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粘弹性胶束酸压裂液反应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任立波 方波 +1 位作者 王芳 乔立杰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19-422,共4页
以十六叔胺、盐酸、冰醋酸、氯化钾、氯化镁为主要原料研制了粘弹性胶束酸压裂液,考察了各组分对胶束酸岩反应缓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十六叔胺粘弹性胶束酸压裂液体系的最低临界会溶温度(LCST)处于26℃~36℃。十六叔胺、氯化钾、氯... 以十六叔胺、盐酸、冰醋酸、氯化钾、氯化镁为主要原料研制了粘弹性胶束酸压裂液,考察了各组分对胶束酸岩反应缓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十六叔胺粘弹性胶束酸压裂液体系的最低临界会溶温度(LCST)处于26℃~36℃。十六叔胺、氯化钾、氯化镁、盐酸和冰醋酸配比等对胶束酸缓释反应性能影响显著。最优缓释性能体系的质量组成为:25%氯化氢、4%十六叔胺、71%水,其LCST为2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叔胺 缓释性能 粘弹性胶束酸压裂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三醇/水混合溶剂中CTAC/NaSal胶束体系粘度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谢晓玲 彭丽 方波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41-1545,共5页
本文研究了丙三醇/水混合溶剂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溶液的粘度性质,考察了水杨酸钠(NaSal)浓度、CTAC浓度以及丙三醇体积分数等因素对CTAC胶束溶液粘度的影响,并与乙二醇/水混合溶剂中胶束的粘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丙三醇/... 本文研究了丙三醇/水混合溶剂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溶液的粘度性质,考察了水杨酸钠(NaSal)浓度、CTAC浓度以及丙三醇体积分数等因素对CTAC胶束溶液粘度的影响,并与乙二醇/水混合溶剂中胶束的粘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丙三醇/水混合溶剂中,当CTAC浓度一定时,CTAC溶液的相对粘度随着NaSal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当NaSal浓度一定时,CTAC溶液的相对粘度随着CTAC浓度的增大出现最大值;CTAC溶液的相对粘度随着丙三醇体积分数的增大而下降。这种变化趋势与乙二醇/水混合溶剂中的粘度性质相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胶束 粘度 丙三醇/水混合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双联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31
3
作者 杨青 曹丹红 方波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0-115,共6页
采用1,4-丁二醇、马来酸酐、环氧氯丙烷、十六烷基叔胺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双联(Gemini)两性表面活性剂——丁二醇双琥珀酸一氯羟丙基季铵双酯磺酸钠(HDBC)。红外光谱和质谱分析确证,合成的表面活性剂为目标产物。该表面活性剂水... 采用1,4-丁二醇、马来酸酐、环氧氯丙烷、十六烷基叔胺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双联(Gemini)两性表面活性剂——丁二醇双琥珀酸一氯羟丙基季铵双酯磺酸钠(HDBC)。红外光谱和质谱分析确证,合成的表面活性剂为目标产物。该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最低表面张力为25.92mN·m-1、临界胶束浓度为0.01g·L-1;并考察了其发泡、稳泡性、乳化力和钙皂分散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联两性表面活性剂 马来酸酐 表面张力 临界胶束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三联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进升 方波 +2 位作者 姜舟 江体乾 蒋芳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5-428,450,共5页
以环氧树脂和十六叔胺为原料,合成了新型三联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探索了合成低聚表面活性剂的新途径,并对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对合成的产物进行了化学分析、红外光谱及电喷雾电离质谱分析,证明所得产物为目标产物。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 以环氧树脂和十六叔胺为原料,合成了新型三联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探索了合成低聚表面活性剂的新途径,并对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对合成的产物进行了化学分析、红外光谱及电喷雾电离质谱分析,证明所得产物为目标产物。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50°C下十六叔胺与环氧树脂物质的量配比为3∶1,将环氧树脂滴加到十六叔胺中,反应7h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低聚表面活性剂 叔胺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