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韧高强PA6/POE-g-MAH/MWNTs三元复合材料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吴唯 蔺兴清 +2 位作者 钟宇华 姜晨晨 张禄冲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4041-24045,共5页
研究了聚乙烯-辛烯弹性体接枝马来酸(POE-g-MAH)和多壁碳纳米管(MWNTs)对尼龙6(PA6)的增韧增强作用。结果表明,对MWNTs酸化处理可在表面成功接枝上羧酸基团,并与PA6上的酰胺基团化学键合,提高MWNTs在PA6基体中的分散性,增加界面结合力,... 研究了聚乙烯-辛烯弹性体接枝马来酸(POE-g-MAH)和多壁碳纳米管(MWNTs)对尼龙6(PA6)的增韧增强作用。结果表明,对MWNTs酸化处理可在表面成功接枝上羧酸基团,并与PA6上的酰胺基团化学键合,提高MWNTs在PA6基体中的分散性,增加界面结合力,更好地承受载荷,可对PA6/POE-gAMAH共混增韧材料产生良好的增强效果。PA6/POE-g-AMAH/a-MWNTs(质量比为70/30/1)三元共混材料在保持纯PA6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的同时,冲击强度比纯PA6提高了6倍,是一种理想的高强高韧工程塑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聚乙烯G辛烯弹性体 多壁碳纳米管 增韧 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甲苯磺酸掺杂聚苯胺材料的导电性能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唯 骆巧玲 阮明珠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3-27,共5页
通过再掺杂法制备了对甲苯磺酸(TSA)掺杂的导电聚苯胺(PANI),探究掺杂时间及对甲苯磺酸水溶液的浓度对PANI的电导率和结构的影响,通过四探针法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表征了掺杂态PANI的电导率和结构,并探究掺杂时间对掺杂态P... 通过再掺杂法制备了对甲苯磺酸(TSA)掺杂的导电聚苯胺(PANI),探究掺杂时间及对甲苯磺酸水溶液的浓度对PANI的电导率和结构的影响,通过四探针法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表征了掺杂态PANI的电导率和结构,并探究掺杂时间对掺杂态PANI导电性能影响的机理,还利用热重分析仪(TG)探究TSA对PANI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时间为12h、TSA水溶液浓度为0.5mol/L所制得的掺杂态PANI具有最好的电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对甲苯磺酸 再掺杂 导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黑填充热塑性聚氨酯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宗孟静子 吴唯 +1 位作者 张雪薇 刘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85-392,共8页
以聚醚型热塑性聚氨酯(TPU)为基体、导电炭黑(CB)作为填料,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CB/TPU导电复合材料。探究了CB含量对材料的电性能、力学性能、微观形貌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电阻率随CB质量分数变化的反S曲线符合导电通路理论,... 以聚醚型热塑性聚氨酯(TPU)为基体、导电炭黑(CB)作为填料,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CB/TPU导电复合材料。探究了CB含量对材料的电性能、力学性能、微观形貌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电阻率随CB质量分数变化的反S曲线符合导电通路理论,在CB质量分数为10%~14%范围内电阻率下降了9个数量级,同时介电性能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适量的CB能够增强材料的力学性能,当CB质量分数为4%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最大值53.8 MPa和1 066.7%,并且拉伸模量随着CB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CB的加入对材料的热稳定性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聚氨酯 炭黑 导电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铈对环氧树脂膨胀阻燃材料的协效阻燃作用 被引量:8
4
作者 吴唯 王佳玮 王亮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1-86,92,共7页
研究了二氧化铈(CeO_2)对环氧树脂膨胀阻燃材料的阻燃成炭协效作用。研究表明,二氧化铈能提高环氧树脂膨胀阻燃材料的极限氧指数,二氧化铈添加量为1%时体系阻燃性能最佳,极限氧指数从26.3%提高到28.8%。二氧化铈还能降低环氧树脂膨胀阻... 研究了二氧化铈(CeO_2)对环氧树脂膨胀阻燃材料的阻燃成炭协效作用。研究表明,二氧化铈能提高环氧树脂膨胀阻燃材料的极限氧指数,二氧化铈添加量为1%时体系阻燃性能最佳,极限氧指数从26.3%提高到28.8%。二氧化铈还能降低环氧树脂膨胀阻燃材料的初始分解温度,提高体系的高温热稳定性和成炭性能。在体系中引入二氧化铈后,将高温后残炭通过扫描电镜表征其微观结构,证明体系生成了更多的连续致密的炭层结构。拉曼光谱分析的检测结果也证明加入二氧化铈后,复合材料体系在高温煅烧后残留的炭层具有更低的ID/IG值,石墨化程度更高,炭层结构致密规整。因此适量地加入二氧化铈可以提高环氧树脂膨胀阻燃材料的阻燃性能,促进生成更加致密稳定的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铈 环氧树脂 膨胀阻燃 协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黑填充聚丙烯/尼龙6/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7
5
作者 张雪薇 吴唯 +1 位作者 刘江 宗孟静子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1-388,共8页
以聚丙烯(PP)和尼龙6(PA6)的共混物为基体材料,以导电炭黑(CB)和玻璃纤维(GF)作为填料,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导电复合材料。研究了GF和CB质量分数对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导电性能、力学性能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CB粒子选择性... 以聚丙烯(PP)和尼龙6(PA6)的共混物为基体材料,以导电炭黑(CB)和玻璃纤维(GF)作为填料,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导电复合材料。研究了GF和CB质量分数对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导电性能、力学性能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CB粒子选择性分散在PA6中,同时PA6包覆在GF表面,通过具有较大长径比的纤维相互搭接形成连续的网络结构,从而显著降低复合材料的逾渗阈值。在相同CB质量分数下(2%),PP/PA6/GF/CB的表面电阻率相对于PP/PA6/CB体系降低了5个数量级。此外,引入GF后,材料的热稳定性和拉伸强度都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PA6 炭黑 玻璃纤维 导电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N与Al2O3复配填充共聚甲醛导热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5
6
作者 吴唯 刘建华 +2 位作者 刘江 邹志强 张雪薇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9-423,共5页
选用六方氮化硼(h-BN)和α球形 Al2O3为导热填料,分别以单一填料和复配填料制备填充共聚甲醛(Co-POM)导热材料,研究了填料含量、复配比例等因素对 Co-POM 材料的导热系数、拉伸性能和微观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填料都能提高 Co-POM... 选用六方氮化硼(h-BN)和α球形 Al2O3为导热填料,分别以单一填料和复配填料制备填充共聚甲醛(Co-POM)导热材料,研究了填料含量、复配比例等因素对 Co-POM 材料的导热系数、拉伸性能和微观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填料都能提高 Co-POM材料的导热系数,填充量越大,导热系数越高,但 h-BN 比 Al2O3 导热改性效果更好。当 h-BN 和 Al2O3 复配填充质量比为 1∶1(填充总量的质量分数为 20%)时,Co-POM 导热系数超过 Al2O3 质量分数为30%的单一填料的导热系数,并接近 h-BN 质量分数为 20%的单一填料的导热系数,而复配填充 Co-POM 的力学性能变化不大。因此,复配填料能达到降低填充量以及降低填料成本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方氮化硼 氧化铝 共聚甲醛 复配填充 导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l2O3/聚醚砜-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及热稳定性能 被引量:6
7
作者 吴唯 陈诗英 宗孟静子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21-24,29,共5页
本实验制备了纳米Al_2O_3/聚醚砜-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考察了不同纳米氧化铝和聚醚砜的用量对复合体系力学和介电性能的影响,并对其热稳定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添加1phr纳米氧化铝(Nano-Al_2O_3)和5phr聚醚砜(PES)时,三元复合材料E... 本实验制备了纳米Al_2O_3/聚醚砜-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考察了不同纳米氧化铝和聚醚砜的用量对复合体系力学和介电性能的影响,并对其热稳定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添加1phr纳米氧化铝(Nano-Al_2O_3)和5phr聚醚砜(PES)时,三元复合材料EP/5PES/1Al_2O_3的拉伸强度提高到58 MPa,断裂伸长率达到13%,冲击强度达到16.2kJ/m^2,相比纯环氧树脂分别提高了61.1%、20.3%和8.0%。而且在100Hz的室温测试条件下,EP/5PES/1Al_2O_3材料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分别达到7.6和0.016,较纯环氧树脂均有一定幅度的增加。热重分析(TG)结果表明,EP/5PES/1Al_2O_3复合材料的初始分解温度为358℃,比纯环氧树脂提高了14℃,说明热稳定性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铝 聚醚砜 环氧树脂 介电性能 热稳定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聚醚砜/纳米氧化铝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介电性能 被引量:5
8
作者 吴唯 陈诗英 宗孟静子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1-218,共8页
以甲基纳迪克酸酐(MNA)为固化剂,制备了环氧树脂/聚醚砜/纳米氧化铝三元复合材料,并对其力学性能、介电性能以及热稳定性能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了其性能增强机理。结果表明:当聚醚砜(PES)和纳米氧化铝(nano-Al_2O_3)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5%... 以甲基纳迪克酸酐(MNA)为固化剂,制备了环氧树脂/聚醚砜/纳米氧化铝三元复合材料,并对其力学性能、介电性能以及热稳定性能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了其性能增强机理。结果表明:当聚醚砜(PES)和纳米氧化铝(nano-Al_2O_3)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5%和3%时,环氧树脂/15PES/3Al_2O_3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达到45.7kJ/m^2、87 MPa和180MPa,与纯环氧树脂相比,均有大幅度的提高。在测试频率为100Hz时,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分别为7.7和0.013 5,介电性能较纯环氧树脂也有一定提高。此外,热分解温度比纯环氧树脂的提高了73℃,热稳定性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铝 聚醚砜 环氧树脂 力学性能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A沸石对聚丙烯/聚磷酸铵/硼酸锌-线型三嗪杂化成炭剂材料的催化成炭和协效阻燃 被引量:3
9
作者 胡焕波 刘肇闻 +1 位作者 赵天瑜 吴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1-57,共7页
针对聚磷酸铵(APP)与硼酸锌-线型三嗪杂化成炭剂(MCA-K-ZB)组成的膨胀阻燃剂(IFR)在对聚丙烯(PP)阻燃中形成的炭层强度不够高、易被燃烧中气态物质气流冲破的问题,文中在IFR(m(APP):m(MCA-K-ZB)=3:1)中添加4A沸石作为成炭协效剂,通过极... 针对聚磷酸铵(APP)与硼酸锌-线型三嗪杂化成炭剂(MCA-K-ZB)组成的膨胀阻燃剂(IFR)在对聚丙烯(PP)阻燃中形成的炭层强度不够高、易被燃烧中气态物质气流冲破的问题,文中在IFR(m(APP):m(MCA-K-ZB)=3:1)中添加4A沸石作为成炭协效剂,通过极限氧指数测试、垂直燃烧测试、锥形量热测试、热重分析、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红外光谱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4A沸石对PP/IFR的催化成炭协效作用和机理。结果表明,4A沸石使PP/IFR燃烧中不再出现膨胀炭层被热流或气流冲破的现象,有效降低了PP燃烧的剧烈程度。4A沸石可促使APP与MCA-K-ZB在PP燃烧中形成芳环交联结构残炭和更多石墨化残炭,提高致密炭层厚度,以此提高炭层强度和阻燃效果。当4A沸石质量分数为1%、IFR质量分数为22%时,PP的LOI值达到33.1%,通过V-0等级,无滴落,实现了低IFR添加量高阻燃性的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膨胀阻燃 4A沸石 成炭 协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貌可控氧化铝对硅橡胶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邹志强 吴唯 +2 位作者 王懿 Wolfgang Kern Dietmar Drummer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8-134,141,共8页
为了研究不同形貌氧化铝在硅橡胶基体中构成三维导热网络结构的效率,研究了制备条件对填料形貌的影响,通过改变水热反应条件制得了长度约6μm、直径0.2μm和1μm的棒状氧化铝(AF-2和AF-5)及直径在1~10μm的球形氧化铝(AF-6)。利用Hashin... 为了研究不同形貌氧化铝在硅橡胶基体中构成三维导热网络结构的效率,研究了制备条件对填料形貌的影响,通过改变水热反应条件制得了长度约6μm、直径0.2μm和1μm的棒状氧化铝(AF-2和AF-5)及直径在1~10μm的球形氧化铝(AF-6)。利用Hashin-Shtrikman模型表征了3种形貌氧化铝填料在硅橡胶基体中构建三维网络结构的效率,研究表明,填料AF-2、AF-5和AF-6质量分数为20%时的相互作用率(Χinter)分别为0.056,0.093和0.034。与此同时,实验结果表明,AF-5对硅橡胶的介电性能破坏最小,其复合材料具有最低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更有利于复合材料在电子行业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微观形貌 硅橡胶 导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化三元乙丙橡胶对PBT/GF复合材料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波 宗孟静子 +1 位作者 刘志红 吴唯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9-226,共8页
以叔丁基过氧化氢(t-BuOOH)作氧化剂,三氧化钼(MoO3)作催化剂,成功制备了环氧化三元乙丙橡胶(eEPDM),并用其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玻璃纤维(PBT/GF)进行改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了PBT/GF/eEPDM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利用莫志深... 以叔丁基过氧化氢(t-BuOOH)作氧化剂,三氧化钼(MoO3)作催化剂,成功制备了环氧化三元乙丙橡胶(eEPDM),并用其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玻璃纤维(PBT/GF)进行改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了PBT/GF/eEPDM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利用莫志深方程研究了eEPDM对PBT/GF复合材料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BT/GF中添加eEPDM可提高PBT组分的非等温结晶速率,结晶活化能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PBT/GF/eEPDM的微观形貌,发现各相间的界面黏结性能良好,并对试样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玻璃纤维 环氧化三元乙丙橡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核剂对PET/PEN共混物性能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12
作者 吴仁 吴唯 +2 位作者 陈玉 蔺兴清 姜晨晨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8-33,共6页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X射线衍射和转矩流变测试等手段,研究了成核剂碳酸氢钠、苯甲酸钠和乙烯-甲基丙烯酸离子键聚合物(Surlyn)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EN)共混物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成核...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X射线衍射和转矩流变测试等手段,研究了成核剂碳酸氢钠、苯甲酸钠和乙烯-甲基丙烯酸离子键聚合物(Surlyn)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EN)共混物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成核剂均能显著提高共混物的成核作用,其中,Surlyn和苯甲酸钠能明显提高共混物结晶性能,结晶峰温度提高约20℃,结晶速度提升近1倍;3种成核剂中,只有Surlyn在提高结晶性能的同时,还能提高共混物的力学性能;Surlyn是PET/PEN共混物理想的成核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 乙烯-甲基丙烯酸离子键聚合物 成核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相溶液法制备有机质子酸掺杂Py-MMA共聚物及其导电与溶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唯 杨晓格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56-562,共7页
采用4种有机质子酸为掺杂剂,氯化铁为氧化剂,通过化学氧化法制备了有机质子酸掺杂聚吡咯(PPy).在两相溶液中制备了吡咯-甲基丙烯酸甲酯(Py-MMA)共聚物,研究了掺杂剂含量、氧化剂含量、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含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Py-... 采用4种有机质子酸为掺杂剂,氯化铁为氧化剂,通过化学氧化法制备了有机质子酸掺杂聚吡咯(PPy).在两相溶液中制备了吡咯-甲基丙烯酸甲酯(Py-MMA)共聚物,研究了掺杂剂含量、氧化剂含量、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含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Py-MMA共聚物电导率及溶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质子酸掺杂PPy可有效提高PPy的电导率.当以对甲苯磺酸(TsOH)作掺杂剂,掺杂剂与吡咯(Py)、氧化剂与Py单体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3、反应温度为5℃、反应时间为12 h时,所制得的有机质子酸掺杂PPy的导电性能最好.与PPy相比,Py-MMA共聚物的溶解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当MMA、K2S2O8、Py、TsOH物质的量之比为2:3:6:4,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4 h时,所制得的Py-MMA共聚物的溶解性能最佳,70℃时其在乙酸乙酯中的溶解度为5.56 g,表面电阻率为0.76Ω·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子酸 掺杂 PPY MMA 电导率 溶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EE/P(AA-co-AM)吸水膨胀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焕波 吴唯 +2 位作者 李宁 赵天瑜 邹志强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14,共6页
针对吸水膨胀弹性体(WSE)在含盐溶液中膨胀倍率普遍不高、吸盐水性能和耐热性能不佳等问题,采用反向悬浮聚合方法,将丙烯酸(AA)单体与丙烯酰胺(AM)单体进行共聚,制备了新型聚丙烯酸-丙烯酰胺[P(AA-co-AM)]耐盐吸水树脂,并以热塑性聚醚... 针对吸水膨胀弹性体(WSE)在含盐溶液中膨胀倍率普遍不高、吸盐水性能和耐热性能不佳等问题,采用反向悬浮聚合方法,将丙烯酸(AA)单体与丙烯酰胺(AM)单体进行共聚,制备了新型聚丙烯酸-丙烯酰胺[P(AA-co-AM)]耐盐吸水树脂,并以热塑性聚醚酯弹性体(TPEE)为基体,制备了TPEE/P(AA-co-AM)吸水膨胀弹性体。研究了单体AA:AM质量比、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含量对P(AA-co-AM)吸水性能的影响,并将TPEE分别与自制P(AA-co-AM)耐盐吸水树脂和市售吸水树脂CPNaAA共混制成的WSE的吸水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AA∶AM质量比为2.5∶1、NMBA含量为0.05%(质量分数,下同)、过硫酸钾(KPS)含量为0.70%、油相溶液与水相溶液质量比为2.5∶1时,P(AA-co-AM)吸蒸馏水和吸盐水综合效果最佳;P(AA-co-AM)对蒸馏水和对盐水的吸水倍率均高于市售吸水树脂CPNaAA,其中对盐水吸水倍率的增幅更明显;TPEE/P(AA-co-AM)的吸水膨胀性能优于TPEE/CPNa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水树脂 丙烯酸 丙烯酰胺 热塑性聚醚酯弹性体 吸水膨胀弹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丁酯/受阻酚阻尼杂化体系的相容性研究
15
作者 马仁博 胡焕波 +1 位作者 沈婉婷 吴唯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285-290,共6页
受阻酚等小分子存在易自聚集析出的问题,影响阻尼性能。为了研究杂化体系长期使用的稳定性,使用熔点降低法和溶度参数法测定了四种不同结构受阻酚和聚丙烯酸丁酯(PBA)间的Flory-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χ,并绘制了热力学相图。研究表明,随... 受阻酚等小分子存在易自聚集析出的问题,影响阻尼性能。为了研究杂化体系长期使用的稳定性,使用熔点降低法和溶度参数法测定了四种不同结构受阻酚和聚丙烯酸丁酯(PBA)间的Flory-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χ,并绘制了热力学相图。研究表明,随着温度向熔点方向升高,χ越来越小,杂化体系呈现上临界共溶温度相行为(UCST)。紫外可见分光光度透光率测试结果以及广角X射线衍射(WAXRD)结果验证了所绘制热力学相图的准确性。χ值的大小受聚合物-受阻酚间氢键强度和受阻酚分子结构的影响,提高小分子-大分子间氢键强度可有效降低χ值,增大受阻酚羟基受阻程度,并且增大受阻酚的范德华体积会使χ变大,影响体系稳定性。相图对优化杂化体系的受阻酚类型及用量,预测杂化体系相行为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图 相容性 阻尼 受阻酚 聚丙烯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聚物Surlyn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共混物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吴唯 吴仁 +1 位作者 陈玉洁 钟宇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8-52,共5页
利用差示扫描热法(DSC)和偏光显微镜(POM)研究了乙烯-甲基丙烯酸离子键聚合物Surlyn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共混物的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urlyn对PET/PEN共混物具有化学成核作用。适... 利用差示扫描热法(DSC)和偏光显微镜(POM)研究了乙烯-甲基丙烯酸离子键聚合物Surlyn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共混物的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urlyn对PET/PEN共混物具有化学成核作用。适量添加Surlyn,能促进PET/PEN共混物的成核结晶,明显提高结晶速度、结晶温度和结晶度,减小球晶尺寸,提高球晶均匀性,并有助于改善PET和PEN相容性,从而提高PET/PEN共混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缺口冲击强度等力学性能。本研究体系Surlyn的最佳用量为2 ph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甲基丙烯酸离子键聚合物 Surlyn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 共混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氮阻燃剂与酚醛成炭剂复配阻燃热塑性聚醚酯弹性体 被引量:13
17
作者 吴唯 钟宇华 +2 位作者 吴仁 姜晨晨 蔺兴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3-157,共5页
采用线型酚醛树脂与磷-氮阻燃剂制备出具有良好阻燃性能的无卤阻燃热塑性聚醚酯弹性体(TPEE)。研究表明使用磷-氮阻燃剂无法制备出抗熔滴的TPEE。酚醛树脂引入可以有效抑制熔滴,同时热重分析结果表明线型酚醛树脂的引入,可以提升材料的... 采用线型酚醛树脂与磷-氮阻燃剂制备出具有良好阻燃性能的无卤阻燃热塑性聚醚酯弹性体(TPEE)。研究表明使用磷-氮阻燃剂无法制备出抗熔滴的TPEE。酚醛树脂引入可以有效抑制熔滴,同时热重分析结果表明线型酚醛树脂的引入,可以提升材料的高温残留量,扫描电镜测试结果表明酚醛树脂的引入有助于形成致密炭层,提升体系的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卤阻燃 热塑性聚醚酯弹性体 酚醛树脂 成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PEN共混物的结晶与冷结晶性能及其机理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唯 毕丽颖 +1 位作者 陈玉 刘明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7-70,共4页
采用双螺杆熔融挤出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共混材料,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不同质量比的PET/PEN共混物的熔融与结晶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ET/PEN共混物为部分相容的两相结构。在PET和PE... 采用双螺杆熔融挤出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共混材料,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不同质量比的PET/PEN共混物的熔融与结晶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ET/PEN共混物为部分相容的两相结构。在PET和PEN等质量共混时,可能形成部分相容且彼此交叠的两个连续相。冷却过程中两共混组分既各自形成结晶,又存在一定的共结晶。PET和PEN分子及其链段间互相缠绕和相互作用干扰大分子的结晶过程,导致冷却(降温)过程中结晶不完善和结晶度降低。PET/PEN共混物与PET和PEN一样,具有明显的冷结晶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2 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 共混 结晶 冷结晶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盐对热熔预浸料用环氧树脂胶膜室温贮存期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唯 吴祥 +3 位作者 陈玉 刘明昌 刘勇 石品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4-86,90,共4页
采用通常用作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相转移催化剂的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作为酸酐/环氧树脂体系的促进剂,制备了复合材料预浸料用环氧树脂胶膜,研究了其室温和高温固化特征。结果表明,与咪唑类促进剂相比,季铵盐作促进剂的环氧树脂室温固化... 采用通常用作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相转移催化剂的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作为酸酐/环氧树脂体系的促进剂,制备了复合材料预浸料用环氧树脂胶膜,研究了其室温和高温固化特征。结果表明,与咪唑类促进剂相比,季铵盐作促进剂的环氧树脂室温固化反应速率小,而高温固化反应速率和凝胶时间几乎相等,在保证环氧树脂固化体系高温固化速率的前提下,季铵盐对环氧树脂胶膜的室温固化产生明显的阻缓作用,实测环氧树脂胶膜室温贮存期由使用咪唑类的5 d延长为8 d,理论室温极限贮存时间由8 d延长为11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盐 环氧树脂 胶膜 贮存期 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硅氧烷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增韧效果和固化动力学 被引量:6
20
作者 吴唯 王铮 +2 位作者 陈玉 阮明珠 惠林林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3-129,共7页
采用一种超支化聚硅氧烷改性二烯丙基双酚A改性双马来酰亚胺体系,对固化树脂的增韧效果进行了研究,并通过DSC分析了改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及其动力学。结果表明,当超支化聚硅氧烷的添加量为10%时,浇注体冲击强度达到最大,比未改性体系... 采用一种超支化聚硅氧烷改性二烯丙基双酚A改性双马来酰亚胺体系,对固化树脂的增韧效果进行了研究,并通过DSC分析了改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及其动力学。结果表明,当超支化聚硅氧烷的添加量为10%时,浇注体冲击强度达到最大,比未改性体系提高了62.8%;采用非等温DSC研究体系的固化动力学,该体系固化反应分为两步,表观活化能分别为ΔE1=81.14 k J/mol,ΔE2=89.40 k J/mol;固化反应级数分别为n1=0.91,n2=0.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马来酰亚胺 超支化聚硅氧烷 韧性 固化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