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接受的科学:走向多元主义与新客观主义 被引量:3
1
作者 段伟文 黄时进 《科学与社会》 CSSCI 2015年第4期70-81,共12页
传统的科学哲学因其表征主义的科学观而遭遇到一系列理论困难和来自相对主义的挑战,其理论困难的根源在于其过于强调科学理论的必然性,将科学视为基于形而上学的"必然的科学"。为了从根本上克服相对主义的挑战,应该超越基础主... 传统的科学哲学因其表征主义的科学观而遭遇到一系列理论困难和来自相对主义的挑战,其理论困难的根源在于其过于强调科学理论的必然性,将科学视为基于形而上学的"必然的科学"。为了从根本上克服相对主义的挑战,应该超越基础主义,主张科学多元主义,在新客观主义的基础上,将科学视为可接受的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接受的科学 新客观主义 多元主义 必然的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苏北沿海灶民群体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赵赟 《盐业史研究》 2008年第3期12-18,共7页
近代苏北沿海土地利用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主导经济产业实现了从"煮海为盐"到"废灶兴垦"的跨越。"废灶兴垦"使灶民群体日益旁落,式微加速;灶民生活境遇每况愈下,使其不可逆转;1939年海啸大灾的毁灭性打击... 近代苏北沿海土地利用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主导经济产业实现了从"煮海为盐"到"废灶兴垦"的跨越。"废灶兴垦"使灶民群体日益旁落,式微加速;灶民生活境遇每况愈下,使其不可逆转;1939年海啸大灾的毁灭性打击则使灶民群体走向终结。研究表明,近代苏北沿海灶民群体从式微到终结这一演化过程有其"天灾人祸"背景,应投入足够的关注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苏北沿海 灶民群体 式微 终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宣传研究综述 被引量:2
3
作者 朱建婷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45-49,共5页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对外宣传工作的战略意义日益凸显,也日渐引发学界及外宣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相继有一批成果问世。这其中既有关于我国对外宣传意义、主客体、原则等的理论分析,也有对我国对外宣传历史的审视,还有结合本部门或本人...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对外宣传工作的战略意义日益凸显,也日渐引发学界及外宣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相继有一批成果问世。这其中既有关于我国对外宣传意义、主客体、原则等的理论分析,也有对我国对外宣传历史的审视,还有结合本部门或本人工作的经验总结及对我国对外宣传工作的对策建议。纵观这些研究成果,呈现角度多、涉及面广的特点,本文力求通过对这些研究成果的梳理,总结其取得的成绩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以促进我国对外宣传研究更加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对外宣传 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现实化的制度功能
4
作者 何艳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12-515,共4页
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需要。与科学发展观相匹配的制度体系发挥着载体与转化、信息与规范、秩序与整合三项基本功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与核心理念的制度体系是科学发展观得以现实化的载体,这一制度体系... 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需要。与科学发展观相匹配的制度体系发挥着载体与转化、信息与规范、秩序与整合三项基本功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与核心理念的制度体系是科学发展观得以现实化的载体,这一制度体系为人们的活动提供信息并对人们的行为加以规范,使得人们在良好的秩序空间中充分利用和有效整合各种资源,为推进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制度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城镇化战略中的农民科学素养提升——基于角色转型的视角
5
作者 黄时进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32-36,共5页
本文在城镇化战略背景下基于角色转型视角,着重分析引导农民提升科学素养的动力与路径,包括实现角色意识、思想观念、社会权利、行为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并提出需要从宏观历史和制度变迁的层面、从中观的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的层... 本文在城镇化战略背景下基于角色转型视角,着重分析引导农民提升科学素养的动力与路径,包括实现角色意识、思想观念、社会权利、行为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并提出需要从宏观历史和制度变迁的层面、从中观的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的层面、从微观的人力资本层面,有效地帮助提升农民科学素养,从而在有序推进农民市民化的实践中,为在角色群体的内涵上实现真正的转型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民市民化 科学素养 角色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型二元结构:考察城乡关系的新视角 被引量:12
6
作者 奚建武 唐亚林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2-46,共5页
在城市郊区农村,由于在原有城乡二元结构基础上嵌入了新的一元,产生了原住民(主要是当地农民)与外来移民(主要是流动民工)之间的新二元差别,从而形成了当代中国城乡关系中特有的一种新型二元结构——"复合型二元结构"。这种... 在城市郊区农村,由于在原有城乡二元结构基础上嵌入了新的一元,产生了原住民(主要是当地农民)与外来移民(主要是流动民工)之间的新二元差别,从而形成了当代中国城乡关系中特有的一种新型二元结构——"复合型二元结构"。这种新型二元结构一方面由于其普遍性和梯度型非连续分布的客观存在,在现时期呈现出阶段性、长期性的特征,另一方面由于其流动性、动态性、非稳定性的品性,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往往受到忽略。因此,本文尝试用"复合型二元结构"概念分析城乡关系问题,对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共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二元结构 城乡关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政府理念的“有限性”解读 被引量:6
7
作者 汤梅 叶敏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3-86,共4页
法治政府作为有限政府模式,其表征为具体政府形态及其运作的边际效应,但就深层次而言,则体现着蕴藏于政府表象之后的有关个人、社会与政府关系的政治哲学。有限政府理念具有鲜明的现代特征与丰富的内涵,就其应然形态而言,不仅强调规模... 法治政府作为有限政府模式,其表征为具体政府形态及其运作的边际效应,但就深层次而言,则体现着蕴藏于政府表象之后的有关个人、社会与政府关系的政治哲学。有限政府理念具有鲜明的现代特征与丰富的内涵,就其应然形态而言,不仅强调规模上的适度性,而且强调功能上的谦抑性、形态上的法律统治与价值上的人本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政府 有限政府 权力 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城镇村体系的崛起:统筹城乡发展的着力点 被引量:5
8
作者 奚建武 王银凤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5-79,共5页
新城镇村体系是在统筹城乡发展、以城带乡背景下,由大中小城市、中心镇、村所构成的新空间聚居体系。新城镇村体系不同于传统城镇体系,一是立足点不同;二是内涵不同;三是城乡发展的过程不同;四是未来的前途不同。在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的... 新城镇村体系是在统筹城乡发展、以城带乡背景下,由大中小城市、中心镇、村所构成的新空间聚居体系。新城镇村体系不同于传统城镇体系,一是立足点不同;二是内涵不同;三是城乡发展的过程不同;四是未来的前途不同。在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点上,以新城镇村体系作为新视角,探求统筹城乡发展的不竭动力,对促成城乡良性互动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镇村体系 以城带乡 着力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政府组织参与减灾的理性考量 被引量:3
9
作者 郭根 郭强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12,共4页
在全球治理的背景下,非政府组织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在构建非工程防灾减灾体系中大有可为。同时,减灾的本意昭示非政府组织可以在减少灾害,减轻灾害损失,摒除不利于减灾的思想和行为等方面发挥作用。在这一前提下,考察我国非政府组织参... 在全球治理的背景下,非政府组织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在构建非工程防灾减灾体系中大有可为。同时,减灾的本意昭示非政府组织可以在减少灾害,减轻灾害损失,摒除不利于减灾的思想和行为等方面发挥作用。在这一前提下,考察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减灾的阈失面,启示我们要加强防灾减灾的社会科学研究,强化非政府组织自身建设并建立公共服务社会化机制,为非政府组织参与减灾创设条件。从而,非政府组织参与减灾是防灾减灾非工程措施中的重要部分,对其所做的思考是探索非政府组织能否成为未来中国社会防灾减灾主导力量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政府组织 防灾减灾 非工程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塑空间:大数据对新城市社会学的空间转向再建构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时进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7-104,共8页
空间一直是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领域。当下大数据的广泛社会应用正在改变着社会诸多方面。对于城市空间的转向,大数据通过促进时空压缩和时空扩展,来实现再建构。其具体实践在于:通过整合产业和场景经济对空间生产再建构;引发新的商业... 空间一直是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领域。当下大数据的广泛社会应用正在改变着社会诸多方面。对于城市空间的转向,大数据通过促进时空压缩和时空扩展,来实现再建构。其具体实践在于:通过整合产业和场景经济对空间生产再建构;引发新的商业模式及资本变迁对资本空间化再建构;通过促进知识和权力的开放与流动对空间流动再建构;通过促进城市隐喻的演变与竞争对空间隐喻的再建构。大数据对城市空间的再建构本质上是技术进步对人与社会关系重塑,在反思现代性和从空间维度解释社会之间需要保持必要的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空间转向 新城市社会学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向犬儒之路:人类价值系统的现代嬗变 被引量:4
11
作者 曹东勃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21,40,共9页
价值系统是解码现代性之生成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视角。以货币化、世俗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过程带来了两大后果:一是人的行为动机的物质指向,一是终极价值的多元趋势。现代货币化生存世界催生了禁欲、贪婪、吝啬、奢侈等多种病态症状,最... 价值系统是解码现代性之生成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视角。以货币化、世俗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过程带来了两大后果:一是人的行为动机的物质指向,一是终极价值的多元趋势。现代货币化生存世界催生了禁欲、贪婪、吝啬、奢侈等多种病态症状,最终归于犬儒主义的极端状态,这一发展历程既与现代性的展开过程相勾连,也进一步推动其深层演化。对现代犬儒主义的深刻反思,内在地要求知识分子对货币文明、资本逻辑与市场风险进行深度拷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儒主义 价值系统 现代性 货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尔库塞女权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被引量:1
12
作者 秦美珠 单丹丹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2-124,共3页
女权运动是最具潜力的激进政治运动,它超越、否定资本主义价值观与男性特征,以女性价值观为主导,强调女性及女性特征具的重要作用。马尔库塞关于女权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是他对西方女权运动等当代世界重大现实问题思考的结果,也是对资... 女权运动是最具潜力的激进政治运动,它超越、否定资本主义价值观与男性特征,以女性价值观为主导,强调女性及女性特征具的重要作用。马尔库塞关于女权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是他对西方女权运动等当代世界重大现实问题思考的结果,也是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对社会主义进行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认识女性处境以及女性解放和社会主义的关系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库塞 妇女解放 女权主义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资本现代性——兼与郗戈先生商榷 被引量:2
13
作者 汪斌锋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20,共6页
资本现代性概念较之于资本主义现代性为好。理由有三,其一,从根性上判断,资本现代性比资本主义现代性更加接近现代社会的最本质层面;其二,从发展脉络来看,资本现代性发展历程囊括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发展阶段和内容,并不断创新和试图超越它... 资本现代性概念较之于资本主义现代性为好。理由有三,其一,从根性上判断,资本现代性比资本主义现代性更加接近现代社会的最本质层面;其二,从发展脉络来看,资本现代性发展历程囊括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发展阶段和内容,并不断创新和试图超越它;其三,从当前中国转型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来看,超越的是资本现代性而非仅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只有辩证地看待资本现代性,尤其是当前中国资本现代性的特殊性时,从观念、体制、手段和社会层面的超越才能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资本现代性 资本主义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生逻辑:基于实践的客体与主体的统一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振印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6-50,共5页
基于实践的客体与主体的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演进和丰富发展的一种内在逻辑。邓小平理论主要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关于客体的元问题展开论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聚焦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基于实践的客体与主体的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演进和丰富发展的一种内在逻辑。邓小平理论主要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关于客体的元问题展开论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聚焦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力量——"建设什么样的党",而科学发展观在历史的向度和理论的高度上为融合主体与客体寻求理论道路做出了探索。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演进轨迹,把握其所蕴含的这一内在逻辑机制及其逻辑演进的行程,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质内涵的理解,同时也为我们自觉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一种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逻辑 主体 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价值的体系存在形态及其历史性形成 被引量:1
15
作者 米丹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2-106,共5页
依据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价值本质上是与一定的历史时代人类的需要相结合的产物,是随历史不断演进的体系性存在,是有其自身结构和要素的完整系统。科技价值作为价值的一种特殊形态,其实践基础同样规定了科技价值的体系存在形态,并随着历... 依据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价值本质上是与一定的历史时代人类的需要相结合的产物,是随历史不断演进的体系性存在,是有其自身结构和要素的完整系统。科技价值作为价值的一种特殊形态,其实践基础同样规定了科技价值的体系存在形态,并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成熟与完善,最终形成了现代意义上完整的科技价值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价值论 实践 科技价值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转变与老龄化后果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东勃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8-73,共6页
人口转变和老龄化深层次地影响着我国的社会结构与经济发展。本文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这样一个典型的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的视角,结合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政治经济学分析。首先,它会形成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 人口转变和老龄化深层次地影响着我国的社会结构与经济发展。本文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这样一个典型的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的视角,结合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政治经济学分析。首先,它会形成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在质量上的老化以及适龄劳动力人口在数量上的不足。其次,它将改变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凸显国家对于老年人社会保障的重要职能。再次,它将促使社会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朝向与人口年龄结构对接,推动产业和市场的转型。最后,它将在人力资源的跨区域流动中,重构区域经济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转变 老龄化 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子》“城郭不必中规矩”探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赟 《管子学刊》 CSSCI 2009年第1期22-25,共4页
《管子》倡导"城郭不必中规矩",体现出因地制宜、"和而不同"的务实精神,广为我国古代城址规划建设所"兼容"。"不规矩"与"规矩"是互补而非替代关系,通常表现为"中体西用",&... 《管子》倡导"城郭不必中规矩",体现出因地制宜、"和而不同"的务实精神,广为我国古代城址规划建设所"兼容"。"不规矩"与"规矩"是互补而非替代关系,通常表现为"中体西用","体"即"规矩";"用"则"不规矩"。研究表明,城址规划被环境所限定,环境则透过城址规划的"不规矩"而被解释,并表现出阶段性差异。一般而言,在地形完整的新建城市中,受礼制思想影响,采用"规矩"方整的布局方式;而在有山川河流或改建城市中,则根据地形随宜变通,凸现"不规矩"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子》 城址规划 规矩 不规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保险资金对城镇廉租房的BOT投资模式 被引量:1
18
作者 洪明 《上海保险》 2010年第4期29-32,共4页
关键词 廉租房建设 保险资金 BOT投资模式 城镇 《保险法》 2009年 不动产投资 建设资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与中国现代性转型的风险化解
19
作者 贾楠 郭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17616-17617,17620,共3页
首先,从城乡差距以及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角度,论述了中国现代性转型中的风险;然后,从农民工阶层经济上的平等追求——进城与打工、农民工阶层政治上的平等追求——身份与户籍2个角度分析了农民工在中国现代性转型风险化解中的重要作用;最... 首先,从城乡差距以及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角度,论述了中国现代性转型中的风险;然后,从农民工阶层经济上的平等追求——进城与打工、农民工阶层政治上的平等追求——身份与户籍2个角度分析了农民工在中国现代性转型风险化解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指出了农民工阶层是中国现代性转型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现代性转型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格尔论音乐的艺术本质
20
作者 张璐倩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63-264,共2页
音乐作为黑格尔阐述浪漫型艺术这一特定阶段的艺术门类,不仅表现出所有艺术的共性特质,而且由于艺术本质的充分表达而成为"最自由的艺术"。黑格尔的音乐哲学基于他的哲学思辨,辩证性不再只是一种方法论,也作为其核心音乐观的... 音乐作为黑格尔阐述浪漫型艺术这一特定阶段的艺术门类,不仅表现出所有艺术的共性特质,而且由于艺术本质的充分表达而成为"最自由的艺术"。黑格尔的音乐哲学基于他的哲学思辨,辩证性不再只是一种方法论,也作为其核心音乐观的集中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黑格尔 音乐哲学 内心生活 辩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