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大学城建设模式的选择与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严晓珺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16-17,20,共3页
上海的大学城始建于20世纪末期,至今已形成以"2+2+X"模式为主线的高校布局结构,但仍存在较多问题。本文首先归纳了全球范围内的大学城建设模式。其次,对同为政府主导下自主构建的松江和杨浦大学城进行现状分析,指出大学城建... 上海的大学城始建于20世纪末期,至今已形成以"2+2+X"模式为主线的高校布局结构,但仍存在较多问题。本文首先归纳了全球范围内的大学城建设模式。其次,对同为政府主导下自主构建的松江和杨浦大学城进行现状分析,指出大学城建设效益不显著的原因。最后,提出大学城进一步建设和优化的建议。本文旨在总结上海大学城建设的优劣得失,为上海发展成为产学研相结合的城市、完成"科教兴市"战略出一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大学城 模式选择 优化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重构成犯的罪过形式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曹玉玉 杜冰倩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66-69,共4页
较之于结果加重犯,加重构成犯有其独立的犯罪构成,其主观罪过要求具有重大过失。将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过失合并为重大过失引入加重构成犯的罪过形式中,并排除疏忽大意过失构成加重构成犯的可能,有利于实现罪刑相当,限制加重构成犯的... 较之于结果加重犯,加重构成犯有其独立的犯罪构成,其主观罪过要求具有重大过失。将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过失合并为重大过失引入加重构成犯的罪过形式中,并排除疏忽大意过失构成加重构成犯的可能,有利于实现罪刑相当,限制加重构成犯的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重构成犯 结果加重犯 罪过形式 重大过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东账簿查阅权范围的研究
3
作者 刘荫 吕争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年第6期187-187,共1页
股东账簿查阅权,又称为账簿记录检查权,是指股东在满足法定条件之后,可以要求本公司提供各种制作财务会计报告所需的基础资料以供检查、浏览、复印和抄录的权利。根据我国《公司法》第34条第2款规定:股东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
关键词 账簿查阅权 股东 《公司法》 财务会计报告 账簿记录 法定条件 基础资料 会计账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福利效应的影响研究——基于交易费用的视角
4
作者 汤丽娜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8-21,共4页
技术性贸易壁垒(TBT)通常被人们认为是在配额取消、关税减让后所实施的重要贸易限制手段。然而,如果从信息的不确定性和不对称性的交易费用理论来看,技术性贸易壁垒在降低进口国和出口国之间、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交易费用方面,具有重要... 技术性贸易壁垒(TBT)通常被人们认为是在配额取消、关税减让后所实施的重要贸易限制手段。然而,如果从信息的不确定性和不对称性的交易费用理论来看,技术性贸易壁垒在降低进口国和出口国之间、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交易费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而更有利于促进贸易活动的开展和世界整体福利效应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易费用 技术性贸易壁垒 不确定性 不对称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漏洞与目的性限缩研究
5
作者 肖宸彰 赵运锋 《滨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80-88,共9页
法律难免存在漏洞,目的性限缩是法律中隐藏漏洞的重要补充方法,符合罪刑法定原则和法治要求,可以缓和法律规范与社会治理之间的紧张,具有落实人权保障和促成实质正义的价值,法官有权力和能力适用目的性限缩填补法律漏洞。适用目的性限... 法律难免存在漏洞,目的性限缩是法律中隐藏漏洞的重要补充方法,符合罪刑法定原则和法治要求,可以缓和法律规范与社会治理之间的紧张,具有落实人权保障和促成实质正义的价值,法官有权力和能力适用目的性限缩填补法律漏洞。适用目的性限缩必须遵守合宪性原则、比例原则、公平正义原则。在刑法罪名的规范诠释当中,目的性限缩具有相应的适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漏洞 目的性限缩 实质正义 合宪性原则 比例原则 公平正义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学分银行建设与自学考试制度转型 被引量:17
6
作者 孙冬喆 吴遵民 赵华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0-44,共5页
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以来,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而连通各类教育形式的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制度也随之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课题。值得注意的是,日前上海终身... 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以来,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而连通各类教育形式的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制度也随之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课题。值得注意的是,日前上海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已经上线试运行,国内其他城市、高校乃至民营机构也都在积极开展学分银行的实践探索,广播电视大学更是将学分银行列为其建设开放大学的主要内容之一。然一哄而起、跑马圈地式的发展态势,又将使学分银行制度的建设陷入无序与盲目发展的困境。因此,本文认为要做到公正、公平和具有公信力,学分银行的建设就必须满足三个基本原则和条件,即必须得到教育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授权、以第三方的身份独立履行运行的职责,以及必须具备运作的资质和社会公信力。而目前最具成熟条件的则当数教育部自学考试办公室。为了更加审慎地承担起建设与运作学分银行的重任,并避免在条件不成熟状况下的误打与误撞,本文就新形势下学分银行的建设及自学考试制度改革与转型,提出了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分银行建设 自学考试制度转型 路径及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城中村改造中拆迁补偿利益主体的缺位与错位 被引量:10
7
作者 孟俊红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32,96,共6页
研究目的:研究拆迁补偿中利益分配的公平与公正问题。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中国拆迁补偿中,特别是在城中村改造拆迁补偿中,存在着严重的利益主体缺位与利益主体错位现象。研究结论:应当允许集体土地使用权直接流转,在拆迁补... 研究目的:研究拆迁补偿中利益分配的公平与公正问题。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中国拆迁补偿中,特别是在城中村改造拆迁补偿中,存在着严重的利益主体缺位与利益主体错位现象。研究结论:应当允许集体土地使用权直接流转,在拆迁补偿中应当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法 拆迁补偿 完全补偿 利益主体 缺位 错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社会下危险犯扩展理论新探 被引量:6
8
作者 曹俊华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9年第3期114-117,127,共5页
危险犯理论是在近代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刑法新派理论的推动下产生的,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当今社会正步入风险社会,传统危险显然不能涵盖现实的风险,风险社会下危险犯也应赋予新的内涵,现实社会的需要和刑法的机能也需要危险犯有进一步... 危险犯理论是在近代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刑法新派理论的推动下产生的,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当今社会正步入风险社会,传统危险显然不能涵盖现实的风险,风险社会下危险犯也应赋予新的内涵,现实社会的需要和刑法的机能也需要危险犯有进一步的扩展,刑法作为现实社会的风险控制工具,也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犯 风险社会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房养老何时而立——通过一小型调查分析以房养老制度难以普及之原因 被引量:5
9
作者 张乐川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53-54,共2页
以房养老作为一种补充性质的养老保障手段,与其他社会保障体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以房养老目前在我国难以普及的很大原因,就是在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还存在种种不足与缺陷,并因此影响到了该模式的发展。以房养老功能的发挥不... 以房养老作为一种补充性质的养老保障手段,与其他社会保障体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以房养老目前在我国难以普及的很大原因,就是在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还存在种种不足与缺陷,并因此影响到了该模式的发展。以房养老功能的发挥不能独立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水平,仅仅依靠以房养老为手段来彻底改善我国养老体制中的弊病只能是一种空想。要想让以房养老在未来养老体系中有良好的发展,就必须全面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保障,尤其是其他养老保障制度,各种保障制度的齐头并进才能为以房养老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房养老 社会调查 社会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保障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詹安乐 张鸽燕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8期48-51,共4页
现行的民事执行监督体系并不完善,"执行难、执行乱"已经成为民事执行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不仅容易滋生司法腐败,而且损害了司法的公正与权威。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在民事执行监督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需要通过立法... 现行的民事执行监督体系并不完善,"执行难、执行乱"已经成为民事执行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不仅容易滋生司法腐败,而且损害了司法的公正与权威。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在民事执行监督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需要通过立法形式明确民事执行属于检察监督的范围,并赋予检察机关相应的监督方式与手段,构建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以确保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执行 检察监督 司法困境 保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单仲裁条款对受让人的法律效力——以仲裁协议效力扩张理论为视角 被引量:1
11
作者 章博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0-85,共6页
为研究仲裁条款对提单受让人的法律效力问题,从《纽约公约》与提单仲裁条款特殊性的冲突,提单转让之后仲裁条款效力的法理之争,仲裁协议效力扩张理论的基本内容,仲裁协议效力扩张理论的法理基础,仲裁协议效力扩张理论在提单仲裁条款效... 为研究仲裁条款对提单受让人的法律效力问题,从《纽约公约》与提单仲裁条款特殊性的冲突,提单转让之后仲裁条款效力的法理之争,仲裁协议效力扩张理论的基本内容,仲裁协议效力扩张理论的法理基础,仲裁协议效力扩张理论在提单仲裁条款效力问题中的应用等5方面进行综合论述,认为根据仲裁协议效力扩张理论,仲裁条款对提单受让人的效力问题并不存在单一的结果,提单受让人同意仲裁的,仲裁条款对其产生法律效力;提单受让人不同意仲裁的,仲裁条款对其不产生法律效力;而承运人却始终受到仲裁条款的约束,无权拒绝仲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仲裁条款 提单 法律效力 扩张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形象危机中调控网络舆论问题初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夏梦颖 冯晓淑 《宜春学院学报》 2011年第10期30-32,共3页
社会转型期,由网络舆论引发的政府形象危机屡见不鲜,政府和政府官员的自利性对公共性的背离、信息技术沟通机制的不完善以及电子政府系统的不健全、政府官员媒介素养的不足导致政府网络舆论调控失当。目前政府网络舆论调控存在的问题主... 社会转型期,由网络舆论引发的政府形象危机屡见不鲜,政府和政府官员的自利性对公共性的背离、信息技术沟通机制的不完善以及电子政府系统的不健全、政府官员媒介素养的不足导致政府网络舆论调控失当。目前政府网络舆论调控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信息公开滞后、政府责任不明、媒体联动不足。政府坚持及时沟通、承担责任、系统运行的网络舆论调控原则才能不断提高网络舆论调控水平,有效化解政府形象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形象危机 网络舆论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袋罪”适用之限制与实行行为定型化之提倡——基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视角 被引量:3
13
作者 崔志伟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93-103,共11页
在基于罪刑法定原则明确性要求的形式理性与基于危害后果的处罚必要性的实质理性之间,"口袋罪"选择了后者,是对罪刑法定"不得已"的背离。对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口袋罪"进行同类解释的"相当... 在基于罪刑法定原则明确性要求的形式理性与基于危害后果的处罚必要性的实质理性之间,"口袋罪"选择了后者,是对罪刑法定"不得已"的背离。对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口袋罪"进行同类解释的"相当性"见解属于基于事物本质的相似性而类比推理的类型化思维,但依然缺乏形式的制约,过度的类型化容易回溯至原先社会危害性统制一切的局面,并且"相当"与否也因人而异。基于对过度"类型化"的实质思维的限制,宜倡导实行行为"定型化"。定型是对类型的扬弃,是对过度类型化的修正,而非对类型的完全否弃,是"概念"思维与"类型"思维的融通与互补。立即废止"口袋罪"的现实可能性不大,但随着司法经验的积累,应当将一些具有普遍性的行为在立法上"定型化",成为具体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实行行为。在司法中需要对"公共"、具体危险、相当与否做出审慎、严格限定,这又需要司法理念的转变与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袋罪” 类型化 实行行为定型化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空白票据补充权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垚葳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7期26-28,共3页
空白票据制度妥善解决了保护票据流通利益的"动"的安全与保护票据行为人利益的"静"的安全的冲突问题,是各国票据法以及国际间公约所承认的重要票据制度。空白补充权是各国票据立法的共同内容,是空白票据理论的核心... 空白票据制度妥善解决了保护票据流通利益的"动"的安全与保护票据行为人利益的"静"的安全的冲突问题,是各国票据法以及国际间公约所承认的重要票据制度。空白补充权是各国票据立法的共同内容,是空白票据理论的核心问题。空白票据实际上就是关于空白补充权的行使以及行使补充权之后产生的法律后果的规定。但是,我国票据法对空白票据制度,尤其是空白补充权的规定却是极其简单的。空白补充权人之所以享有补充权的理论依据,应该采取"授权说";对空白补充权的授予方式以及认定标准,应该在立法上明确为"客观说"。同时,也应该对空白补充权的行使规则和期限、空白补充权行使之前和之后的法律效力,以及空白补充权被滥用时善意第三人权利保护的问题做出完整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白票据 空白补充权 理论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担保交易立法指南草案》看我国动产抵押的公示——以一般动产抵押为中心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雪强 《征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8,共5页
《担保交易立法指南草案》中一般动产抵押的公示并不是一种权利的宣示,而是一种权利的提示,其采用便捷的公示方法以促进交易;其公示的效力,并不像不动产抵押一样有绝对的排他的效力。若要充分利用动产抵押,需进一步完善我国一般动产抵... 《担保交易立法指南草案》中一般动产抵押的公示并不是一种权利的宣示,而是一种权利的提示,其采用便捷的公示方法以促进交易;其公示的效力,并不像不动产抵押一样有绝对的排他的效力。若要充分利用动产抵押,需进一步完善我国一般动产抵押制度:简化登记,引入对债务人正常经营范围标准,利用善意第三人的判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产 抵押 担保 公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家族企业边界定义的重新划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汪娜 《当代经济管理》 2012年第10期94-97,共4页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家族企业的崛起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对家族企业的边界划分,理论界一直未有一个公认的、清晰的标准,导致长期以来实务界和理论界缺乏对家族企业宏观的全局的把握,极大的影响了家族企业在...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家族企业的崛起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对家族企业的边界划分,理论界一直未有一个公认的、清晰的标准,导致长期以来实务界和理论界缺乏对家族企业宏观的全局的把握,极大的影响了家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文章作者在借鉴中西方学者对家族企业的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家族企业的边界划分应立足于传统文化并符合社会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家族企业 借鉴 传统文化 社会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权限范围的界定 被引量:2
17
作者 武芳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120-128,共9页
《立法法》对于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的权限范围作了新规定,重点对地方政府规章的权限范围进行了严格限制。依法界定两者权限范围的前提不是确定各自专属立法权,而是要注重立法主体的职权关系对两者权限范围的影响,以及两者权限范... 《立法法》对于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的权限范围作了新规定,重点对地方政府规章的权限范围进行了严格限制。依法界定两者权限范围的前提不是确定各自专属立法权,而是要注重立法主体的职权关系对两者权限范围的影响,以及两者权限范围界定中立法事项的分类。地方立法理论和实践中对于两者权限范围的界定标准已形成基本认识,但存在一些问题。依法界定两者权限范围还受到地方立法空间有限、行政权不当干预地方立法、监督效果不足等现实因素的不利影响。解决措施包括严格执行《立法法》相关规定、扩大地方立法空间、注重发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地方立法中的主导作用和增强监督效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法规 地方政府规章 立法法 权限范围 界定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两高”最新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司法解释的缺陷及完善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舟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93-97,共5页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规范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主体时并未涵盖所有的犯罪主体,应取消认定该罪主体的二元分类标准,代之以"是否知悉内幕信息&...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规范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主体时并未涵盖所有的犯罪主体,应取消认定该罪主体的二元分类标准,代之以"是否知悉内幕信息"的一元分类标准;该司法解释规定的关于内幕信息"形成"时间认定规则存在逻辑上的混乱,应删除第5条第2款的规定,统一按照第5条第3款的规定予以认定;该司法解释在认定罚金刑数额时存在一定的纰漏,限于司法解释的角色定位,适时可通过刑法修正案的方式对该罪的法定刑予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幕交易罪 泄露内幕信息罪 司法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腐败问题浅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彭少辉 《上海保险》 2011年第8期23-26,共4页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银行业危机迅速蔓延至全球,并演变成为世界性的金融海啸。随着危机的逐步缓和,各国开始对其经济政策进行漫长和痛苦的反思和调试,也即进入了相对平稳与若干动荡并存的后危机时代。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腐败问题 中国金融 银行业危机 次贷危机 金融海啸 经济政策 世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中国视野下检察机关内部组织关系改革——从内部决策机制与“人—组织”关系角度出发 被引量:1
20
作者 闻志强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105-114,共10页
改革和完善检察机关的内部组织体系,实质上即是改革和完善检察机关的组织机构和组织结构,主要目的在于形成一个高效统一的工作系统来保证检察权的有效行使和顺畅运作。从检察机关内部组织关系的角度考察,这一改革涉及检察机关内部决策... 改革和完善检察机关的内部组织体系,实质上即是改革和完善检察机关的组织机构和组织结构,主要目的在于形成一个高效统一的工作系统来保证检察权的有效行使和顺畅运作。从检察机关内部组织关系的角度考察,这一改革涉及检察机关内部决策机制和检察长与检察官关系定位等两个主要问题。在改革检察机关内部决策机制方面,检察机关以检察长和检察委员会为主要组织载体,采取集体--个人相结合、检察长个人负责制与民主集中制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因此需要对检察长和检察委员会的权责划分作进一步的厘清。在完善检察长-检察官关系方面,检察长的职权定位应当坚持司法权能与行政权能的统一,检察官的职权定位应当坚持权责一致原则,检察长与检察官的职权界分应当坚持检察一体化与自由裁量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机关 组织关系 决策机制 检察长 检察委员会 检察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