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城市治理:理论、问题、战略 被引量:7
1
作者 陶希东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95-97,共3页
城市治理是当今城市现代化管理的最新理念,但在中国特殊的政治体制背景下,真正的治理格局尚未形成。本文根据社会治理理论,分析了我国城市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新世纪我国城市治理的几项战略对策。
关键词 城市治理 问题 战略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沟通与人力资源管理——合肥利华洗涤剂有限公司案例
2
作者 康青 陈典丽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65-68,共4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涌入中国,跨文化沟通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也越来越广泛地存在于经济管理过程中。本文以跨国公司联合利华在华企业———合肥利华洗涤剂有限公司为样本,对其跨文化沟通的管理过程作了深...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涌入中国,跨文化沟通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也越来越广泛地存在于经济管理过程中。本文以跨国公司联合利华在华企业———合肥利华洗涤剂有限公司为样本,对其跨文化沟通的管理过程作了深刻地剖析,探讨管理沟通与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找出影响跨文化沟通的主要因素,为建立有效的跨文化沟通渠道提出建设性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沟通 人力资源管理 合肥利华洗涤剂有限公司 学习型组织 绿色意识 绩效考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文明城市
3
作者 鲍宗豪 《地理教学》 2005年第11期4-7,共4页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伟大产物,是文明人类的自然生息地;城市不只是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政治学上的一个单位,它同时还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工业时代与农业时代的城市文明有着显著差异,信息化时代的城市文明不仅使人类文明呈现出气...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伟大产物,是文明人类的自然生息地;城市不只是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政治学上的一个单位,它同时还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工业时代与农业时代的城市文明有着显著差异,信息化时代的城市文明不仅使人类文明呈现出气象万千、灿烂绚丽的景象,而且使人类文明的发展呈现出“跨越式”和“几何级数增长”的特征,可以说城市文明的发展“聚集”和“折射”着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城市 人类文明 城市文明 信息化时代 工业时代 几何级数 地理学 生态学 经济学 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鉴国外经验拓宽保险资金投资渠道 被引量:7
4
作者 郑庆寰 杨绪彪 王惠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2期132-135,共4页
随着近年来我国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的增长 ,保险资金投资渠道过于狭窄已经成为制约中国保险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投资渠道狭窄使保险公司面临较大经营风险 ,削弱了保险公司的竞争力。借鉴境外保险投资的成功经验 ,积极拓宽保险资金投资渠道 。
关键词 保险资金 投资渠道 保险监管 风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中国的宗教和谐论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向平 李琼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1-139,共9页
在中国历史上,似乎没有出现单纯以宗教信仰为中心的宗教战争或宗教冲突。佛教与道教在一个政治原则下和谐相处,建构了所谓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和谐模式。这一历史特征,贯穿在中国唐宋及其后各个历史时代。与此同时,被普遍认同的儒家伦... 在中国历史上,似乎没有出现单纯以宗教信仰为中心的宗教战争或宗教冲突。佛教与道教在一个政治原则下和谐相处,建构了所谓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和谐模式。这一历史特征,贯穿在中国唐宋及其后各个历史时代。与此同时,被普遍认同的儒家伦理实现着整个中国社会的功能整合,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上宗教、文化的和合与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信仰 和合 和谐论 道教 佛教 普遍 三教合流 宗教冲突 历史特征 政治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省区域治理:中国跨省都市圈经济整合的新思路 被引量:49
6
作者 陶希东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9-536,共8页
跨省都市圈日益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单元,如何处理行政区划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实现空间经济整合是当前中国政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通过辨析城市群、大都市区、大都市圈、大都市带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界定了跨省... 跨省都市圈日益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单元,如何处理行政区划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实现空间经济整合是当前中国政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通过辨析城市群、大都市区、大都市圈、大都市带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界定了跨省都市圈的概念,并提出了成熟型跨省都市圈必须具备的6个基本条件。借助“行政区经济”理论,分析了当今限制中国跨省都市圈空间整合的瓶颈,认为各自为政的行政区划及其管理体制,极大地制约着跨都市圈经济的区域融合与一体化进程,在中国现有的政治管理体制下,单纯依靠传统的行政区划管理或政府管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跨省都市圈内部存在的行政分割问题。根据西方较为流行的“治理”理论,提出了“跨省区域治理”的空间整合新思路,并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规律,构建了“跨省区域治理”的基本框架体系,主要包括:①跨省都市圈成员省市政府的现代区域治理理念体系;②跨省都市圈现代区域政治体系;③跨省都市圈现代区域市场经济体系;④跨省都市圈现代区域社会体系;⑤跨省都市圈现代城际合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省都市圈 空间整合 跨省区域治理 新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与行动:结构化凝视 被引量:14
7
作者 郭强 《社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8-38,共21页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sociology, this paper discusses knowledge-behavior relations through research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ction meanings, action knowledge, speech and behavior. There is a socio-h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sociology, this paper discusses knowledge-behavior relations through research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ction meanings, action knowledge, speech and behavior. There is a socio-historical hypothesi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ction meanings. The content structure of social actions is the structure for an agent’s speech and behavior, which corresponds to the following relations: presentation field social rationality and expression space & time meanings social construction. In the structure of action and action knowledge, its corresponding relations at the macroscopic level include habitus procedure morality norm and at the microscopic level, it could be formulated as: individual reality presence absence. The meaning field of agent is rooted in the relations within presencer self-comtemplation mundane; at the same time, the meaning field that sociologists are gazing at depends on the following: others disembedding reconstruction.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when an agent reflects his or her action, when a sociologist studies the action, and when the action actually happens, the time and space are different to the agent and the researcher (gazer). Without studying such structural relations between action and knowledge, social and sociological theories might lose their subsistent ba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化 知识 社会行动 对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理论与人力资源开发的综合创新 被引量:7
8
作者 奚建武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61-64,共4页
本文主要立足于当今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现实需求,以人力资本理论作为理论出发点,探索了现阶段人力资源开发的约束因素和综合创新的价值,并提出了综合创新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源开发 综合创新 劳动生产率 分布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政府治理理念的创新 被引量:7
9
作者 陶希东 赵鸿婕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3期48-50,共3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旨在构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政府治理创新运动,以便提升国家竞争力。全球范围内一场寻求新的政府治理模式的运动正在兴起。我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下,国际政府治理的实质与核心,为我国政府治...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旨在构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政府治理创新运动,以便提升国家竞争力。全球范围内一场寻求新的政府治理模式的运动正在兴起。我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下,国际政府治理的实质与核心,为我国政府治理改革提出了新的治理理念,这有利于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政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治理理念 经济全球化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风险社会的应对机制——风险的知识社会学考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强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8-121,共4页
在高度现代性下的风险社会中,有效抵御风险须在把握风险社会个体化趋势的基础上发挥风险社会的社会化机制。这种社会化机制所形成的最基本的安全保护壳就是调整和构筑新型社会关系、形成基于脱域机制下的社会信任体系。
关键词 个体化 社会化 机制 风险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时代的价值转向 被引量:1
11
作者 鲍宗豪 李振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11,共8页
数字化时代价值转向有一定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数字化价值转向背后隐含着“精神”因素。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对数字化时代价值转向的学术考察 ,是对技术现象的合法性追问。通过数字人文、社会技术、虚拟现实等方面的价值建构 ,数字化对... 数字化时代价值转向有一定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数字化价值转向背后隐含着“精神”因素。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对数字化时代价值转向的学术考察 ,是对技术现象的合法性追问。通过数字人文、社会技术、虚拟现实等方面的价值建构 ,数字化对于当代人类价值及其未来发展带来种种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 价值转向 数字化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现代性条件下知识缺失与风险叠加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强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7-101,共5页
知识缺失有制度化的因素,但是也有规律性的特征。在人类知识高速增长的同时,我们还严重缺乏知识。知识的缺失导致行动无据,过度防御行为使得本原风险出现叠加效应。知识史上知识饱和与知识缺失相伴而生,一方面我们拥有不断增长的社会知... 知识缺失有制度化的因素,但是也有规律性的特征。在人类知识高速增长的同时,我们还严重缺乏知识。知识的缺失导致行动无据,过度防御行为使得本原风险出现叠加效应。知识史上知识饱和与知识缺失相伴而生,一方面我们拥有不断增长的社会知识,这些知识在提高人类战胜各类灾害减少风险和获取较高安全保障水平的同时也增强了我们制造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我们应对突发性社会风险的知识又严重短缺,知识缺失使我们更加脆弱和易损,从而使我们的社会进入风险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现代性 知识缺失 风险叠加 知识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时代的价值逻辑 被引量:1
13
作者 鲍宗豪 李振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4年第5期29-34,共6页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为指导 ,分析了数字化时代价值逻辑建构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揭示数字化价值逻辑所反映出的时代发展逻辑及其背后所隐含的“精神”因素。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对数字化时代价值逻辑的学术考察 ,既直接承接了技术与...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为指导 ,分析了数字化时代价值逻辑建构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揭示数字化价值逻辑所反映出的时代发展逻辑及其背后所隐含的“精神”因素。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对数字化时代价值逻辑的学术考察 ,既直接承接了技术与人文争论的命题 ,继续对技术现象的合法性进行追问 ,又通过数字人文、社会技术、虚拟现实等逻辑建构 ,探讨了数字化对于当代人类价值及其未来发展带来的种种挑战。数字化时代开创了价值论研究的新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 价值逻辑 数字化逻辑 价值理论 社会价值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地方市场封锁与政府治理创新 被引量:1
14
作者 陶希东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93-97,共5页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地方政府的市场封锁与地方保护成为当前面临的重大区域经济问题之一,极大地阻碍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严重不适应经济全球化和WTO的相关规则。本文指出了地方市场封锁的内容、表现...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地方政府的市场封锁与地方保护成为当前面临的重大区域经济问题之一,极大地阻碍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严重不适应经济全球化和WTO的相关规则。本文指出了地方市场封锁的内容、表现形式与危害,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并从政府治理的角度提出了根除封锁的有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 地方市场 中国经济 经济体制转型 地方保护 政策建议 区域经济 政府治理 从政 中国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德里达解构的政治哲学思想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振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62-66,93,共6页
德里达的政治哲学思想是德里达解构思想的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关键线索和组成部分。德里达的政治哲学具有鲜明的解构性色彩,它包括对于哲学文本解读逻辑的政治性质的关注,对于逻辑中心主义的强烈批判,强调从边缘化入手来解读现代社会的... 德里达的政治哲学思想是德里达解构思想的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关键线索和组成部分。德里达的政治哲学具有鲜明的解构性色彩,它包括对于哲学文本解读逻辑的政治性质的关注,对于逻辑中心主义的强烈批判,强调从边缘化入手来解读现代社会的政治现状和政治本质。对现代民主的人民性质、民族自觉、大学制度、马克思的幽灵性和友谊政治学等的讨论,表明德里达解构思想的现代特征,表明结构本身就带有强烈的建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里达的解构思想 解构政治 友谊政治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