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刑法适用解释存疑有利被告原则之否定
被引量:
6
1
作者
薛进展
蔡正华
《法治研究》
2011年第10期22-28,共7页
存疑有利被告原则是现代刑事法治核心领域的重要原则,是刑事诉讼的本质与特征以及刑法的机能与特点决定的,属于近现代刑法学语境下用词。有利被告原则作为一项司法原则只能适用于形事诉讼有关的程序中,只能在相关事实认定存疑时适用。...
存疑有利被告原则是现代刑事法治核心领域的重要原则,是刑事诉讼的本质与特征以及刑法的机能与特点决定的,属于近现代刑法学语境下用词。有利被告原则作为一项司法原则只能适用于形事诉讼有关的程序中,只能在相关事实认定存疑时适用。存疑有利被告不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当然要求,其主要派生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由于刑法文本自身的特点,适用中势必会遇到疑问,此时必须适用法律解释得出最终结论,但是不能适用有利被告原则,这既是罪刑法定积极方面的要求,更是刑法适用的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解释
有利被告
事实存疑
法律存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盗窃罪立法修正之证成及其司法认定
被引量:
7
2
作者
吴允锋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4-108,共5页
《刑法修正案八》在盗窃罪既有罪状表述的基础上增加"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和"扒窃"三种行为方式,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同时,这种修正也带来了盗窃罪司法认定中一些新的问题。在"入户盗窃"...
《刑法修正案八》在盗窃罪既有罪状表述的基础上增加"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和"扒窃"三种行为方式,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同时,这种修正也带来了盗窃罪司法认定中一些新的问题。在"入户盗窃"的认定上,应同时具备"入户"目的的非法性和盗窃行为发生于"户"内;"携带凶器盗窃"仅指行为人携带但尚未使用凶器这一情形,"凶器"应当有所区分,且携带的凶器应具有随时使用的可能性;作为扒窃对象的"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既包括他人放置在身上的财物,也包括他人放置于身边随时可以控制的财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盗窃罪
入户盗窃
携带凶器盗窃
扒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最高人民法院对非法经营罪中“违反国家规定”的适用
被引量:
22
3
作者
王恩海
《法治研究》
2015年第4期72-82,共11页
现阶段非法经营罪有演变为"口袋罪"的趋势,坚守"违反国家规定"是改变这一趋势的首要关口。通过对《刑事审判参考》刊登的非法经营罪案裁判理由的分析,发现即便经过最高人民法院审核的案件,也并非全部意识到"...
现阶段非法经营罪有演变为"口袋罪"的趋势,坚守"违反国家规定"是改变这一趋势的首要关口。通过对《刑事审判参考》刊登的非法经营罪案裁判理由的分析,发现即便经过最高人民法院审核的案件,也并非全部意识到"违反国家规定"这一要件在认定犯罪中的意义。本文在详细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刑法》第96条的规定逐一评析,建议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各地法院在裁判文书中明确引用"国家规定"的名称和具体条文并展开分析,这不仅能改变该罪"口袋罪"的形象,也有助于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经营罪
违反国家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
刑事审判参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刑事和解保障论
被引量:
2
4
作者
庄绪龙
《法治研究》
2010年第8期70-75,共6页
目前,学术界以及司法实务界对于刑事和解制度的理念价值、社会效用尚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始终没有形成思想和学术上的合力。分析其原因不难看出,刑事和解的适用在"修正"传统刑事司法理念的同时,其本身所呈现的一些缺陷成为合力...
目前,学术界以及司法实务界对于刑事和解制度的理念价值、社会效用尚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始终没有形成思想和学术上的合力。分析其原因不难看出,刑事和解的适用在"修正"传统刑事司法理念的同时,其本身所呈现的一些缺陷成为合力形成的最主要障碍。因此,有必要在现有的法律思想和制度框架下,积极探索刑事和解制度的保障机制,如加害方"真诚和解"、被害方诉权实现、司法效率保障等保障性制度,为使刑事和解制度真正成为我国刑事诉讼中一种有益模式进行制度上的探索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理念
“准缓刑”
“准数罪并罚”
和解反悔与国家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定性分析为基础,结合定量分析”量刑方法的理解与适用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恩海
《法治研究》
2016年第2期74-80,共7页
最高人民法院的量刑规范化改革已逾十年,在确定宣告刑的量刑方法上,经历了从"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向"以定性分析为基础,结合定量分析"转变的过程,本文在介绍这一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着重通过分析"定量分...
最高人民法院的量刑规范化改革已逾十年,在确定宣告刑的量刑方法上,经历了从"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向"以定性分析为基础,结合定量分析"转变的过程,本文在介绍这一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着重通过分析"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量刑方法存在的弊端来论证"以定性分析为基础,结合定量分析"量刑方法的合理性,认为后者是在尊重刑法规定的基础上对量刑活动的归纳、总结,同时结合具体案例对该原则的细化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量刑方法
量刑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刑法适用解释存疑有利被告原则之否定
被引量:
6
1
作者
薛进展
蔡正华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刑法教研室
华东政法大学
刑法
研究中心
出处
《法治研究》
2011年第10期22-28,共7页
文摘
存疑有利被告原则是现代刑事法治核心领域的重要原则,是刑事诉讼的本质与特征以及刑法的机能与特点决定的,属于近现代刑法学语境下用词。有利被告原则作为一项司法原则只能适用于形事诉讼有关的程序中,只能在相关事实认定存疑时适用。存疑有利被告不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当然要求,其主要派生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由于刑法文本自身的特点,适用中势必会遇到疑问,此时必须适用法律解释得出最终结论,但是不能适用有利被告原则,这既是罪刑法定积极方面的要求,更是刑法适用的根基。
关键词
刑法解释
有利被告
事实存疑
法律存疑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盗窃罪立法修正之证成及其司法认定
被引量:
7
2
作者
吴允锋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刑法教研室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4-108,共5页
基金
上海市高水平特色法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工程(085工程)建设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刑法修正案八》在盗窃罪既有罪状表述的基础上增加"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和"扒窃"三种行为方式,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同时,这种修正也带来了盗窃罪司法认定中一些新的问题。在"入户盗窃"的认定上,应同时具备"入户"目的的非法性和盗窃行为发生于"户"内;"携带凶器盗窃"仅指行为人携带但尚未使用凶器这一情形,"凶器"应当有所区分,且携带的凶器应具有随时使用的可能性;作为扒窃对象的"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既包括他人放置在身上的财物,也包括他人放置于身边随时可以控制的财物。
关键词
盗窃罪
入户盗窃
携带凶器盗窃
扒窃
分类号
D924.35 [政治法律—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最高人民法院对非法经营罪中“违反国家规定”的适用
被引量:
22
3
作者
王恩海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刑法教研室
出处
《法治研究》
2015年第4期72-82,共11页
基金
高水平特色法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工程(085工程)的阶段性成果
上海市一流学科建设项目成果
文摘
现阶段非法经营罪有演变为"口袋罪"的趋势,坚守"违反国家规定"是改变这一趋势的首要关口。通过对《刑事审判参考》刊登的非法经营罪案裁判理由的分析,发现即便经过最高人民法院审核的案件,也并非全部意识到"违反国家规定"这一要件在认定犯罪中的意义。本文在详细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刑法》第96条的规定逐一评析,建议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各地法院在裁判文书中明确引用"国家规定"的名称和具体条文并展开分析,这不仅能改变该罪"口袋罪"的形象,也有助于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关键词
非法经营罪
违反国家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
刑事审判参考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刑事和解保障论
被引量:
2
4
作者
庄绪龙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刑法教研室
出处
《法治研究》
2010年第8期70-75,共6页
文摘
目前,学术界以及司法实务界对于刑事和解制度的理念价值、社会效用尚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始终没有形成思想和学术上的合力。分析其原因不难看出,刑事和解的适用在"修正"传统刑事司法理念的同时,其本身所呈现的一些缺陷成为合力形成的最主要障碍。因此,有必要在现有的法律思想和制度框架下,积极探索刑事和解制度的保障机制,如加害方"真诚和解"、被害方诉权实现、司法效率保障等保障性制度,为使刑事和解制度真正成为我国刑事诉讼中一种有益模式进行制度上的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
价值理念
“准缓刑”
“准数罪并罚”
和解反悔与国家补偿
分类号
D924.1 [政治法律—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定性分析为基础,结合定量分析”量刑方法的理解与适用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恩海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刑法教研室
出处
《法治研究》
2016年第2期74-80,共7页
基金
高水平特色法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工程(085工程)的阶段性成果
上海市一流学科建设项目成果
文摘
最高人民法院的量刑规范化改革已逾十年,在确定宣告刑的量刑方法上,经历了从"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向"以定性分析为基础,结合定量分析"转变的过程,本文在介绍这一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着重通过分析"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量刑方法存在的弊端来论证"以定性分析为基础,结合定量分析"量刑方法的合理性,认为后者是在尊重刑法规定的基础上对量刑活动的归纳、总结,同时结合具体案例对该原则的细化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量刑方法
量刑规范化
分类号
D924.13 [政治法律—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刑法适用解释存疑有利被告原则之否定
薛进展
蔡正华
《法治研究》
201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盗窃罪立法修正之证成及其司法认定
吴允锋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最高人民法院对非法经营罪中“违反国家规定”的适用
王恩海
《法治研究》
2015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刑事和解保障论
庄绪龙
《法治研究》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以定性分析为基础,结合定量分析”量刑方法的理解与适用
王恩海
《法治研究》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