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票据丧失之法律救济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1
1
作者 俞志方 尧猛祥 杨仉孙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1-83,共3页
我国《票据法》对票据丧失规定了挂失止付、公示催告、提起诉讼三种补救措施以供失票人选择。公示催告、提起诉讼各有其立法缺陷,我们应参照台湾相关立法,将英美法系提起诉讼中失票人通过提供担保优先实现票据权利的优点吸收入公示催告... 我国《票据法》对票据丧失规定了挂失止付、公示催告、提起诉讼三种补救措施以供失票人选择。公示催告、提起诉讼各有其立法缺陷,我们应参照台湾相关立法,将英美法系提起诉讼中失票人通过提供担保优先实现票据权利的优点吸收入公示催告中以克服其各自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诉 公示催告 失票人 诉讼 票据丧失 法律救济制度 挂失止付 收入 优先 担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惩戒权的起因与属性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益刚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3-126,共4页
教育惩戒权是教师惩戒违反学校学习生活规范的学生的权力,它产生的人性动因是惩恶扬善;它不断得到发展的制度背景是“官师合一”;它的社会心理认同是私权公权化,是家长“教令权”想当然转让为教师惩戒权。从法理上讲,教育惩戒权应当属... 教育惩戒权是教师惩戒违反学校学习生活规范的学生的权力,它产生的人性动因是惩恶扬善;它不断得到发展的制度背景是“官师合一”;它的社会心理认同是私权公权化,是家长“教令权”想当然转让为教师惩戒权。从法理上讲,教育惩戒权应当属于委托性权力,应从法律上予以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惩戒权 起因 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性质——兼谈中国古代无民法 被引量:6
3
作者 蒋冬梅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4-59,共6页
关于中国古代法律,“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的习惯说法并不妥当,它意味着诸法都有,没有分开而已;民法之说则似是而非,模糊了民法与刑法的区别,也模糊了古今与中西法律的基本区别。在中国古代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法律作为维护家天下统治... 关于中国古代法律,“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的习惯说法并不妥当,它意味着诸法都有,没有分开而已;民法之说则似是而非,模糊了民法与刑法的区别,也模糊了古今与中西法律的基本区别。在中国古代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法律作为维护家天下统治秩序的工具,核心是一个“刑”字,是泛化的刑罚。它无所谓民事与刑事的区分,只有事之大小、刑之轻重,故与民法无关,也不等同于刑法,勉强可视为一种片面的刑法。实际上,中国古代社会无从产生民法,民间社会关系与纠纷概由律及礼、俗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 刑法 刑(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二元冲突及协调 被引量:5
4
作者 黄再再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7-33,共7页
同一事实所引起的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存在一定的重合。这构成了民事诉讼"附带"于刑事诉讼中解决的基础,也使附带民事诉讼呈现出依附性与独立性的二元冲突属性。寻求这两种属性的适当平衡,并且对它们的冲突予以合理协调,是在... 同一事实所引起的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存在一定的重合。这构成了民事诉讼"附带"于刑事诉讼中解决的基础,也使附带民事诉讼呈现出依附性与独立性的二元冲突属性。寻求这两种属性的适当平衡,并且对它们的冲突予以合理协调,是在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设计与运行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但是,在我国的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中,没有予以充分重视,导致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及时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民事诉讼 二元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我国学位评定、授予工作法治化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传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47-51,共5页
以学位评定、授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对学位评定、授予工作法治化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法治化的初步框架,即明确学位评定,授予主体及其职权,详细规定学位评定、授予的程序,充实和完善学位评定、授予争议的解决机制。
关键词 学位评定 学位授予 基本权利保障 学术自由 司法审查 法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在JM培养模式中引入法律诊所教育的可行性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传 穆治平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0-34,共5页
从介绍美国法律诊所教育方法入手,分析了在我国法律硕士(JM)培养模式中引入此法的背景以及JM教育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借鉴我国现有的法律诊所教育的实践经验,论证了在JM培养模式中引入法律诊所教育方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 JM 培养模式 法律硕士 法律诊所教育 研究生教育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中国人的权利意识问题 被引量:4
7
作者 蒋冬梅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69-73,共5页
权利意识是否浓厚,关系到法治国家建设的成败。但总体上看,中国人的权利意识仍很淡薄,民众与官员都不怎么把权利当回事,不论是自己的权利还是别人的权利。这就使权利难以保障,因为权利的性质决定了,权利不主张即是放弃,权利需要积极去... 权利意识是否浓厚,关系到法治国家建设的成败。但总体上看,中国人的权利意识仍很淡薄,民众与官员都不怎么把权利当回事,不论是自己的权利还是别人的权利。这就使权利难以保障,因为权利的性质决定了,权利不主张即是放弃,权利需要积极去主张和维护。人们对权利的消极态度究其根源,无疑与悠长文化传统的负面影响相关,即传统的人治、礼治文化与权利意识是相抵触的。因此,要实现法治国家的建设目标,就要警惕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转变观念,象西方著名法学家所主张的那样:认真对待权利,为权利而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 权利意识 人治 礼治 斗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律硕士培养中的诊所法律教育体系建设 被引量:2
8
作者 张传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9-43,共5页
本文从考察我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现状入手,阐述改革我国JM培养的必要性,进而通过分析诊所法律教育的特点,提出我国JM教育中建设诊所法律教育教学体系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 诊所法律教育 体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警察出庭作证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8
9
作者 吴节祥 《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73-76,共4页
警察出庭作证是深化庭审方式改革的新的突破点,它有利于增加法庭质证力度,抑制警察违法行为,在完善证人出庭作证的同时,不应当回避警察出庭作证,我国应该尽快建立警察出庭作证制度。
关键词 警察出庭作证制度 证人出庭作证 庭审方式改革 质证 法庭 回避 完善 应该 应当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唐律中不作为犯罪的几个问题
10
作者 张衠 丁丽琴 韦一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43-47,共5页
不作为犯罪是以消极的不作为形式触犯法律,应受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唐律中虽然没有明确不作为犯罪的概念,但实际上规定了大量的不作为犯罪以严密法网,维护封建统治。同时,唐律不作为犯罪的规定呈现出法律泛道德化、义务主体多样性等特... 不作为犯罪是以消极的不作为形式触犯法律,应受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唐律中虽然没有明确不作为犯罪的概念,但实际上规定了大量的不作为犯罪以严密法网,维护封建统治。同时,唐律不作为犯罪的规定呈现出法律泛道德化、义务主体多样性等特征,某些规定对推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 不作为犯罪 刑法 法律泛道德化 义务主体 封建政治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民事纠纷及其救济机制探析
11
作者 梁玉超 李燕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2-15,共4页
新型民事纠纷风起云涌,不仅在数量上使司法机关不堪重负,更为重要的是,现有法律规范的弊端与缺失使司法机关无所适从。面对我国民事纠纷救济机制的现状,一方面,司法的纠纷解决功能有待加强,司法机关面对新纠纷应该练好内功;另一方面,诉... 新型民事纠纷风起云涌,不仅在数量上使司法机关不堪重负,更为重要的是,现有法律规范的弊端与缺失使司法机关无所适从。面对我国民事纠纷救济机制的现状,一方面,司法的纠纷解决功能有待加强,司法机关面对新纠纷应该练好内功;另一方面,诉讼外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亦应引起各方的重视,使之成为司法解决纠纷的过滤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民事纠纷 民事诉讼 救济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官人格建构的三个维度
12
作者 栗胜华 闫召华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436-440,共5页
作为最直接也是最关键的影响法官行为的因素 ,法官人格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司法公正在个案中实现与否和实现的程度。法官人格在变迁和重整中产生的缺陷同法官守护正义的职业要求相去甚远。高素质的法官应当具备促进正义实现的精神和品质 ,... 作为最直接也是最关键的影响法官行为的因素 ,法官人格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司法公正在个案中实现与否和实现的程度。法官人格在变迁和重整中产生的缺陷同法官守护正义的职业要求相去甚远。高素质的法官应当具备促进正义实现的精神和品质 ,以法律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官人格 人格缺陷 司法公正 人格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诉书诉前向被害人公开的价值意义谈
13
作者 叶青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71-72,共2页
拓宽检务公开的内容。是检务公开在起诉环节上的程序化。起诉书是诉讼文书。权利文书,代表国家机关指控犯罪的文书,诉讼特征上讲。体现它的公开性、代表性、程序性。公开性是指国家专门的起诉机关以国家名义对涉嫌犯罪要被追诉的人的... 拓宽检务公开的内容。是检务公开在起诉环节上的程序化。起诉书是诉讼文书。权利文书,代表国家机关指控犯罪的文书,诉讼特征上讲。体现它的公开性、代表性、程序性。公开性是指国家专门的起诉机关以国家名义对涉嫌犯罪要被追诉的人的公开指控意见,要向当事人、社会公开。要让被害人事先知道起诉书的内容,以保证其在法庭上不乱讲,围绕起诉书的内容讲,保证公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诉书 被害人 检务公开 检察机关 中国 刑事诉讼法 价值定位 诉前起诉内容告知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国有企业经营信托的思考──兼谈用信托制度重构国有企业的委托经营 被引量:2
14
作者 武向阳 刘志高 程虹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3期38-41,共4页
关键词 受托人 国有企业 信托契约 信托财产 企业经营 制度重构 委托人 委托经营 受益人 财产所有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调解制度的法律困境与出路选择 被引量:7
15
作者 邢志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7-30,共4页
调解方式借助中立的法官的公信力,尊重纠纷当事人处置自身权利的愿望,为公权与私权的最佳结合,既能定纷止争,又可节约社会资源。但是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进行,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和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推进,法院调解制度在实践中日益暴露... 调解方式借助中立的法官的公信力,尊重纠纷当事人处置自身权利的愿望,为公权与私权的最佳结合,既能定纷止争,又可节约社会资源。但是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进行,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和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推进,法院调解制度在实践中日益暴露出它的局限性和诸多弊端,严重阻碍了其作用的发挥。因此,只有深刻剖析调审结构的内在冲突和运行中的失衡问题,并建构一种程序机制来其冲突,以及对调审关系重新定位,我国的调解制度才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解制度 ADR 法律困境 调审冲突 制度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言论的价值定位和法律保护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月明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75-178,共4页
商业言论因其低价值言论的定位,一直存在着是否给予宪法保障的争论。市场经济时代,商业言论具有部分言论自由的价值、保护财产权的价值、保护劳动权的价值、经济自由权的价值以及信息权的价值。言论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决定了不能简单地将... 商业言论因其低价值言论的定位,一直存在着是否给予宪法保障的争论。市场经济时代,商业言论具有部分言论自由的价值、保护财产权的价值、保护劳动权的价值、经济自由权的价值以及信息权的价值。言论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决定了不能简单地将其判定为政治言论或商业言论,因为商业言论有时也能促进公共利益。限制商业言论必须只是为了促进政府的实质性利益,且所使用的方式要直接促进这种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论自由 商业言论 价值 法律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开·沟通·尊重——起诉书诉前向被害人公开问题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重辉 刘华 +6 位作者 刘忠定 王喜娟 邵旻 叶青 刘金泽 曾国东 储国梁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69-70,共2页
为了进一步推进司法改革问题的理论研究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编辑部和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华东政法学院司法改革研究所联合召开了“司法改革与检务公开暨起诉书诉前向被害人公开”研讨会。所谓起诉书诉前向被害人公开 ,是指在起... 为了进一步推进司法改革问题的理论研究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编辑部和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华东政法学院司法改革研究所联合召开了“司法改革与检务公开暨起诉书诉前向被害人公开”研讨会。所谓起诉书诉前向被害人公开 ,是指在起诉部门对案件审查完毕之后 ,就检方指控的犯罪事实和适用法律的有关内容在形成起诉书之时 ,公开征询被害人意见 ,以平衡刑事诉讼中被害人与被告人的权利 ,化解矛盾。以下的一组笔谈 ,就是研讨会中对此问题的观点和看法。希望借此引起进一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诉书 被害人 司法改革 检务公开 刑事诉讼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确立保护“死者名誉”之理论基础的再思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108-111,共4页
学术界对是否保护“死者名誉”大致有 3种取向 ,就其中占主流地位的“肯定说”,又有 6种学说阐述其理论基础。然而这 6种理论皆有其不足之处。在借鉴已有理论合理内涵的基础上 ,本文提出了“权利延伸保护说”。
关键词 死者名誉 权利延伸 立法 权利保护说 近亲属权益说 法律 人身利益继承说 法益保护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我国商事信托制度创新的构建 被引量:1
19
作者 范静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7年第1期64-65,共2页
在现代社会,商事信托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我国,由于信托制度本身的局限性,严重制约了它的正常发展。为了改变这一不利的现状,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有必要对制度深层分析后进而构建更能适应潮流的商事信托制度。
关键词 商事领域 信托制度 权利失衡 制度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人公司的法人格与法律规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陆晓妹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42-45,共4页
随着经济和公司制度的发展 ,一人公司为越来越多的国家立法所承认。但是关于一人公司能否列入公司“正统”的争论并未消停 ,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它的发展。理论上 ,一人公司作为一种中间法人 ,享有独立的法人的地位 ;实践中 ,一人公司... 随着经济和公司制度的发展 ,一人公司为越来越多的国家立法所承认。但是关于一人公司能否列入公司“正统”的争论并未消停 ,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它的发展。理论上 ,一人公司作为一种中间法人 ,享有独立的法人的地位 ;实践中 ,一人公司大量存在 ,完全禁绝绝无可能。因此 ,应当确认一人公司的合法地位 ,并加以积极的规范以趋利避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人公司 法人格 社团性 有限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