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体面劳动:走向当代的马克思劳动观 |
杜德省
蒋锦洪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9
|
|
2
|
马克思的社会时间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
李洋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3
|
马克思“价值主体”思想及其当代关照 |
刘洋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4
|
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的时间向度 |
李洋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5
|
回到马克思:现代性视域下人的生存困境探究 |
刘洋
李洋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6
|
哲学批判与资本批判的双重革命——马克思对现代性解放逻辑的批判超越 |
刘洋
|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7
|
超越现代性异化的两重路向:马克思与阿伦特 |
李洋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6 |
1
|
|
8
|
马克思对现代性解放叙事批判的三维向度 |
刘洋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9
|
论实现“绿色发展”的四大支撑 |
郑海友
蒋锦洪
|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2
|
|
10
|
超越文化的资本逻辑:文化发展的现代悖论及其出路 |
张艳玲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0
|
|
11
|
体面劳动的价值旨趣及当代省思 |
杜德省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12
|
道德困境的产生因素与消解路径——以个人与社会的利益矛盾为视角 |
闫莉
蒋锦洪
|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13
|
民生问题探究的制度维度 |
闫莉
蒋锦洪
|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14
|
全面深化改革中“顶层设计”的四个把握 |
李洋
蒋锦洪
|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5
|
“中国梦”:生成逻辑·精神实质·实现路径 |
闫莉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3
|
|
16
|
“道德冷漠”的“被迫”形态及伦理调适--基于亚里士多德行为理论的考察 |
陈道武
卞桂平
|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7
|
现代性视域下人的解放何以可能——基于对“制作”模式与“实践”模式的考察 |
刘洋
蒋锦洪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8
|
转型期中国社会戾气的成因探析 |
李洋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19
|
现代性视域下的道德困境探究——从“耶路撒冷的艾希曼”谈起 |
刘洋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