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个体主义情境下中国传统友善观的特质及再造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曾琰
-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华东政法大学法学理论博士后流动站
-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0-95,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成效的评价体系构建研究"(17CKS034)
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项目资助(17HZK035)
上海市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支持项目资助
-
文摘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以个体理性、自由意志为出发点来解决现实社会的友善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友善价值观理论叙事的主流方案。然而,这一以普遍理性为基础来构建普遍适用的不偏不倚的友善道德以及在友善实践中对权利—义务对等关系的秉持,都缩小了友善价值观形成的现实空间。在反思现代性的维度上可以发现中国传统友善实践中的价值资源,即家庭作为伦理实体是友善价值观发生的起点,仁爱作为自然情感催生了友善产生的道德基础,追求贵和、大同作为友善实践的伦理文化境界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现代友善观中的个体性之失。只是传统伦理友善观固有的价值局限和现代变奏,即传统伦理文化中差序格局所造成的私对公阻碍、自然情感的底色所形成的情对理阻隔、伦理实体所遭遇的"去家化"与"家的污名化"等造成了传统友善价值观的现代困惑,由此,中国传统友善价值观再造是现代中国友善价值观建设的必然选择。
-
关键词
友善
价值观
个体主义
伦理
-
Keywords
friendliness
values
individualism
ethics
-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