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第三帝国”流亡上海的难民与中国音乐的关系
- 1
-
-
作者
王刊(译)
-
机构
德国汉堡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理论系
-
出处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70,110,167,共14页
-
基金
上海市浦江人才项目“德奥音乐在上海的接受与传播”(批准号:21PJC041)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流亡在上海”是许多学科的研究课题,各学科的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一些学者认为它体现了“文化震惊”(Kulturschock)和陌生感,另一些学者则强调着犹太难民与中国人特别友好的关系。该文从第一种观点入手,解析了流亡上海的难民对日常生活中中国音乐的轻视态度、流亡音乐演奏家和音乐学家对中国音乐的重视与尊敬,及流亡作曲家对中国现代音乐的贡献,从而准确而详实地展现“第三帝国”时期难民音乐家在上海期间与中国音乐的关系。
-
关键词
流亡音乐研究
中西音乐交流史
音乐上海学
-
Keywords
refugee music studies
history of Sino-Western music exchange
Shanghai music studies
-
分类号
J609.2
[艺术—音乐]
-
-
题名基于融合观念的美国高校音乐理论课程体系探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郑艳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理论系
-
出处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54-63,共10页
-
基金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国际视野下上海市高校音乐通识课程建设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C2020000010269123。
-
文摘
本文尝试系统地阐述基于融合观念的美国高校音乐理论课程体系,结合对美国茱莉亚学院(The Juilliard School)和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音乐理论课程的调研,对课程大纲展开研究,探讨教师如何有逻辑地布局学术知识点,从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等相关问题。同时,笔者还将结合近期翻译完成的教材《调性和声简明导论》(纽约市立大学庞蒂·博斯坦、约瑟夫·施特劳斯合著),论及美国高校作曲理论教材的使用情况,以期对我国当下的和声教学和音乐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
关键词
融合
美国高校
音乐理论课程体系
-
分类号
J603
[艺术—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