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艺术设计学科建造现代造型实验室浅探 |
吴慧兰
蒋小洪
林振德
|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
2006 |
4
|
|
2
|
用新媒体技术再现艺术设计作品——《艺术设计系学生作品赏析》多媒体展示制作分析 |
许懋琦
徐雄伟
许星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3
|
|
3
|
明清都城北京城建筑象征的文化解释 |
居阅时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2
|
|
4
|
浅谈中国民歌艺术 |
陈樯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1
|
|
5
|
对艺术及设计教育中素描教学的再认识 |
陈顺纷
沈林明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1
|
|
6
|
产品语意与产品形态 |
聂桂平
陈虹
成振波
|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8
|
|
7
|
感性驱动的产品设计 |
周美玉
|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1
|
|
8
|
民国时期商会自身的现代化(1927—1937)——以苏州商会为例 |
王仲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7
|
|
9
|
“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市场策略 |
杨明刚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3
|
|
10
|
论角色关系人情化——关于中国社会人际交往的一种描述和评判 |
陈荣杰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5
|
|
11
|
论人力资源理论与道德社会传统的异质性——现代人力资源理论本土化的思考 |
陈荣杰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3
|
|
12
|
国民党与商会——一例劳资纠纷案折射出国民党政权建立后商会权利的沦丧 |
王仲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3
|
|
13
|
透视21世纪包装 |
许懋琦
张小伶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1
|
|
14
|
商业对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作用——芜湖米市分析 |
周忍伟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2
|
|
15
|
抗战胜利后自由主义者向往的“经济民主” |
卫春回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6
|
试论抗战胜利后中间党派关注的三大政治问题 |
卫春回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7
|
论20世纪40年代后期自由主义学人的民主观 |
卫春回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8
|
论安庆会战中曾国藩的军事战略 |
周忍伟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1
|
|
19
|
我们离美有多远 |
沈林明
陈顺纷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0 |
|
20
|
民国时期苏州商会组织系统的变迁(1927-1937) |
王仲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