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化学计量学的枸杞多糖部分酸水解产物PMP-HPLC指纹图谱 被引量:8
1
作者 席璟睿 张懿琳 +3 位作者 吴梦琪 张文清 徐志珍 夏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268-275,共8页
本文通过构建枸杞多糖的部分酸水解产物指纹图谱,结合多种化学计量学方法评价不同产地枸杞多糖的差异并用于市售样品的真伪鉴别。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16批不同产地的枸杞多糖,采用三氟乙酸部分水解,将水解产物中的单糖和寡糖采用1-苯基-3... 本文通过构建枸杞多糖的部分酸水解产物指纹图谱,结合多种化学计量学方法评价不同产地枸杞多糖的差异并用于市售样品的真伪鉴别。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16批不同产地的枸杞多糖,采用三氟乙酸部分水解,将水解产物中的单糖和寡糖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化HPLC分析,通过中药色谱指纹图谱软件评估不同产地样品的相似性,采用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对指纹图谱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枸杞多糖部分酸水解产物中均含有7种单糖、聚合度(DP 2~4)的半乳糖醛酸聚糖和3种其他类型的二糖。16批产地的枸杞多糖相似度在0.911~0.997,HCA、PCA和PLS-DA将不同产地的枸杞多糖分为3类,分类结果与产地有一定的相关性,并且筛选出3个影响产地间差异的标志性成分,分别为葡萄糖(Glc)、阿拉伯糖(Ara)和半乳糖(Gal)。本文建立的指纹图谱可用于枸杞多糖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部分酸水解 指纹图谱 化学计量学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金属/适配体双功能复合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对外泌体的富集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维冰 卢睿 张凌怡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28-1136,共9页
外泌体作为一种细胞外囊泡,其内容物可以反映亲代细胞的重要信息,而自身也具有独特的结构,能够执行特征的生物学功能。基于外泌体的表面化学和生物学特征,制备了不同类型的金属/适配体(Apt)双功能复合磁性纳米材料,并将其应用于外泌体... 外泌体作为一种细胞外囊泡,其内容物可以反映亲代细胞的重要信息,而自身也具有独特的结构,能够执行特征的生物学功能。基于外泌体的表面化学和生物学特征,制备了不同类型的金属/适配体(Apt)双功能复合磁性纳米材料,并将其应用于外泌体的富集纯化。将适配体和外泌体表面目标膜蛋白的特异性结合性能与以钛、锆为代表的金属氧化物和外泌体磷脂双层膜的特异性亲和作用结合,可极大地提高分离材料对外泌体的分离选择性和富集容量。分别以Fe_(3)O_(4)@Zr-MOFs、Fe_(3)O_(4)@Zr-Ti-MOFs和Fe_(3)O_(4)@TiO_(2)等金属有机框架(MOFs)/金属氧化物磁性纳米材料为基底,制备对应的双功能MOFs/金属氧化物-适配体复合磁性纳米材料Fe_(3)O_(4)@Zr-MOFs-Apt、Fe_(3)O_(4)@Zr-Ti-MOFs-Apt和Fe_(3)O_(4)@TiO_(2)-Apt,并进一步对不同材料的外泌体富集性能加以评价。以超速离心法提取的模型外泌体以及尿液为样品,对修饰相同质量适配体和不同含量金属氧化物的双功能材料的富集性能加以对比。将3种双功能磁性纳米材料应用于尿液外泌体的富集,得到的外泌体裂解后经质谱鉴定,分别得到233、343和832个外泌体蛋白。这一结果也表明双功能磁性纳米材料可以充分结合核酸适配体亲和的高选择性和金属氧化物的高富集容量优势,对于复杂生物样品中外泌体的快速、高效分离纯化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而针对材料制备和分离纯化方法的设计也为新型外泌体富集材料的设计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氧化物亲和色谱 富集 磁性纳米材料 核酸适配体 外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海绵Pseudoceratina sp.化学成分的细胞毒协同增效作用及靶点预测 被引量:2
3
作者 竺婷婷 袁慧慧 +1 位作者 胡瑾怡 蓝闽波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77-583,共7页
以肿瘤细胞毒活性筛选为导向,采用硅胶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现代色谱技术对南海海绵Pseudoceratina sp.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电喷雾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等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采用磺酰罗丹明B(SRB)法评价化学成分对... 以肿瘤细胞毒活性筛选为导向,采用硅胶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现代色谱技术对南海海绵Pseudoceratina sp.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电喷雾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等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采用磺酰罗丹明B(SRB)法评价化学成分对人肺癌细胞A549、人肝癌细胞HepG2和人宫颈癌细胞HeLa的增殖抑制作用,分析化学成分和单一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探讨可能的联合作用机制;采用Chemmapper Server对化合物进行靶点计算,推测作用靶点。结果表明,从南海海绵Pseudoceratina sp.中分离并鉴定得到溴代酪氨酸类生物碱hemifistularin-3(1)和11,19-dideoxyfistularin 3(2),2个化合物对3种肿瘤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均大于91.76μmol/L,而以一定配比时IC_(50)可达到8.71μmol/L,二者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2个化合物作用靶点可能集中在热休克转录因子1和辣椒素受体1,而协同作用可能跟化合物的多靶标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Pseudoceratina sp. 细胞毒 分离纯化 协同作用 靶点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游离RNA修饰核苷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绿叶 张维冰 汪海林 《色谱》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2,共10页
核糖核苷酸(RNA)的转录后修饰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而RNA在降解与再合成过程中产生大量游离核苷,包含未修饰的基础核苷和多种类型的修饰核苷。修饰核苷无法被进一步分解,在胞内积累,或在转运蛋白作用下运输到胞外环境,直到被... 核糖核苷酸(RNA)的转录后修饰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而RNA在降解与再合成过程中产生大量游离核苷,包含未修饰的基础核苷和多种类型的修饰核苷。修饰核苷无法被进一步分解,在胞内积累,或在转运蛋白作用下运输到胞外环境,直到被机体代谢,并在过程中发挥信号分子的作用。对生物样本中各级代谢物中修饰核苷的准确鉴定与定量能够为RNA降解和游离修饰核苷排泄调控提供重要信息,协助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和发现潜在的临床应用。例如,小分子修饰核苷在应激反应和疾病状态下作为信号分子调控机体的应答;病理状态下体液和组织中发生特异性变化的修饰核苷可作为生物标志物,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信息。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技术作为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快速高效的分析工具,已在游离修饰核苷分析中展现出重要的应用价值。但HPLC-MS/MS准确分析游离修饰核苷仍面临一些挑战,如生物样品成分的复杂性,多种类目标物的化学性质差异,多种目标物的含量呈数量级的差异,以及众多的修饰核苷中同分异构体的干扰等。这些因素使得开发同时定量多种核苷的HPLC-MS/MS方法难度增加。本综述介绍了内源性游离RNA修饰核苷的来源及检测方法,概述了HPLC-MS/MS技术在内源性核苷分析中的样品前处理、色谱分离、质谱检测模式和定量方法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综述了游离RNA修饰核苷的生物学功能、调控机制研究和作为疾病潜在分子标志物等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修饰 代谢物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修饰核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甲酸溶液为介质的磁性介孔硅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付华 胡静 +3 位作者 章弘扬 王月荣 张敏 胡坪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7-212,共6页
以甲酸溶液为介质,采用溶剂热法、改良的Stober法,用聚乙烯-聚乳酸共聚物做模板剂制备磁性介孔硅纳米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综合物性测量系统(PPMS)、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测量仪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所得... 以甲酸溶液为介质,采用溶剂热法、改良的Stober法,用聚乙烯-聚乳酸共聚物做模板剂制备磁性介孔硅纳米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综合物性测量系统(PPMS)、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测量仪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所得磁性介孔硅纳米材料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其吸附性能。结果显示,以0.2mol/L甲酸溶液为介质制备的磁性介孔材料孔径为8.2nm、比表面积为258m2/g、孔体积为0.32cm3/g,饱和磁化强度达53A·m2/kg。这种磁性介孔硅纳米材料对牛血清蛋白、中性红、亚甲基蓝等物质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其饱和吸附量分别达到53.6、24.1、66.8mg/g,表明制备的磁性介孔硅纳米材料在复杂环境样品的分离和富集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介孔硅纳米材料 甲酸 吸附性能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单壁碳纳米管与牛血红蛋白复合物氧化还原过程的光谱学研究
6
作者 谭惠心 陈静 +4 位作者 董开翔 刘岩 章弘扬 胡坪 张敏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7-315,共9页
探讨了未分离的单壁碳纳米管(SWCNTs),以及两种具有特定手性的单壁碳纳米管((6,5)-SWCNTs和(8,3)-SWCNTs)分别与牛血红蛋白(BHb)结合的相互作用,考察了3种SWCNTs对SWCNTs/BHb复合物氧化还原状态的光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WCNTs与BHb... 探讨了未分离的单壁碳纳米管(SWCNTs),以及两种具有特定手性的单壁碳纳米管((6,5)-SWCNTs和(8,3)-SWCNTs)分别与牛血红蛋白(BHb)结合的相互作用,考察了3种SWCNTs对SWCNTs/BHb复合物氧化还原状态的光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WCNTs与BHb的结合引起了BHb二级结构的显著变化,尤其是未分离的SWCNTs对BHb产生了最显著的影响,表现为BHb荧光强度的显著降低和α-螺旋结构的明显减少。在氧化过程中,BHb和SWCNTs在各自的最大发射波长处的荧光强度均有所增加;而在还原过程中,BHb和SWCNTs的荧光强度则逐渐恢复至原始状态。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血红蛋白氧化还原过程的监测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壁碳纳米管 牛血红蛋白 相互作用 荧光光谱 氧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强阳离子交换色谱混合固定相的分离选择性研究
7
作者 卢国庆 张凌怡 张维冰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24-1932,共9页
该文对混合固定相装填色谱柱中溶质的色谱行为进行系统分析,从理论上得到了反映溶质在不同填料比例色谱柱上保留因子与固定相组成关系的表达式。进一步将相同尺寸和形态基质制备的反相和强阳离子交换固定相混合,装填成6根不同比例的混... 该文对混合固定相装填色谱柱中溶质的色谱行为进行系统分析,从理论上得到了反映溶质在不同填料比例色谱柱上保留因子与固定相组成关系的表达式。进一步将相同尺寸和形态基质制备的反相和强阳离子交换固定相混合,装填成6根不同比例的混合床色谱柱。以苯系物、氨基酸、生物碱类样品为模型,实验测得保留因子变化趋势与理论表达式一致。以川贝为样品考察其在混合床色谱柱中的分离行为,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固定相对不同结构的溶质提供的保留行为有显著差异,其趋势与理论预测一致。混合固定相充分发挥不同分离模式的特点,并可通过其原固定相的色谱保留行为预测新色谱柱的分离行为,为色谱柱及分离模式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模式色谱 混合床固定相 死时间 保留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碳-碳纳米管-硫化铜复合材料对电极的制备及其在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南松 嵇小荷 张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606-1612,共7页
首先研究了介孔碳(MC)、碳纳米管(CNT)和不同MC/CNT质量比(m_(MC)/m_(CNT))制备的MC-CNT二元复合材料对电极的光电转换效率(PCE),进一步加入预先水热合成的CuS纳米材料,制备出MC-CNT-CuS三元复合材料对电极,同时探讨了CuS添加量和膜厚... 首先研究了介孔碳(MC)、碳纳米管(CNT)和不同MC/CNT质量比(m_(MC)/m_(CNT))制备的MC-CNT二元复合材料对电极的光电转换效率(PCE),进一步加入预先水热合成的CuS纳米材料,制备出MC-CNT-CuS三元复合材料对电极,同时探讨了CuS添加量和膜厚对对电极PCE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m_(MC)/m_(CNT)=3/2时,2种碳材料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协同作用,使电池性能最好,PCE达12.69%。再加入0.4 g CuS时PCE可进一步提高,且对电极印刷5层时最优,此时所组装的电池获得的PCE最高(13.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物 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蛋白A亲和色谱填料的制备工艺比较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林娟 王卓 +3 位作者 任兴发 刘德云 张凌怡 张维冰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0-419,共10页
蛋白A亲和色谱填料由于能够和免疫球蛋白G(IgG)特异性作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生物医药领域。采用不同结构和形貌的基质,通过不同的表面修饰方法得到的填料性能差别很大。研究分别以常用的琼脂糖和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GMA)小... 蛋白A亲和色谱填料由于能够和免疫球蛋白G(IgG)特异性作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生物医药领域。采用不同结构和形貌的基质,通过不同的表面修饰方法得到的填料性能差别很大。研究分别以常用的琼脂糖和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GMA)小球为基质,通过多功能环氧基定向固定蛋白A制得琼脂糖基质亲和色谱填料(A-S)和PGMA基质亲和色谱填料(P-S)。通过马来酰亚氨基定向固定蛋白A制得琼脂糖基质亲和色谱填料(A-R)和PGMA基质亲和色谱填料(P-R)。通过对蛋白A的键合工艺加以优化,研究了基质种类、基质粒径以及蛋白A含量等条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提高了材料对IgG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尽管所制备的4类材料对IgG都有一定的吸附选择性,但P-R的性能明显更加优异,可在较低的蛋白A配基密度下达到较高的动态载量。制备了不同配基密度的亲和色谱填料,其中配基密度为15.71 mg/mL的P-R对牛免疫球蛋白的动态载量为32.23 mg/mL,对人免疫球蛋白的动态载量达到54.41 mg/mL,且在碱处理160个循环后动态载量仍为初始值的94.6%。耐压测试结果表明P-R的机械强度远高于同等条件下制得的琼脂糖基质的亲和材料A-R,当流速到达80 mL/min时,PGMA基质色谱柱的流速与压力仍保持较好的线性关系,P-R的耐压性能好,可以在更高的流速下进行分离纯化。以上结果说明以马来酰亚氨基在PGMA上固定蛋白A的工艺更适宜于蛋白A亲和色谱填料的工程化生产,所发展的方法有望在固定蛋白和免疫吸附材料合成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和色谱 蛋白A 琼脂糖 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免疫球蛋白G 动态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质谱的鳙鱼不同组织中内源性肽的分布研究
10
作者 王晓妍 施文正 +1 位作者 潘旖旎 张维冰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1-388,共8页
痕量内源性肽作为功能性生物活性物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通常与细胞生长、物质代谢、免疫遗传等生理活动密切相关,并发挥着重要调节作用。由于不同组织与器官的生理功能不同,其中的内源性肽的种类和数量也存在差异。本文基于质谱技术... 痕量内源性肽作为功能性生物活性物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通常与细胞生长、物质代谢、免疫遗传等生理活动密切相关,并发挥着重要调节作用。由于不同组织与器官的生理功能不同,其中的内源性肽的种类和数量也存在差异。本文基于质谱技术对鳙鱼不同组织中的内源性肽加以研究,并探讨其种类与分布特征。基于磁固相微萃取(Magnetic Solid Phase Extraction,MSPE)技术,联合使用聚合物改性的磁性纳米材料Fe_(3)O_(4)@SiO_(2)@PAA和Fe_(3)O_(4)@PEI对样品中的内源性肽进行选择性富集,结合蛋白质组学方法对血液和不同脏器中的内源性肽进行差异比较和分析,并通过基因分析揭示其潜在的生理功能。结果表明,鱼脑中内源性肽的种类最多,而鱼肠中相对较少。质谱鉴定结果也说明鳙鱼体内不同组织与鱼血中的内源性肽存在很大差异,其种类与功能存在共性与个体差异,且差异性内源性肽与器官的生理结构和功能有所关联。这一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鱼类不同组织中内源性肽的生理功能及生物过程的关系,为进一步进行空间蛋白质组学、不同组织的功能研究以及病毒入侵细胞的分子机制研究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鳙鱼 内源性多肽 分离富集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带中岩藻多糖的分离纯化与结构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文清 左萍萍 +3 位作者 徐辰 杨蕾 张玉龙 夏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8-71,共4页
通过DEAE-纤维素和凝胶过滤色谱反复柱层析,采用苯酚-硫酸法和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HPGFC)检测,从提取的海带岩藻多糖中得到了均一多糖TC-1,并结合多种分析手段:包括糖组成分析、甲基化分析、红外光谱(IR)分析等对其化学结构进行测定。... 通过DEAE-纤维素和凝胶过滤色谱反复柱层析,采用苯酚-硫酸法和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HPGFC)检测,从提取的海带岩藻多糖中得到了均一多糖TC-1,并结合多种分析手段:包括糖组成分析、甲基化分析、红外光谱(IR)分析等对其化学结构进行测定。结果表明:TC-1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为3.7×105,主要由岩藻糖构成,此外还伴有少量的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的结构复杂的硫酸酯多糖。其中岩藻糖糖基以1,4-、1,3-连接方式存在;木糖以1,3-连接方式存在;甘露糖以1,3-、1,6-连接方式存在;葡萄糖以1,3,4-、1,2,4,6-连接方式存在;半乳糖以1,6-、1,3,6-、1,3,4,6-连接方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岩藻多糖 分离纯化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腊梅花不同开放状态的精油成分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文清 宋洁琼 +3 位作者 夏玮 杜永芹 程勤贤 田晓龙 《精细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74-777,共4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腊梅花精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精油成分进行分析,研究花蕾、初展、全展3种不同开放状态腊梅花中精油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不同状态的腊梅花精油主要成分基本相同,其中,芳樟醇含量随着开...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腊梅花精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精油成分进行分析,研究花蕾、初展、全展3种不同开放状态腊梅花中精油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不同状态的腊梅花精油主要成分基本相同,其中,芳樟醇含量随着开放度的增大,含量发生显著变化,并在初展状态达到峰值,质量分数为11.72%,其他主要香气成分的含量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腊梅花 精油 水蒸气蒸馏法 气相色谱-质谱(GC-MS) 香料与香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线威在Fe_3O_4/Ag纳米磁粒上的吸附及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江美 刘文涵 +5 位作者 滕渊洁 蓝闽波 马苏珍 袁荣辉 聂晶 何昌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061-2066,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进一步以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出了具有SERS活性的Fe_3O_4/Ag磁性包覆修饰材料,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能谱及透射电镜对结构与形貌进行表征,发现所制备的Fe_3O_4/Ag纳米材料粒径约为30~60nm,形貌...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进一步以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出了具有SERS活性的Fe_3O_4/Ag磁性包覆修饰材料,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能谱及透射电镜对结构与形貌进行表征,发现所制备的Fe_3O_4/Ag纳米材料粒径约为30~60nm,形貌规整接近球形,经测试Fe_3O_4/Ag材料很容易被磁铁收集,能够满足分散萃取再收集的需要。根据密度泛函理论(DFT)对杀线威(Oxamyl)、Oxamyl-Ag和OxamylAg4进行了理论结构优化计算,得到了杀线威的理论拉曼光谱和与Ag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及其谱峰的归属,结合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测定,研究了杀线威在Fe_3O_4/Ag表面的吸附行为和增强效应,测算得到杀线威在Fe_3O_4/Ag表面上的增强因子为2.08×105。研究表明:理论计算的杀线威拉曼光谱与测定的拉曼光谱具有较好的一致性,DFT理论计算中发现研究分子与活性Ag原子作用越多,与实测值常规拉曼NRS越接近;杀线威以双键侧N原子和S原子与Fe_3O_4/Ag表面吸附作用为主;双键侧N优先与Ag吸附成键后,整个分子靠近Ag表面,最终使得双键侧N原子与S原子共同吸附在Ag表面;Fe_3O_4/Ag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显著的富集吸附和拉曼增强作用;可利用其作为拉曼基底,以实现SERS光谱法对杀线威农残的快速分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线威 Fe3O4/Ag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DFT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腊梅花保存方法对精油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志珍 李思 +5 位作者 宋洁琼 夏玮 张文清 杜永芹 程勤贤 田晓龙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8-651,共4页
通过水蒸气蒸馏法分别对冷冻保存、干燥处理的腊梅花进行精油提取,并采用GC-MS对所得精油进行成分分析,比较不同保存方法处理后腊梅花的精油产率及香气成分的差别,结果表明冷冻保存为较好的保存方法;对冷冻保存7、14、30、45、60、75 d... 通过水蒸气蒸馏法分别对冷冻保存、干燥处理的腊梅花进行精油提取,并采用GC-MS对所得精油进行成分分析,比较不同保存方法处理后腊梅花的精油产率及香气成分的差别,结果表明冷冻保存为较好的保存方法;对冷冻保存7、14、30、45、60、75 d和90 d的腊梅花精油中香气成分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腊梅花的合适保存时间为6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腊梅花 精油 保存方法 香气成分 香料与香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壁碳纳米管在胆酸类表面活性剂中的分散及手性碳管(6,5)的双水相分离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红梅 李洁 +4 位作者 乔云帆 张敏 章弘扬 王月荣 胡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48-1154,共7页
选用牛磺脱氧胆酸钠和脱氧胆酸钠等6种胆酸类表面活性剂,考察其对单壁碳纳米管(SWCNTs)的分散能力.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测试结果表明,在超声功率为225 W,超声时间1 h的分散条件下,胆酸类表面活性剂均能对SWCNTs均匀分散,均可作为SW... 选用牛磺脱氧胆酸钠和脱氧胆酸钠等6种胆酸类表面活性剂,考察其对单壁碳纳米管(SWCNTs)的分散能力.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测试结果表明,在超声功率为225 W,超声时间1 h的分散条件下,胆酸类表面活性剂均能对SWCNTs均匀分散,均可作为SWCNTs的分散剂.在相同条件下,质量分数为2%的牛磺脱氧胆酸钠对SWCNTs的分散能力最强,脱氧胆酸钠对SWCNTs的分散能力最弱.此外,还采用聚乙二醇/葡聚糖双水相系统对SWCNTs分散液进行了萃取分离,获得了纯度较高的手性SWCNTs(6,5).所筛选的SWCNTs分散剂及采用的双水相分离方法为单一手性SWCNTs的分离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壁碳纳米管 胆酸类表面活性剂 双水相 分散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金催化的血清尿酸纸芯片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甜甜 陈雨晴 +3 位作者 张敏 王月荣 章弘扬 胡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29-834,共6页
建立了一种以纸芯片为平台,利用纳米金(Au NPs)的过氧化物模拟酶特性对血清中尿酸(UA)含量进行快速检测的方法.在改装的中性笔中灌注疏水性材料溶液,直接在滤纸上绘制所需要的图案,经干燥后形成纸芯片.将纳米金、四甲基联苯胺(TMB... 建立了一种以纸芯片为平台,利用纳米金(Au NPs)的过氧化物模拟酶特性对血清中尿酸(UA)含量进行快速检测的方法.在改装的中性笔中灌注疏水性材料溶液,直接在滤纸上绘制所需要的图案,经干燥后形成纸芯片.将纳米金、四甲基联苯胺(TMB)和H_2O_2的混合液依次滴加于纸芯片检测区域,无色的TMB被氧化成蓝色,然后将待测样品滴加于蓝色区域,氧化态TMB被还原为无色,根据手机相机记录的检测区域灰度值计算试样中尿酸的浓度.实验优化了纳米金在纸芯片上的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参数,在最优实验条件下,检测尿酸的线性范围为10.6~125 mg/L,检出限为4.64 mg/L,加样回收率为94.8%~108.5%.该方法选择性良好,可用于测定血清样品中尿酸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芯片 纳米金 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强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及用于蜂蜜中喹诺酮类药物的富集检测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田丽 胡坪 +2 位作者 曲芳慧 王月荣 章弘扬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0-235,共6页
采用沉淀聚合法,合成了对氯甲基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VBC-DVB),并通过与三甲胺修饰反应,获得了一种含季铵基团的强阴离子交换树脂(SAX)。表征结果显示,树脂是呈单分散形态的微球,平均粒径为(3.8±1.5)μm,且具有较高的离子交换... 采用沉淀聚合法,合成了对氯甲基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VBC-DVB),并通过与三甲胺修饰反应,获得了一种含季铵基团的强阴离子交换树脂(SAX)。表征结果显示,树脂是呈单分散形态的微球,平均粒径为(3.8±1.5)μm,且具有较高的离子交换容量(0.83 meq/g)及良好的选择性吸附性能,对5种喹诺酮类药物(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加替沙星、司帕沙星)的饱和吸附容量明显高于同类型商品化Oasis MAX固相萃取柱。将其用于蜂蜜样品中5种喹诺酮药物的选择性富集和HPLC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在一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8 9),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6.8%~120.3%,日内重复性RSD不大于7.0%,日间RSD不大于8.5%。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AX材料可用于复杂基质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高效前处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阴离子交换 三甲胺修饰 固相萃取 蜂蜜 喹诺酮类药物 HPLC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锌锡硫的合成及其光电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聪 赵卿飞 张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68-974,共7页
铜锌锡硫(CZTS)半导体常作为对电极材料被应用于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QDSCs)中,然而效率一直低于4%。本文采用热注入法合成出纳米尺寸的CZTS并制成对电极(CZTS/FTO),用其组装的Cd Se QDSCs和Cd Se Te QDSCs的效率(PCE)分别达到了5.75%... 铜锌锡硫(CZTS)半导体常作为对电极材料被应用于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QDSCs)中,然而效率一直低于4%。本文采用热注入法合成出纳米尺寸的CZTS并制成对电极(CZTS/FTO),用其组装的Cd Se QDSCs和Cd Se Te QDSCs的效率(PCE)分别达到了5.75%和7.64%。电化学阻抗谱、塔菲尔极化等表征证明电池效率的提高与CZTS良好的导电性及催化活性联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ZTS 热注入合成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 对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鉴定与分析乙醛诱导脱氧核糖核苷酸加合物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宁 张园 张维冰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57-761,共5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两种非对映异构体(6S,8S)1,N^2-丙基-2′-脱氧鸟苷(ProdG)和(6R,8R)ProdG加合物进行鉴定与分析。通过色谱保留时间及质谱碎裂方式分析,证明乙醛与2′-脱氧鸟苷(dG)反应可形成ProdG加合物。体外实验表明...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两种非对映异构体(6S,8S)1,N^2-丙基-2′-脱氧鸟苷(ProdG)和(6R,8R)ProdG加合物进行鉴定与分析。通过色谱保留时间及质谱碎裂方式分析,证明乙醛与2′-脱氧鸟苷(dG)反应可形成ProdG加合物。体外实验表明,乙醛能够诱导脱氧核糖核苷酸(DNA)形成ProdG加合物,并且(6R,8R)ProdG的生成量大于(6S,8S)ProdG的生成量。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乙醛暴露能显著提高人肺胚成纤维细胞(MRC5)基因组DNA中ProdG加合物的水平,且ProdG加合物的水平与乙醛的暴露浓度呈正相关。此外,100μmol/L的乙醛暴露使(6R,8R)ProdG的含量从(6.4±0.3)个/10~8个碱基增加到(127.2±2.7)个/10~8个碱基,上调程度大于(6S,8S)ProdG(从(6.5±0.3)个/10~8个碱基增加到(115.3±2.5)个/10~8个碱基)。该工作为乙醛暴露所引起的DNA加合物水平上升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1 N2-丙基-2′-脱氧鸟苷加合物 乙醛 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用于电子顺磁共振检测的pH响应载药胶束的制备与体外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兆东 史炉炉 +3 位作者 赵红莉 洪亚云 周丽芳 蓝闽波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10-918,共9页
基于乙炔聚合反应,以席夫碱作为酸响应基团,合成了含有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化物(TEMPO)自由基的pH响应聚合物PA-pH-TEMPO,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PR)等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 基于乙炔聚合反应,以席夫碱作为酸响应基团,合成了含有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化物(TEMPO)自由基的pH响应聚合物PA-pH-TEMPO,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PR)等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以广谱抗肿瘤药物阿霉素(DOX)为模型药物,通过透析法制得了载DOX的胶束DOX@PA-pH-TEMPO。结果表明,PA-pH-TEMPO在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和人子宫癌细胞HeLa的毒性测试中,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DOX@PA-pH-TEMPO胶束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2.58%和32.09%,表现出良好的pH响应特性和缓释性能,且对HeLa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对PA-pHTEMPO和DOX@PA-pH-TEMPO的体外细胞摄取实验表明,HeLa细胞对材料具有良好的摄取效果,并可检测到明显的EPR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 6 6-四甲基哌啶氮氧化物(TEMPO) 电子顺磁共振 PH响应 载药胶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