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理论·实践·聆听三位一体的“后调性音乐分析”课程建设探究——以美国哈佛大学音乐系为例 |
郑艳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2
|
《申克分析》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体系化研究——以美国哈佛大学音乐系为例 |
郑艳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3
|
师范类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
金鑫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4
|
皮亚佐拉音乐创作中的探戈元素历史渊源与风格特点之探究 |
常林
朱泓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5
|
长沙弹词发展的音乐社会学简析 |
许洁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6
|
民国音乐期刊的传播与出版研究 |
石春轩子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7
|
“力度”视域下的德彪西音乐创作特征——以德彪西钢琴作品《为五指而作》为例 |
张玎苑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8
|
儿童音乐教育价值的迷失与重构 |
白学海
张玎苑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9
|
肖邦与斯克里亚宾前奏曲音乐创作之异同 |
苏帆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0
|
由艾伦·洛马克斯《歌唱测定体系》引发的思考 |
石春轩子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1
|
诗·忆 |
姜蕾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2
|
现代大提琴作品中的新演奏形式 |
蔡菁婧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3
|
延安新秧歌剧形式的传承与出新 |
许洁
曹金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4
|
叶国辉民歌改编声乐作品论析——以《小路》《猜调》《摘菜调2009》为例 |
齐莹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5
|
西域随想 |
姜蕾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6
|
十年(2003—2013)蒙古民歌演唱研究 |
石春轩子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7 |
|
|