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癸酸-棕榈酸/膨胀珍珠岩定型相变材料的制备与热性能 被引量:8
1
作者 叶志林 魏婷 +2 位作者 易红玲 赵媛媛 郑柏存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95-500,共6页
采用真空浸润法制备一种定型复合相变材料,其中癸酸(CA)和棕榈酸(PA)低共熔物为相变工作物质,膨胀珍珠岩(EP)为载体材料。通过FT-IR、SEM、DSC和TG等手段研究定型相变材料的化学稳定性、微观结构、热性能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CA-PA合... 采用真空浸润法制备一种定型复合相变材料,其中癸酸(CA)和棕榈酸(PA)低共熔物为相变工作物质,膨胀珍珠岩(EP)为载体材料。通过FT-IR、SEM、DSC和TG等手段研究定型相变材料的化学稳定性、微观结构、热性能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CA-PA合金通过物理结合被均匀地吸附在膨胀珍珠岩的孔道中。膨胀珍珠岩吸附CA-PA合金的最佳质量分数为55%,熔融潜热、凝固潜热分别为81.5、79.7J/g,对应的熔融温度、凝固温度分别为27.9、19.1℃。冷热循环1 000次后,CA-PA/EP定型复合相变材料的热性能基本不变,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癸酸-棕榈酸合金 膨胀珍珠岩 真空浸润法 相变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八烷微胶囊/石膏板复合相变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魏婷 许芳芳 +1 位作者 叶志林 郑柏存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5-97,共3页
摘要:表征了几种相变石膏板的力学性能和储能性能。结果表明:当十八烷微胶囊含量在0~13.6%时,相变石膏板的力学性能均能符合GB/T9776-2008要求;当十八烷微胶囊含量为13.6%时,相变石膏板的抗折强度为3.3MPa、抗压强度为3.6... 摘要:表征了几种相变石膏板的力学性能和储能性能。结果表明:当十八烷微胶囊含量在0~13.6%时,相变石膏板的力学性能均能符合GB/T9776-2008要求;当十八烷微胶囊含量为13.6%时,相变石膏板的抗折强度为3.3MPa、抗压强度为3.6MPa、熔融温度为26.9℃、熔融焓为10.41J/g、标准温度阻尼率为0.91,并且耐久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烷微胶囊 相变石膏板 热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基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魏婷 郭卫红 +2 位作者 宋丹丹 许芳芳 郑柏存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0-62,共3页
利用正硅酸四乙酯(TEOS)溶胶-凝胶反应制备了SiO2基复合相变材料,采用了DSC、SEM、FTIR分别对复合材料热性能、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芯材癸酸比PEG1000和棕榈酸更适合用于建筑和纺织领域。转速为800r/min时,癸酸/SiO2复合材... 利用正硅酸四乙酯(TEOS)溶胶-凝胶反应制备了SiO2基复合相变材料,采用了DSC、SEM、FTIR分别对复合材料热性能、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芯材癸酸比PEG1000和棕榈酸更适合用于建筑和纺织领域。转速为800r/min时,癸酸/SiO2复合材料相变焓为105.3J/g。FT-IR和SEM表征了相变材料与SiO2之间的结合方式和形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硅酸四乙酯 相变材料 溶胶-凝胶 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膨胀珍珠岩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温虹 魏婷 +1 位作者 郑柏存 许芳芳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3-77,共5页
利用具有较高相变潜热以及适宜相变温度的聚乙二醇(PEG)作为基本原料,复配制得PEG600-PEG1000二元共融体系,采用膨胀珍珠岩(EP)作为载体,以二元共融体系为核心制备固-固相变复合材料,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 利用具有较高相变潜热以及适宜相变温度的聚乙二醇(PEG)作为基本原料,复配制得PEG600-PEG1000二元共融体系,采用膨胀珍珠岩(EP)作为载体,以二元共融体系为核心制备固-固相变复合材料,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熔融-结晶实验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元体系相变温度适宜、相变潜热较大,符合使用需要,热性能稳定,且与膨胀珍珠岩相容性良好,为物理吸附,可有效解决泄漏问题,应用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聚乙二醇 膨胀珍珠岩 储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化硅酸钙的形貌调控及其在水泥水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魏婷 周盛江 +2 位作者 邓最亮 李林华 易红玲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4-370,共7页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无定形、球状、针状、层状等不同形貌的水化硅酸钙(C-S-H),探究了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与C-S-H形貌和结构之间的变化规律,研究了不同形貌的C-S-H对水泥性能的影响。发现当...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无定形、球状、针状、层状等不同形貌的水化硅酸钙(C-S-H),探究了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与C-S-H形貌和结构之间的变化规律,研究了不同形貌的C-S-H对水泥性能的影响。发现当表面活性剂浓度大于临界胶束浓度(CMC)时,水泥水化热与水泥强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通过C-S-H形貌设计得到不同微观形貌的水泥制品,其增强效果由高到低依次是无定形、球状、针状、层状。该实验结果对于普通水泥的性能改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硅酸钙(C-S-H) 胶束形貌 水泥水化 透射电镜 表面活性剂 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蒙脱土/膨胀型阻燃剂协同阻燃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被引量:18
6
作者 孟圆圆 公维光 +1 位作者 郑柏存 孟鑫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2-146,共5页
以膨胀型阻燃剂(IFR)和自制的有机蒙脱土(OMMT)协同阻燃剂对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进行阻燃改性,研究了阻燃剂和协同阻燃剂对LLDPE燃烧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运用极限氧指数(LOI)和热重分析(TGA)表征了LLDPE的阻燃性能,通过扫描电子... 以膨胀型阻燃剂(IFR)和自制的有机蒙脱土(OMMT)协同阻燃剂对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进行阻燃改性,研究了阻燃剂和协同阻燃剂对LLDPE燃烧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运用极限氧指数(LOI)和热重分析(TGA)表征了LLDPE的阻燃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燃烧残余物的炭层形貌。结果表明,OMMT的加入增强了LLDPE/IFR体系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体系燃烧时的熔滴和浓烟现象;当IFR用量为30份,有机蒙脱土用量为2%时,体系的极限氧指数达到25.2%,燃烧残余物形成致密的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膨胀型阻燃剂 有机蒙脱土 协同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环氧基聚氨酯的合成及其与环氧树脂共混物的性能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晓辉 易红玲 郑柏存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8-74,共7页
合成了四种不同数均分子量的聚丙二醇型端环氧基聚氨酯(ETPU),标记为ETPU700、ETPU1000、ETPU1500及ETPU2000,并考察了其与环氧树脂共混物的物理机械性能。采用FT-IR与~1HNMR对端环氧基聚氨酯的结构进行了表征。ETPU/EP的力学性能随ETP... 合成了四种不同数均分子量的聚丙二醇型端环氧基聚氨酯(ETPU),标记为ETPU700、ETPU1000、ETPU1500及ETPU2000,并考察了其与环氧树脂共混物的物理机械性能。采用FT-IR与~1HNMR对端环氧基聚氨酯的结构进行了表征。ETPU/EP的力学性能随ETPU的分子量以及用量的变化而改变:对于ETPU1000、ETPU1500和ETPU2000,ETPU/EP的拉伸强度与冲击值先随ETPU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当ETPU的添加量超过临界值——分别为3phr、5phr、1phr后,会导致拉伸强度与冲击值的下降;对于ETPU700,ETPU/EP的拉伸强度随ETPU添加量的增加而下降,超过临界添加量7phr后拉伸强度上升,而冲击值则随ETPU添加量的增加而缓慢增加。SEM分析表明ETPU/EP呈两相结构,橡胶颗粒粒径随ETPU添加量的上升而增大,且断面呈典型的韧性断裂。DMA测试结果表明ETPU/EP的T_g降低,Tanδ增大,说明ETPU/EP固化后的网络柔韧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端环氧基聚氨酯 增韧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甲酯对纳米SiO_2的表面接枝聚合改性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伟山 易红玲 +1 位作者 郑柏存 傅乐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3-85,95,共4页
将经过硅烷化处理的偶联剂-γMPS接枝到纳米SiO2表面,然后在引发剂AIBN的作用下引发单体MMA发生自由基聚合包覆。利用FTIR、TG、CA(接触角)以及TEM等手段分别表征了改性工艺条件对粒子改性前后化学组成结构、接枝率、表面亲水性以及形... 将经过硅烷化处理的偶联剂-γMPS接枝到纳米SiO2表面,然后在引发剂AIBN的作用下引发单体MMA发生自由基聚合包覆。利用FTIR、TG、CA(接触角)以及TEM等手段分别表征了改性工艺条件对粒子改性前后化学组成结构、接枝率、表面亲水性以及形貌等的影响。系统研究了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以及反应时间对SiO2/γ-MPS/PM-MA纳米复合粒子接枝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PMMA接枝包覆制得了高接枝率的复合粒子,并大大改善了纳米粒子的分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硅烷偶联剂 甲基丙烯酸甲酯 表面接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聚合乳化效果的判定及其对相变微胶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许芳芳 魏婷 郑柏存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28,共5页
以十八烷为芯材,Si O2为壁材,通过界面聚合法制备了十八烷/Si O2相变微胶囊,并提出了乳化作用在相变微胶囊制备过程中的重要性。首次采用粒度法深度研究了不同乳化剂作用下乳液的稳定性,并考察了乳化剂用量、油水比及乳化时间对乳液粒... 以十八烷为芯材,Si O2为壁材,通过界面聚合法制备了十八烷/Si O2相变微胶囊,并提出了乳化作用在相变微胶囊制备过程中的重要性。首次采用粒度法深度研究了不同乳化剂作用下乳液的稳定性,并考察了乳化剂用量、油水比及乳化时间对乳液粒径的影响,在优选乳化工艺基础上对微胶囊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YUS-135B为乳化剂,用量为2%3%,油水比为1∶51∶7,乳化时间为1 h时,乳化效果最好,此时所得相变微胶囊呈现出明显的球状核壳结构,分散较好,且包覆率高达7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 O2 十八烷 相变微胶囊 乳化效果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典成核理论的聚乙烯自由发泡中成核过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娟 公维光 郑柏存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0-274,共5页
研究了聚乙烯自由发泡中的成核过程。通过提出合理的假设,依据经典成核理论推导了发泡剂质量分数和温度对气泡成核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发泡剂质量分数的增加,成核密度不断增加,成核加速度也逐渐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成核密度先增加... 研究了聚乙烯自由发泡中的成核过程。通过提出合理的假设,依据经典成核理论推导了发泡剂质量分数和温度对气泡成核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发泡剂质量分数的增加,成核密度不断增加,成核加速度也逐渐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成核密度先增加,直至达到最大成核密度并保持不变,但温度进一步升高,成核密度反而减小。推导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说明经典成核理论能较好地描述自由发泡成核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自由发泡 成核过程 经典成核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蒙脱土对运动草坪纤维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孟圆圆 公维光 +1 位作者 林珩 郑柏存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4-328,共5页
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钠基蒙脱土进行有机改性,将得到的纳米蒙脱土(NanoMMT)添加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中,通过熔融纺丝制备运动草坪纤维。借助电子强力织物机、磨损试验机和极限氧指数测试仪等手段,研究了Nano-MMT对纤维的... 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钠基蒙脱土进行有机改性,将得到的纳米蒙脱土(NanoMMT)添加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中,通过熔融纺丝制备运动草坪纤维。借助电子强力织物机、磨损试验机和极限氧指数测试仪等手段,研究了Nano-MMT对纤维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ano-MMT的加入可以提高纤维的力学性能,在Nano-MMT添加质量分数为3%时,力学性能达到最大值,拉伸强度为22.1 N,断裂伸长率达到146.7%;少量Nano-MMT的加入可以降低纤维的磨损量,在Nano-MMT添加量为3%时,纤维的磨损量从30.2mg降低到12.2 mg,比未添加Nano-MMT时的磨损量降低了59.6%;Nano-MMT的加入可以提高纤维的阻燃效果,单独加入阻燃荆的氧指数为19.3%,而加入w=3%的Nano-MMT后,氧指数能达到2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蒙脱土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运动草坪纤维 力学性能 阻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表面酸化改性对催化聚丙烯成炭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元元 公维光 郑柏存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4-470,共7页
通过硝酸氧化处理对椰壳类活性炭(AC)进行酸化改性,研究酸化条件(温度、时间、浓度)对AC酸值的影响,并考察不同酸值的AC对PP(聚丙烯)/NiO/AC复合材料成炭的影响。采用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考察改性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及孔结构;以Beohm滴... 通过硝酸氧化处理对椰壳类活性炭(AC)进行酸化改性,研究酸化条件(温度、时间、浓度)对AC酸值的影响,并考察不同酸值的AC对PP(聚丙烯)/NiO/AC复合材料成炭的影响。采用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考察改性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及孔结构;以Beohm滴定实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改性AC表面含氧官能团种类及含量;用马弗炉、扫描电镜(SEM)考察不同酸值的AC和NiO协效催化聚丙烯成炭及成炭结构。实验结果表明:硝酸处理后,AC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均有所变化;酸化条件对AC表面酸性官能团的含量影响显著,改性后表面酸性官能团含量明显增加,酸性官能团主要为—COOH、—CO和—OH;AC表面酸性官能团的增多促进了聚丙烯自身成炭能力,改善了残炭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酸化 聚丙烯 成炭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O_x与活性炭协效催化聚丙烯成炭及燃烧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元元 公维光 +2 位作者 沈银龙 姚松 郑柏存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2-57,共6页
利用不同价态的镍的氧化物(Ni Ox)为脱氢催化剂,活性炭(AC)为成炭促进剂,制备出了高效成炭阻燃材料,并研究了Ni的价态和AC含量及配比对聚丙烯(PP)催化成炭中PP自身成炭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i O与AC协同具有显著的催化成炭效果,其成炭... 利用不同价态的镍的氧化物(Ni Ox)为脱氢催化剂,活性炭(AC)为成炭促进剂,制备出了高效成炭阻燃材料,并研究了Ni的价态和AC含量及配比对聚丙烯(PP)催化成炭中PP自身成炭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i O与AC协同具有显著的催化成炭效果,其成炭率最高可达到32.3%;热释放速率(HRR)、质量损失速率(MLR)、热重分析表明PP/NiO/AC复合材料的HRR、MLR等燃烧特征参数均有所降低,具有较明显的阻燃性能和热稳定性;扫描电镜、高倍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显示成炭结构为稳定的多壁碳纳米管(CNTs);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NiO_x高温下还原成金属Ni,Ni作为活性中心催化PP脱氢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镍的氧化物 活性炭 催化成炭 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污泥表面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毛杰 林珩 +1 位作者 郑柏存 马新胜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1-35,共5页
采用硬脂酸钠(NaSt)、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硅烷偶联剂KH550、硅烷偶联剂KH560、NaSt-KH550复配改性剂对造纸污泥(PMS)进行表面改性,考察了不同改性剂、温度、时间以及复配比和复配改性剂的用量对造纸污泥吸油值和悬浮液黏度的影响... 采用硬脂酸钠(NaSt)、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硅烷偶联剂KH550、硅烷偶联剂KH560、NaSt-KH550复配改性剂对造纸污泥(PMS)进行表面改性,考察了不同改性剂、温度、时间以及复配比和复配改性剂的用量对造纸污泥吸油值和悬浮液黏度的影响,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光学显微镜(OM)对造纸污泥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研究表明,在改性温度80℃,改性时间60 min下,NaSt-KH550复配改性剂用量(对绝干污泥质量)2.0%,m(NaSt)∶m(KH550)为2∶1时,造纸污泥的吸油值和悬浮液黏度最低,分别为54.97 g/100 g和115.8 mPa·s,比未改性污泥分别降低了34.3%和63.9%,提高了造纸污泥的疏水性和亲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污泥 表面处理 复配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丁二烯季铵盐的合成及其对钠基蒙脱土的插层与表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美玲 易红玲 郑柏存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32-639,共8页
以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液体橡胶、环氧氯丙烷和w=33%的三甲胺水溶液为原料,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为催化剂,采用酸催化法合成大分子聚丁二烯液体橡胶季胺盐(HTPBQAS)。研究了物料物质的量之比、催化剂用量、开环时间、开环温度及闭环时间... 以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液体橡胶、环氧氯丙烷和w=33%的三甲胺水溶液为原料,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为催化剂,采用酸催化法合成大分子聚丁二烯液体橡胶季胺盐(HTPBQAS)。研究了物料物质的量之比、催化剂用量、开环时间、开环温度及闭环时间对HTPB羟基转化率的影响,红外光谱(FT-IR)与核磁共振谱图(1 H-NMR)表明成功地合成了HTPB-QAS,羟基最大转化率为65.7%。采用溶液法和静置法将HTPB-QAS插层钠基蒙脱土,制得聚丁二烯液体橡胶-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HTPB-OMMT)。X射线衍射(XRD)、小角X射线散射(SAXS)、热重分析(TGA)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结果表明,HTPB-QAS成功插入钠基蒙脱土片层中,并且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羟基聚丁二烯 大分子季铵盐 蒙脱土 插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的挤出发泡行为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成 公维光 +1 位作者 郑柏存 王伟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6-109,共4页
研究了高熔体强度聚丙烯为发泡树脂的挤出发泡行为,分别采用聚合物流变工作站、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等考察了挤出配方和工艺对发泡体系流变性能及发泡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熔体聚丙烯的熔体黏度随发泡剂用量、螺杆温度、螺杆转速的... 研究了高熔体强度聚丙烯为发泡树脂的挤出发泡行为,分别采用聚合物流变工作站、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等考察了挤出配方和工艺对发泡体系流变性能及发泡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熔体聚丙烯的熔体黏度随发泡剂用量、螺杆温度、螺杆转速的提高而降低,聚丙烯发泡制品的泡孔形态、泡孔密度和尺寸在螺杆温度为(185±3)℃,模头温度为(153±1)℃,螺杆转速为(19±2)r/min,自制发泡剂体系用量为4%时最佳,泡孔尺寸均匀且泡孔密度可以达到每立方厘米2.65×1013个以上,此时发泡倍率为9.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熔体强度聚丙烯 挤出发泡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梳型聚合物超分散剂的合成及其在有机介质中分散CaCO_3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景希玮 公维光 +2 位作者 冯中军 唐胜程 郑柏存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77-783,共7页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梳型聚合物SMA-g-PSHD,用于在有机介质中分散超细碳酸钙。该梳型聚合物分别以羧基为锚固基团,低极性聚酯PSHD为溶剂化链。通过FT-IR、1 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梳型聚合物的结构、组成和分子量进行表征,并且系统...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梳型聚合物SMA-g-PSHD,用于在有机介质中分散超细碳酸钙。该梳型聚合物分别以羧基为锚固基团,低极性聚酯PSHD为溶剂化链。通过FT-IR、1 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梳型聚合物的结构、组成和分子量进行表征,并且系统地研究了SMA-gPSHD对CaCO_3在有机介质中的分散性、悬浮液流变行为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梳型聚合物明显改善了CaCO_3的分散性,使其在有机介质中几乎呈单颗粒分布;悬浮液黏度显著降低,并且呈近牛顿流体特征;SMA-g-PSHD改性后的悬浮液具有极佳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梳型聚合物 超分散剂 CACO3 有机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癸酸-硬脂酸分子合金的热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贞 魏婷 郑柏存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5-279,共5页
用施罗德公式计算癸酸和硬脂酸分子合金的最低共熔点,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熔融搅拌法制备一系列不同配比的二元体系。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冷却-熔融实验、导热系数仪、热失重分析(TG)和冷热循环实验分析二元体系的热性能和热稳定性,并... 用施罗德公式计算癸酸和硬脂酸分子合金的最低共熔点,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熔融搅拌法制备一系列不同配比的二元体系。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冷却-熔融实验、导热系数仪、热失重分析(TG)和冷热循环实验分析二元体系的热性能和热稳定性,并绘制相图。结果表明:癸酸与硬脂酸二元体系没有一个确定的共熔点,而只是一个范围;当癸酸质量分数为85%、90%时,体系熔融温度相对较低,分别为30.5℃和30.8℃,对应熔融潜热分别为155.5J/g和161.0J/g;循环1 000次后,癸酸质量分数为90%的二元体系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变化很小,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癸酸 硬脂酸 热性能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貌水化硅酸钙的制备及其对水泥水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余林岑 王伟山 郑柏存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5-38,共4页
采用沉淀法制备形貌分别为类纤维状、类球形堆叠状及团聚锡箔状的水化硅酸钙(C-S-H),并探究了不同形貌C-S-H对水泥水化产物形貌及水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形貌的C-S-H对水泥浆体的微观形貌有调控作用;C-S-H能有效缩短凝结时间,加... 采用沉淀法制备形貌分别为类纤维状、类球形堆叠状及团聚锡箔状的水化硅酸钙(C-S-H),并探究了不同形貌C-S-H对水泥水化产物形貌及水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形貌的C-S-H对水泥浆体的微观形貌有调控作用;C-S-H能有效缩短凝结时间,加快水泥水化速度,并提高水泥浆体的早期强度,其中纤维状的C-S-H分散性最好,对水泥性能的提高效果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硅酸钙(C—S—H) 形貌 水泥水化 早期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酸铵防水剂对水泥砂浆性能及微观孔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吕欢欢 邓最亮 郑柏存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24-127,133,共5页
以硬脂酸铵为水泥砂浆防水剂,研究了硬脂酸铵防水剂对水泥砂浆力学性能、毛细吸水性和孔结构的影响,分析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硬脂酸铵防水剂具有一定的引气效果,导致水泥砂浆体系内孔结构增多,使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随着硬... 以硬脂酸铵为水泥砂浆防水剂,研究了硬脂酸铵防水剂对水泥砂浆力学性能、毛细吸水性和孔结构的影响,分析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硬脂酸铵防水剂具有一定的引气效果,导致水泥砂浆体系内孔结构增多,使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随着硬脂酸铵防水剂的掺量增加而逐渐降低;硬脂酸铵防水剂在0.2%掺量情况下,孔径<20nm的无害孔增多,水泥砂浆的抗折强度增大;在0.7%掺量情况下,孔径>100nm的有害孔增多,导致抗折强度降低;硬脂酸铵防水剂使水泥砂浆的微孔增多,但其依然具有很好的防水效果,随着其掺量的增加,防水性能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脂酸铵 水泥砂浆 孔结构 防水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