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在JM培养模式中引入法律诊所教育的可行性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传 穆治平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0-34,共5页
从介绍美国法律诊所教育方法入手,分析了在我国法律硕士(JM)培养模式中引入此法的背景以及JM教育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借鉴我国现有的法律诊所教育的实践经验,论证了在JM培养模式中引入法律诊所教育方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 JM 培养模式 法律硕士 法律诊所教育 研究生教育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律硕士培养中的诊所法律教育体系建设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传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9-43,共5页
本文从考察我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现状入手,阐述改革我国JM培养的必要性,进而通过分析诊所法律教育的特点,提出我国JM教育中建设诊所法律教育教学体系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 诊所法律教育 体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性质——兼谈中国古代无民法 被引量:6
3
作者 蒋冬梅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4-59,共6页
关于中国古代法律,“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的习惯说法并不妥当,它意味着诸法都有,没有分开而已;民法之说则似是而非,模糊了民法与刑法的区别,也模糊了古今与中西法律的基本区别。在中国古代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法律作为维护家天下统治... 关于中国古代法律,“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的习惯说法并不妥当,它意味着诸法都有,没有分开而已;民法之说则似是而非,模糊了民法与刑法的区别,也模糊了古今与中西法律的基本区别。在中国古代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法律作为维护家天下统治秩序的工具,核心是一个“刑”字,是泛化的刑罚。它无所谓民事与刑事的区分,只有事之大小、刑之轻重,故与民法无关,也不等同于刑法,勉强可视为一种片面的刑法。实际上,中国古代社会无从产生民法,民间社会关系与纠纷概由律及礼、俗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 刑法 刑(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我国学位评定、授予工作法治化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传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47-51,共5页
以学位评定、授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对学位评定、授予工作法治化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法治化的初步框架,即明确学位评定,授予主体及其职权,详细规定学位评定、授予的程序,充实和完善学位评定、授予争议的解决机制。
关键词 学位评定 学位授予 基本权利保障 学术自由 司法审查 法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中国人的权利意识问题 被引量:4
5
作者 蒋冬梅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69-73,共5页
权利意识是否浓厚,关系到法治国家建设的成败。但总体上看,中国人的权利意识仍很淡薄,民众与官员都不怎么把权利当回事,不论是自己的权利还是别人的权利。这就使权利难以保障,因为权利的性质决定了,权利不主张即是放弃,权利需要积极去... 权利意识是否浓厚,关系到法治国家建设的成败。但总体上看,中国人的权利意识仍很淡薄,民众与官员都不怎么把权利当回事,不论是自己的权利还是别人的权利。这就使权利难以保障,因为权利的性质决定了,权利不主张即是放弃,权利需要积极去主张和维护。人们对权利的消极态度究其根源,无疑与悠长文化传统的负面影响相关,即传统的人治、礼治文化与权利意识是相抵触的。因此,要实现法治国家的建设目标,就要警惕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转变观念,象西方著名法学家所主张的那样:认真对待权利,为权利而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 权利意识 人治 礼治 斗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诉书诉前向被害人公开的价值意义谈
6
作者 叶青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71-72,共2页
拓宽检务公开的内容。是检务公开在起诉环节上的程序化。起诉书是诉讼文书。权利文书,代表国家机关指控犯罪的文书,诉讼特征上讲。体现它的公开性、代表性、程序性。公开性是指国家专门的起诉机关以国家名义对涉嫌犯罪要被追诉的人的... 拓宽检务公开的内容。是检务公开在起诉环节上的程序化。起诉书是诉讼文书。权利文书,代表国家机关指控犯罪的文书,诉讼特征上讲。体现它的公开性、代表性、程序性。公开性是指国家专门的起诉机关以国家名义对涉嫌犯罪要被追诉的人的公开指控意见,要向当事人、社会公开。要让被害人事先知道起诉书的内容,以保证其在法庭上不乱讲,围绕起诉书的内容讲,保证公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诉书 被害人 检务公开 检察机关 中国 刑事诉讼法 价值定位 诉前起诉内容告知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言论的价值定位和法律保护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月明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75-178,共4页
商业言论因其低价值言论的定位,一直存在着是否给予宪法保障的争论。市场经济时代,商业言论具有部分言论自由的价值、保护财产权的价值、保护劳动权的价值、经济自由权的价值以及信息权的价值。言论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决定了不能简单地将... 商业言论因其低价值言论的定位,一直存在着是否给予宪法保障的争论。市场经济时代,商业言论具有部分言论自由的价值、保护财产权的价值、保护劳动权的价值、经济自由权的价值以及信息权的价值。言论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决定了不能简单地将其判定为政治言论或商业言论,因为商业言论有时也能促进公共利益。限制商业言论必须只是为了促进政府的实质性利益,且所使用的方式要直接促进这种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论自由 商业言论 价值 法律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开·沟通·尊重——起诉书诉前向被害人公开问题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杨重辉 刘华 +6 位作者 刘忠定 王喜娟 邵旻 叶青 刘金泽 曾国东 储国梁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69-70,共2页
为了进一步推进司法改革问题的理论研究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编辑部和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华东政法学院司法改革研究所联合召开了“司法改革与检务公开暨起诉书诉前向被害人公开”研讨会。所谓起诉书诉前向被害人公开 ,是指在起... 为了进一步推进司法改革问题的理论研究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编辑部和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华东政法学院司法改革研究所联合召开了“司法改革与检务公开暨起诉书诉前向被害人公开”研讨会。所谓起诉书诉前向被害人公开 ,是指在起诉部门对案件审查完毕之后 ,就检方指控的犯罪事实和适用法律的有关内容在形成起诉书之时 ,公开征询被害人意见 ,以平衡刑事诉讼中被害人与被告人的权利 ,化解矛盾。以下的一组笔谈 ,就是研讨会中对此问题的观点和看法。希望借此引起进一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诉书 被害人 司法改革 检务公开 刑事诉讼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我国商事信托制度创新的构建 被引量:1
9
作者 范静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7年第1期64-65,共2页
在现代社会,商事信托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我国,由于信托制度本身的局限性,严重制约了它的正常发展。为了改变这一不利的现状,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有必要对制度深层分析后进而构建更能适应潮流的商事信托制度。
关键词 商事领域 信托制度 权利失衡 制度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