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酶及其生物催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林 陈志 +1 位作者 姜水琴 魏东芝 《生物产业技术》 2019年第3期25-35,共11页
与传统化学催化工艺相比,基于酶的生物催化工艺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操作简便、立体选择性优良等优势。当前已有多个生物催化工艺应用于生产精细大宗化学品和高附加值医药中间体,此外在食品、化妆品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主要... 与传统化学催化工艺相比,基于酶的生物催化工艺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操作简便、立体选择性优良等优势。当前已有多个生物催化工艺应用于生产精细大宗化学品和高附加值医药中间体,此外在食品、化妆品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综述了酶及其生物催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酶序的构建、酶的定向进化,以及酶与生物催化技术在大宗化学品、医药中间体、食品、化妆品、纺织以及纸浆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催化 选择性 精细大宗化学品 高附加值医药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酶法制备光学纯β-苯丙氨酸的研究
2
作者 李登超 魏东芝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4-46,共3页
利用工业来源的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在不同pH条件下具有的对映体选择性酰化和水解反应特性制备光学纯(S)-β-苯丙氨酸(BPA)和(R)-BPA。在酰化过程中(pH 10)只有(R)-BPA被酰化为苯乙酰-(R)-BPA,而(S)-BPA不被酰化留在水相,然后利用苯乙酰-... 利用工业来源的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在不同pH条件下具有的对映体选择性酰化和水解反应特性制备光学纯(S)-β-苯丙氨酸(BPA)和(R)-BPA。在酰化过程中(pH 10)只有(R)-BPA被酰化为苯乙酰-(R)-BPA,而(S)-BPA不被酰化留在水相,然后利用苯乙酰-(R)-BPA和(S)-BPA的溶解性差异将二者分离可直接得到(S)-BPA,分离的苯乙酰-(R)-BPA再经PGA水解(pH 7.5)可得到(R)-BPA,从而制备了BPA的2种对映体。得到的N-苯乙酰-(R)-BPA的对映体过量值(e.e.%)为99%;(S)-BPA酸和(R)-BPA的e.e.%分别为98%和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酰化酶 酰化 β-苯丙氨酸 对映体过量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丁二醇发酵过程的菌体生物质回收利用初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孙金杰 郝英利 +3 位作者 周文瑜 魏东芝 朱家文 沈亚领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0年第7期73-76,共4页
研究了在粘质沙雷氏菌利用蔗糖生产2,3-丁二醇过程中,回收利用菌体制备溶菌液替代发酵培养基中氮源。摇瓶发酵培养中,2,3-丁二醇浓度为39.3 g.L-1,与酵母粉作为氮源相比,产物浓度相近;以多次回收废菌体制成的溶菌液替代酵母粉作为氮源,2... 研究了在粘质沙雷氏菌利用蔗糖生产2,3-丁二醇过程中,回收利用菌体制备溶菌液替代发酵培养基中氮源。摇瓶发酵培养中,2,3-丁二醇浓度为39.3 g.L-1,与酵母粉作为氮源相比,产物浓度相近;以多次回收废菌体制成的溶菌液替代酵母粉作为氮源,2,3-丁二醇浓度略低。3.7 L发酵罐实验中,共有221.95 g.L-1蔗糖被利用,2,3-丁二醇最高浓度为109.2 g.L-1,2,3-丁二醇转化率达到0.492 g.g-1、产率达到2.6 g.L-1.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利用 2 3-丁二醇 粘质沙雷氏菌 溶菌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的生物信息学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忠 胡薇 +4 位作者 苏谨 马骊 李亦学 冯正 魏东芝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2-275,共4页
目的鉴定日本血吸虫中存在的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分析其蛋白结构特征。方法采用双向同源比对、结构域搜索和系统发育分析等生物信息学手段,在已有转录组和蛋白质组数据基础上鉴定日本血吸虫的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并采用同源建模方... 目的鉴定日本血吸虫中存在的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分析其蛋白结构特征。方法采用双向同源比对、结构域搜索和系统发育分析等生物信息学手段,在已有转录组和蛋白质组数据基础上鉴定日本血吸虫的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并采用同源建模方法获得日本血吸虫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的结构特征。结果获得了2条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的同源蛋白序列;分析了这2条序列的EST丰度、理化性质及蛋白三维结构等信息。结论日本血吸虫至少存在2个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的异构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工程FR-008/杀念菌素脱羧衍生物发酵过程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杨亮 毛相朝 +4 位作者 周文瑜 陈实 沈亚领 邓子新 魏东芝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33-337,共5页
以组合生物合成技术得到的基因工程FR-008/杀念菌素脱羧衍生物CS103为研究对象,在摇瓶水平进行培养条件的初步优化。确定了接种量、接种时间、发酵过程pH、装液量等初步条件。对3.7L发酵罐水平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最适搅拌转... 以组合生物合成技术得到的基因工程FR-008/杀念菌素脱羧衍生物CS103为研究对象,在摇瓶水平进行培养条件的初步优化。确定了接种量、接种时间、发酵过程pH、装液量等初步条件。对3.7L发酵罐水平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最适搅拌转速和通气量,并初步建立了补料分批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接种时间30h、接种量为10%、控制pH6.5-7.0、搅拌转速450r/min、通气量200L/h,发酵过程维持发酵液残余葡萄糖浓度5g/L左右,在3.7L发酵罐基因工程FR-008/杀念菌素脱羧衍生物CS103产量达到99.87μg/ml。本研究为基因工程FR-008/杀念菌素工业化生产工艺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菌FR-008 基因工程FR-008/杀念菌素 衍生物 发酵过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小芽孢杆菌脂肪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苏二正 吴向萍 +1 位作者 高蓓 魏东芝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2-138,共7页
从土壤样品中通过筛菌过程获得一株产脂肪酶的菌株,经16S rRNA鉴定属于短小芽孢杆菌,根据已报道的来源于芽孢杆菌的脂肪酶基因设计引物,克隆获得其全长基因,命名为lipS6,大小为648 bp,编码215个氨基酸,经比对其与已报道的脂肪酶基因B26... 从土壤样品中通过筛菌过程获得一株产脂肪酶的菌株,经16S rRNA鉴定属于短小芽孢杆菌,根据已报道的来源于芽孢杆菌的脂肪酶基因设计引物,克隆获得其全长基因,命名为lipS6,大小为648 bp,编码215个氨基酸,经比对其与已报道的脂肪酶基因B26有96%的同源性。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2a-lipS6,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可溶表达,酶活达到2 000 U/mL。重组脂肪酶LipS6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9,低浓度的Ca2+与Mn2+对其有很明显的激活作用,疏水性有机溶剂对其毒害作用小,在正己烷体系中可以催化酯化反应,最适酯化底物酸为十四酸,底物醇为正丁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短小芽孢杆菌 基因克隆 重组表达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霉素酰化酶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蒋咏梅 章文贤 魏东芝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4-37,共4页
青霉素酰化酶(penicillin acylase,PAC)是抗生素工业的重要酶。它在大肠杆菌中需经过复杂的转录、翻译和后翻译才能成熟,且后翻译过程对活性酶的最终形成影响很大。在阐述PAC的苯乙酸诱导机制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PAC的后翻译过程,并对... 青霉素酰化酶(penicillin acylase,PAC)是抗生素工业的重要酶。它在大肠杆菌中需经过复杂的转录、翻译和后翻译才能成熟,且后翻译过程对活性酶的最终形成影响很大。在阐述PAC的苯乙酸诱导机制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PAC的后翻译过程,并对几种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酰化酶 大肠杆菌 诱导机制 后翻译过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质沙雷氏菌利用蔗糖和柠檬酸铵生产2,3-丁二醇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杨云龙 张燎原 +4 位作者 孙建安 魏东芝 周文瑜 沈亚领 朱家文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9年第9期41-44,共4页
研究了几种无机氮源对粘质沙雷氏菌发酵生物量和产物2,3-丁二醇形成的影响,在确定柠檬酸铵为无机氮源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RSM)对柠檬酸铵和硫酸锰的浓度进行了优化,得出了最佳浓度,并以此最优成分进行了摇瓶发酵和分批补料发酵。在... 研究了几种无机氮源对粘质沙雷氏菌发酵生物量和产物2,3-丁二醇形成的影响,在确定柠檬酸铵为无机氮源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RSM)对柠檬酸铵和硫酸锰的浓度进行了优化,得出了最佳浓度,并以此最优成分进行了摇瓶发酵和分批补料发酵。在摇瓶发酵中,110g·L-1的蔗糖最终被转化成44g·L-1的2,3-丁二醇,转化率为0.4g.g-1,产率为1.13g·L-1.h-1;在分批补料发酵中,共有166g·L-1的蔗糖被消耗,2,3-丁二醇的最高浓度为81.2g.L-1,乙偶姻的浓度为7.7g·L-1,2,3-丁二醇转化率达到0.489g.g-1,产率达到1.7g·L-1.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质沙雷氏菌 无机氮源 2 3-丁二醇 响应面法 分批补料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质沙雷氏菌G1利用玉米浆干粉和磷酸氢二铵生产2,3-丁二醇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郝英利 张燎原 +4 位作者 孙建安 魏东芝 周文瑜 沈亚领 朱家文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3年第6期34-38,共5页
研究了几种工业氮源对粘质沙雷氏菌G1发酵生产2,3-丁二醇的影响,在确定玉米浆干粉为氮源的基础上,利用Plackett-Burman(PB)实验和响应面法(RSM)实验对玉米浆干粉和磷酸氢二铵[(NH4)2HPO4]的浓度进行了优化,确定优化培养基(g·L-1)为... 研究了几种工业氮源对粘质沙雷氏菌G1发酵生产2,3-丁二醇的影响,在确定玉米浆干粉为氮源的基础上,利用Plackett-Burman(PB)实验和响应面法(RSM)实验对玉米浆干粉和磷酸氢二铵[(NH4)2HPO4]的浓度进行了优化,确定优化培养基(g·L-1)为:蔗糖90,玉米浆干粉20.32,(NH4)2HPO47.21,NaAc 4,柠檬酸钠14,MgSO40.5,Fe-SO40.02,MnSO40.01。并以此优化培养基进行了摇瓶和分批补料发酵,结果表明,摇瓶发酵中,90g·L-1的蔗糖最终被转化成43.06g·L-1的2,3-丁二醇;分批补料发酵中,2,3-丁二醇浓度为128.28g·L-1,产率为2.67g·L-1·h-1,转化率为0.48g·g-1蔗糖。以玉米浆干粉和(NH4)2HPO4为氮源,2,3-丁二醇浓度较高,培养基的成本大幅降低,为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质沙雷氏菌G1 玉米浆干粉 磷酸氢二铵 2 3-丁二醇 响应面法 成本 分批补料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草素高产菌株的筛选及菌丝体中核苷类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艳芳 唐庆九 +6 位作者 杨焱 张劲松 冯娜 周帅 蔡令仪 高君辉 魏东芝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0年第6期1061-1064,共4页
用高效液相色谱对摇瓶培养获得的19个虫草属菌株的菌丝体及胞外液中核苷类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菌丝体中含有的核苷种类较多,且不同菌株菌丝体核苷类成分含量差异显著,而胞外液中的核苷主要为虫草素。同时发现虫草素主要分泌... 用高效液相色谱对摇瓶培养获得的19个虫草属菌株的菌丝体及胞外液中核苷类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菌丝体中含有的核苷种类较多,且不同菌株菌丝体核苷类成分含量差异显著,而胞外液中的核苷主要为虫草素。同时发现虫草素主要分泌到培养基中,胞外液虫草素的含量可比菌丝体中高出40倍。通过筛选,获得一株虫草素高产菌株,培养液中虫草素含量可达366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发酵 虫草素 核苷 胞外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末端连接ω-氨基酸的聚乙二醇修饰剂的制备 被引量:1
11
作者 熊玉春 刘清海 +1 位作者 何明磊 魏东芝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1-185,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聚乙二醇(PEG)修饰剂的合成方法。首先以两种ω-氨基酸和单甲氧基PEG为主要原料,经连接、纯化和水解等步骤,得到末端以酰胺键连接ω-氨基酸的PEG酸,再将得到的PEG酸用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进行活化,得到聚乙二醇-β-丙氨... 提出了一种新型聚乙二醇(PEG)修饰剂的合成方法。首先以两种ω-氨基酸和单甲氧基PEG为主要原料,经连接、纯化和水解等步骤,得到末端以酰胺键连接ω-氨基酸的PEG酸,再将得到的PEG酸用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进行活化,得到聚乙二醇-β-丙氨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PEG-BPA-NHS)和聚乙二醇-γ-氨基丁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PEG-GABA-NHS),总收率为60%。这类新的修饰剂经验证具有较长的水解半衰期(分别为7.6 min和16.7 min)和良好的蛋白修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ω-氨基酸 聚乙二醇修饰 活化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重组细胞催化非天然二肽合成
12
作者 程仕伟 魏东芝 林金萍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0年第7期18-22,共5页
采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B)处理增加细胞通透性;处理后细胞以聚乙烯醇为载体包埋,然后用2%(体积分数)戊二醛交联制得固定化重组细胞。选取有代表性的6种游离L-氨基酸为酰基受体,以D-苯甘氨酰胺为酰基供体、固定化A.faecalis PG... 采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B)处理增加细胞通透性;处理后细胞以聚乙烯醇为载体包埋,然后用2%(体积分数)戊二醛交联制得固定化重组细胞。选取有代表性的6种游离L-氨基酸为酰基受体,以D-苯甘氨酰胺为酰基供体、固定化A.faecalis PGA重组细胞为催化剂,进行了非天然二肽合成研究。结果显示,A.faecalis PGA催化反应速率较快,除D-Phenylglyl-L-glycine二肽开始时反应速率稍慢(液相得率20%)外,其余5种二肽的合成在反应15 min时液相得率均超过50%,应用潜力较好。批反应结果表明,固定化酶活相对较稳定,可以重复使用,且底物稳定性优于E.coli P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细胞 青霉素G酰化酶 二肽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根毛霉耐热α-淀粉酶基因的克隆与高效表达(英文) 被引量:5
13
作者 何正贵 尹燕辰 +4 位作者 毛佑志 周思行 潘琪 魏东芝 高蓓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5-172,共8页
【目的】开发具有高表达活力的耐热耐酸新型真菌α-淀粉酶,研究其酶学性质和催化活性,探讨其潜在工业应用潜力。【方法】采用RT-PCR从嗜热真菌微小根毛霉(Rhizomucor pusillus)中克隆耐热α-淀粉酶基因,并命名为RpAmy。以质粒pPIC9K... 【目的】开发具有高表达活力的耐热耐酸新型真菌α-淀粉酶,研究其酶学性质和催化活性,探讨其潜在工业应用潜力。【方法】采用RT-PCR从嗜热真菌微小根毛霉(Rhizomucor pusillus)中克隆耐热α-淀粉酶基因,并命名为RpAmy。以质粒pPIC9K为表达载体,将α-淀粉酶基因(RpAmy)转入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表达宿主KM71,进行异源表达,并测定动力学参数和酶学性质,分析水解淀粉的产物。【结果】克隆得到嗜热真菌微小根毛霉(Rhizomucor pusillus)耐热α-淀粉酶基因,其开放阅读框全长1416 bp,编码471个氨基酸,与米根毛霉α-淀粉酶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高(56.0%)。RpAmy在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KM71中表达,最高酶活达到32100.0 U/mL,蛋白表达量为1.5 mg/mL;测定纯化后RpAmy比活力、Km和Vmax,分别为6745.9 U/mg、2.26 mg/mL、0.2875 mg/mL·min;最适pH和最适温度分别为pH 4.0、70℃;具有较宽的pH耐受性(4.0~9.0)和较高的温度耐受性(60℃);水解可溶性淀粉产物主要为麦芽糖(69.0%,w/w)和葡萄糖(22.0%,w/w)。【结论】从微小根毛霉(Rhizomucor pusillus)中克隆得到α-淀粉酶基因(RpAmy),其可在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KM71中高效异源表达并得到α-淀粉酶RpAmy。该酶具有较好的耐酸耐热性质,并能水解淀粉产生高麦芽糖含量的糖浆,在工业应用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根毛霉 Α-淀粉酶 表达 麦芽糖 毕赤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枝杆菌转化甾醇产9α-羟基雄甾烯酮促进剂的筛选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怀成 王风清 +1 位作者 马昱澍 魏东芝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3年第12期55-58,共4页
以甾醇为原料、利用分枝杆菌等微生物转化生产甾体医药中间体9α-羟基雄甾烯酮,是当下甾体医药工业体系的一条重要工艺路线。甾醇作为一种非极性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传质效率低,其生物可利用度不高,这严重制约了分枝杆菌对甾醇... 以甾醇为原料、利用分枝杆菌等微生物转化生产甾体医药中间体9α-羟基雄甾烯酮,是当下甾体医药工业体系的一条重要工艺路线。甾醇作为一种非极性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传质效率低,其生物可利用度不高,这严重制约了分枝杆菌对甾醇底物的摄取利用效率。就PEG200、PPG2000和多种硅油对分枝杆菌转化甾醇产9α-羟基雄甾烯酮的促进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PEG200、PPG2000和聚醚改性硅油的添加均能有效改善菌体的甾醇转化能力,产物的积累量大幅提高,升幅分别约为50%、85%和300%。随后,重点考察了多种硅油对甾醇转化的影响,从中筛选出效果最好的甾醇转化促进剂并就添加量和添加方式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最佳甾醇转化促进剂是聚醚改性硅油,其最佳添加方式是在发酵起始时与甾醇同时添加、10g·L-1甾醇投料量下的最佳添加量为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微生物转化 硅油 甾醇 转化促进剂 雄甾烯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条件及培养基组分对粘质沙雷氏菌生长及产D-乳酸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满永博 范季瀛 +2 位作者 苏刚 饶犇 沈亚领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3年第7期56-60,70,共6页
通过摇瓶实验,确定粘质沙雷氏菌发酵生产D-乳酸的培养条件为:温度34℃,pH值6.5,种子液接种量5%,载液量为150mL/500mL,采用前期通气有氧培养至菌体对数生长后期、而后厌氧发酵产酸的两阶段培养工艺。考察培养基各组分对菌体生长及乳酸产... 通过摇瓶实验,确定粘质沙雷氏菌发酵生产D-乳酸的培养条件为:温度34℃,pH值6.5,种子液接种量5%,载液量为150mL/500mL,采用前期通气有氧培养至菌体对数生长后期、而后厌氧发酵产酸的两阶段培养工艺。考察培养基各组分对菌体生长及乳酸产量的影响,确定葡萄糖及酵母粉作为碳、氮源,并补充添加适量的无机氮。培养基各组分如下(g·L-1):葡萄糖15,酵母粉15,KH2PO41.5,K2HPO4.3H2O 2.0,MgSO4.7H2O 1.0,FeSO4.7H2O 0.03,MnSO4.H2O 0.005,以此培养条件及培养基配方进行摇瓶发酵,D-乳酸产量由(13.5±1.29)g.L-1提高至(29.0±1.42)g·L-1,提高一倍以上,光学纯度大于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质沙雷氏菌 D-乳酸 培养条件 培养基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A在含环氧活性基的多孔高聚物载体上的固定化及修饰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克亮 颜淑玮 +1 位作者 许伟钦 魏东芝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98-802,共5页
研究了青霉素G酰化酶(PGA)在含环氧活性基的多孔高聚物载体上的固定化及修饰,优化固定化条件为1mol/L,pH8.0的磷酸钾缓冲体系,每克载体(湿重)投酶量为500~550U,30℃下150r/min固定化36~48h,得到的固定化酶表观酶活为每克载... 研究了青霉素G酰化酶(PGA)在含环氧活性基的多孔高聚物载体上的固定化及修饰,优化固定化条件为1mol/L,pH8.0的磷酸钾缓冲体系,每克载体(湿重)投酶量为500~550U,30℃下150r/min固定化36~48h,得到的固定化酶表观酶活为每克载体(湿重)177U,表观酶活回收率35%。固定化酶经巯基乙醇修饰后提高了热稳定性。固定化酶水解青霉素G的最适pH为9.0,最适温度为47℃在pH4~9,40℃以下稳定。固定化酶的各项性能均优于游离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G酰化酶 共价固定化 化学修饰 环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 3-甾酮-Δ~1-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异源表达和活性鉴定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苗苗 林良才 +2 位作者 马昱澍 王风清 魏东芝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1年第7期29-34,共6页
微生物转化在甾体药物合成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C1,2位脱氢是最为重要的反应类型。以烟曲霉(A.fumigatus)为出发菌株,运用同源序列比对从烟曲霉酸基因簇中钓取出kstDF序列。该基因与玫瑰色热微菌(Ther-momicrobium roseum)DSM 5159... 微生物转化在甾体药物合成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C1,2位脱氢是最为重要的反应类型。以烟曲霉(A.fumigatus)为出发菌株,运用同源序列比对从烟曲霉酸基因簇中钓取出kstDF序列。该基因与玫瑰色热微菌(Ther-momicrobium roseum)DSM 5159的kstD一致性为51%。构建pET28a(+)-kstDF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BL21(λDE3),获得高表达重组子菌株。经IPTG诱导、SDS-PAGE电泳分析,发现高温(37℃)有利于KstDF蛋白表达,低温(20℃)有利于酶活的保持。该重组菌显示出良好的甾体转化能力,在12 h内完全转化13.3 mg.L-1雄甾-4-烯-3,17-二酮,为构建高效转化3-酮基-4-烯类固醇的基因工程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曲霉 烟曲霉酸 3-甾酮-Δ1-脱氢酶 雄甾-4-烯-3 17-二酮 雄甾-1 4-二烯-3 17-二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组成型启动子PermE*和PSau3A在变铅青链霉菌中的启动效果比较
18
作者 张莹 陶欣艺 +1 位作者 王风清 魏东芝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3年第11期47-50,54,共5页
红霉素抗性启动子PermE*和来源于链霉菌核基因组片段的PSau3A启动子均属于链霉菌组成型强启动子,分别将它们插入大肠杆菌-链霉菌穿梭质粒pNW-S1的SD序列和转录起始位点之间,构建成两个稳定的组成型表达质粒:pNW-S3和pNW-S4。以磷脂酰丝... 红霉素抗性启动子PermE*和来源于链霉菌核基因组片段的PSau3A启动子均属于链霉菌组成型强启动子,分别将它们插入大肠杆菌-链霉菌穿梭质粒pNW-S1的SD序列和转录起始位点之间,构建成两个稳定的组成型表达质粒:pNW-S3和pNW-S4。以磷脂酰丝氨酸合成酶PSS基因为报道基因,以蛋白表达水平评价这两个启动子在变铅青链霉菌TK24中的表达效果。结果表明,在两株组成型表达重组菌中,PSS均得到了高效表达,具有在链霉菌系统中高效表达外源基因的功能,其中PermE*的启动效率略高于PSau3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成型启动子 链霉菌 磷脂酰丝氨酸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