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司法大数据的生态环境犯罪刑法惩治分析
被引量:
11
1
作者
焦艳鹏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3-191,共19页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惩治生态环境犯罪是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文章基于司法大数据对我国刑法规定的生态环境犯罪的发案情况、基本样态、核心成因与治理之策等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研究表明...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惩治生态环境犯罪是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文章基于司法大数据对我国刑法规定的生态环境犯罪的发案情况、基本样态、核心成因与治理之策等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研究表明,运用刑法手段惩治生态环境犯罪在我国取得了初步效能,尽管污染环境罪等典型生态环境犯罪的发案率近年来处于冲高回落阶段;但由于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与生态要素的交互在空间与密度上依然广泛与密集;基于刑法惩治所压制的生态环境犯罪发案与犯罪的原始动能之间仍呈现出一定的二元离散;部分生态环境犯罪发案显示出犯罪人基于生活利益而获取自然资源的客观情形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依然存在;提升刑法治理生态环境犯罪的效能尚需多方参与、多元共治、多维提升,从而努力实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步高质量发展。就微观层面而言,基于司法大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由于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等公共政策的影响,自2020年以来我国生态环境犯罪的发案数量呈现出巨大下降。但需明确的是,此种下降具有强烈的外部性与暂时性,在本质上是由于人民群众基于居家不出而形成的。随着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常态化、精准化,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活动仍将与生态环境产生广泛交互,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转化为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普遍。为巩固生态环境犯罪的预防与治理效能,建议相关部门制定相关的生态环境法律普法计划与生态环境犯罪预防治理计划,一方面,通过进一步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对盗伐林木、滥伐林木,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非法采矿,非法捕捞水产品等典型的生态环境犯罪的相关法律进行宣传;另一方面,充分动员社区、村委会、居委会等基层自治组织,鼓励通过发展替代型产业等方式,通过多元治理方式,切实使生态环境要素所在地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利益保障与生态环境的冲突减少到较低水准,从而从根本上降低生态环境犯罪的发案率,切实巩固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犯罪
案发规律
治理效能
司法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环境公益侵权惩罚性赔偿之限缩适用
被引量:
9
2
作者
陈伟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35,共14页
惩罚性赔偿制度兼具补强补偿性赔偿和惩罚加害人两种功能,在不同领域和不同时代,惩罚性赔偿制度履行功能的偏重点并不相同。适用补强赔偿功能的原则是填补损害,需要突破的是传统损害赔偿原理、实证法规范对损害的认知和填补的程度。适...
惩罚性赔偿制度兼具补强补偿性赔偿和惩罚加害人两种功能,在不同领域和不同时代,惩罚性赔偿制度履行功能的偏重点并不相同。适用补强赔偿功能的原则是填补损害,需要突破的是传统损害赔偿原理、实证法规范对损害的认知和填补的程度。适用惩罚功能则应遵循全法域上整体的过罚相当原则,这就需要在制度设计层面进行更多的精细化设计,确保惩罚性赔偿与既有行政规制体系的功能相协调。考虑到侵害环境利益的环境公益侵权在保护法益上的特殊性,且通过扩展环境行政处罚之功能可以在规范框架内更有效率地解决生态环境修复问题,惩罚性赔偿在环境公益侵权中的适用应予限缩:以补强补偿性赔偿功能为重心,惩罚加害人的功能仅在特殊情形下辅助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惩罚性赔偿
环境公益侵权
环境公益诉讼
环境侵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元宇宙证据:证据属性与适用规则
被引量:
3
3
作者
杨继文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3-182,共10页
在大数据时代,元宇宙技术与司法场景逐步融合发展。基于元宇宙司法及其证据适用的实践探索,形成了元宇宙证据。元宇宙证据是一种辅助事实认定者进行说明、解释或理解案件事实及其证据的虚拟现实场景材料,本质上是一种示意证据。元宇宙...
在大数据时代,元宇宙技术与司法场景逐步融合发展。基于元宇宙司法及其证据适用的实践探索,形成了元宇宙证据。元宇宙证据是一种辅助事实认定者进行说明、解释或理解案件事实及其证据的虚拟现实场景材料,本质上是一种示意证据。元宇宙证据的真实性,体现了鲜明的技术特性和事实认知参与性,需要进行证据风险理性分析。在场景原则、真实性两分原则和证据孪生原则指引下,元宇宙证据适用规则构建主要包括元宇宙“去中心化”的证据关联规则、现实世界的证据真实性保障规则和虚拟与现实的互动印证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元宇宙证据
事实认定
证据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司法大数据的生态环境犯罪刑法惩治分析
被引量:
11
1
作者
焦艳鹏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中国环境犯罪治理研究中心
出处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3-191,共1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A16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9AFX008)。
文摘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惩治生态环境犯罪是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文章基于司法大数据对我国刑法规定的生态环境犯罪的发案情况、基本样态、核心成因与治理之策等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研究表明,运用刑法手段惩治生态环境犯罪在我国取得了初步效能,尽管污染环境罪等典型生态环境犯罪的发案率近年来处于冲高回落阶段;但由于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与生态要素的交互在空间与密度上依然广泛与密集;基于刑法惩治所压制的生态环境犯罪发案与犯罪的原始动能之间仍呈现出一定的二元离散;部分生态环境犯罪发案显示出犯罪人基于生活利益而获取自然资源的客观情形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依然存在;提升刑法治理生态环境犯罪的效能尚需多方参与、多元共治、多维提升,从而努力实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步高质量发展。就微观层面而言,基于司法大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由于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等公共政策的影响,自2020年以来我国生态环境犯罪的发案数量呈现出巨大下降。但需明确的是,此种下降具有强烈的外部性与暂时性,在本质上是由于人民群众基于居家不出而形成的。随着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常态化、精准化,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活动仍将与生态环境产生广泛交互,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转化为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普遍。为巩固生态环境犯罪的预防与治理效能,建议相关部门制定相关的生态环境法律普法计划与生态环境犯罪预防治理计划,一方面,通过进一步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对盗伐林木、滥伐林木,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非法采矿,非法捕捞水产品等典型的生态环境犯罪的相关法律进行宣传;另一方面,充分动员社区、村委会、居委会等基层自治组织,鼓励通过发展替代型产业等方式,通过多元治理方式,切实使生态环境要素所在地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利益保障与生态环境的冲突减少到较低水准,从而从根本上降低生态环境犯罪的发案率,切实巩固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犯罪
案发规律
治理效能
司法大数据
Key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rime
crime rule
governance effectiveness
judicial big data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境公益侵权惩罚性赔偿之限缩适用
被引量:
9
2
作者
陈伟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
刑事法学院
华东政法大学中国环境犯罪治理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35,共14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环境标准的法律适用研究”(19YJC820005)。
文摘
惩罚性赔偿制度兼具补强补偿性赔偿和惩罚加害人两种功能,在不同领域和不同时代,惩罚性赔偿制度履行功能的偏重点并不相同。适用补强赔偿功能的原则是填补损害,需要突破的是传统损害赔偿原理、实证法规范对损害的认知和填补的程度。适用惩罚功能则应遵循全法域上整体的过罚相当原则,这就需要在制度设计层面进行更多的精细化设计,确保惩罚性赔偿与既有行政规制体系的功能相协调。考虑到侵害环境利益的环境公益侵权在保护法益上的特殊性,且通过扩展环境行政处罚之功能可以在规范框架内更有效率地解决生态环境修复问题,惩罚性赔偿在环境公益侵权中的适用应予限缩:以补强补偿性赔偿功能为重心,惩罚加害人的功能仅在特殊情形下辅助适用。
关键词
惩罚性赔偿
环境公益侵权
环境公益诉讼
环境侵权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元宇宙证据:证据属性与适用规则
被引量:
3
3
作者
杨继文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
刑事法学院
华东政法大学中国环境犯罪治理研究中心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3-182,共10页
基金
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大数据时代刑事印证模式转型及规则完善”(项目号:21SFB404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在大数据时代,元宇宙技术与司法场景逐步融合发展。基于元宇宙司法及其证据适用的实践探索,形成了元宇宙证据。元宇宙证据是一种辅助事实认定者进行说明、解释或理解案件事实及其证据的虚拟现实场景材料,本质上是一种示意证据。元宇宙证据的真实性,体现了鲜明的技术特性和事实认知参与性,需要进行证据风险理性分析。在场景原则、真实性两分原则和证据孪生原则指引下,元宇宙证据适用规则构建主要包括元宇宙“去中心化”的证据关联规则、现实世界的证据真实性保障规则和虚拟与现实的互动印证规则。
关键词
元宇宙
元宇宙证据
事实认定
证据规则
分类号
D926 [政治法律—法学]
TP391.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司法大数据的生态环境犯罪刑法惩治分析
焦艳鹏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环境公益侵权惩罚性赔偿之限缩适用
陈伟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元宇宙证据:证据属性与适用规则
杨继文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