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1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与社会关系中的街道治理:调适功能及其实现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容志 刘伟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40,共13页
街道办事处是城市基层政权组织的组成部分,在基层治理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功能,但一直以来对于街道办事处的职能定位、权力配置、机构设置乃至发展走向等问题难以形成共识。现有研究形成了“过渡论”和“情景论”两类取向,但很难解释... 街道办事处是城市基层政权组织的组成部分,在基层治理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功能,但一直以来对于街道办事处的职能定位、权力配置、机构设置乃至发展走向等问题难以形成共识。现有研究形成了“过渡论”和“情景论”两类取向,但很难解释街道体制的异质性和模糊性。引入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分析,街道体制事实上成为国家与社会间的“调适装置”,它通过发挥转换传导、政治统筹、社会团结和情感连接等功能的方式,促成了国家与社会的有机统合。在实际运行中,街道体制的功能通过制度刚性、平台粘性、治理柔性和组织弹性四个机制实现。在中国迈向国家与社会有机统合的历史进程中,街道体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都会保持一种“中间”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社会关系 有机统合 街道体制 组织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关系取向到生态取向: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治理的逻辑转换及其内在机理 被引量:1
2
作者 徐选国 杨璠 《学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5-155,共11页
中国社会工作自恢复重建以来就深深镶嵌于党和政府主导推动的社会治理脉络之中,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四十年来,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治理形成从“关系取向”向“生态取向”转变的实践逻辑。本文借助公共性理论,尝试从“价... 中国社会工作自恢复重建以来就深深镶嵌于党和政府主导推动的社会治理脉络之中,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四十年来,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治理形成从“关系取向”向“生态取向”转变的实践逻辑。本文借助公共性理论,尝试从“价值-技术-参与”三维框架理解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逻辑演变的内在机理,从历史纵贯和社会建构双重维度进行解释。研究发现,关系取向的社会工作注重政社分开、助力维护社会秩序,是经济体制改革驱动下的社会体制改革实践;生态取向的社会工作强调服务型治理、党建统合多元力量,是对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动态适应。深入地看,形塑这一转型的内在机制是社会工作对中国治理情境的动态调适和创造性转化,是多元主体对公共价值重申、社会秩序重构以及公众主体性生成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社会治理 政社关系 公共性 治理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丰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64,共6页
在现行社会管理体制下,流动人口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存在着明显的脱节现象,跨部门、跨地区服务管理体制未能有效理顺。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有助于解决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当前应建立起多层次、多主体的服务管... 在现行社会管理体制下,流动人口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存在着明显的脱节现象,跨部门、跨地区服务管理体制未能有效理顺。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有助于解决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当前应建立起多层次、多主体的服务管理模式,在政策保障、体制保障、信息保障、资金保障等方面加以完善,并进行相应的制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社会管理 公共服务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 被引量:21
4
作者 徐永祥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7-69,共3页
  从国际视野来看,社会工作既是一种"助人自助"的科学门类,也是一种社会职业和社会组织的类型,更是现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一种重要手段.而社会工作者则是掌握专业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从事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专门人才...   从国际视野来看,社会工作既是一种"助人自助"的科学门类,也是一种社会职业和社会组织的类型,更是现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一种重要手段.而社会工作者则是掌握专业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从事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专门人才.……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暨课程建设研讨会综述
5
作者 陈丰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110-111,共2页
10月24日,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院行政管理系举办了"都市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暨课程建设研讨会".这是华东理工大学大力加强人文社会学科建设,加快向综合性大学迈进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都市公共管理 公共政策研究 课程建设 研讨会 会议综述 华东理工大学 社会学院 2001年 行政管理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嵌与共生:健康社会工作与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理想关系模式建构 被引量:7
6
作者 李红飞 曾守锤 莫健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24-727,731,共5页
健康的社会决定性因素理论指出,不同的社会成员因其自身社会经济地位与生活环境的差异,其面对突发社会公共卫生事件时所受到的影响有所不同。致力于促进社会公平的健康社会工作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健康社会工作参与公... 健康的社会决定性因素理论指出,不同的社会成员因其自身社会经济地位与生活环境的差异,其面对突发社会公共卫生事件时所受到的影响有所不同。致力于促进社会公平的健康社会工作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健康社会工作参与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实践根基是党和政府为核心、多方主体合作,而专业契合性则是内在要求。但由于健康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缺乏、参与社会治理和基层治理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尚待解决、以及生物-医学模式对疾病社会因素的忽视,健康社会工作与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依旧存在互嵌困境。预防为主,提升居民社会福祉需要进一步探索健康社会工作与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互嵌共生的理想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社会工作 互嵌 共生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注意事项 被引量:12
7
作者 朱眉华 吴世友 Mimi V.Chapman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1-7,16,共8页
影像发声(Photovoice)作为参与式行动研究的新方法,通过组织参与者拍摄照片并进行讨论的方式来激发个人和社区的改变。在社会工作介入和研究中,同样可以运用此方法来进行社区需求的评估和开展以增能为目标的介入实践。本文结合上海... 影像发声(Photovoice)作为参与式行动研究的新方法,通过组织参与者拍摄照片并进行讨论的方式来激发个人和社区的改变。在社会工作介入和研究中,同样可以运用此方法来进行社区需求的评估和开展以增能为目标的介入实践。本文结合上海市T村外来务工家庭的母亲形象项目,介绍了影像发声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基本程序,并探讨了运用影像发声法的优点与局限性。希望影像发声这一新的方法能为我国社会工作研究和实务工作者提供更多的有用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发声 社会工作介入 参与式行动研究 质性研究方法 社区需求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境合法性、协同治理与项目成效: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案例比较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何雪松 崔晋宁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9-86,F0002,193,共10页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是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必然要求,但是为什么社会组织开展的同类型社区治理项目呈现出差异化成效?通过对四个典型项目进行比较,基于情境合法性和协同治理这两个核心概念建构分析框架,有助于识别出四种不同的项目类...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是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必然要求,但是为什么社会组织开展的同类型社区治理项目呈现出差异化成效?通过对四个典型项目进行比较,基于情境合法性和协同治理这两个核心概念建构分析框架,有助于识别出四种不同的项目类型,即“高情境合法性—强协同治理”“高情境合法性—弱协同治理”“低情境合法性—强协同治理”“低情境合法性—弱协同治理”。研究发现:“高情境合法性—强协同治理”和“低情境合法性—强协同治理”两类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成效,“高情境合法性—弱协同治理”和“低情境合法性—弱协同治理”两类项目的治理成效不彰,呈现出项目活动化、形式化的态势。进一步的比较可以发现,协同治理的强弱程度是影响治理效能的关键因素,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组织的情境合法性不重要,只是情境合法性并不直接作用于治理效能,而是经由协同治理这一机制发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合法性 协同治理 治理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校城市管理专业建设探索——2009年全国城市管理专业建设研讨会纪要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文静 俞慰刚 纪晓岚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110-114,共5页
2009年11月28日,由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主办的“2009年全国城市管理专业建设研讨会”成功召开。来自华东理工大学、云南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天津大学、浙江林学院、山东工商学院、湖南城市学院、同济大... 2009年11月28日,由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主办的“2009年全国城市管理专业建设研讨会”成功召开。来自华东理工大学、云南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天津大学、浙江林学院、山东工商学院、湖南城市学院、同济大学、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上海海关学院等学校负责教学和学科建设的专家学者相聚一堂,共商我国高校城市管理专业的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城市学院 2009年 管理专业 高校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华东理工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基层治理的社会化机制——以深圳市Z街“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项目为例 被引量:19
10
作者 徐选国 吴柏钧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2-131,共10页
网格化管理作为近来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实践形式,日益受到关注。纵观近年来的实践探索及其研究现状不难发现,网格化管理在科层体系之中运作,本质上仍是一种治理技术,这根源于网格化管理所内在地遵循的行政本位逻辑。深圳市Z街道近年来... 网格化管理作为近来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实践形式,日益受到关注。纵观近年来的实践探索及其研究现状不难发现,网格化管理在科层体系之中运作,本质上仍是一种治理技术,这根源于网格化管理所内在地遵循的行政本位逻辑。深圳市Z街道近年来的网格化实践体现出一种新的治理范式转向,在党建核心引领下经历了从管理主义取向向基层治理的社会化逻辑演变,后者更加强调聚焦基层治理中新的社会需求、社会服务、社会治理逻辑。这与十九大强调的"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等重大理念内在一致。这种"基层治理的社会化"逻辑成为网格化管理在基层治理实践中的核心机制,其在社区场域不断重构着地方国家与基层社会之间的深层互动关系,促进国家与社会迈向深度的整合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 网格化管理 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 社会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精细化管理”到“精准化治理”--以上海市社会治理改革方案为例 被引量:115
11
作者 王阳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4-60,共7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目标,在各地的社会治理改革方案中,多次提出实现社会治理结果 "精准化"的目标,替代了仅仅强调政府管理过程"精细化"的要求,这体现了当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目标,在各地的社会治理改革方案中,多次提出实现社会治理结果 "精准化"的目标,替代了仅仅强调政府管理过程"精细化"的要求,这体现了当前政府社会治理理念的转变。尽管"精细化管理"在政府的现代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政府的精细化改造,既提升了政府的社会管理效率,也使得国家治理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随着社会事务的日益复杂化,以及社会治理的民主化要求,不断强化的政府"精细化管理"运动却产生了一种"过制度化"危机,并进一步造成社会治理结果的失准。"精准化治理"正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期望通过制度精简和多元参与,在强化政治引导前提下,尽可能激发基层活力,建立以社会问题和社会真实需求为靶向的社会治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精细化管理 精准化治理 基层治理 上海市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风险的社会管理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昱 孙志丽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7-112,共6页
中国社会转型既包括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也包括由现代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这就使得中国社会既面临着传统社会的危险,也面临着现代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风险。同时,还面临着传统社会、现代社会、后工业社会互动而带来的风险。... 中国社会转型既包括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也包括由现代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这就使得中国社会既面临着传统社会的危险,也面临着现代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风险。同时,还面临着传统社会、现代社会、后工业社会互动而带来的风险。其中,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个体碎片化是中国社会结构性风险的基点。个体的碎片化不仅带来了个体风险认知和决定能力的弱化,同时也使社会风险认知和决定能力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个体风险 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人口管理的一种体制创新:从准社会组织到自治组织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丰 纪晓岚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9-94,共6页
流动人口准社会组织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人口流动带来的必然产物,但因其形成的自发性、缺乏明确的组织目标而可能对整个社会产生负面作用。流动人口协会等作为新型的流动人口自治组织,不仅可以避免准社会组织的负面作用,而且能够... 流动人口准社会组织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人口流动带来的必然产物,但因其形成的自发性、缺乏明确的组织目标而可能对整个社会产生负面作用。流动人口协会等作为新型的流动人口自治组织,不仅可以避免准社会组织的负面作用,而且能够充分运用组织资源,配合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较好地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因此,政府应当加以积极引导,使流动人口准社会组织发展为自治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准社会组织 自治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高校老年人社区照顾:个案管理的引入——以Y大学社区为例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俊傲 陈丹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117-122,共6页
我国人口已进入老龄化与高龄化阶段,家庭照顾功能的弱化使老年人的生活照顾困境日益凸显。老年社会学研究显示,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老年人逐年增加。目前高校老年人的照顾模式尚不完善,并未针对他们的需求结构特征,满足其差异... 我国人口已进入老龄化与高龄化阶段,家庭照顾功能的弱化使老年人的生活照顾困境日益凸显。老年社会学研究显示,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老年人逐年增加。目前高校老年人的照顾模式尚不完善,并未针对他们的需求结构特征,满足其差异化和多样化的需求,因此给我国老年人照顾模式,甚至养老保障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对Y大学社区离退休教师的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分析高校老年人的需求结构特征,剖析高校老年人社区照顾体系的现状,并引入个案管理的社会工作方法,从实践动因、实践路径和个案改进三个层面,就改进高校老年人的社区照顾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老年人 社区照顾 个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部门间协作、公共危机管理与成效影响机制——基于24个案例的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晓亮 李思捷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0-100,共11页
已有文献构建了政府部门间协作与危机管理成效的模糊关联,但是缺少显著性证明。基于此,本文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cs QCA)方法研究了24个典型的公共危机管理案例,探讨作用于政府部门间协作的各要素对公共危机管理成效的影响机制。结... 已有文献构建了政府部门间协作与危机管理成效的模糊关联,但是缺少显著性证明。基于此,本文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cs QCA)方法研究了24个典型的公共危机管理案例,探讨作用于政府部门间协作的各要素对公共危机管理成效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影响政府部门间协作的要素与公共危机管理结果之间存在显著的条件关联,成功的结果对作用要素呈现出基础性的条件依赖;政府主体功能发挥对危机管理成效的影响更明显,确保行政体系基础功能稳定运行对结果成功至关重要;跨域合作会对公共危机管理造成更多负面影响,但是同域政府部门间合作也隐藏负面作用。本文进一步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合理解释了几个冲突性结果,并从问责、监督、程序化建设、轮岗、考核等角度提出,在政府日常管理中应用超强影响因素,以达到提升公共危机管理成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部门间协作 公共危机管理 影响机制 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体的生活性:社区治理共同体构建的另类想象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君 《广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5-225,共11页
基于对当前城市社区共同体治理困境的分析,本文从生活性视角出发,探究基于空间-人口-组织的社区要素与基于地域性-公共性-团结性的生活要素如何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研究发现,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是以自组织化建设培育社区公共精神、以... 基于对当前城市社区共同体治理困境的分析,本文从生活性视角出发,探究基于空间-人口-组织的社区要素与基于地域性-公共性-团结性的生活要素如何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研究发现,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是以自组织化建设培育社区公共精神、以社区空间整合实现地域性联结、以家文化形塑社区团结的多维度建构过程。同时,本研究阐明了共同体的生活性是既注重居民的个体性又注重生活的完整性,既注重个体的生活要素又注重社区要素,从而形成一种共同、共在、共识的共同体。由此,本文将“生活性”这一视角引入社区共同体建设议题,进一步拓展并构建了新的分析框架,以生活为中心,在社区空间-人口-组织之间建立了社会性联结。这一共同体的生活性既是对共同体建设目标的理论关怀,也有助于回应“社区共同体何以可能”的现实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生活性 地域性 团结性 公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案管理:基于社区照顾的专业社会工作方法 被引量:33
17
作者 仝利民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29-33,44,共6页
个案管理是社会福利服务援助技术的一种专业社会工作方法,它是针对案主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所面临问题的复杂性、福利需求的多元化以及福利服务中的成本效益等问题应运而生的。在新保守主义福利思想及福利多元主义观念的双重影响下,个案管... 个案管理是社会福利服务援助技术的一种专业社会工作方法,它是针对案主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所面临问题的复杂性、福利需求的多元化以及福利服务中的成本效益等问题应运而生的。在新保守主义福利思想及福利多元主义观念的双重影响下,个案管理已经普遍被认为是为有福利需求的人们提供有效服务的一个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方法 社区照顾 管理 个案 专业 社会福利服务 现代社会生活 福利多元主义 福利需求 新保守主义 面临问题 成本效益 双重影响 福利思想 有效服务 复杂性 多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期的社会管理: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定位与模式构建 被引量:20
18
作者 金家厚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6-59,82,共5页
作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对非政府组织的结构、功能和发展定位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继而在理论上构建了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模式:在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政府、市场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三大行为主体合作互动、和谐共生,即政... 作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对非政府组织的结构、功能和发展定位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继而在理论上构建了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模式:在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政府、市场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三大行为主体合作互动、和谐共生,即政府的行政式管理、市场组织的经营式管理和非政府组织的自治式管理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管理 非政府组织 发展定位 发展模式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治理体系中的基层负担:生成、类型与改善路径 被引量:2
19
作者 叶敏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121,共10页
当前学界对基层负担议题的相关讨论还大多局限于从“国家端”出发的单维视角,主要关注党政科层系统的内在运行紊乱因素,而较少关注到中国特殊的国家与社会关系以及信息技术环境对治理系统所造成的潜在压力及其对基层负担的加重效应。基... 当前学界对基层负担议题的相关讨论还大多局限于从“国家端”出发的单维视角,主要关注党政科层系统的内在运行紊乱因素,而较少关注到中国特殊的国家与社会关系以及信息技术环境对治理系统所造成的潜在压力及其对基层负担的加重效应。基于国家内部、国家与社会关系以及信息技术环境等三个维度的综合性分析框架,可将日常实践中的基层负担区分为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性负担、经由自下而上表达的转派性负担、面向属地区域的内治理负担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展示性负担四种类型。依据“分类治理”思路,通过消除繁琐、厘清边界、增加能力和防止内卷等减负路径,可切实减轻四类基层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体系 基层负担 减负 分类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我国社会管理的创新之维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发祥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1期1-7,17,共8页
社会管理的创新,应围绕其基本任务展开。新时期社会转型的全面加速和社会结构的急剧变迁,是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语境。倡导政社合作,实现多元共治,协调利益关系,应对社会风险,重建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社会管理在体制、机制... 社会管理的创新,应围绕其基本任务展开。新时期社会转型的全面加速和社会结构的急剧变迁,是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语境。倡导政社合作,实现多元共治,协调利益关系,应对社会风险,重建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社会管理在体制、机制和目标方面的创新之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社会管理 体制创新 机制创新 目标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