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硬组织植入生物材料的研究近展
1
作者 陈芳萍 刘昌胜 《陶瓷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245-250,共6页
基于临床对硬组织生物材料的性能要求,本文详细阐述了近年来硬组织植入材料的研究及其发展状况,并提出了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
关键词 硬组织植入材料 生物活性 可注射 药物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水型钙磷水泥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莹 魏杰 +1 位作者 郭瀚 刘昌胜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35-1442,共8页
采用纤维素作为添加剂、以非水相溶剂作为固化液,研究了一种抗水型磷酸钙骨水泥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对其抗水性能、理化性能、水化产物及生物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骨水泥可任意塑形,也可用针管注射成形,抗水性能优良,添加剂... 采用纤维素作为添加剂、以非水相溶剂作为固化液,研究了一种抗水型磷酸钙骨水泥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对其抗水性能、理化性能、水化产物及生物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骨水泥可任意塑形,也可用针管注射成形,抗水性能优良,添加剂纤维素的加入,对骨水泥的凝结时间、抗压强度及最后的转化产物没有明显影响.培养细胞在材料表面粘附铺展且增殖良好,初步表明材料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该材料有望用于骨缺损填充及椎体成形等微创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 骨水泥 抗水性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316L不锈钢表面酸预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尹志岚 袁媛 刘昌胜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27-531,共5页
研究酸洗预处理对高分子涂层在不锈钢表面粘附强度和浸润性的影响,利用SEM、AFM、RA-IR及接触角测试等技术分析了316L不锈钢表面经不同工艺酸处理前后基体表面微结构、化学状态及润湿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适当的酸处理能显著提高聚乙烯-... 研究酸洗预处理对高分子涂层在不锈钢表面粘附强度和浸润性的影响,利用SEM、AFM、RA-IR及接触角测试等技术分析了316L不锈钢表面经不同工艺酸处理前后基体表面微结构、化学状态及润湿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适当的酸处理能显著提高聚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AL)涂层在316L不锈钢表面的附着力及它在金属表面的浸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不锈钢 聚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表面酸处理 附着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钙银介孔氧化硅凝胶抗菌止血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于 李文锐 +3 位作者 徐灿 苏佳灿 李明 刘昌胜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3-518,共6页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掺杂钙银介孔氧化硅凝胶(m-SCA)抗菌止血材料.结果表明:m-SCA具有介孔结构,比表面积为416 m2/g,孔径在2 nm左右.高比表面积的m-SCA具有很好的凝血功能,能明显缩短血液的凝血酶原...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掺杂钙银介孔氧化硅凝胶(m-SCA)抗菌止血材料.结果表明:m-SCA具有介孔结构,比表面积为416 m2/g,孔径在2 nm左右.高比表面积的m-SCA具有很好的凝血功能,能明显缩短血液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含少量银的m-SCA对其凝血性能没有明显影响,而m-SCA中的钙能促进凝血.含银0.02wt%的m-SCA无细胞毒性,对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动物试验表明:m-SCA具有很好的止血性能,能阻止兔耳伤口的流血并缩短其流血时间.m-SCA是一种有很好应用前景的抗菌止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银 掺杂钙 氧化硅凝胶 止血材料 抗菌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RF-等离子体处理对医用不锈钢表面润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袁媛 马元辉 +3 位作者 尹民 刘昌胜 谢小波 朱瑞瑞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0-465,共6页
以聚乙烯-乙烯醇(EVAL)为模型高分子,研究了等离子体处理前后不锈钢表面EVAL溶液的铺展润湿情况、EVAL膜的形貌及其结合强度。并建立了医用不锈钢表面润湿性和表面自由能、表面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后,不锈钢表面... 以聚乙烯-乙烯醇(EVAL)为模型高分子,研究了等离子体处理前后不锈钢表面EVAL溶液的铺展润湿情况、EVAL膜的形貌及其结合强度。并建立了医用不锈钢表面润湿性和表面自由能、表面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后,不锈钢表面的铺展润湿性显著提高。等离子体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氮气,偏压100V,时间10min。最佳条件处理后,不锈钢表面EVAL膜均匀性、致密度以及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均得到明显提高。反射红外(ATR-FTIR)、原子力显微镜(AFM)、X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结果显示Ar、N2气体等离子体,尤其是N2气体等离子体预处理后,材料的表面自由能(尤其是极性分量)显著增大,润湿性增强。极性分量的增加与等离子体对材料表面的清洗、刻蚀以及活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等离子体 不锈钢 表面润湿性 表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C骨水泥纤维蛋白胶复合BMP人工骨支架材料对山羊松质骨缺损的修复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毅 孟国林 +3 位作者 刘建 刘昌胜 袁志 吕荣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8年第6期1414-1418,共5页
研制MPC/CPC骨水泥纤维蛋白胶复合BMP新型人工骨的制备及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性能。通过对成年山羊双侧股骨髁部分别制备1处直径10mm、深15mm松质骨缺损,制备MPC/CPC/FG/BMP(A组)、MPC/CPC/FG(B组)、CPC/FG(C组)人工骨支架材料,分别植入... 研制MPC/CPC骨水泥纤维蛋白胶复合BMP新型人工骨的制备及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性能。通过对成年山羊双侧股骨髁部分别制备1处直径10mm、深15mm松质骨缺损,制备MPC/CPC/FG/BMP(A组)、MPC/CPC/FG(B组)、CPC/FG(C组)人工骨支架材料,分别植入各组实验观察材料,分别于6周、12周进行影像学、组织学、形态计量学观察骨缺损修复情况。说明新型MPC骨水泥纤维蛋白胶复合BMP新型生物活性人工骨支架材料在促进成骨、加快磷酸钙骨水泥降解速度上优于MPC/CPC/FG、CPC/FG的人工骨,同时新型MPC骨水泥复合纤维蛋白胶的成骨和促骨水泥降解作用优于单纯CPC复合FG的人工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人工骨 磷酸镁骨黏合剂 磷酸钙骨水泥 骨形态发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非对称多孔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许勇 洪华 刘昌胜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4-647,660,共5页
以可降解壳聚糖为材料,运用浸渍沉淀相分离工艺制备了壳聚糖膜,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膜的微观形态,并研究了聚合物溶液浓度、溶剂蒸发时间等工艺条件对膜孔隙率、溶胀性以及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膜具有非对称结构... 以可降解壳聚糖为材料,运用浸渍沉淀相分离工艺制备了壳聚糖膜,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膜的微观形态,并研究了聚合物溶液浓度、溶剂蒸发时间等工艺条件对膜孔隙率、溶胀性以及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膜具有非对称结构,由致密层、过渡层和疏松多孔层几部分构成;聚合物溶液浓度、溶剂蒸发时间是影响膜结构和性能的重要因素,聚合物溶液浓度增大和溶剂蒸发时间变长都使得膜的孔隙率和溶胀性降低,但却可提高膜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组织再生 壳聚糖 非对称膜 浸溃沉淀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药脂质体复合缺钙磷灰石骨水泥支架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梁伟 徐建 +6 位作者 葛淑华 杜俊杰 杨敏 闫铭 罗卓荆 苏佳灿 刘昌胜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97-1402,共6页
采用食盐颗粒浸出法制备了缺钙磷灰石水泥(CPC)多孔支架;用脂质体包裹盐酸万古霉素制备了载药脂质体。将它们两者结合,制备了脂质体载药复合缺钙磷灰石水泥(dl-CPC)支架。结果表明:缺钙CPC多孔支架能够将载药脂质体吸附在其大孔表面或... 采用食盐颗粒浸出法制备了缺钙磷灰石水泥(CPC)多孔支架;用脂质体包裹盐酸万古霉素制备了载药脂质体。将它们两者结合,制备了脂质体载药复合缺钙磷灰石水泥(dl-CPC)支架。结果表明:缺钙CPC多孔支架能够将载药脂质体吸附在其大孔表面或微孔里;dl-CPC支架对MC3T3-E1细胞的生长没有负面影响,显示出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此外,dl-CPC支架具有很好的抗菌性能,能够抑制大肠杆菌生长,抗菌率达99%(12 h)。dl-CPC支架浸泡在磷酸缓冲溶液中,释放药物的速度比较缓慢(前4周);而直接吸附药物的CPC支架,在1周内大部分药物释放出来,出现暴释现象。另结果表明:dl-CPC支架具有缓释药物和骨再生的双重功能,可用于骨缺损的修复及治疗慢性骨髓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水泥支架 药物载体 脂质体 抗菌性 药物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高效阳性菌抗菌活性的合成多肽聚合物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丹丰 张思 +5 位作者 马鹏程 乔忠乾 张强 齐凡 朱孟钦 刘润辉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93-500,共8页
合成了具有抗菌活性的β-氨基酸聚合物,采用核磁共振和凝胶渗透色谱表征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通过最低抑菌浓度实验测试了β-氨基酸聚合物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包括多株耐药菌)的抗菌活性,并开展了可能的耐药性研究。通过细胞膜去极化实... 合成了具有抗菌活性的β-氨基酸聚合物,采用核磁共振和凝胶渗透色谱表征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通过最低抑菌浓度实验测试了β-氨基酸聚合物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包括多株耐药菌)的抗菌活性,并开展了可能的耐药性研究。通过细胞膜去极化实验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探究了抗菌聚合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尤其是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机理。结果表明,β-氨基酸聚合物通过作用于细菌的细胞膜杀死革兰氏阳性菌从而获得高效的抗菌活性,其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抗菌活性最好,最低抑菌浓度为3.13μg/mL。金黄色葡萄球菌对β-氨基酸聚合物不产生耐药性,但在相同条件下测试的对照抗生素诺氟沙星的最低抑菌浓度增加了124倍,表明细菌对抗生素很快产生了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聚合物 抗菌 耐药性 抗菌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季铵盐基杂化支架的制备及其作为rhBMP-2载体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园园 王靖 刘昌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4001-14007,共7页
采用环氧衍生物开环法制备壳聚糖季铵盐,通过其与甘油磷酸钠的分子间作用力交联成凝胶,冻干后得多孔支架,用于装载骨形态发生蛋白-2应用于骨修复领域;同时引入β-TCP作为物理交联点,在提高支架力学强度的同时,更好地调控支架的溶胀行为... 采用环氧衍生物开环法制备壳聚糖季铵盐,通过其与甘油磷酸钠的分子间作用力交联成凝胶,冻干后得多孔支架,用于装载骨形态发生蛋白-2应用于骨修复领域;同时引入β-TCP作为物理交联点,在提高支架力学强度的同时,更好地调控支架的溶胀行为,延长rhBMP-2的释放时间,并且在异位诱导成骨的动物实验中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修复 壳聚糖 骨形态发生蛋白 磷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HA/PA4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11
作者 郝新彦 魏克冰 +2 位作者 魏杰 张云飞 严永刚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42-1245,共4页
用溶液共溶沉淀法制备出纳米羟基磷灰石(n-HA)/聚酰胺46(PA46)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燃烧试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复合材料的组成和界面进行了测试和表征,并对复... 用溶液共溶沉淀法制备出纳米羟基磷灰石(n-HA)/聚酰胺46(PA46)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燃烧试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复合材料的组成和界面进行了测试和表征,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溶液共溶沉淀法可使n-HA颗粒均匀分散在PA46基体中,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均一性;在复合材料中n-HA与PA46界面间存在氢键,有较稳定的界面结合;复合材料有良好的力学强度,其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分别为67、202和146MPa,高于n-HA/聚酰胺66(PA66)复合材料。初步实验结果表明n-HA/PA46复合材料在骨组织支撑、修复和重建等承重骨部位修复方面有潜在用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聚酰胺46 溶液共溶沉淀法 纳米复合材料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流芯片表面生物改性用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检测
12
作者 陈婧 何宏燕 刘昌胜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91-399,共9页
为了开发一种快速、特异、精准的基于大肠埃希菌表达系统制备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 rhBMP-2)质量浓度检测方法,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与... 为了开发一种快速、特异、精准的基于大肠埃希菌表达系统制备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 rhBMP-2)质量浓度检测方法,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与微流控技术相结合,筛选合适的用于rhBMP-2的特异抗体,并基于调控抗体的特异性方向的策略,采用等离子体-蛋白A方法对高分子微流芯片的检测微流道孔进行修饰,以评价抗体蛋白在微流芯片表面的吸附效率以及最终的检测信号强度。结果表明:用等离子体处理微流道后,蛋白A和筛选的抗体成功包埋到微流芯片的检测孔表面。等离子体处理功率越高,抗体的吸附效果越好;当等离子体功率为100 W、处理时间为30 s时,第1抗体的吸附效果最好。改性后的微流孔可以有效地检测rhBMP-2质量浓度,在0~2 000 pg/mL范围内,rhBMP-2的质量浓度与荧光平均密度呈线性相关,而传统96孔ELISA法的线性区间范围是0~250 pg/mL。与传统ELISA法的试剂用量(600μL/样品)相比,微流芯片-ELISA方法试剂用量减少约97.3%。可见,本文开发的微流芯片表面改性技术具备应用于生物医药、食品安全及环境检测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 微流控检测 表面改性 特异性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对不锈钢表面膜基结合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尹志岚 袁媛 刘昌胜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98-302,306,共6页
运用拉伸法研究了硅烷偶联剂对316L不锈钢高分子涂层的结合强度的影响。并对硅烷偶联剂的含量、预处理时间及pH值等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ATRIR,XPS等技术表征了偶联剂提高膜基结合强度的机理。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能够显著提高不锈... 运用拉伸法研究了硅烷偶联剂对316L不锈钢高分子涂层的结合强度的影响。并对硅烷偶联剂的含量、预处理时间及pH值等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ATRIR,XPS等技术表征了偶联剂提高膜基结合强度的机理。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能够显著提高不锈钢与高分子涂层之间的结合强度,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偶联剂含量w=0.05,处理时间为10s,溶液的pH值为6。作用机理是:偶联剂一端与金属生成了Si-O-Me键,另一端与高分子相互缠绕形成了复杂的互穿网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偶联剂 不锈钢 表面处理 结合强度 拉伸法 互穿网络结构 硅-氧-镁键 医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成孔剂法制备孔径、气孔率可控的多孔玻璃陶瓷 被引量:9
14
作者 和峰 刘昌胜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267-1276,共10页
研究了采用添加成孔剂法制备具有相互贯通气孔的多孔生物玻璃陶瓷的方法及其性能.多孔玻璃陶瓷主晶相为氟磷灰石和β-硅灰石,气孔率在49%-82%间连续可控,气孔由成孔剂热解排除形成的球形宏观孔(孔径200-850μm)和玻璃粉体烧结形成的... 研究了采用添加成孔剂法制备具有相互贯通气孔的多孔生物玻璃陶瓷的方法及其性能.多孔玻璃陶瓷主晶相为氟磷灰石和β-硅灰石,气孔率在49%-82%间连续可控,气孔由成孔剂热解排除形成的球形宏观孔(孔径200-850μm)和玻璃粉体烧结形成的微观孔(孔径2-4μm)组成,宏观孔孔径取决于成孔剂粒径并通过孔壁上的孔洞(孔径50-300μm)相互连通.塑性成孔剂硬脂酸受压产生塑性变形,添加硬脂酸的素坯强度高、可加工,烧结产物强度较高、气孔为扁球状;刚性成孔剂聚苯乙烯受压产生弹性变形,添加聚苯乙烯的素坯疏松、不可加工,烧结产物强度较低、气孔呈圆球状.成形压力对添加塑性成孔剂的样品性能影响显著,而对添加刚性成孔剂的样品性能无显著影响.气孔率与成孔剂的含量成良好的线性关系,通过控制成孔剂粒径和加入量可达到气孔率、孔径可控的目的.孔径一定时抗压强度与总气孔率成良好的二次曲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陶瓷 成孔剂 刚性 塑性 多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磷酸钙骨水泥流变性能的影响Ⅱ.聚乙二醇 被引量:7
15
作者 金晶 刘昌胜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8-91,共4页
采用高级流变扩展系统对引入聚乙二醇(PEG)后的磷酸钙骨水泥(CPC)浆体的流变性能进行了考察,在固化液中引入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可改善CPC的流变特性。采用稳态流变实验得到粘度曲线;采用滞后环面积评价法考察CPC浆体的触变性。... 采用高级流变扩展系统对引入聚乙二醇(PEG)后的磷酸钙骨水泥(CPC)浆体的流变性能进行了考察,在固化液中引入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可改善CPC的流变特性。采用稳态流变实验得到粘度曲线;采用滞后环面积评价法考察CPC浆体的触变性。结果表明:CPC是一种剪切变稀的浓悬浮体,添加PEG后体系粘度增大、触变性增强、结构可恢复性变好。随着PEG浓度的增加(0.005≤w≤0.30),体系粘度增大,体系的触变性增强。综合评价后得出0.01≤wPEG≤0.10范围内对磷酸钙骨水泥混合体系的流变性能有较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骨水泥 聚乙二醇 流变 触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6L不锈钢表面聚乙烯-乙烯醇药物涂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16
作者 尹民 袁媛 刘昌胜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6-389,共4页
以316L不锈钢冠脉支架为模型,在经过表面处理的316L不锈钢基体表面制备了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药物涂层,采用戊二醛为交联剂对涂层表面进行交联改性,并对交联前后涂层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同时以紫杉醇为模型药物,研究了交联前后涂层药物的释... 以316L不锈钢冠脉支架为模型,在经过表面处理的316L不锈钢基体表面制备了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药物涂层,采用戊二醛为交联剂对涂层表面进行交联改性,并对交联前后涂层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同时以紫杉醇为模型药物,研究了交联前后涂层药物的释放速率。结果表明:真空条件下制备的涂层表面平滑致密,交联后涂层力学强度增加,溶胀度及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药物释放时间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316L不锈钢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交联 紫杉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载药方式对载三氧化二砷(As_2O_3)磷酸钙骨水泥(CPC)固化时间和抗压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亮 王靖 +2 位作者 刘昌胜 陈统一 黄晓春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3-48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载药方式对载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固化时间和抗压强度的影响。方法将As2O3粉末与CPC粉末的混合物或载As2O3壳聚糖微球与CPC粉末的混合物加入固化液制备载药CPC... 目的探讨不同载药方式对载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固化时间和抗压强度的影响。方法将As2O3粉末与CPC粉末的混合物或载As2O3壳聚糖微球与CPC粉末的混合物加入固化液制备载药CPC。分别在不同固化液和固液比的条件下,测定载药CPC的固化时间及抗压强度。结果固化液为4%磷酸氢二钠(Na2HPO4)时,无论CPC直接荷载As2O3或复合载As2O3壳聚糖微球,CPC的固化时间都有明显延长。CPC直接荷载As2O3时,药物含量和固液比越大,其固化时间也越长。将固化液改进为含柠檬酸混合溶液后,复合载药微球的CPC的固化时间延长不明显。直接荷载As2O3使CPC的抗压强度有所下降,而固化液的改进和壳聚糖微球的复合则能显著提高CPC的抗压强度。结论相比直接荷载As2O3的CPC,复合载As2O3壳聚糖微球的CPC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并在固化液改进后能维持适宜的固化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As2O3) 磷酸钙骨水泥(CPC)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量聚乳酸对聚乳酸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洪华 钱颖 +1 位作者 许勇 刘昌胜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2-535,共4页
在不引入除溶剂和溶质以外的第三组分情况下,用溶液浇铸法制备表面呈孔聚乳酸膜。通过在高分子量的聚乳酸中混入低分子量的聚乳酸,借助电子扫描电镜、差热分析、力学试验机考察低分子量聚乳酸对聚乳酸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通过在高分子... 在不引入除溶剂和溶质以外的第三组分情况下,用溶液浇铸法制备表面呈孔聚乳酸膜。通过在高分子量的聚乳酸中混入低分子量的聚乳酸,借助电子扫描电镜、差热分析、力学试验机考察低分子量聚乳酸对聚乳酸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通过在高分子聚乳酸中混入低分子量的聚乳酸可以制备出表面呈孔膜,该膜可满足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好的临床要求,该方法减少了影响膜性能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表面孔 低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磷酸钙骨水泥流变性能的影响Ⅰ.聚乙烯吡咯烷酮 被引量:1
19
作者 金晶 盖蔚 刘昌胜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3-87,共5页
采用高级流变扩展系统对磷酸钙骨水泥(CPC)浆体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加入后的流变特性进行了考察。在固化液中添加不同K值的PVP可改善CPC的流变特性。采用稳态流动实验得出粘度曲线,用滞后环面积评价法考察CPC浆体的触变性。结果表明:... 采用高级流变扩展系统对磷酸钙骨水泥(CPC)浆体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加入后的流变特性进行了考察。在固化液中添加不同K值的PVP可改善CPC的流变特性。采用稳态流动实验得出粘度曲线,用滞后环面积评价法考察CPC浆体的触变性。结果表明:CPC是一种剪切变稀的浓悬浮体,PVP添加后体系粘度增大、触变性增强;随着PVP含量的增加(wK30=0.01~0.20,wK90=0.002~0.04),体系粘度增大,滞后环面积也增加,体系的触变性增强。综合评价后得出结论:当wK30=0.20或wK90=0.04时体系的各项流变性能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骨水泥 聚乙烯吡咯烷酮 流变 触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闪式提取及高速逆流色谱联用提取高纯度甘草苷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向君 余金鹏 +1 位作者 袁媛 刘昌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研究从甘草渣中提取高纯度甘草苷的方法。方法利用闪式提取法快速提取甘草黄酮类化合物,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出高纯度甘草苷。正交实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固液比、提取时间、转速4个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制备出的甘... 目的研究从甘草渣中提取高纯度甘草苷的方法。方法利用闪式提取法快速提取甘草黄酮类化合物,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出高纯度甘草苷。正交实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固液比、提取时间、转速4个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制备出的甘草总黄酮经过初步纯化后,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以乙酸乙酯-甲醇-水(5∶3∶10)为两相溶剂体系,从中分离高纯度甘草苷。结果闪式提取甘草渣中甘草总黄酮的优化条件为90%乙醇,料液比(g/m L)1∶40,提取时间3 min,转速16 000 r/min。从90 mg甘草总黄酮中分离得到35.71 mg甘草苷,纯度可达到94.7%,收率为87.8%。结论建立了闪式提取和高速逆流色谱技术联用,用于制备高纯度甘草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苷 闪式提取 高速逆流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