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票据丧失之法律救济制度的完善 |
俞志方
尧猛祥
杨仉孙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2
|
教育惩戒权的起因与属性分析 |
张益刚
|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
2005 |
11
|
|
3
|
略论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性质——兼谈中国古代无民法 |
蒋冬梅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4
|
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二元冲突及协调 |
黄再再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5
|
|
5
|
关于我国学位评定、授予工作法治化的几点思考 |
张传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6
|
试论在JM培养模式中引入法律诊所教育的可行性 |
张传
穆治平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7
|
略论中国人的权利意识问题 |
蒋冬梅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4
|
|
8
|
论法律硕士培养中的诊所法律教育体系建设 |
张传
|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9
|
关于警察出庭作证的若干思考 |
吴节祥
|
《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2 |
8
|
|
10
|
浅谈唐律中不作为犯罪的几个问题 |
张衠
丁丽琴
韦一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0 |
|
11
|
新型民事纠纷及其救济机制探析 |
梁玉超
李燕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0 |
|
12
|
法官人格建构的三个维度 |
栗胜华
闫召华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0 |
|
13
|
起诉书诉前向被害人公开的价值意义谈 |
叶青
|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
2002 |
0 |
|
14
|
关于国有企业经营信托的思考──兼谈用信托制度重构国有企业的委托经营 |
武向阳
刘志高
程虹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
1998 |
2
|
|
15
|
我国调解制度的法律困境与出路选择 |
邢志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7
|
|
16
|
商业言论的价值定位和法律保护 |
王月明
|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17
|
公开·沟通·尊重——起诉书诉前向被害人公开问题探讨 |
杨重辉
刘华
刘忠定
王喜娟
邵旻
叶青
刘金泽
曾国东
储国梁
|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
2002 |
1
|
|
18
|
关于确立保护“死者名誉”之理论基础的再思考 |
王琦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
1
|
|
19
|
浅谈我国商事信托制度创新的构建 |
范静
|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
2007 |
1
|
|
20
|
一人公司的法人格与法律规制 |
陆晓妹
|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