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水为共发泡剂的超临界CO_2发泡制备PEI微孔材料 被引量:3
1
作者 何全金 王斌榕 +1 位作者 刘涛 赵玲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7-142,共6页
采用快速泄压法,分别以CO_2和CO_2/水为发泡剂,制备聚醚酰亚胺(PEI)微孔发泡材料。通过扫描电镜、热重分析等考察了发泡温度和饱和压力等参数对发泡材料结构、形貌与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使用超临界CO_2为发泡剂时,发泡温度为... 采用快速泄压法,分别以CO_2和CO_2/水为发泡剂,制备聚醚酰亚胺(PEI)微孔发泡材料。通过扫描电镜、热重分析等考察了发泡温度和饱和压力等参数对发泡材料结构、形貌与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使用超临界CO_2为发泡剂时,发泡温度为220℃,压力为20MPa时,仅能得到最高倍率为2.7的发泡制品;以CO_2/水为发泡剂时,可发泡窗口整体向低温移动,下限可降至170℃,上限为220℃。发泡倍率明显增大,在发泡温度200℃,压力25 MPa时可得最高倍率为8.7的发泡样品;共发泡剂对发泡样品的热稳定性影响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酰亚胺 泄压发泡 共发泡 热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静电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唐云峰 周晓东 +1 位作者 马辉煌 陈英烜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0-26,共7页
将碳系导电填料掺杂到聚醚醚酮(PEEK)树脂中,通过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PEEK/膨胀石墨蠕虫(EG),PEEK/炭黑(CB),PEEK/碳纤维(CF),PEEK/EG/CB,PEEK/EG/CB/CF复合材料,并研究了不同成型加工方法对复合材料制备试样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将碳系导电填料掺杂到聚醚醚酮(PEEK)树脂中,通过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PEEK/膨胀石墨蠕虫(EG),PEEK/炭黑(CB),PEEK/碳纤维(CF),PEEK/EG/CB,PEEK/EG/CB/CF复合材料,并研究了不同成型加工方法对复合材料制备试样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单一尺度导电填料掺杂PEEK复合材料,多元碳系导电填料复配掺杂PEEK复合材料内部的导电网络更易搭建且稳定。在PEEK/EG/CB复合材料模压成型条件下,添加总质量分数为6.0%-6.5%的导电填料,可以获得表面电阻为10^(6)-10^(9)Ω的抗静电板片材;在复合材料注射成型条件下,为了达到抗静电要求,二元导电填料EG/CB复配填充总质量分数需达到17.0%,三元导电填料EG/CB/CF复配填充总质量分数需达到22.0%。添加玻璃纤维(GF)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添加GF对PEEK/EG/CB和PEEK/EG/CB/CF复合材料的表面电阻均未产生明显影响,适量添加GF可得到抗静电与力学性能兼优的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静电 聚醚醚酮 复合材料 碳系填料 电学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核剂调控的具有不同泡孔结构聚乙烯泡沫的尺寸稳定性 被引量:1
3
作者 方志颖 张洪 +3 位作者 许志美 曹志怀 金耿 刘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5-41,共7页
研究了几种纳米颗粒调控的聚乙烯(PE)泡沫的尺寸稳定性,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镜考察了几种纳米颗粒对PE结晶行为和发泡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颗粒作为结晶成核剂可以提高PE的结晶温度,同时作为发泡成核剂还可以使PE泡沫的泡... 研究了几种纳米颗粒调控的聚乙烯(PE)泡沫的尺寸稳定性,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镜考察了几种纳米颗粒对PE结晶行为和发泡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颗粒作为结晶成核剂可以提高PE的结晶温度,同时作为发泡成核剂还可以使PE泡沫的泡孔密度增大,且其形状和表面化学性质会影响成核效果,进而影响最终的发泡形貌。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不同泡孔结构的PE泡沫的尺寸稳定性存在差异,未添加成核剂的PE泡沫收缩最严重,而添加成核剂后PE泡沫的泡孔尺寸减小,尺寸稳定性得到提高。通过建立立方体泡孔结构模型模拟计算了泡孔孔径对尺寸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较为吻合,结果表明,泡孔尺寸越小,PE泡沫的尺寸稳定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泡沫 成核剂 结晶行为 发泡形貌 尺寸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等离子体改性聚乳酸纤维/热塑性淀粉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英烜 马辉煌 +3 位作者 孙铭 杨少霞 陈剑佩 周晓东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4-49,56,共7页
为提高聚乳酸纤维(PLAF)与热塑性淀粉(TPS)的界面相容性并以此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冷等离子体对PLAF进行改性处理。采用转矩流变仪制备TPS,利用模压成型制备了PLAF/TPS复合材料。探究了不同功率冷等离子体、不同纤维长度、不同... 为提高聚乳酸纤维(PLAF)与热塑性淀粉(TPS)的界面相容性并以此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冷等离子体对PLAF进行改性处理。采用转矩流变仪制备TPS,利用模压成型制备了PLAF/TPS复合材料。探究了不同功率冷等离子体、不同纤维长度、不同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等离子体改性处理功率越高,PLAF制备的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弯曲强度越高,但对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几乎无影响;纤维含量及长度的变化对拉伸性能、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变化趋势的影响不同,当纤维长度为10 mm,纤维含量为20%时,纤维的综合力学性能较为良好,此时拉伸强度为16.15 MPa,弯曲强度为56.12 MPa,冲击强度为5.54 kJ/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纤维 可生物降解 复合材料 热塑性淀粉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油塑化热塑性淀粉/硅烷化聚乙烯醇共混材料的转矩流变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少霞 马辉煌 +3 位作者 陈英烜 孙铭 陈剑佩 周晓东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1-55,69,共6页
应用转矩流变仪分析甘油塑化热塑性淀粉(GTPS)/硅烷化聚乙烯醇(mPVAL)共混材料的转矩流变性能,为高熔体强度淀粉基材料的开发及可生物降解发射药加工代料的研发提供依据。首先使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聚乙烯醇(PVAL)进行硅烷化改性制得mPV... 应用转矩流变仪分析甘油塑化热塑性淀粉(GTPS)/硅烷化聚乙烯醇(mPVAL)共混材料的转矩流变性能,为高熔体强度淀粉基材料的开发及可生物降解发射药加工代料的研发提供依据。首先使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聚乙烯醇(PVAL)进行硅烷化改性制得mPVAL,采用转矩流变仪对玉米淀粉、甘油与mPVAL进行熔融共混,制备GTPS/mPVAL共混材料,使用单因素法探究了KH570添加量、mPVAL添加量、混炼转速、混炼温度以及PVAL醇解度对GTPS/mPVAL共混材料转矩流变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KH570对PVAL进行硅烷化改性,可以提高GTPS/mPVAL共混材料的熔体黏度,从而改善共混材料的熔体强度,在KH570添加量为PVAL质量的0.6%、PVAL醇解度为98%、mPVAL溶液添加量为玉米淀粉质量的7%、混炼转速为100 r/min及混炼温度为130℃工艺条件下,GTPS/mPVAL共混材料的增黏效果较好,与未加mPVAL时的材料相比,其平衡扭矩提高了5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淀粉 流变性能 可降解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处理配合烧结成型工艺制备PEEK/石墨复合材料 被引量:3
6
作者 杨永波 周晓东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13,共6页
引进超声波对聚醚醚酮(PEEK)/膨胀石墨/无水乙醇体系进行震荡,层间剥离膨胀石墨的同时实现了膨胀石墨在复合材料体系中的良好分散,烘干得到成型前驱体。进一步地,采用烧结成型工艺制备了PEEK/膨胀石墨复合材料片材。考察了超声液体介质... 引进超声波对聚醚醚酮(PEEK)/膨胀石墨/无水乙醇体系进行震荡,层间剥离膨胀石墨的同时实现了膨胀石墨在复合材料体系中的良好分散,烘干得到成型前驱体。进一步地,采用烧结成型工艺制备了PEEK/膨胀石墨复合材料片材。考察了超声液体介质对膨胀石墨剥离效果的影响,同时研究了膨胀石墨含量以及烧结成型过程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片材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原子力显微镜测试结果显示,超声过程最佳液体介质为无水乙醇,处理之后的膨胀石墨片层从21 nm降至1.13 nm;最终制备的PEEK/膨胀石墨复合材料片材在膨胀石墨质量分数为60%时,电导率达到82.64 S/cm,而弯曲强度为66.78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聚醚醚酮 高导电 超声处理 烧结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玻璃纤维增强PP复合材料工字梁拉挤成型及补强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子健 周晓东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8-72,共5页
现有的工字梁主要材料为金属或木材,容易受到使用环境的限制。为此研究了不同拉挤成型工艺条件对连续玻璃纤维(GF)增强聚丙烯(PP)工字梁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GF网格布补强对工字梁破坏形式与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拉挤成型模具温度235... 现有的工字梁主要材料为金属或木材,容易受到使用环境的限制。为此研究了不同拉挤成型工艺条件对连续玻璃纤维(GF)增强聚丙烯(PP)工字梁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GF网格布补强对工字梁破坏形式与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拉挤成型模具温度235℃,冷却定型模具温度梯度65℃/85℃/105℃,拉挤速度80 mm/min时得到的复合材料工字梁力学性能最优,弯曲破坏载荷达4842 N。GF网格布的加入有效的改善了工字梁的破坏形式,使工字梁弯曲破坏载荷提高了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字梁 连续玻璃纤维 聚丙烯 拉挤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氧化硫磺化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连续化合成
8
作者 闵书樑 周长路 +3 位作者 王超颖 万海涛 俞伟 辛忠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2-809,共8页
利用飞秒激光微加工技术,制作了一种厘米级类卡特彼勒3D微流控芯片,并在微流控芯片内以三氧化硫为磺化剂连续制备丹参酮ⅡA磺酸钠。停留时间分布测试结果表明:微流控芯片内的整体流动状态接近于平推流。最佳磺化条件为:磺化温度25℃,n(S... 利用飞秒激光微加工技术,制作了一种厘米级类卡特彼勒3D微流控芯片,并在微流控芯片内以三氧化硫为磺化剂连续制备丹参酮ⅡA磺酸钠。停留时间分布测试结果表明:微流控芯片内的整体流动状态接近于平推流。最佳磺化条件为:磺化温度25℃,n(SO_(3))/n(丹参酮ⅡA)=2.0,停留时间2 min。与传统硫酸间歇工艺相比,丹参酮ⅡA磺酸钠产率由68.0%提升至92.3%,反应时间由120 min降低至2 min,E因子由27.7降低至2.1。实现了丹参酮IIA磺酸钠的绿色、安全、高效连续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硫 丹参酮ⅡA磺酸钠 微流控芯片 停留时间分布 绿色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晶成核剂己二酸锌对等规聚丙烯成核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赵世成 宫含章 +4 位作者 俞欣 孙世宝 周帅 石尧麒 辛忠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1-114,119,共5页
合成了一种高效高选择性的等规聚丙烯(PP)β 晶成核剂己二酸锌(Adi-Zn),研究了其用量对等规PP 成核效应的影响.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Adi-Zn 用量增加,PP 的冲击强度先升高后趋于稳定,当Adi-Zn 用量为PP 质量的0.6% 时,成核PP 的... 合成了一种高效高选择性的等规聚丙烯(PP)β 晶成核剂己二酸锌(Adi-Zn),研究了其用量对等规PP 成核效应的影响.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Adi-Zn 用量增加,PP 的冲击强度先升高后趋于稳定,当Adi-Zn 用量为PP 质量的0.6% 时,成核PP 的冲击强度达到最大,是未加Adi-Zn 时的1.8 倍,而拉伸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略有降低.采用广角X 射线衍射分析了Adi-Zn 对PP β 晶型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di-Zn 用量为PP 质量的0.2%~0.8% 时,β 晶型含量保持在95% 左右,说明Adi-Zn 具有较高的成核效率和选择性.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偏光显微镜考察了Adi-Zn 对PP 结晶温度和晶体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di-Zn 用量达到PP 质量的0.6% 时,成核PP 的结晶温度提高了3.1℃.同时随着Adi-Zn 的用量增加,Adi-Zn 诱导生成了更多的高亮β 晶型,并且明显细化了球晶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规聚丙烯 β晶成核剂 己二酸锌 成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梨醇类成核剂对改性聚丙烯发泡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卫霞 周帅 +2 位作者 辛忠 石尧麒 赵世成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7-92,共6页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经熔融挤出过程将苯乙烯(St)接枝到等规聚丙烯(iPP)上,同时加入山梨醇类成核剂[1,3:2,4-二(对甲基卞叉)山梨醇,MDBS],制备可发泡的iPP,并考查MDBS在其发泡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结果发现,St接枝到iPP上,降低了...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经熔融挤出过程将苯乙烯(St)接枝到等规聚丙烯(iPP)上,同时加入山梨醇类成核剂[1,3:2,4-二(对甲基卞叉)山梨醇,MDBS],制备可发泡的iPP,并考查MDBS在其发泡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结果发现,St接枝到iPP上,降低了iPP的熔体流动速率,即提高了其熔体强度;在发泡过程中,MDBS起固定泡孔和泡孔成核的作用,使iPP泡沫具有规则完整的泡孔结构,且泡孔密度从纯iPP的1.1×10~7个/cm^3增加到1.2×10~8个/cm^3,适宜发泡温度范围拓宽至150~1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苯乙烯 接枝反应 1 3 2 4-二(对甲基卞叉)山梨醇 发泡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可逆形状记忆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瑞 姚佳斌 +1 位作者 李轩 何雪莲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15,共10页
以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为原料,过氧化2-乙基己基叔丁酯(TBPE)为交联剂,合成了交联EVA双向形状记忆聚合物(SMP),并且考察了TBPE含量对于交联EVA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EVA的T_(m)和T_(c)随着TB-PE含量的上升呈现下降的趋势,可... 以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为原料,过氧化2-乙基己基叔丁酯(TBPE)为交联剂,合成了交联EVA双向形状记忆聚合物(SMP),并且考察了TBPE含量对于交联EVA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EVA的T_(m)和T_(c)随着TB-PE含量的上升呈现下降的趋势,可以通过交联剂比例调节材料的驱动温度;交联EVA的形状固定率会随着TBPE含量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最低达到88.83%,而样品的形状恢复率均超过99%,并且都具有单向和双向形状记忆功能;交联EVA也具有双向记忆性能,R_(a,2W)随着TBEC的含量增大而减小,R_(r,2W)则相反;因此,通过改变交联剂EVA的量,对于双向交联EVA的性能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过氧化2-乙基己基叔丁酯 形状记忆聚合物 双向记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硅氧烷微球扩链改性聚乳酸熔体流动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韩婷 辛忠 +2 位作者 石尧麒 孟鑫 周帅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0-27,共8页
设计合成了带有甲基、巯基、环氧基、乙烯基、氨基、甲基丙烯酰氧丙基6种官能团的聚硅氧烷微球(PSQ),以2%(质量分数,下同)的浓度与聚乳酸(PLA)熔融混合。结果表明,PSQ可以通过扩链反应有效改善PLA的熔体流动行为,其中聚环氧基硅氧烷微球... 设计合成了带有甲基、巯基、环氧基、乙烯基、氨基、甲基丙烯酰氧丙基6种官能团的聚硅氧烷微球(PSQ),以2%(质量分数,下同)的浓度与聚乳酸(PLA)熔融混合。结果表明,PSQ可以通过扩链反应有效改善PLA的熔体流动行为,其中聚环氧基硅氧烷微球(PESQ)与PLA的反应活性最高,其熔体流动速率最低,为6.0g/10min,相对于纯PLA的14.1g/10min,减小了1/2以上;PESQ改性PLA的相对分子质量提高了70.1%;热失重5%的热分解温度提高了8℃;基本可抑制PLA在加工35min中的降解,冲击强度提高了2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熔体流动 聚硅氧烷微球 官能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流控的海藻酸钙空心纤维的制备及其在细胞培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郑焯元 朱成成 +3 位作者 吴松挺 岑莲 赵世成 周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168-171,共4页
海藻酸钙水凝胶空心纤维在药物传递、组织工程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传统的纤维制备方法,如静电纺丝或模具法等,很难或无法制备海藻酸钙空心纤维。本研究首先采用自制的两相微流控装置,连续制备出形貌均一稳定的海藻酸钙空心纤维... 海藻酸钙水凝胶空心纤维在药物传递、组织工程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传统的纤维制备方法,如静电纺丝或模具法等,很难或无法制备海藻酸钙空心纤维。本研究首先采用自制的两相微流控装置,连续制备出形貌均一稳定的海藻酸钙空心纤维,并通过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空心结构进行了表征。然后考察了装置中内相毛细管尖端管径、内外相流体流速比以及氯化钙浓度对空心纤维内外径尺寸和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空心纤维的尺寸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进行调控。最后将这种空心纤维应用于封装和培养L929成纤维细胞,结果表明,成纤维细胞存活率较高,并且有沿着空心纤维内壁成直线生长的趋势。这种方法为纤维状细胞的培养提供了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 空心纤维 海藻酸钙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改性主链型聚苯并噁嗪防腐蚀涂层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芮 楼畅 +2 位作者 陆馨 周长路 辛忠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14,共6页
通过辊涂和热固化技术在低碳钢表面制备硅烷改性主链型聚苯并噁嗪涂层,该涂层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疏水性。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法研究了硅烷改性对主链型聚苯并噁嗪涂层防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烷的引入能够提高主链型聚苯并噁嗪涂层... 通过辊涂和热固化技术在低碳钢表面制备硅烷改性主链型聚苯并噁嗪涂层,该涂层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疏水性。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法研究了硅烷改性对主链型聚苯并噁嗪涂层防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烷的引入能够提高主链型聚苯并噁嗪涂层的防腐蚀性能;当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苯并噁嗪前驱体的质量比为40∶100时,所制备的涂层防腐蚀性能最优,涂层在0.01 Hz处的阻抗值达到6.29×10~8Ω·cm^2,相比空白低碳钢片提高了5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并噁嗪 硅烷 低碳钢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镁/丙烯酸钠双交联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许健 韩宇晴 +2 位作者 王杰 奚桢浩 赵玲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8-102,共5页
以丙烯酸镁(MgA)和丙烯酸钠(SA)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共价交联剂,通过溶液聚合方法制备了系列聚丙烯酸镁/丙烯酸钠(PAMgA/x-PASA)双交联水凝胶,并测试分析了共聚水凝胶材料的结构、吸水特性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MB... 以丙烯酸镁(MgA)和丙烯酸钠(SA)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共价交联剂,通过溶液聚合方法制备了系列聚丙烯酸镁/丙烯酸钠(PAMgA/x-PASA)双交联水凝胶,并测试分析了共聚水凝胶材料的结构、吸水特性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MBA作用下丙烯酸镁和丙烯酸钠形成了双交联结构的共聚水凝胶,显著提高了丙烯酸盐水凝胶的吸水溶胀比、保水性和重复吸水能力。当SA质量分数为20%时,水凝胶的吸水溶胀比达550%,较单一离子交联的聚丙烯酸镁提高近4倍;12 h干燥后的保水率约60%;而多次干燥-吸水溶胀以后,水凝胶的吸水溶胀比仍高达300%。此外,丙烯酸钠和MBA的加入对水凝胶的拉伸强度影响不大,但显著提高了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可从395%提高到6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镁 丙烯酸钠 水凝胶 双交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制备聚己内酯血管支架及其性能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天舒 范传杰 +2 位作者 常瑶 胡呈元 周晓东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19,31,共7页
采用聚己内酯(PCL)为纺丝原料,利用自制的静电纺丝设备制备了人工血管支架.研究了溶液浓度对血管支架的微观形貌、纤维直径及分布、力学性能、孔隙率以及接触角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0℃、相对湿度50%、纺丝电压22.5 kV,接收距... 采用聚己内酯(PCL)为纺丝原料,利用自制的静电纺丝设备制备了人工血管支架.研究了溶液浓度对血管支架的微观形貌、纤维直径及分布、力学性能、孔隙率以及接触角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0℃、相对湿度50%、纺丝电压22.5 kV,接收距离17.5 cm、二氯甲烷与N,N– 二甲基甲酰胺体积比为7:3的纺丝条件下,PCL溶液浓度为0.2 g/mL时,其力学性能和孔隙率最佳,轴向拉伸强度为(4.35±0.05)MPa,径向拉伸强度为(4.66±0.07)MPa,轴向拉伸弹性模量为(23.70±0.01)MPa,孔隙率为(74.4±0.1)%,而接触角为105.6°,纤维直径为(509.9±68.3)nm,提高了血管支架的力学性能和孔隙率.通过冷等离子体处理120 s,最终得到轴向拉伸强度为(4.10±0.05)MPa,径向拉伸强度为(4.39±0.05)MPa,轴向拉伸弹性模量为(21.20±0.15)MPa,孔隙率为(74.6±0.2)%,接触角为(60.7±2.3)° 的PCL血管支架,处理后的力学性能未发生大幅度下降,孔隙率基本没有变化,提高了支架的亲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内酯 静电纺丝 浓度 黏度 人工血管支架 冷等离子体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引发纳米级聚丙烯酰胺堵水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文才 董文魁 +2 位作者 王俊有 宣雅妮 赵世成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859-1863,1868,共6页
使用一种自由基型光引发剂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亚膦酸锂(LAP),在常温下引发由丙烯酰胺(AM)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的反相微乳液聚合,制得纳米级聚丙烯酰胺微球,微球具有良好的球状形貌和比较均匀的粒径分布,平均尺寸... 使用一种自由基型光引发剂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亚膦酸锂(LAP),在常温下引发由丙烯酰胺(AM)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的反相微乳液聚合,制得纳米级聚丙烯酰胺微球,微球具有良好的球状形貌和比较均匀的粒径分布,平均尺寸为50.2 nm。在70 000 mg/L的矿化度下,6 d的溶胀倍率为3.2倍,在60℃下,6 d的溶胀倍率为3.4倍,有着良好的耐温耐盐性能。在填砂管调驱实验中封堵率最高可达97.2%,表明微球具有良好的封堵效果,有望在实际应用中提升原油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级聚丙烯酰胺 光引发 封堵效果 制备与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吸驱油用改性纳米SiO_(2)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5
18
作者 侯向前 卢拥军 +4 位作者 方波 张福祥 胡广军 张涛 苗红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4-88,93,共6页
改性纳米SiO_(2)渗吸驱油技术在实现超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方面具有优势。从结构分离压力、改变储层润湿性、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和密度差异角度分析了改性纳米SiO_(2)的渗吸驱油机理,概述了纳米SiO_(2)化学改性、半化学/物理吸附改性及原... 改性纳米SiO_(2)渗吸驱油技术在实现超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方面具有优势。从结构分离压力、改变储层润湿性、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和密度差异角度分析了改性纳米SiO_(2)的渗吸驱油机理,概述了纳米SiO_(2)化学改性、半化学/物理吸附改性及原位合成改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展望了改性纳米SiO_(2)在超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领域的未来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_(2) 表面改性 渗吸驱油 储层改造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基聚硅氧烷微胶囊化聚磷酸铵的制备及其在PP中阻燃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诸健强 杨华裕 +1 位作者 陆馨 辛忠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8-32,共5页
采用苯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苯基聚硅氧烷微胶囊化聚磷酸铵(MAPP)。将MAPP作为阻燃剂,季戊四醇(PER)作为成炭剂,制备阻燃聚丙烯(PP)。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及热重分析仪对MAPP进行表征。... 采用苯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苯基聚硅氧烷微胶囊化聚磷酸铵(MAPP)。将MAPP作为阻燃剂,季戊四醇(PER)作为成炭剂,制备阻燃聚丙烯(PP)。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及热重分析仪对MAPP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聚磷酸铵(APP)被苯基聚硅氧烷成功包覆;较之APP,MAPP的热稳定性和疏水性显著提高;MAPP的阻燃性能优于APP,PP/MAPP/PER复合材料达到V-0级别;阻燃剂及成炭剂的加入对PP的结晶行为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基三甲氧基硅烷 微胶囊化聚磷酸铵 聚丙烯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籽油基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佳 许志美 +1 位作者 奚桢浩 赵玲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63-569,共7页
生物基聚氨酯是高端生物材料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采用臭氧化棉籽油基多元醇(OTO-polyols)和蓖麻油(CO)为原料,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棉籽油基聚氨酯(TO-PU)弹性体。利用红外光谱(FT-IR)解析了聚氨酯弹性体的链结... 生物基聚氨酯是高端生物材料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采用臭氧化棉籽油基多元醇(OTO-polyols)和蓖麻油(CO)为原料,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棉籽油基聚氨酯(TO-PU)弹性体。利用红外光谱(FT-IR)解析了聚氨酯弹性体的链结构,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万能试验机和热重分析仪分别研究了材料的热行为、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棉籽油基聚氨酯具有较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35~−28℃)和一定的结晶性能;通过调节软段棉籽油基多元醇与蓖麻油的质量比可以调控TO-PU的力学性能,其拉伸强度可超过2.50 MPa,断裂伸长率大于150%;棉籽油基聚氨酯的起始分解温度高于240℃,热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籽油基多元醇 聚氨酯 拉伸强度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