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定化酵母细胞生物合成谷胱甘肽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赵旭东 魏东芝 俞俊棠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9-32,52,共5页
利用酵母细胞自身GSH 合成酶和糖酵解途径再生的ATP能够合成GSH,在含葡萄糖0.7m ol/L,硫酸镁10m m ol/L,0.3m ol/L磷酸钾缓冲液(pH7.0)和谷氨酸、半胱氨酸、甘氨酸各20m m ol/L的... 利用酵母细胞自身GSH 合成酶和糖酵解途径再生的ATP能够合成GSH,在含葡萄糖0.7m ol/L,硫酸镁10m m ol/L,0.3m ol/L磷酸钾缓冲液(pH7.0)和谷氨酸、半胱氨酸、甘氨酸各20m m ol/L的10m L反应液中,加入10g(湿重)固定化酵母细胞,30℃振荡反应8h 可产生0.91g/L的GSH。加入腺苷会降低GSH的产量;当腺苷开始转化生成ATP时加入前体,可明显提高GSH的产量。实验结果初步表明:ADP抑制GSH的合成,ATP的快速有效再生是GSH 高效合成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谷胱甘肽 生物合成 腺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乳糖寡糖的生物活性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筱兰 魏东芝 +2 位作者 史凌洋 崔玉敏 俞俊棠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74-376,389,共4页
对利用固定化β-半乳糖苷酶连续合成的半乳糖寡糖进行了有关生物活性的研究。通过双歧杆菌培养实验和动物试验证实了半乳糖寡糖具有高效、专一地促进双歧杆菌生长,改善动物肠道内菌群分布,促进钙的吸收,提高食物的转化率,降低血清... 对利用固定化β-半乳糖苷酶连续合成的半乳糖寡糖进行了有关生物活性的研究。通过双歧杆菌培养实验和动物试验证实了半乳糖寡糖具有高效、专一地促进双歧杆菌生长,改善动物肠道内菌群分布,促进钙的吸收,提高食物的转化率,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及盲肠内pH等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糖寡糖 动物试验 生物活性 双歧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溶剂体系酶催化酯交换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伟雄 魏东芝 袁勤生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9-32,共4页
主要以乌桕脂与硬脂酸甲酯在固定化脂肪酶催化下的酯交换反应作为模型体系研究了无溶剂体系酶催化酯交换反应。考察了温度、底物配比、酶量、无机盐、初始水活度等因素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研究了酯交换反应历程,用水合盐对进行了体系... 主要以乌桕脂与硬脂酸甲酯在固定化脂肪酶催化下的酯交换反应作为模型体系研究了无溶剂体系酶催化酯交换反应。考察了温度、底物配比、酶量、无机盐、初始水活度等因素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研究了酯交换反应历程,用水合盐对进行了体系水分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交换 乌桕脂 硬脂酸甲酯 油脂 类可可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脂肪酶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志国 欧伶 +1 位作者 宋庆训 魏东芝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7-110,共4页
以壳聚糖为载体,用物理吸附固定化脂肪酶,对影响固定化过程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考察,确定了最优条件,并比较了游离酶和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pH、酶的热稳定性以及表观Km。固定化酶水解的最适pH(pH7.0)稍低于游离酶(pH8.0),最适温度为50... 以壳聚糖为载体,用物理吸附固定化脂肪酶,对影响固定化过程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考察,确定了最优条件,并比较了游离酶和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pH、酶的热稳定性以及表观Km。固定化酶水解的最适pH(pH7.0)稍低于游离酶(pH8.0),最适温度为50°C(游离酶为40°C)。固定化酶在50°C的半衰期(0.96h)是游离酶(0.32h)的3倍,在4°C的冰箱中贮存3个月活力变化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固定化 壳聚糖 物理吸附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热芽孢杆菌β-半乳糖苷酶发酵条件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陈少欣 魏东芝 +2 位作者 王筱兰 袁勤生 俞俊棠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1-44,61,共5页
以嗜热芽孢杆菌为菌种,研究发酵生产β-半乳糖苷酶的条件。应用均匀设计法优化发酵培养基组成,结果为(g/L):乳糖0.5、蛋白胨2.0、牛肉浸膏2.0、K2HPO4 0.01。在温度55℃、初始pH7.0、摇床转速20... 以嗜热芽孢杆菌为菌种,研究发酵生产β-半乳糖苷酶的条件。应用均匀设计法优化发酵培养基组成,结果为(g/L):乳糖0.5、蛋白胨2.0、牛肉浸膏2.0、K2HPO4 0.01。在温度55℃、初始pH7.0、摇床转速200r/m in 和10% 接种量条件下,发酵24h,β-半乳糖苷酶酶活力达13.2U/m L。在乳糖水解反应中,证实该酶能催化转半乳糖苷反应,合成半乳糖低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热芽孢杆菌 Β-半乳糖苷酶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人Cu,Zn-SOD基因马铃薯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刘晓鹏 姜宁 +2 位作者 田阼茂 吕胜安 袁勤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5-258,共4页
采用 RT-PCR技术从人肝总 RNA中分离扩增了 490 bp的人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h Cu,Zn-SOD)基因的 c DNA序列 ,进行了序列测定 ,结果和文献报道的一致 ;构建了 Ca Mv3 5 S启动子驱动 h Cu,Zn-SOD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 PBICu SOD;用三亲交配... 采用 RT-PCR技术从人肝总 RNA中分离扩增了 490 bp的人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h Cu,Zn-SOD)基因的 c DNA序列 ,进行了序列测定 ,结果和文献报道的一致 ;构建了 Ca Mv3 5 S启动子驱动 h Cu,Zn-SOD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 PBICu SOD;用三亲交配法将重组质粒 PBICu SOD转化到农杆菌 LBA440 4,转化马铃薯得到转基因植株。PCR和 Southern-blot分析证明 ,h Cu,Zn-SOD基因已整合到马铃薯基因组中。Western blot分析表明 ,h Cu,Zn-SOD基因在转基因马铃薯植株中得到表达。用 NBT光还原法测定转基因马铃薯植株中的 SOD酶活力 ,叶的总酶活为1 0 66.6U/ g(湿重 ,下同 ) ,块茎的总酶活为 1 0 1 1 U/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D hCu Zn—SOD 农杆菌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核酸对肿瘤细胞多药抗性的抑制——作用靶点及作用方式的研究
7
作者 钱江潮 魏东芝 张嗣良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7-161,共5页
为了用反义寡聚 DNA调控抗阿霉素肿瘤细胞 KB- A- 1的多药抗性 ,对反义核酸的预期作用位点、作用方式和硫代化类似物进行了研究。筛选得到两段对应于翻译起始区 ( 3)和 P-糖蛋白ATP结合位点 ( 9)的 2 0聚反义片段 ,发现反义核酸的使用... 为了用反义寡聚 DNA调控抗阿霉素肿瘤细胞 KB- A- 1的多药抗性 ,对反义核酸的预期作用位点、作用方式和硫代化类似物进行了研究。筛选得到两段对应于翻译起始区 ( 3)和 P-糖蛋白ATP结合位点 ( 9)的 2 0聚反义片段 ,发现反义核酸的使用次数对结果的检测有很大影响 ,采用5μmol/L的反义片段 9连续处理 4d,实现了将近 50 %抑制效果 ,而其正义和错义链在 1 0 μmol/L浓度的同样处理条件下则没有检测到抑制效果。还表明硫代化反义核酸在没有助转染剂时效果不如天然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抗性 反义核酸 肿瘤细胞 化疗药物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营养学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殷铭俊 陈执中 《食品与药品》 CAS 2005年第01A期8-11,共4页
从基因概念的发展、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定义、基因多态性,基因突变与损伤,基因营养学的目的以及根据基因制定食谱并举应用实例综述基因营养学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基因 基因突变 基因营养学 基因损伤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E.coliBL21(pTrc-gsh)细胞催化合成谷胱甘肽 被引量:11
9
作者 沈立新 魏东芝 +1 位作者 张嗣良 王二力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4-27,50,共5页
分别以卡拉胶、明胶、海藻酸钠包埋 E.coli BL 2 1 ( p Trc- gsh)细胞催化合成谷胱甘肽( GSH)。从酶活收率及机械强度方面进行比较 ,选择卡拉胶为包埋载体 ,其最适 p H为 7.0 ,最适温度为 40°C。相关物质对 GSH的合成均有影响 :半... 分别以卡拉胶、明胶、海藻酸钠包埋 E.coli BL 2 1 ( p Trc- gsh)细胞催化合成谷胱甘肽( GSH)。从酶活收率及机械强度方面进行比较 ,选择卡拉胶为包埋载体 ,其最适 p H为 7.0 ,最适温度为 40°C。相关物质对 GSH的合成均有影响 :半胱氨酸、甘氨酸的最适浓度为 2 0 mmol/ L,谷氨酸的最适浓度为 60 mmol/ L;Mg2 + / ATP为 1~ 5 ( V/ V)较合适 ;腺苷二磷酸 ( ADP)浓度为 5 mmol/ L时对酶活的抑制为 2 0 %。优化条件下罐式反应器中 GSH的产量为 0 .84g/ L,操作稳定性较好 ;延迟加入甘氨酸时 GSH产量可提高 1 7.5 % ;与酵母生产 ATP体系相耦联的共固定化体系在填充床中反应 ,GSH合成量达 1 .2 4 g/ L,收率比直接加入 ATP提高 2 4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大肠杆菌 生物催化 谷胱甘肽 固定化细胞 合成 巯基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胱甘肽合成酶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及性质 被引量:10
10
作者 沈立新 魏东芝 +2 位作者 赵哲峰 张嗣良 王二力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42-345,共4页
在成功构建了谷脱甘肽 ( GSH)合成酶基因表达质粒 ( p Trc- gsh)的基础上 ,对不同大肠杆菌宿主菌进行了比较 ,筛选出高效、稳定表达 GSH合成酶的工程菌并进行了最佳酶表达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 :重组工程菌 E.coli BL2 1 ( p Trc- gsh)... 在成功构建了谷脱甘肽 ( GSH)合成酶基因表达质粒 ( p Trc- gsh)的基础上 ,对不同大肠杆菌宿主菌进行了比较 ,筛选出高效、稳定表达 GSH合成酶的工程菌并进行了最佳酶表达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 :重组工程菌 E.coli BL2 1 ( p Trc- gsh)表达量最高 ,质粒稳定性好 ;以 5%接种量于37°C、p H7.2培养至 OD550 =0 .5左右 ,加入诱导剂 IPTG( 0 .1 mmol/ L) ,同时切换培养条件为 34°C、p H6 .7的两步培养法 ,培养 3h后 ,GSH酶表达量达菌体总蛋白的 2 5%,干细胞酶活为1 1 4.9μg/ ( mg·min) ;其最适 p H为 6 .7,最适温度为 37°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合成酶 大肠杆菌 性质 工程菌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氨酸共存情况下一种快速准确测定谷胱甘肽的新方法 被引量:9
11
作者 赵旭东 魏东芝 +2 位作者 俞俊棠 王二力 刘新垣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74-476,共3页
20~30m m ol/ L 半胱氨酸在 2m in 内可与 φ= 0.03 甲醛完全反应而被掩蔽。利用谷胱甘肽与 5,5′二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 D T N B)的颜色反应,测定产物在波长 412nm 的 O D 值,通过计... 20~30m m ol/ L 半胱氨酸在 2m in 内可与 φ= 0.03 甲醛完全反应而被掩蔽。利用谷胱甘肽与 5,5′二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 D T N B)的颜色反应,测定产物在波长 412nm 的 O D 值,通过计算或标准曲线可迅速得出谷胱甘肽含量,误差小于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 谷胱甘肽 DTNB 测定 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T法测定人表皮癌细胞的抗药性 被引量:9
12
作者 钱江潮 魏东芝 +1 位作者 陈笑岚 张嗣良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3-106,共4页
在用MTT测定细胞存活率以研究人表皮癌细胞KB-3-1 及其抗阿霉素细胞株KB-A-1对化疗药物阿霉素、长春花碱和秋水仙碱的多药抗性时,发现培养基中血清浓度的变化对MTT法测定结果有影响。吸光值在血清浓度为w = 0.0... 在用MTT测定细胞存活率以研究人表皮癌细胞KB-3-1 及其抗阿霉素细胞株KB-A-1对化疗药物阿霉素、长春花碱和秋水仙碱的多药抗性时,发现培养基中血清浓度的变化对MTT法测定结果有影响。吸光值在血清浓度为w = 0.02 时最高,w = 0.30 时最低,w = 0.05~0.20 之间波动不大。而不加血清使甲酉尤溶解困难而产生误差。培养基中的血清(常为w = 0.10)不影响MTT法的结果,在完全培养基中用MTT法测定了两株细胞的抗药性。KB-A-1 对阿霉素、长春花碱和秋水仙碱的相对抗药性分别为KB-3-1 的176、45 和137 倍。MTT法可简便地用于抗癌药物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T法 多药抗性 肿瘤 化疗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EC-SOD的克隆及高效表达 被引量:4
13
作者 范立强 贺华君 +2 位作者 袁勤生 杨冠珍 吴祥甫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9-42,62,共5页
将编码人胞外超氧化物歧化酶 ( EC- SOD)成熟肽的 c DNA插入含 T7启动子的质粒p ET- 2 8a( + )中构建表达质粒 p ET- EC- SOD,表达菌株用 1 mmol/ L异丙基硫代 - β- D-半乳糖苷( IPTG)诱导表达 3h~ 5 h后 ,产生较多的重组人 EC- SOD,... 将编码人胞外超氧化物歧化酶 ( EC- SOD)成熟肽的 c DNA插入含 T7启动子的质粒p ET- 2 8a( + )中构建表达质粒 p ET- EC- SOD,表达菌株用 1 mmol/ L异丙基硫代 - β- D-半乳糖苷( IPTG)诱导表达 3h~ 5 h后 ,产生较多的重组人 EC- SOD,并形成包含体。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SDS- PAGE)分析表明 ,表达的重组蛋白占菌体可溶性蛋白质的 2 6%以上。经纯化和复性后的EC- SOD比活为每毫克纯化酶蛋白 1 2 0 0 U。将 EC- SOD c DNA基因插入昆虫杆状病毒供体质粒p Fast Bac HTb中 ,重组杆状病毒 Bac HT- EC- SOD转染粉纹夜蛾 Tn- 5 Bl- 4细胞 ,经扩增后在细胞内进行表达。SDS- PAGE分析结果表明 ,粉纹夜蛾细胞中表达一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2 8ku的特异蛋白质带 ,Western blot分析表明 ,该特异条带即为 EC- SOD蛋白 ,连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得表达产物比活为每毫克细胞裂解物 2 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SOD 大肠杆菌 昆虫杆状病毒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人胞外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活化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修饰L-天冬酰胺酶 被引量:6
14
作者 史凌洋 魏东芝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01-604,共4页
使用活化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 ( m PEG2 )对 L -天冬酰胺酶进行修饰 ,修饰过程中加入底物 L-天冬酰氨保护酶的活性中心。得到的修饰酶抗体结合能力消失 ,保留酶比活力 32 .8% ,酶的常温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均有显著提高。荧光胺法分析残余... 使用活化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 ( m PEG2 )对 L -天冬酰胺酶进行修饰 ,修饰过程中加入底物 L-天冬酰氨保护酶的活性中心。得到的修饰酶抗体结合能力消失 ,保留酶比活力 32 .8% ,酶的常温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均有显著提高。荧光胺法分析残余氨基数目得出酶分子的 92个自由氨基中有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EG2 L-天冬酰胺酶 修饰 荧光胺法 单甲氧基聚乙二醇 抗癌药物 酶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胱甘肽合成酶系基因协调表达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15
作者 尧辉 魏东芝 +2 位作者 周宇荀 沈立新 刘寿春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4-148,共5页
通过 PCR获得 E.coli B谷胱甘肽合成酶系基因 ( gsh I,gsh II)片段 ,结合定点突变稀有起始密码子 ,设定 gsh I与 gsh II位置与距离 ,构建双顺反子重组表达载体 p Trc99A/gsh I- gsh II,建立GSHI、GSH- II蛋白表达体系。结果表明 :以 0 .... 通过 PCR获得 E.coli B谷胱甘肽合成酶系基因 ( gsh I,gsh II)片段 ,结合定点突变稀有起始密码子 ,设定 gsh I与 gsh II位置与距离 ,构建双顺反子重组表达载体 p Trc99A/gsh I- gsh II,建立GSHI、GSH- II蛋白表达体系。结果表明 :以 0 .0 8mmol/L IPTG于 2 8℃诱导工程菌 E.coli BL2 1( DE3) ( p Trc99A/gsh I- gsh II) ,GSH- I、GSH- II蛋白比为 4.5∶ 1 ( m∶ m)时谷胱甘肽合成能力最高 ,达到每克湿菌体 8.5 mg。通过构建单顺反子重组表达载体 p Trc99A/gsh I、p Trc99A/gsh II测定GSH- I与 GSH- II蛋白的最适配比 ,结果表明 :在 GSH- I、GSH- II蛋白总量恒定的情况下 ,要提高谷胱甘肽产率 ,两者比例以 3∶ 1~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 合成酶系 蛋白表达体系 双顺反子重组表达载体 协调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caiE基因的克隆与高效表达 被引量:1
16
作者 范立强 袁勤生 吴祥甫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用聚合酶链反应 ( PCR)从大肠杆菌 K1 2 s中扩增大肠杆菌肉碱代谢相关酶基因 cai E,将其克隆到克隆载体 p Bluescript SK中 ,测序表明 :该基因有 61 2 bp,与文献报道相比 ,有 1 0个核苷酸不同 ,相应的翻译氨基酸有 6个相异。将该基因重... 用聚合酶链反应 ( PCR)从大肠杆菌 K1 2 s中扩增大肠杆菌肉碱代谢相关酶基因 cai E,将其克隆到克隆载体 p Bluescript SK中 ,测序表明 :该基因有 61 2 bp,与文献报道相比 ,有 1 0个核苷酸不同 ,相应的翻译氨基酸有 6个相异。将该基因重组到 Col E1为复制子、T7为启动子控制下的分泌型表达载体 p ET- 2 2 b( + )中 ,构建表达质粒 p ETCai E;重组到载体 p ACYC1 84中构建以 p1 5 A为复制子、Lac为启动子的表达质粒 p ACYC- Cai E;重组到载体 p WSK1 2 9中 ,构建以 p SC1 0 1为复制子、T7为启动子的表达质粒 p SC- Cai E。上述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 BL2 1 ( DE3) ,经 1 mmol/L异丙基硫代 -β- D-半乳糖苷 ( IPTG)诱导后 ,均可表达。 SDS- PAGE分析表明表达蛋白分子质量约2 6ku,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质的比例分别为 p ETCai E30 % ,p ACYC- Cai E8% ,p SC- Cai E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碱 表达载体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药耐药性肿瘤细胞相关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
17
作者 钱峰 魏东芝 +2 位作者 胡薇 张新 韩泽广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97-600,共4页
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 ,构建了多药耐药性肿瘤细胞相关噬菌体抗体库。以多药耐药性肿瘤细胞 KB- A1为免疫原免疫 Bal B/c小鼠 ,从其脾脏提取总 RNA,并分离出 m RNA。RT- PCR扩增出 VH 和 VL 基因 ,经重叠延伸反应组装成单链抗体 ( Sc Fv... 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 ,构建了多药耐药性肿瘤细胞相关噬菌体抗体库。以多药耐药性肿瘤细胞 KB- A1为免疫原免疫 Bal B/c小鼠 ,从其脾脏提取总 RNA,并分离出 m RNA。RT- PCR扩增出 VH 和 VL 基因 ,经重叠延伸反应组装成单链抗体 ( Sc Fv)。将其克隆入噬菌粒载体p CANTAB 5 E中 ,电转化 E. coli TG1 ,成功构建了库容为 0 .8× 1 0 6的噬菌体抗体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性 肿瘤细胞 噬菌体抗体库 肿瘤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表皮癌细胞在裸鼠体内的移植
18
作者 钱江潮 朱冬晖 魏东芝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06-207,共2页
将人表皮癌细胞 KB- 3- 1及其阿霉素抗性细胞 KB- A- 1接种于裸小鼠 BALB/c- nu前肢左腋下 ,经 8~ 9d的潜伏期 ,在小鼠左前肢长出肿瘤 ,建立了裸小鼠人表皮癌模型。
关键词 裸小鼠 动物疾病模型 表面癌细胞 移植 化疗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相中大孔吸附树脂固定化酶催化拆分消旋萘普生 被引量:6
19
作者 赵庆节 余莹 +1 位作者 周文瑜 魏东芝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23-426,共4页
考察了大孔吸附树脂对柱状假丝酵母脂肪酶 ( CCL)的固定化效果。实验证明大孔吸附树脂 HZ- 841作为固定化载体可以为酶营造一个良好的微环境 ,对水分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当固定化酶的含水量为 8%时催化效率最高。醇既是底物又是竞争性... 考察了大孔吸附树脂对柱状假丝酵母脂肪酶 ( CCL)的固定化效果。实验证明大孔吸附树脂 HZ- 841作为固定化载体可以为酶营造一个良好的微环境 ,对水分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当固定化酶的含水量为 8%时催化效率最高。醇既是底物又是竞争性抑制剂 ,它的浓度对反应具有较大的影响 ,在萘普生浓度为 2 0 mmol/L时正辛醇最适浓度为 40 mmol/L。选择弱极性大孔吸附树脂HZ- 841固定化酶在填充床反应器中进行循环反应 ,2 0 h左右转化率超过 40 % ,反应 3批后酶活仍保持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相 萘普生 固定化脂肪酶 折分 大孔吸附树脂 消炎镇痛解热药 催化选择性酯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GA微球中蛋白质和聚合物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玲 葛宇 +1 位作者 高剑英 袁勤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8-251,共4页
以复乳法制备 rh Cu,Zn-SOD的乳酸羟乙酸共聚物 (PLGA)微球 ,载药过程中观察到乳状液的聚集、包陷 ,使载体和药物共包埋形成药物微球。 DSC和 FTIR结果显示 ,大部分 rh Cu,Zn-SOD包埋入了微球内部 ,内部的 SOD与聚合物存在一定的相互作... 以复乳法制备 rh Cu,Zn-SOD的乳酸羟乙酸共聚物 (PLGA)微球 ,载药过程中观察到乳状液的聚集、包陷 ,使载体和药物共包埋形成药物微球。 DSC和 FTIR结果显示 ,大部分 rh Cu,Zn-SOD包埋入了微球内部 ,内部的 SOD与聚合物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 ,使微球的红外光谱有位移 ,少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 乳酸—羟乙酸共聚物(PLGA) 药物微球 蛋白质分布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