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之路——在建国六十周年之际访著名社会学家、中国人民大学郑杭生教授 被引量:10
1
作者 郑杭生 童潇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1,共11页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 中国人民大学 社会学家 郑杭生 博士研究生 学术理论 学术品格 聘任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日的功能及其社会学隐喻 被引量:26
2
作者 李峰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9-111,共3页
节日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结构大致可分为时间、仪式、内容和隐喻等,且每一部分都能通过身体操演发挥社会记忆功能,起着促使社会秩序合法化和文化传承的作用。在传统社会,节日只是一套符号象征体系,更多的是以宗教和农令的形式存在;... 节日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结构大致可分为时间、仪式、内容和隐喻等,且每一部分都能通过身体操演发挥社会记忆功能,起着促使社会秩序合法化和文化传承的作用。在传统社会,节日只是一套符号象征体系,更多的是以宗教和农令的形式存在;自民族国家形成以来,随着身体的国家化,节日逐渐成了国家、政权合法性诉求的一种工具仪式,日益政治化;但随着市场力量的逐渐强大,节日又呈现出新的趋势。现今人们对节日的抱怨,首先是由于社会急剧转型所带来的文化冲击,其次是全球化进程中文化相濡的结果,再次也是民族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必然要求。我们可以借助节日这一文化载体,在复兴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发挥其特殊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日 纪念仪式 身体 政治化 商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杭生社会学思想理路探微 被引量:3
3
作者 童潇 《学习与实践》 2008年第11期139-146,共8页
本文提出了"郑杭生社会学思想"的概念,用以概括郑杭生教授及其学术团队在理论社会学及其应用方面所开创学术成果的整体内容。本文认为,郑杭生社会学思想的创建来源既受到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传统哲学及传... 本文提出了"郑杭生社会学思想"的概念,用以概括郑杭生教授及其学术团队在理论社会学及其应用方面所开创学术成果的整体内容。本文认为,郑杭生社会学思想的创建来源既受到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传统哲学及传统文化、西方哲学与社会学思潮的影响,又深深根植于中国转型社会加速期与新型现代性的建构实践。郑杭生社会学思想的逻辑理路是:世界观——建设性反思批判思想;方法论——本土特质与世界眼光;具体方法——立足现实、开发传统、借鉴国外、创造特色;深层理念——促进社会进步,减缩发展代价:思想展开——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社会互构论。这五个方面既相互影响,又浑然一体。郑杭生社会学思想的贡献是:在世界上提出了具有东方学术品格的中国人自己的原创性社会学理论,形成了一套分析中国社会特别是转型社会的理论框架,为社会学本土化工作提供了某种典范,也为不同类型社会的良性运行提供了某种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杭生 郑杭生社会学思想 理论社会学及其应用 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古典社会学中的“现代性与宗教”论题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峰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4-158,共5页
现代性是整个社会学理论的逻辑起点和核心议题,而宗教是西方现代性论题清单中的核心议题之一。在古典社会学理论中,孔德和涂尔干重在对宗教的整合功能进行论述,韦伯和西美尔侧重从现代性的文化后果的角度对宗教进行分析。他们都看到了... 现代性是整个社会学理论的逻辑起点和核心议题,而宗教是西方现代性论题清单中的核心议题之一。在古典社会学理论中,孔德和涂尔干重在对宗教的整合功能进行论述,韦伯和西美尔侧重从现代性的文化后果的角度对宗教进行分析。他们都看到了宗教在现代社会影响的衰弱,但也看到了现代性困境中宗教的社会处境,并提出了各自的诊断策略。这些探讨为后世宗教社会学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社会学 现代性 宗教 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战前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峰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2-249,共8页
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长期为主流学界所忽视,但当我们考察非政府组织的早期发展历史时,都可以或多或少地看到宗教的因素或影响。新制度主义认为,组织的发展受到外部制度环境的形塑,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也受到外在世俗性和内在宗教性... 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长期为主流学界所忽视,但当我们考察非政府组织的早期发展历史时,都可以或多或少地看到宗教的因素或影响。新制度主义认为,组织的发展受到外部制度环境的形塑,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也受到外在世俗性和内在宗教性因素的双重影响。一战前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在很长时间内处于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核心地位;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社会的日益世俗化使得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的地位有所下降,但其宗教网络分布特点及新教内部的普世合一运动仍推动着它们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 制度环境 世俗性 宗教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解剖教学中的伦理情节 被引量:8
6
作者 杨博 张辛颖 +2 位作者 陈超 李媛媛 王健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年第3期95-96,共2页
随着纯生物医学模式逐步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学教育中人文道德素质的培养也日益得到重视。针对现状,提出"尊重人体遗体"的解剖教学伦理原则和一些切实可行的具体办法,并呼吁加强对医学生解剖教学伦理教育。
关键词 解剖学教学 遗体捐献 医学伦理 医学生培养 伦理情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费孝通中层理论的建构努力及其当下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童潇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6-109,共4页
费孝通《乡土中国》在学术史上的最大意义不仅在于对中国农村社区进行全景素描,而且在于提供了有关农村基层社区研究的"社区含义—人际关系—礼制秩序—权力结构"理论框架,从而形成了中国农村社会学自己的中层理论。这种中层... 费孝通《乡土中国》在学术史上的最大意义不仅在于对中国农村社区进行全景素描,而且在于提供了有关农村基层社区研究的"社区含义—人际关系—礼制秩序—权力结构"理论框架,从而形成了中国农村社会学自己的中层理论。这种中层理论的建构努力为中国社会学理论的进一步扩展做了极好的学术铺陈。一方面,它可以为中国社会学进一步建构宏观理论奠定坚实的学术基础;另一方面,它又指明了研究的未知方向和需要进一步探求的内容。目前的中国农村社会学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社区理论的研究。中国农村社会学要重塑在国际社会学中的地位,必须认识到建构社区中层理论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孝通 乡土中国 中层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国际非政府组织国际政治参与的研究范式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峰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3-106,共4页
近年来,对国际非政府组织国际政治参与的研究出现了跨学科、多元化的取向。依照其理论建构原则和内在框架,大部分研究可归为三种主要的研究范式:多元主义、跨国主义和集体行动。多元主义范式强调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游说,跨国主义强调直接... 近年来,对国际非政府组织国际政治参与的研究出现了跨学科、多元化的取向。依照其理论建构原则和内在框架,大部分研究可归为三种主要的研究范式:多元主义、跨国主义和集体行动。多元主义范式强调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游说,跨国主义强调直接的平行参与,集体行动则强调体制外的社会运动。它们在弥补传统国际理论不足的同时,在理论适用性、框架及其价值观等方面也存在着诸多值得进一步商榷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非政府组织 范式 多元主义 跨国主义 集体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客体与医学伦理问题的分类
9
作者 杨博 杨猛 +1 位作者 李媛媛 张晨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年第6期737-739,共3页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医学伦理问题可以被划分为单客体伦理问题和双客体伦理问题,单客体伦理问题表现为非对抗形式和对抗形式;在双客体伦理问题中,医学实践的客体有一对,主要矛盾存在于两个客体之间。这种划分有助于我们把握具体伦...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医学伦理问题可以被划分为单客体伦理问题和双客体伦理问题,单客体伦理问题表现为非对抗形式和对抗形式;在双客体伦理问题中,医学实践的客体有一对,主要矛盾存在于两个客体之间。这种划分有助于我们把握具体伦理问题的症结和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伦理 马克思主义 医学客体 医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与跨国倡议网络--以世界基督教协进会为个案
10
作者 李峰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1-64,161,共5页
网络分析日益为国际政治研究所重视,并发展出"跨国倡议网络"的研究进路。文章以世界基督教协进会为个案,结合社会网络分析,对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在当前国际社会网中的运作模式进行初步的探讨。倡议网络网首先是个动态的网络:... 网络分析日益为国际政治研究所重视,并发展出"跨国倡议网络"的研究进路。文章以世界基督教协进会为个案,结合社会网络分析,对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在当前国际社会网中的运作模式进行初步的探讨。倡议网络网首先是个动态的网络:作为整体网络的存在和作为局部网的存在。前者涉及自我网络化,后者是他们嵌入国际社会网络,联合其他国际行为体,对行为对象施加影响的过程。其参与方式更多表现为杠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 跨国倡议网络 WCC CC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商结合:现象及其治理——对知识精英与经济精英结盟的建设性反思批判
11
作者 童潇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3-196,221,共5页
当前,一股知识精英与经济精英结盟的"傍大款"之风正愈演愈烈,业已形成一种"学商结合"的发展态势。其集中表现为:学者经营学术,大开学店;代言大款,为款说话;树碑立传,学商"双赢"。之所以形成这种现象:一是... 当前,一股知识精英与经济精英结盟的"傍大款"之风正愈演愈烈,业已形成一种"学商结合"的发展态势。其集中表现为:学者经营学术,大开学店;代言大款,为款说话;树碑立传,学商"双赢"。之所以形成这种现象:一是,微观上,部分知识精英的良知缺失;二是,中观上,学校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三是,宏观上,社会浮躁风气感染下的评价体系改变及监督机制的缺失。这种现象已形成害大款,害学术,害社会的"三害"后果。对"学商结合"现象,我们要加大治理的力度。一是,在政府层面,要加强对人文社会科学扶持,使学者免去后顾之忧;二是,在学校层面,要树立起示范效应并形成整治手段;三是,在社会层面,要形成学术监督机制,惩罚破坏游戏规则的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商结合 大款学术 知识精英 知识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主义的风险法律规制——《风险与理性——安全、法律及环境》读后
12
作者 张善根 《学习与实践》 2008年第4期127-131,共5页
作为一种法律的社会科学研究,法律规制的成本收益分析主要围绕着三个主题展开:其一,厘清社会事实,即现代社会进入风险社会的事实和社会主体有限理性的社会事实;其二,建立哲学基础,即成本收益分析的哲学基础在于以信赖专家为导向的科学主... 作为一种法律的社会科学研究,法律规制的成本收益分析主要围绕着三个主题展开:其一,厘清社会事实,即现代社会进入风险社会的事实和社会主体有限理性的社会事实;其二,建立哲学基础,即成本收益分析的哲学基础在于以信赖专家为导向的科学主义;其三,提供操作方案,即把成本收益分析运用到风险法律规制的方方面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社会 有限理性 法律规制 成本与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