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α-二亚胺镍(Ⅱ)催化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 被引量:8
1
作者 张丹枫 李森 +1 位作者 于文 孟兼冈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59-1564,共6页
以4种不同结构的α-二亚胺镍(Ⅱ)催化剂[(t—Bu)-N=CH—CH=N-(t—Bu)]NiBr2(Cl),[C6H5-N—C(Me)-C(Me)-N=C6H5]NiBr2(C2),[(2,6-C6H3(Me)2)-N=C(Me)-C·(Me)=N-(2,6-C6H3(Me)2)]NiBr2(C3)和[(2,6... 以4种不同结构的α-二亚胺镍(Ⅱ)催化剂[(t—Bu)-N=CH—CH=N-(t—Bu)]NiBr2(Cl),[C6H5-N—C(Me)-C(Me)-N=C6H5]NiBr2(C2),[(2,6-C6H3(Me)2)-N=C(Me)-C·(Me)=N-(2,6-C6H3(Me)2)]NiBr2(C3)和[(2,6-C6H3(i—Pr)2)-N=C(An)-C(An)-N=(2,6-C6H3(i—Pr)2)]NiBr2(An=acenaphthyl)(C4),在甲基铝氧烷(MAO)作用下,对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催化聚合.以c2为模型催化剂系统研究了Al/Ni摩尔比、单体浓度、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和反应溶剂对催化活性及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在较适合的聚合条件(催化剂用量为1.6μmol,Al/Ni摩尔比为800,MMA浓度为2.9mol/L,甲苯为溶剂,聚合温度为60℃,聚合时间为4h)下,讨论了催化剂结构对催化活性和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催化剂C1-C3催化MMA聚合均得到富含间规结构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催化剂结构中空间位阻增大导致催化活性降低,空间位阻最小的c1催化活性最高[达107.8kg/(molNi·h)];而空间位阻最大的c4催化活性仅为7.8kg/(mol Ni·h).催化剂结构中给电子效应增加有利于催化活性及聚合物分子量的增加.C2催化活性为62.5kg/(toolNi·h),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为5.0×10^4;而具有较强给电子效应的c3催化活性达到96.9kg/(molNi·h),并得到更高分子量的聚合物(7.6×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α-二亚胺镍配合物 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剂2–丙酸钠苯基次膦酸钠的制备及其在PET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王良 李娜 +3 位作者 夏寅 毛纵文 薛飞 管涌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6-90,共5页
以磷系阻燃剂2–羧乙基苯基次膦酸(CEPP)和氢氧化钠(NaOH)为原料,合成2–丙酸钠苯基次膦酸钠(CEPP–Na),并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共混制得阻燃聚酯。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能谱表征了产物结构,采用极限氧指数(LOI)测试、热重分... 以磷系阻燃剂2–羧乙基苯基次膦酸(CEPP)和氢氧化钠(NaOH)为原料,合成2–丙酸钠苯基次膦酸钠(CEPP–Na),并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共混制得阻燃聚酯。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能谱表征了产物结构,采用极限氧指数(LOI)测试、热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方法对产物的燃烧性能、热性能、相容性、成炭形貌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CEPP–Na与PET基体相容性良好,且避免了直接使用CEPP带来的降解问题。当CEPP–Na的质量分数为15%时,阻燃聚酯的LOI为28.5%,且UL–94达到V–0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系阻燃剂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极限氧指数 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性单体锂系阴离子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波 王继铭 +3 位作者 束民泽 邹斌 管涌 郑安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007-2013,共7页
以酚锂作为副反应抑制剂,以正丁基锂或1,1-二苯基乙烯盖帽的正丁基锂为引发剂,通过顺次添加单体的方法,合成了结构明确的聚异戊二烯-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I-b-PMMA)和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BMA-b-PMMA)2种嵌段聚合物... 以酚锂作为副反应抑制剂,以正丁基锂或1,1-二苯基乙烯盖帽的正丁基锂为引发剂,通过顺次添加单体的方法,合成了结构明确的聚异戊二烯-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I-b-PMMA)和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BMA-b-PMMA)2种嵌段聚合物.嵌段聚合反应中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转化率均高于90%,通过核磁图谱计算的链节摩尔比与理论设计值吻合.PI-b-PMMA和PBMA-b-PMMA的分子量分别达到4×104和1.6×104.在环己烷中,通过顺次添加单体的方法,合成了结构明确的聚苯乙烯-b-聚异戊二烯-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S-b-PI-b-PMMA)三嵌段共聚物,各单体的转化率均达到100%,并且产物中的链节摩尔比和理论设计值一致,最终产物的分子量达到7.4×104,分子量分布仅为1.28,为极性三嵌段热塑性弹性体以及有机玻璃透明增韧剂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活性聚合 酚锂 甲基丙烯酸甲酯 嵌段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键合喹诺酮类药效基团的抗菌聚丙烯酰胺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薛艳 周雯婷 +1 位作者 管涌 郑安呐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3-359,共7页
设计合成了两种含喹诺酮类药效基团的新型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分别将其与丙烯酰胺通过自由基共聚合成了两种共聚物。采用1 H-NMR、13C-NMR、GPC和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大单体和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分别测定了这两种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 设计合成了两种含喹诺酮类药效基团的新型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分别将其与丙烯酰胺通过自由基共聚合成了两种共聚物。采用1 H-NMR、13C-NMR、GPC和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大单体和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分别测定了这两种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共聚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这两种共聚物均具有高效的抗菌性能,并且键合环丙沙星的聚丙烯酰胺的抗菌能力明显优于键合吡哌酸的聚丙烯酰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哌酸 环丙沙星 喹诺酮 聚丙烯酰胺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炔与二炔的[2+2+2]环加成反应制备菲类衍生物 被引量:1
5
作者 朱川川 孙士元 +1 位作者 王友付 胡爱国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9-413,共5页
菲及菲类衍生物广泛应用于合成树脂、染料、农药和植物生长激素等领域。在无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利用苯炔的高反应活性,通过苯炔和偶联二炔获得了具有炔基功能基团的二取代的菲类化合物,产率为76%~83%。利用核磁共振和高分辨质谱等手段... 菲及菲类衍生物广泛应用于合成树脂、染料、农药和植物生长激素等领域。在无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利用苯炔的高反应活性,通过苯炔和偶联二炔获得了具有炔基功能基团的二取代的菲类化合物,产率为76%~83%。利用核磁共振和高分辨质谱等手段对所得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解析:所得化合物是通过2个苯炔分子和1个二炔分子上的叁键间的[2+2+2]环加成反应实现的;二炔分子中残留的1个叁键可进一步功能化,制备其他菲类衍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炔 二炔 菲衍生物 环加成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