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冲突功能主义的宪法学启示 |
杨利敏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8
|
|
2
|
建立国有资产分类规范的法律体系 |
高富平
|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
2000 |
21
|
|
3
|
建立公正、公平的刑事法律关系新概念 |
杨兴培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
2000 |
4
|
|
4
|
法律语体学的对象、范围和方法 |
潘庆云
|
《中州学刊》
|
1987 |
1
|
|
5
|
民法学应有“准人身”概念 |
李锡鹤
|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
2007 |
1
|
|
6
|
论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本质 |
李锡鹤
|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
2001 |
8
|
|
7
|
论法律变迁的周期性 |
潘小军
|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
2006 |
1
|
|
8
|
维护司法权威与维护法律权威 |
王俊民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9
|
关于港区全国人大代表的若干法律问题 |
刘宪权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0
|
重写美国法律史的人──默顿·霍维茨 |
陈灵海
|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
2000 |
0 |
|
11
|
亚洲的法律发展:趋同抑或歧异?——“第三届亚洲法律学会年会”综述 |
张雪忠
|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
2006 |
0 |
|
12
|
海峡两岸婚姻问题之法律思考 |
元辉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5
|
|
13
|
论债务人在保证法律关系中的权利 |
盛雷鸣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 |
0 |
|
14
|
“期待可能性”与我国刑法理论的借鉴 |
游伟
肖晚祥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75
|
|
15
|
“梁启超宪草”与民国初期宪政模式的选择 |
李秀清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4
|
|
16
|
中国参与国际司法的困阻与对策分析 |
苏晓宏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9
|
|
17
|
宪法与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 |
蒋德海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9
|
|
18
|
清末民初的县衙审判——以江苏省句容县为例 |
李贵连
俞江
|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
2007 |
7
|
|
19
|
论犯罪构成的结构要件及其基本要素 |
杨兴培
董翠
王强之
|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
2002 |
9
|
|
20
|
论居民委员会自治管理权的界限 |
朱应平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