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临界CO_2法制备超细HMX颗粒 被引量:12
1
作者 高振明 蔡建国 +1 位作者 龙宝玉 樊镇荧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2-26,共5页
考察了预膨胀压力、HMX丙酮溶液初始浓度、取样停留时间及其他因素对制备HMX超细微粒粒度和晶体性质的影响。制备的超细HMX微粒平均粒径在350nm以下,一部分微粒粒度小于100nm。结果表明,预膨胀压力对HMX颗粒尺寸的影响较大,压力增加,HM... 考察了预膨胀压力、HMX丙酮溶液初始浓度、取样停留时间及其他因素对制备HMX超细微粒粒度和晶体性质的影响。制备的超细HMX微粒平均粒径在350nm以下,一部分微粒粒度小于100nm。结果表明,预膨胀压力对HMX颗粒尺寸的影响较大,压力增加,HMX平均粒度变小,粒度分布变窄;HMX丙酮溶液初始浓度对HMX的粒度和粒度分布有很大影响,初始浓度越小平均粒径就变小,粒度分布变窄。停留时间及喷嘴尺寸对颗粒粒度、粒度分布及其形貌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超临界CO2 超细颗粒 HMX 粒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批加入溶剂及引发剂对聚醋酸乙烯酯支链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刁春霞 高慧慧 +1 位作者 卓平 蔡建国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6-69,78,共5页
研究了以甲醇为溶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的醋酸乙烯酯聚合过程,采用多检测凝胶渗透分析仪和黏度测定的研究方法,比较醇解前后聚醋酸乙烯酯(PVAc)和聚乙烯醇(PVA)聚合度的变化和差异研究过程参数如溶剂和引发剂分批加入以及反应... 研究了以甲醇为溶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的醋酸乙烯酯聚合过程,采用多检测凝胶渗透分析仪和黏度测定的研究方法,比较醇解前后聚醋酸乙烯酯(PVAc)和聚乙烯醇(PVA)聚合度的变化和差异研究过程参数如溶剂和引发剂分批加入以及反应时间对PVAc支链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溶剂总质量分数为20%、引发剂总质量分数为0.000 63%情况下分批加入溶剂,在合适的反应时间内可控制PVAc支链化程度,缩小PVAc和PVA聚合度的差异并获得相对较高PVA聚合度。分批加入引发剂使PVAc支链化程度增加,醇解后PVA聚合度与PVAc相比有所下降。无论是一次性加入溶剂或分批加入溶剂,过长的反应时间都使PVAc的支链化程度增加,当反应到7 h后,醇解后的PVA聚合度相比PVAc下降可达3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醋酸乙烯酯 聚乙烯醇 溶剂 支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脱除大孔树脂中的溶剂及数值模拟
3
作者 郭志锋 武丽梅 +2 位作者 杨薇 江邦和 蔡建国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16,共5页
用超临界CO2洗脱大孔树脂中的残余溶剂,采用单因素法研究了温度、压力、时间及树脂中水的质量分数对大孔树脂中残余溶剂脱除率的影响,并对该过程进行了模拟;同时对脱溶剂过程对树脂结构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温度40℃,压力12 MPa,时... 用超临界CO2洗脱大孔树脂中的残余溶剂,采用单因素法研究了温度、压力、时间及树脂中水的质量分数对大孔树脂中残余溶剂脱除率的影响,并对该过程进行了模拟;同时对脱溶剂过程对树脂结构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温度40℃,压力12 MPa,时间2 h,树脂含水质量分数30%—40%为最优脱溶剂条件,在该条件下树脂中残溶溶剂脱除较完全且树脂原有结构变化不明显。在压力低于25 MPa,温度低于80℃的条件下对树脂进行溶胀,10 h内对树脂结构影响很小。模拟结果与实验数值较吻和,表明文中所建立模型能很好地描述该类树脂的脱溶剂过程,根据模型算出该溶剂在树脂中扩散系数为(6.2—8.8)×10-8cm2/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大孔树脂 脱溶剂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