析数据,系统分析了我国医务社会工作"两两交互作用"的现状,... 2009年国家新医改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本文以文献法为研究方法,运用核心期刊、实习资料和新闻报道等三类文献资料为主要分析数据,系统分析了我国医务社会工作"两两交互作用"的现状,并提出了现阶段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策略,即在理念上实现"从两两交互作用"到"三者聚焦"的转变,找准定位,寻求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社会工作 医院 定位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保护与社会工作的专业回应 被引量:10
19
作者 高丽 徐选国 杨威威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2-91,共10页
本文反思性地回顾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语境中的发展历程发现,在技术治理范式下社会工作专业使命出现了"名实不副"的悖论。文章尝试从结构需求、政治逻辑、体制建构、机制创新等方面探析社会工作在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进程中的... 本文反思性地回顾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语境中的发展历程发现,在技术治理范式下社会工作专业使命出现了"名实不副"的悖论。文章尝试从结构需求、政治逻辑、体制建构、机制创新等方面探析社会工作在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进程中的多重空间。同时,从嵌入生活世界、洞悉深层结构需求,积极推动社会体制与治理结构优化,深入推动社会服务的社会性转向,以关系重建来助力共享发展四个方面建构社会工作参与社会保护的行动路径,以迈向一种更包容、团结、泛利的共享发展型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要矛盾 社会工作 嵌入性 社会保护 共享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背景下的生态议题与社会工作的绿色转向 被引量:14
20
作者 高丽 于梦娇 赵环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9-75,共7页
在全球化的演进下,生态环境日益成为一项影响人类生活的重要风险因素。在此背景下,西方社会工作正在从"人在环境中"的单纯关注社会环境的社会正义维度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层生态正义转变,后者不仅丰富了传统社会工作的社... 在全球化的演进下,生态环境日益成为一项影响人类生活的重要风险因素。在此背景下,西方社会工作正在从"人在环境中"的单纯关注社会环境的社会正义维度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层生态正义转变,后者不仅丰富了传统社会工作的社会正义价值意涵,更在理论和实践中逐步型塑了一种具有整合取向的绿色社会工作范式。该模式强调社会工作要能有效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冲击,就必须对人文社会与自然环境予以全面的关怀,视人与自然为一种平等关系,倡导"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当代社会工作应该体现出与时俱进的学科品质,在新时代脉络中聚焦生态与生活的本质属性,努力成为回应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生态环保命题的重要制度化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正义 深层生态正义 绿色社会工作 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