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对小麦的生态毒理效应及临界指标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林匡飞 徐小清 +2 位作者 金霞 姜达炳 项雅玲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82-1085,共4页
采用土壤添加Se的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Se对小麦的生态毒理效应及监界指标。结果表明,低浓度Se(<8mg·kg-1)对小麦根和地上生物量、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a/b有促进作用,并整体提高了作物抗氧化酶系统,使MDA下降,SOD、CAT、GSH-Px... 采用土壤添加Se的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Se对小麦的生态毒理效应及监界指标。结果表明,低浓度Se(<8mg·kg-1)对小麦根和地上生物量、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a/b有促进作用,并整体提高了作物抗氧化酶系统,使MDA下降,SOD、CAT、GSH-Px活性相应提高。而高浓度Se(>16mg·kg-1)对小麦根和地上生物量、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a/b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抗氧化酶系统产生胁迫效应,使GSH-Px明显上升,MDA上升,SOD、CAT酶活性明显下降,对POD活性影响不明显。各项生理指标与土壤Se处理浓度之间相关分析表明,土壤Se浓度与地上部干重相对百分率、根干重百分率、叶绿素a/b、MDA、SOD、CAT之间有显著相关性。比较胁迫效应10%值的临界指标EC10值表明,作物地上部干重抑制率和根干重抑制率作为土壤临界值制定的依据更为可靠,根干重的EC10为30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污染 抗氧化酶系统 生态毒理效应 临界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物与污泥样品中十溴联苯醚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梅 林匡飞 +4 位作者 刘莉莉 张卫 章立勇 杨莎莎 苏爱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499-2503,共5页
十溴联苯醚(decabromodiphenyl ether,DecaBDE)是一类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已引发环境污染,危害生物和人类健康,但目前仍未建立一种稳定可靠的检测方法。通过优化气相色谱质谱仪的进样... 十溴联苯醚(decabromodiphenyl ether,DecaBDE)是一类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已引发环境污染,危害生物和人类健康,但目前仍未建立一种稳定可靠的检测方法。通过优化气相色谱质谱仪的进样口温度、离子源温度等仪器工作条件,对比不同提取条件、提取剂、提取时间,从而确定了十溴联苯醚的最佳分析条件。结果发现,以甲苯为提取溶剂,采用索氏抽提法提取沉积物和污泥样品中的十溴联苯醚,连续提取24h,效果最佳。方法回收率为78.54%~98.42%,检测限为0.1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溴联苯醚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沉积物 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对小麦种子发芽与根伸长抑制的生态毒理效应 被引量:31
3
作者 林匡飞 徐小清 +3 位作者 郑利 项雅玲 李志红 姜达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85-889,共5页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Se对小麦发芽时的胁迫效应,并结合土培试验,研究比较了3种土壤(石灰土、红壤、黄棕壤)Se污染对小麦种子发芽率和根伸长的生态毒理效应。结果表明,Se在适量范围内(<0.5mg·L-1)对种子萌发过程中各生理指标有促...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Se对小麦发芽时的胁迫效应,并结合土培试验,研究比较了3种土壤(石灰土、红壤、黄棕壤)Se污染对小麦种子发芽率和根伸长的生态毒理效应。结果表明,Se在适量范围内(<0.5mg·L-1)对种子萌发过程中各生理指标有促进作用,高剂量(>5mg·L-1)时,对种子活力、α-淀粉酶及幼苗和根生长具有胁迫效应。对Se浓度与种子发芽各项指标抑制率相关分析,呈显著正相关。按EC25比较,根长抑制率>根干重抑制率>茎叶长抑制率>α-淀粉酶抑制率>发芽抑制率,Se污染对根生长抑制最为敏感。不同土壤对种子发芽率和根伸长的抑制率研究表明,Se对种子根伸长的抑制率远远大于发芽抑制率。Se对根伸长的抑制率随着土壤Se含量的增高而增大,两者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根伸长抑制率可作为土壤污染的生物指示物。采用EC10计算得Se土壤临界值:石灰土为38.7mg·kg-1,黄棕壤为138mg·kg-1,红壤为182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污染 种子发芽 根伸长 抑制率 生态毒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锗污染对土壤酶活性的生态毒理效应 被引量:12
4
作者 林匡飞 徐小清 +2 位作者 郑利 邵志慧 项雅玲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6-110,共5页
通过室内培养和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添加锗(Ge)对黄棕壤过氧化氢酶、脱氢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转化酶的生态毒理效应。结果表明,在土壤Ge含量2~200 mg kg-1范围,土壤Ge对脱氢酶、碱性磷酸酶、转化酶活性抑制作用不明显。土壤Ge对土壤... 通过室内培养和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添加锗(Ge)对黄棕壤过氧化氢酶、脱氢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转化酶的生态毒理效应。结果表明,在土壤Ge含量2~200 mg kg-1范围,土壤Ge对脱氢酶、碱性磷酸酶、转化酶活性抑制作用不明显。土壤Ge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脲酶受Ge的抑制作用最强。土壤Ge含量与脲酶活性之间具有显著负相关,脲酶抑制率可作为Ge生态风险评价的一项生物指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酶活性 脲酶活性 过氧化氢酶 盆栽试验 黄棕壤 脱氢酶 转化酶活性 生态毒理 生态风险评价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锗对水稻的生态毒理效应及临界指标 被引量:15
5
作者 林匡飞 徐小清 +2 位作者 金霞 倪海燕 项雅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8-114,共7页
土壤添加 Ge盆栽试验研究表明 ,低浓度 Ge(<4 m g/ kg)对水稻根和地上生物量、叶绿素 a含量有促进作用 ,并整体提高了作物抗氧化酶能力 ,使 MDA下降 ,SOD、CAT、POD、GSH- Px活性相应提高。而高浓度 Ge(>15 mg/ kg)对水稻根和地... 土壤添加 Ge盆栽试验研究表明 ,低浓度 Ge(<4 m g/ kg)对水稻根和地上生物量、叶绿素 a含量有促进作用 ,并整体提高了作物抗氧化酶能力 ,使 MDA下降 ,SOD、CAT、POD、GSH- Px活性相应提高。而高浓度 Ge(>15 mg/ kg)对水稻根和地上生物量、叶绿素 a含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抗氧化酶系统产生胁迫效应 ,使 POD明显上升 ,MDA上升 ,SOD、CAT酶活性明显下降。在高浓度 Ge胁迫下 ,植物细胞中抗氧化作用酶系统的受损打破了植物细胞内活性氧产生与清除间的正常平衡状态 ,积累过量的活性氧 ,使活性氧产生并积累 ,过量的活性氧引起膜脂过氧化程度加重 ,从而对植物产生毒害。各项生理指标与土壤 Ge处理浓度之间相关分析表明 ,土壤 Ge浓度与地上部干重相对百分率 ,根干重百分率、叶绿素 a/ b、MDA、SOD、CAT之间有显著相关性。比较胁迫效应 10 %值的临界指标 EC1 0 值表明 ,作物地上部干重抑制率和根干重抑制率作为土壤临界值制定的依据更为可靠 ,EC1 0 为 7m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污染 抗氧化酶系统 生态毒理效应 临界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锗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的生态毒理效应 被引量:7
6
作者 林匡飞 徐小清 +2 位作者 郑利 邵志慧 项雅玲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6-269,共4页
着重讨论土壤添加Ge对土壤微生物的生态效应及土壤Ge污染临界含量。盆栽试验表明,在土壤Ge含量2~2 0 0mgkg-1范围,低浓度Ge对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有刺激作用,随着浓度增高,而交替出现抑制和刺激作用。土壤Ge浓度与明亮发光杆菌T3发... 着重讨论土壤添加Ge对土壤微生物的生态效应及土壤Ge污染临界含量。盆栽试验表明,在土壤Ge含量2~2 0 0mgkg-1范围,低浓度Ge对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有刺激作用,随着浓度增高,而交替出现抑制和刺激作用。土壤Ge浓度与明亮发光杆菌T3发光度之间有极显著的负相关性,按照T3发光度80 %和10 0 %为临界值,计算得土壤Ge临界浓度分别为5 0 2mgkg-1和5 8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盆栽试验 低浓度 发光杆菌 土壤细菌 生态效应 放线菌 生态毒理 污染 临界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硒污染对土壤酶的生态毒理效应 被引量:12
7
作者 林匡飞 徐小清 +1 位作者 金霞 项雅玲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6期94-97,共4页
通过室内培养和盆栽试验,研究了Se对黄棕壤过氧化氢酶、脱氢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转化酶的生态毒理效应.结果表明,土壤Se对脱氢酶、碱性磷酸酶、转化酶有“抗性酶活性”现象.土壤Se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有抑制作用,脲酶受Se的... 通过室内培养和盆栽试验,研究了Se对黄棕壤过氧化氢酶、脱氢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转化酶的生态毒理效应.结果表明,土壤Se对脱氢酶、碱性磷酸酶、转化酶有“抗性酶活性”现象.土壤Se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有抑制作用,脲酶受Se的抑制作用最强.土壤Se含量与脲酶抑制率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脲酶抑制率可作为Se生态风险评价的一项生物指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污染 酶活性 抑制率 生态毒理效应 生物指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源和溶剂对十溴联苯醚光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张梅 林匡飞 +4 位作者 刘莉莉 张卫 章立勇 杨莎莎 苏爱华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6-30,共5页
研究了不同光源和溶剂对十溴联苯醚(DecaBDE)光降解特性的影响,并对其降解产物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所试光源和溶剂条件下,DecaBDE均有一定程度的光降解,且都近似符合一级降解动力学。同一光源下,不同溶剂对DecaBDE降解表现出不同的... 研究了不同光源和溶剂对十溴联苯醚(DecaBDE)光降解特性的影响,并对其降解产物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所试光源和溶剂条件下,DecaBDE均有一定程度的光降解,且都近似符合一级降解动力学。同一光源下,不同溶剂对DecaBDE降解表现出不同的影响。在太阳光照射下,DecaBDE降解速率为甲苯>甲醇>正己烷>正己烷/丙酮>甲醇/水>乙醇/水;在模拟光源照射下,DecaBDE降解速率为甲苯>甲醇>甲醇/水>乙醇/水>正己烷>正己烷/丙酮;在紫外光照射下,DecaBDE降解速率为甲苯>甲醇>正己烷/丙酮>正己烷>甲醇/水>乙醇/水。同一溶剂中,DecaBDE降解速率均为紫外光>太阳光>模拟光源。尽管光源和溶剂对DecaBDE降解速率产生了一定影响,但降解途径基本一致,均为DecaBDE经光解脱溴产生低溴联苯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溴联苯醚 光降解 光源 不同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MEO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9
作者 孙启悦 修光利 张大年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45-149,共5页
以化工和石化企业危险品储罐区突发性泄漏事故为背景,介绍了CAMEO模型的基本原理和毒性关注浓度的确定原则,并利用ALOHA对某储罐区苯泄漏的情况进行了模拟计算。通过指定苯毒性风险的ERPGs浓度,得出发生泄漏时泄漏点下风向苯毒性风险的... 以化工和石化企业危险品储罐区突发性泄漏事故为背景,介绍了CAMEO模型的基本原理和毒性关注浓度的确定原则,并利用ALOHA对某储罐区苯泄漏的情况进行了模拟计算。通过指定苯毒性风险的ERPGs浓度,得出发生泄漏时泄漏点下风向苯毒性风险的撤离区、躲藏区和关注区的半径以及蒸气云的可燃半径。通过增加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质量浓度和居民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质量浓度,得出安全区和达标区范围,并在电子地图上标出了风险范围。最后比较了ALOHA与ARCHIE的异同点。指出CAMEO是集化学物质性质数据库、扩散模型和图形表达于一体的快速污染事故应急模型,并可以通过自定义的浓度数值扩大ALOHA的使用范围,为环境风险分析、指导事故现场应急救援以及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以减少事故损失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CAMEO ALOHA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应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