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导流筒结构对气升式环流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动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沈荣春 束忠明 +1 位作者 黄发瑞 戴迎春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59-964,共6页
使用欧拉-欧拉两流体模型研究了导流筒结构对气升式环流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动的影响。对物理模型进行了网格独立性的考察,使用Chisti关系式验证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型的可靠性,并在此基础上预测环己烷氧化反应器内导流筒直径、导流筒在... 使用欧拉-欧拉两流体模型研究了导流筒结构对气升式环流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动的影响。对物理模型进行了网格独立性的考察,使用Chisti关系式验证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型的可靠性,并在此基础上预测环己烷氧化反应器内导流筒直径、导流筒在反应器内的高度以及导流筒喇叭口的开度对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动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导流筒上部增加喇叭口可有效提高反应器的气液分离能力,喇叭口直径增大,气液分离效果增强;导流筒直径增大,液相循环量增大,液相混合效果增强;随导流筒在反应器内的位置升高,液相表观速度和液相循环量呈增加的趋势并趋于稳定,而气含率则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升式环流反应器 导流筒 气液两相流 计算流体力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升式环流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动计算流体力学的模拟 被引量:14
2
作者 沈荣春 束忠明 +1 位作者 黄发瑞 戴迎春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11,共5页
采用欧拉-欧拉两流体模型模拟了气升式环流反应器内部气液两相流动过程,考察了液相速度和气含率随表观气速的变化,液相速度和气含率模拟值的关系与两种经验关系式的计算值进行了比较,两者取得了很好的一致,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 采用欧拉-欧拉两流体模型模拟了气升式环流反应器内部气液两相流动过程,考察了液相速度和气含率随表观气速的变化,液相速度和气含率模拟值的关系与两种经验关系式的计算值进行了比较,两者取得了很好的一致,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使用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的方法考查了反应器内的导流筒直径和导流筒高度对反应器内两相流动的影响,导流筒直径增大,液相循环量增大,上升段气含率增大;导流筒位置升高,液相循环速度和循环量均增大,上升段气含率减小。所获得的结果对气升式反应器的设计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升式环流反应器 气液两相流 计算流体力学模拟 欧拉-欧拉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固体碱催化棕榈油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永荣 辛忠 +1 位作者 刘群 孟鑫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95-800,共6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KF/CaO,K2CO3/CaO,KF/γ-Al2O3,K2CO3/γ-Al2O34种负载型固体碱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对棕榈油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反应的影响,并研究了催化剂重复使用的可能性。实验结果表明,4种催化剂均具有较高的活性,在催化剂中活...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KF/CaO,K2CO3/CaO,KF/γ-Al2O3,K2CO3/γ-Al2O34种负载型固体碱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对棕榈油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反应的影响,并研究了催化剂重复使用的可能性。实验结果表明,4种催化剂均具有较高的活性,在催化剂中活性组分负载量为20.0%(相对于载体的质量分数)、n(甲醇):n(棕榈油)=12、m(催化剂):m(棕榈油)=0.09、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6h的条件下,生物柴油的收率依次为97.3%,93.4%,77.7%,96.2%。以CaO为载体的催化剂再生后活性较低,而以γ-Al2O3为载体的催化剂再生后活性较高。X射线衍射和热重-差热分析结果显示,催化剂活性的差异与煅烧过程中活性组分和载体相互作用形成的新晶相有关,再生后催化活性的降低是由于活性组分流失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油 甲醇 生物柴油 酯交换 负载型固体碱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种子”上生长碳纳米管和氮掺杂碳纳米管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灿 王艳莉 +4 位作者 詹亮 黄正宏 乔文明 梁晓怿 凌立成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1-84,共4页
以碳纳米管(CNTs)作"种子",液体石蜡和三聚氰胺分别作碳源和碳/氮源,利用爆炸辅助化学气相沉积法在CNTs"种子"上合成出新的CNTs和氮掺杂碳纳米管(CNx)。透射电镜(TEM)和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测试表明:新合成的CNTs... 以碳纳米管(CNTs)作"种子",液体石蜡和三聚氰胺分别作碳源和碳/氮源,利用爆炸辅助化学气相沉积法在CNTs"种子"上合成出新的CNTs和氮掺杂碳纳米管(CNx)。透射电镜(TEM)和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测试表明:新合成的CNTs具有空心管状结构,而CNx呈竹节状且氮的原子分数高达17.3%。CNTs"种子"的作用归因于其端部的纳米级弯曲和开放性边缘具有吸附并外延Cn/CN物种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种子 氮掺杂 爆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苯乙烯-丙烯酸钠离聚物的结晶及熔融行为 被引量:2
5
作者 唐仕东 辛忠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3-46,共4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离聚物苯乙烯-丙烯酸钠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的结晶行为及熔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苯乙烯-丙烯酸钠离聚物能够诱导PET异相成核,从而大幅度提高PET的熔融结晶温度和降低冷结晶温度,实现PET在高温区...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离聚物苯乙烯-丙烯酸钠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的结晶行为及熔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苯乙烯-丙烯酸钠离聚物能够诱导PET异相成核,从而大幅度提高PET的熔融结晶温度和降低冷结晶温度,实现PET在高温区和低温区结晶速率的同时提高,并使PET在等温熔融结晶过程的Avrami指数n增加。同时,苯乙烯-丙烯酸钠的加入改变了PET的熔融行为,同等结晶温度下PET/苯乙烯-丙烯酸钠离聚物的多重熔融峰中的峰II温度值大于纯P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苯乙烯-丙烯酸钠 结晶行为 熔融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