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走向“社会司法化”——一个“自创生”系统论的视角 被引量:21
1
作者 陆宇峰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3,共11页
当前司法实践的问题往往被归咎于"专业化"、"组织化"、"程序化"和"独立化"的发展,"多元解纷机制"被作为未来的司法改革方向。若不加以严格限定,这些观点可能演化为"去司法化&qu... 当前司法实践的问题往往被归咎于"专业化"、"组织化"、"程序化"和"独立化"的发展,"多元解纷机制"被作为未来的司法改革方向。若不加以严格限定,这些观点可能演化为"去司法化"和"司法社会化"的主张。从"自创生"系统论的视角审视,现代法的唯一功能在于"稳定规范性预期",现代司法对于此项功能的实现具有决定性意义,现代司法作为解纷机制具有决定性优势。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大司法"概念,倡导走向"社会的司法化"和全方位"司法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司法化 “自创生”系统论 法律功能 现代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裁决可接受性:理论、困境及优化路径 被引量:13
2
作者 韩振文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1期121-126,共6页
司法裁决可接受性理论的提出,主要是充分采纳受众的意见,以在主体间达成基本的司法共识。这符合司法价值取向的实践属性依归。然而,此理论在我国司法行政化语境下遭遇诸多困境,形式上表现为要承受盲从民意或社会效果审判带来的问题批判... 司法裁决可接受性理论的提出,主要是充分采纳受众的意见,以在主体间达成基本的司法共识。这符合司法价值取向的实践属性依归。然而,此理论在我国司法行政化语境下遭遇诸多困境,形式上表现为要承受盲从民意或社会效果审判带来的问题批判,实质要害在于此理论是为法外异质因素转化为法内裁决标准提供正当化依据,背离法治论者恪守的"以法律为准绳"理念。采取论辩程序的理性规制与重建司法裁决依据的标准等两种具体优化方案,能够有效地消解理论困境带来的裁决弹性化与不确定性,从而建构出满足受众应对可能生活需要的可接受性裁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裁决可接受性 受众意见 司法公信 裁决弹性化 裁决规范 规则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解释的合法性危机——以《婚姻法解释(三)》为视角 被引量:3
3
作者 陶婷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137-141,共5页
当下中国,司法解释的立法化倾向已非常明显,由《婚姻法解释(三)》引发的争议即可见司法解释在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司法解释权力依据的不统一、解释权限的不明晰、法律解释方法的恣用等。要解决司法解释陷入的合法性危机,就必须在立法... 当下中国,司法解释的立法化倾向已非常明显,由《婚姻法解释(三)》引发的争议即可见司法解释在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司法解释权力依据的不统一、解释权限的不明晰、法律解释方法的恣用等。要解决司法解释陷入的合法性危机,就必须在立法上首先统一司法解释权的权力来源,并在立法中规范权力行使的界限和程序,将司法解释权限定在具体个案围绕法律文本的适用过程中,最后在行使司法解释权时应围绕解释的目的慎用法律解释方法,在坚持"尊重法律"的基础上,首选语义解释,对其他法律解释方法的采纳必须负担论证义务,由此才能确保司法解释的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解释 婚姻法解释(三) 合法性 司法解释的立法 法律解释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